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吴三桂在明清鼎革之际的抉择与命运
...大明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自己的舅舅大明名将祖大寿已经战败投降了皇太极。面对前面已经投降的两位,吴三桂绝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接过两位之前的抗清大旗,继续为国坚守边疆;相反,前面两位的投降事迹倒是给了吴...……更多
被视为明朝最后希望的袁崇焕,他为何必须得死?
...祯帝即位后,皇太极先后多次给崇祯帝、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辽东巡抚毕自肃、东江总兵毛文龙等人送信请求和谈,但都没有回音,可以看出明朝君臣对和谈非常忌讳。崇祯二年闰四月,皇太极得知袁崇焕复出,便派人致书请...……更多
揭秘明朝覆灭:吴三桂、李自成与崇祯帝的三重罪责
...桂莫属。吴三桂出身名门,父亲吴襄是锦州总兵,舅舅祖大寿是镇守宁远的大将。吴三桂早年一边帮助崇祯皇帝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一边抵抗清军的入侵,确实也立下很大的功劳。崇祯皇帝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也是明朝...……更多
明末辽东如何在大员手中凋零
...洽、内阁首辅钱龙锡通信商议。在正式对毛文龙动手前,宁远发生了索饷的兵变,袁崇焕借机为以后要做的事情演练了一次。袁崇焕首先单枪匹马赶到宁远,向各营士兵强调饷银很快就到,劝散了士兵。然后与兵备副使郭广密谋...……更多
一大将被崇祯帝冤杀边疆失守,导致大明早亡几十年
...兵额的军官,加强军队的服从。通过几年的整顿和布署,宁远城成为关外人口繁密的军事要塞,袁崇焕还先后收复了宁远外围的锦州等地,修建军事防御,派军兵驻守,使之同宁远城相互倚靠,大大加强了防守的坚固性。金军看...……更多
...史·祖宽传》记载:“祖宽,辽东人。少有勇力。给侍祖大寿家,从军有功,累官宁远参将。部卒多塞外降人,所向克捷。崇祯五年七月,叛将李九成等围莱州急,诏发关外兵讨之。宽与靳国臣、祖大弼、张韬率兵抵昌邑。巡抚...……更多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批优秀将领当中,有的如袁崇焕般含冤遇害,有的则如祖大寿般走投无路归降了后金。当然,也有许多将领在战场上以身殉国,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气节,如被义军称为“阎王”的卢象升。作为明末重要将领,卢象升一度总理七...……更多
中国历史上可恨的4大叛徒,至今被人骂
...是历史上的叛徒、奸臣。吴三桂吴三桂,明朝辽东人,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更多
天雄军的荣光:卢象升的治军之道与对抗叛军的策略
...终于在京城外围和京城守军一起,挡住了满清的骑兵。祖大寿的带领的守军和关宁军一起奋力抵抗,双方都伤亡很大。皇太极自知孤军深入敌方,如不能迅速取胜就得马上撤离,在久攻不下之后下令撤军,至此京城危机便解除。...……更多
历史重演,明朝末期谁最有可能力挽狂澜?
...孙承宗、洪承畴、孙传庭、左良玉、袁崇焕、陆相生、祖大寿、毛文龙等。其盛况是仅在明朝的历史上。第二至明太祖明成祖时期。那么谁最有能力力挽狂澜,力挽狂澜的明朝大厦呢?对于这一点,后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更多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第一个开启清廷(包括后金)封明为异姓王的人是名将祖大寿。祖大寿镇守大凌河城,金军多次进攻,未曾停歇。皇太极采取政治攻势劝降。条件是只要祖大寿投降,他就立你为王。在你的王国里,你可以自杀。祖大手的“王者...……更多
...着皇太极打,能取得对后金的优势,完全在于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这些冲杀在一线的作战将领,完全在于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至于魏忠贤的阉党和道德自居的东林党,还是闪一边去吧。 ……更多
松锦之战:明清在辽西战场的最后大决战
...就安排人在义州屯田,做好了长久围困的打算。而明朝祖大寿加强了锦州的防守,尤其是准备了大量的粮草来应对皇太极的围困战。之后皇太极的大军到达锦州城外,围困锦州八月之久,但也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于是皇太极下...……更多
吴三桂的背叛与叛乱,对明朝、清朝和历史的影响
...来岁就被崇祯帝提拔为宁远团练的总兵。后来他的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多次劝说吴三桂降清,吴三桂在动摇中,给自己留下了降清的后路。崇祯皇帝虽然知道他的这层关系,仍然不计前嫌重用于他,甚至还赐予他尚方宝剑,让...……更多
袁崇焕与毛文龙:一场权力与忠诚的较量
...自身所在东江军事看法上,他一直认为东江与袁崇焕所在宁远军事地位同等重要。目的也是希望得到与宁远同等的军职和军饷。比如,他就曾向朝廷要求岁饷为二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应该比给宁远的还要多些)。毛文龙的这一做...……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明朝真的追着清朝打吗
...守土方针。此外,他还重用袁可立、袁崇焕、赵率教、祖大寿等人,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最后他还使用了一招最狠的招式:稳扎稳打,以筑城的方式,向后金腹地缓慢推进!这一手是宋朝范仲淹的绝学,曾...……更多
...已被后金策反的孙德功突然高呼“兵败矣”。鲍承先、祖大寿等也毫不犹豫地率部逃跑。导致明军大乱进而惨败,总兵刘渠、祁秉忠等战死。可以说沈阳和辽阳的失陷、广宁惨败、乃至其后“恩主”熊廷弼的惨死,鲍承先都有难...……更多
清朝时期有汉军八家,受到了很高的待遇,这八大家族都有谁?
...也受到了很高的待遇。祖氏家族是明朝末年,著名将领祖大寿的家族。祖大寿是明末防守辽东的一名大将,他为了守住辽东,一直与清军对抗。先后经历了很多场生死大战,坚决抵御清军,宁死也不投降。其中与皇太极正面斗争...……更多
袁崇焕与关宁铁骑:明朝的辽东防线与新式军队的崛起
...身体强壮、且骑术娴熟的士兵,组建新军,并且提拔了祖大寿、吴三桂等土生土长的辽宁人为将。当年,袁崇焕组建关宁铁骑的做法,跟近代史上,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组建新式陆军的做法类似,不过,袁世凯以小站练兵起...……更多
吴桥兵变,数万东江旧部反叛,明清军事实力失衡
...金的态度也就逐渐暧昧了起来。等到公元1631年八月,祖大寿受困大凌河城内,得到孙元化急令的孔友德等人率八百骑兵从十月自陆路出发准备从海边坐船前往辽东支援,结果却硬生生地走了近两个月,并且耗尽了粮秣。天聪五...……更多
袁崇焕与毛文龙恩怨揭秘:吴桥兵变如何加速明朝灭亡?
...法想要选择自尽,但却自杀未遂,而这之后朝廷又派出祖大寿等关外的军队赴莱州解除莱州之围,在孔有德与祖大寿的军队作战时遭遇了兵败。 兵败之后的孔有德率领着自己的数万大军选择投降于后金增加了后金的实力,而明...……更多
满桂与袁崇焕:明朝末年的两位杰出将领
...巡抚的袁崇焕开始有了接触。之后满桂被孙承宗任命驻守宁远城,满桂到宁远后,和袁崇焕同心协力修筑城墙,使宁远巍然屹立,成为辽东的一个重镇。天启六年,后金派数万骑兵攻打宁远,远近大震。满桂和袁崇焕在城里死守...……更多
洪承畴:从抗清英雄到投降清廷
...吃惊的消息:洪承畴不但没有死,还活得好好的,他和祖大寿一起投降了清廷。据说,洪承畴的密信也同时到达,上面只有八个字:暂时降清,勉图后报。崇祯一开始是呆若木鸡,随后长叹一声,将这次规模空前的国葬和追悼会...……更多
清军提出议和,崇祯为什么还不答应呢
...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被剿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只有吴三桂驻扎在宁远的三万残兵。关外的防御...……更多
崇祯治国有三次重大失误,导致最后吊死煤山
...崇焕主持辽东军务后,明军的纪律和战斗力大有改观,在宁远一战中,打破了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并炮伤天命汗努尔哈赤,不久后努尔哈赤去世。这个局面得来不易,此后的数年间,袁崇焕先后收复不少失地。而此时,...……更多
2022-12-06 16:35崇祯,治国,煤山
为什么崇祯如此急于扭转局面,不能徐徐图之呢
...龙如果没死,毛文龙的手下孔有德等人,袁崇焕的手下祖大寿等人,就不会降清,清军的实力相当于削弱了。在内政的问题上,崇祯缺乏胸怀,没有治国之能,那么就交给懂行的人,就行了,他任用的那些首辅,大多都有一定的...……更多
名将孙承宗培养的一批将领,为什么会在锦州战败?原因有两点
...分准备,这样明清两军第一仗交手,明军就败了。2、祖大寿投降祖大寿投降,直接导致明军在锦州之战失败。明军内部出现问题,战斗力急剧下降,而清军团结一致,战斗力上升,再加上祖大寿降清,导致明军的军心涣散了,...……更多
如果李自成有钱和时间改变军制,他能稳坐帝位吗?
...宁远之战中出镜过,只不过是贪生怕死的反面角色。而祖大寿所统帅的第一期关宁铁骑其实是一支以蒙古降人为主的骑兵,崇祯朝兵部报告可以证明。吴三桂所带的关宁军战斗力核心也是“三千夷丁”。其实不光边军如此,就连...……更多
祖孙三代接力进军中原,完成得最漂亮的还是皇太极
...降,皇太极决不放弃,最后终于征服了洪承畴。他看准祖大寿是个人才,不惜花费十年的功夫,终于招降了祖大寿。清人入关招降了那么多的名将,走的都是皇太极的路数。他的父亲对待汉人基本采取镇压手段,而他却主要采取...……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武将
...辞官回乡,崇祯即位后,复任。袁崇焕在任期间,任用祖大寿等军事将才,苦心经营辽东,创立“关宁铁骑”,成为当时及后世战力最强的军队,令清军闻风丧胆,建立宁锦防线,迫使努尔哈赤生前屡战屡败,未进山海关一寸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隋炀帝的雄心壮志,西征击败吐谷浑
致命驴友隋炀帝,用脚步丈量西域隋炀帝是一个驴友,致命的那种。东到洛阳,南到江都,北到突厥,西到西域。帝国的东西南北都在他的行程计划里
2024-06-19 19:50:00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拒绝和金国结盟,选择与蒙古联合灭金。金国被灭之后,你知道大金国的皇室后裔下场结局有多悲惨吗?据说比当年北宋被灭国的时候还要惨烈百倍
2024-06-19 20:03:00
隋炀帝之死,隋朝衰亡,群雄逐鹿
骁果军,只是想要一条回家的路隋炀帝其实很清醒。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隋朝就要亡国了。隋炀帝通晓占卜星象之术,好说吴侬软语,他经常夜半饮酒
2024-06-19 19:46:00
隋炀帝颜面尽失,威仪荡然无存,农民起义,烽火燎原
雁门被围,颜面尽失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三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国内百姓造反,贵族离心离德,他还要继续以往的施政风格,不停折腾
2024-06-19 19:45:00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杨隋皇室——弘农杨氏的“假冒牌”杨坚(541-604),小名那罗延,是隋王朝的开创者,北周正是被杨坚的大隋所取代。在正史记载中
2024-06-19 20:00:00
聊聊缔造大唐王朝神射手李渊,主导晋阳起兵
李渊其人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国大一统王朝最不出名的开国之君。前半生玩潜伏,死后夹在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和名垂青史的唐太宗中间
2024-06-19 19:41:00
杨广举全国之力,征讨辽东,为何无功而返
一征辽东,那个破碎在辽东的妄想一征高句丽,隋炀帝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仗前,隋炀帝对如何接受投降做了安排。隋炀帝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一位受降使者
2024-06-19 19:55:00
唐朝时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评价牛仙客,认为牛仙客的才干,其实不适合做宰相。当然,姑且不说牛仙客是否适合做宰相,但是有一点不容否认
2024-06-19 20:00:00
朱元璋用锦衣卫屠杀数万大臣,朱棣还嫌不够用,明朝皇帝怎么啦
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皇帝,除了从制度上分散政府权力以加强皇权外,还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监控臣民。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在严刑峻法之外
2024-06-19 20:07:00
赵云与张飞一样,也一生从没斩杀过一流名将,但他却一生没有输过,同时也没有受过伤。长坂一战,赵子龙单人匹马独闯曹营,并在几十万人的包围中7出7进
2024-06-19 20:10:00
公元755年,震惊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发起了叛乱。此时,能战善战的军队全都在安禄山手上,中央部队人数不足
2024-06-19 20:09:00
那么,吕布以后的人该怎么排名呢?其实,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实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只不过第四
2024-06-19 20:10:00
嘉靖帝三位皇后为何都不德善终
就在嘉靖皇帝“大礼议”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他的后宫接连出现凶信。一、三后早死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
2024-06-19 20:06:00
元朝末年名将王保保有多厉害
先来说说,王保保为何被称“天下奇男子”。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不久,明军趁北元内部不稳
2024-06-19 20:05:00
朱元璋杀功臣,为何不杀汤和、沐英、郭英、耿炳文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大肆封赏功臣名将34人,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从一无所有到最后登基称帝,离不开这34位兄弟的全力以赴
2024-06-19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