•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废太子们的不同结局:权力斗争下的生与死
...权争夺战失败者的下场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而“废太子”就是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失败者。01死于父皇之手的废太子刘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出名的废太子是汉景帝刘启的大儿子刘荣——出名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他的继任者、...……更多
东汉宫廷秘辛:刘秀子孙的权力斗争,“七王之乱的祸根
...不下雨,心不在焉地“表演”着他的悲哀。接着,他给废太子,东海王刘彊写了一封信,不过,他是假冒刘彊的舅舅,大鸿胪郭况的名义写的。信太长,说一下主要内容:“大哥呀,你无缘无故受到被废太子的侮辱,甚至自家兄...……更多
光武中兴:刘秀的治国之道与人民力量的认识
...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然效命于卫青。在巫蛊之祸的戾太子事件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更多
...,叛军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同年,刘庄被立为皇太子。刘秀本来想让刘庄的舅舅阴识担任太子太傅,博士张佚反对道:“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刘...……更多
汉明帝刘庄:杖责之下的尚书台
...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可见,刘秀因为政事繁杂,不免心情焦躁,“捶扑”尚书近臣的事情时有发生。此事影响很恶劣,虽经时任尚书令的...……更多
刘强被废真相:一场由皇后之争引发的皇家暗战
...。建武二年(26年),刘秀册立郭圣通为皇后,刘强为皇太子。史书说,刘秀本想立阴丽华,但阴丽华坚决辞让,这才便宜了郭圣通。其实这是一个“史书技巧”,目的是为了美化阴丽华。从法理的角度,刘秀迎娶郭圣通时,就...……更多
他是中国第十八位皇帝,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最早把佛教引入中国
...刘秀立郭氏为太后,立阴丽华为贵人。同年,刘疆被立为太子。刘秀是文化人,他不喜欢战争,喜欢用儒学教育培养下一代,对子女教育绝对是最好的。刘庄自小聪明,10岁时,就能背诵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又经常跟在...……更多
东汉权力斗争:阎皇后与六大家族的较量
...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在邓绥的安排下,刘保直接被立为了太子。这样一来,刘保未来接班,已经是板上钉钉了。阎皇后的如意算盘,似乎已经彻底被打破了。但有的时候,命运就是那么奇妙。接下来,命运还是给了阎皇后一个机...……更多
...丽华为皇后。又过了两年,郭圣通的儿子刘强“主动”将太子之位让给了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刘秀废后事件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喜欢阴丽华的人认为,阴丽华本来就是嫡妻,而且刘秀当年就有“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誓言,所...……更多
邓绥:东汉时期的卓越女政治家
...胜据说从小就有痼疾,身体不太好,所以也被有被封为皇太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突然去世,作为皇后的邓绥很可能会临朝听制,这样外戚专权也就卷土重来了。刘肇为了防范外戚专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然不会眼看着...……更多
节俭之风,明德之范:揭秘东汉明德皇后的真实人生
...一条路,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进宫了,并且进入东宫伺候太子殿下。太子刘庄是皇后阴丽华的儿子,皇后阴丽华温柔大方、善解人意,在她的教育之下,刘庄也非常的性格温和,待人和蔼,尤其是喜欢读书,这一爱好与马氏不谋...……更多
东汉初年第一大案,汉明帝刘庄大兴杀戮,导致上千人被杀
...的宠爱,但他却与一位重要人物的关系很好。那个人就是太子刘庄!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为阴丽华所生,于43年被立为皇太子。刘英虽然是刘庄异母兄长,但是两人的关系却很不错,“英常独归附太子,太子特亲爱之”...……更多
光武帝刘秀的后宫故事,郭圣通和阴丽华,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三个多月,就匆忙确立郭圣通为皇后、郭圣通之子刘疆为太子,为的就是兑现承诺,稳定局面。在谁做皇后的问题上,刘秀最多和阴丽华客气一下,阴丽华非常懂事、以郭圣通已生儿子刘疆为由多次拒绝等,全是掩饰托词而已。...……更多
兄弟阋墙:刘縯、刘秀与汉室复兴
...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让他们打仗去啦!”2、权力斗争升级 不久,为树立威信,刘玄决定杀害刘稷。刘稷公开质疑过他,必须除掉。于是刘玄设下鸿门宴,趁机算计除掉了刘縯等多名反对者。那天,刘縯正率军围攻宛城,...……更多
东汉马皇后13岁入宫,振兴家族辉煌百年
...知书达理,入宫后必然会出人头地,说不定成为陛下或者太子的妃嫔,这样马家也能有出头之日。”蔺夫人考虑之后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马严上书刘秀,言及马援有三个女儿,容貌都如花似玉性格也温柔贤惠,她们感激陛下的...……更多
唐朝的两位太子李建成和李承乾谁更悲惨?
...而李承乾,虽然被废,并没有遭到诛杀和株连,而且在皇太子位置的抉择上,李世民还考虑到他的安危,如不用魏王李泰以警诫后人皇位不可谋而得,避免李承乾受到李泰的清洗,用李治当皇储则是基于保全儿子考虑,认为李治...……更多
刘秀真的专一吗?揭秘东汉开国皇帝的情感世界
...头偏西才结束,还多次召见官员讲经论道,半夜才睡。皇太子刘庄见父亲勤劳不怠,就劝说他要修身养性。刘秀说:“我自己愿意干这些事,所以不觉得疲倦。”如此勤政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能说刘秀不敬业,为了治理好国家肯...……更多
穿越历史迷雾:探寻东汉中期的真实面貌
...史,基本没什么了解了。当然,如果不看王侯将相的权力斗争,而是看这段历史的大脉络,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其实并不算少。因为从现代的角度来说,在这段历史上,真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掌权的皇...……更多
昆阳之战与刘秀崛起:东汉王朝建立的关键时刻
...人郭圣通为皇后,子以母贵,封郭圣通所生的长子刘彊为太子。其实,刘秀内心深处是偏向立阴丽华为皇后的,毕竟阴丽华是自己的原配,是自己的初恋,初恋总是美好的,而且当年刚新婚三个月,就离开妻子闯荡河北,还娶了...……更多
刘荣之死:汉景帝与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皇帝的人,为什么一定要逼杀自己的皇长子?他已经不做太子了,他不可能再威胁到其他的人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把他赶尽杀绝呢? 我想这里边有这么几个人原因,废太子的身份,此前历朝历代被废的太子结局都非常惨。因为...……更多
耿恭从西域回来之后,为何会被免除了所有官职
...家里。但这主要是因为,耿恭当时卷入了汉朝高层的权力斗争。而且,相对来说,耿恭最后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也算是善终了。而他能够善终,和他之前坚守在西域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换做其他人,卷入这种事情之后...……更多
汉朝外戚的兴衰:从西汉到东汉的权力斗争
...很快就驾崩了。他刚死去,皇后阎氏就又起了歹心。因为太子刘保已经成人,而且刘保的生母李氏与她有仇。所以,如果刘保继位为帝,她便不能掌握朝政。于是,阎氏勾结自己的哥哥阎显,改立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刘懿为帝。为...……更多
刘秀的治世之道:以柔治国与崇尚节俭
...皇帝,急需权贵协助,只好立郭氏为后,郭氏之子刘疆为太子,阴氏为贵人。不过他最宠爱的还是阴丽华,最喜欢的儿子刘庄也是阴氏所生。郭氏不得宠,自然心怀嫉妒,这样又引来刘秀更加厌恶。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更多
古代女性典范:阴丽华皇后的贤德与智慧
...宽厚仁慈的态度来处理郭圣通。不仅如此,阴丽华还对废太子刘强及郭氏的小儿子中山王刘焉极尽关爱与照顾。阴丽华常常叮嘱她的儿孙们善待郭圣通的家族,而且要牢记她曾经做过他们十七年的嫡母、嫡祖母。因此必须将郭圣...……更多
刘义符之死,托孤失败与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雄才大略,可是他托孤的水平却不怎么高。临终前,他把太子刘义符托付给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结果却是所托非人。刘义符是刘裕长子,刘裕自立为帝后,将其册封为皇太子,后来...……更多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员,但是在东汉、唐朝和明朝三朝中为患深重。宦官获得权力都源于帝王的偷懒懈怠甚至是出于对相关利益集团的致悦:唐玄宗、汉宣宗启用宦官是出于偷懒,而东汉和帝刘肇启用宦官是独扛外戚夺回皇权。总之无论出于什么原...……更多
李世民政变夺位:一场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权力斗争
...。所以结局就很显而易见了,李世民发动了政变,夺取了太子的位置,从而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后来又逼迫李渊把皇位提前传给自己。按照规矩的话,应该是李建成继承皇位。因为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到死都没能继位的太子
太子,乃一国储君,国之未来根本。太子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却身处一个高危职业。在正常的继承流程中,想要成为皇帝就必须先被册封为太子。然而,太子的位置十分尴尬,不能过分越权,以免招致皇帝的...……更多
盘点东汉时期的贤明之君的作为
...。个人眼光下,东汉贤明君主主要集中在前三位: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从章帝开始,东汉政权逐渐落入外戚和宦官之手,再难见雄才大略的君主。以下将深入探讨这三位贤明君主的治国理政。光武帝刘秀,东汉...……更多
从辉煌到衰落:阴氏一族的命运变迁
...的信赖与尊重。然而,当时汉和帝年幼,窦太后掌握朝中权力,窦氏一族借窦太后的势嚣张跋扈,不免与汉和帝和其他士家大族发生争执。因此,在于窦氏一族争权的过程中,阴氏站到了汉和帝的一边。公元92年(东汉和帝永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