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21:35:00 来源:戏说三国

没有哪个朝廷愿意给一个国王改姓,不管他的贡献有多大。不过在战乱年代,为了拉拢异姓军阀,朝廷有时需要流血封异姓为王。这一点在清初尤为明显。

对于后来的金朝来说,明朝是一个庞然大物,靠少数满清人的统治是远远不够的。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以汉制汉,对投降的明朝武将大臣给予赏赐。

第一个开启清廷(包括后金)封明为异姓王的人是名将祖大寿。祖大寿镇守大凌河城,金军多次进攻,未曾停歇。皇太极采取政治攻势劝降。条件是只要祖大寿投降,他就立你为王。在你的王国里,你可以自杀。祖大手的“王者”是什么水平?可以与吉尔哈朗、多尔衮、多尔多等后金那些赫赫有名的贝勒齐名。可见,皇太极为了招揽祖大寿,是不惜重金的。只是当时后金的地盘不大,还没有确定哪一块地分给祖大寿。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再加上祖大寿佯降后,又玩弄了皇太极,封异姓王的事情就搁置了。

后来金日渐强大,明朝将领投降金的也越来越多。后金天从七年(1633年),明将孔有德、耿仲明投降后金。两人的等级都不高,根本无法与祖大寿相提并论。正因为他们带领晋国投降较早,政治影响巨大,所以皇太极对他们格外重视。

怎么奖励呢?其实封号是没有的,但是要知道,后金贝勒也是一无所有。在待遇层面上,孔有德、耿仲明和这几位贝勒是打成平手的。皇太极说我给他们的,你们也有很多。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清,皇太极封宗室。那些战功赫赫的贝勒被封为王,包括孔、庚。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耿仲明被封为怀顺王,孔、耿之后投降清朝的人被封为知知。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舜王。

皇太极此举有点像燕昭王的女儿买马骨,连一根马骨都能给一千金,何况是真正的千里马?皇太极封明为王,就是要瓦解明朝将领反清的意志,在政治上不得不说是非常高明。

后来清朝在劝降明朝高级将领的时候,经常提到孔有德等人称王的事情。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把这样的小官当王了。如果你有这样的地位,只要投降,你的地位只会比孔有德高。

客观的说,孔有德投降清朝的事件对于明朝的抗金意志并没有太大的打击。真正对明朝抗金意志造成重大打击的还是吴三桂投降清朝。

吴三桂不同于孔有德和这些小虾米。其父吴相为辽东统帅,祖大寿为舅舅。吴三桂本人在战略地位极高的山海关担任统帅,被封为平锡伯,手握重兵。只不过是李自成亲手毁掉了长城,逼得吴三桂剃头投降清朝。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吴三桂有投降清朝的思想主动性,但摄政王多尔衮的劝降起到了催化作用。多尔衮说,只要你投降,你就会被立为王,绝不会食言。

当初清廷入关的时候,关里人还不熟,需要吴三桂这样的高手做引路人。因此,清廷对吴三桂极为尊重。清廷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可以看出,这个名字比“恭顺”、“怀顺”、“至顺”高了很多。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逼死南明永历帝永佑郎,因有功被封为太子。

吴三桂投降清朝,在当时具有标杆意义。看到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得到了如此多的好处,许多明朝将领都动摇了反清的意志。这确实为清廷消灭一切反抗势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统治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统治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统治福建的荆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也称三藩市。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孔有德的世系虽然没有设置藩王,但是王位也从杂军性质的恭顺王升格为藩王性质的定南王。

此时,清廷入关已近20年,清廷在中原的统治日趋稳固。对于清廷来说,他们不再需要通过封王来维持统治。三藩成了清廷的心腹。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认为是时候对三藩下手了,下诏废三藩。

清廷看出了明朝诸侯的劣势,采取了与明朝相反的宗族政策,让他们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但没有实际的军事和治理权力。爱新觉罗姓氏的邻居们,都是这样的防备,何况是外姓的汉人。吴三桂等人只是清廷用来平定天下的工具。现在天下太平了,自然不能让他们搞事实上的分裂政权。

除了三藩的汉王(包括孔有德),清廷还封了一位异姓汉王,即孙可望。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孙可望是大西皇帝张献忠的养子,堪称大西太子。孙可望后来投奔了南明永历帝,实际上控制了永历这个小朝廷。孙可望的地位比当年的吴三桂还要高。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入清,为清廷消灭李定国部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夷王。

这位义王显然没有封建藩属的性质。而且李定国也没有当年大顺军对清廷的威胁。孙可望投降的意义,不如吴三桂等人。他的义王没什么实际意义,但是结果比旧金山好多了。孙可望死后,康熙七年(1666年),夷王的爵位被贬为穆夷公,此后他又被贬又贬,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使用汉族强者,但也咬着牙从不以异姓封王。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削三藩,起反心,终落幕
...,剿杀虏级独多”。可是清朝的危险也正在靠近,此时是皇太极登上帝位,大胆变革,改国号“大清”,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初开始谋划着破宁锦防线,挺近山海关的战略方针。当年三月就
2024-12-08 09:51:00
明朝花费数百万打造的精锐部队关宁铁骑,最后却抛弃了明朝
...铁骑就面对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问题。公元1627年皇太极上位,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也为了给努尔哈赤报仇,他率军攻打锦州城。而袁崇焕授意满桂和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前去支援,虽
2023-02-21 16:05:00
盘点清朝汉八旗18位平定中原的名将
...柱,汉军正白旗,为人机灵,足智多谋,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是招降祖大寿的关键人物。12、洪承畴,汉军镶黄旗,清朝顶级名将,多尔衮都不是他对手,可惜人品不给力。明朝余
2023-07-14 16:47:00
八旗骑兵为何在多尔衮去世后战斗力直线下降
...靠蛮力,也要靠火器。努尔哈赤在宁远大战后不久病逝,皇太极登基后,积极改良八旗制度,培养了包括多尔衮在内的许多优秀统帅,既然宁远城短时间内无法攻克,皇太极则指挥八旗以骑兵优势从
2023-06-29 13:03:00
明朝将领祖大寿早年一心拥护大明王朝,为何最后却依附清朝?
...宁远,祖大寿参与了宁远保卫战。第二年农历五月,后金皇太极亲率清军进攻宁远,祖大寿参与抵抗清军,明军获宁锦大捷。此次战争的胜利,使袁崇焕于1628年(崇祯元年)得以督师辽东,这
2022-12-13 13:06:00
明末降清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洪承畴被骂的最惨,进了《贰臣传》
...清军的围困之中,一会儿投降,一会儿又复归明朝,气得皇太极发誓一定要搞死他。可是等到松锦之战结束后,皇太极还是把祖大寿收入到了自己的正黄旗当中,还让他写信劝降吴三桂。并且祖大寿
2024-11-07 10:19:00
...范文程归为掳民,编入镶红旗为奴。天启六年注重汉化的皇太极上位后,范文程才迎来人生转机。他先被皇太极调入文馆,虽然没有正式官衔,但也获取了常随皇太极的机会。崇祯二年的“己已之变
2023-10-17 17:22:00
陈圆圆与吴三桂:一段被历史掩埋的传奇爱情故事
...降清,清人也开始依形式招降吴三桂。为了收买吴三桂,皇太极不顾多人反对,留下了祖大寿等人的性命。此举用意明显,就是为了感化劝降吴三桂。不过,清人多次试探,均未收到吴三桂的回复。
2023-09-26 19:53:00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都干了什么?
...派来的明朝降将唐通。后金虽然有舅舅祖大寿屡次劝降,皇太极多次写信,但后金是蛮夷,我堂堂大汉民族的子孙怎能降你!可是走到永平,家人报信,吴襄被逮捕,一句话要钱,你们这样的大官能
2022-12-11 12: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