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三藩之乱”后,吴三桂及直系子孙被剉其尸骨、传示各省。而被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爱妾陈圆圆,更是不知去向。有关陈圆圆的下落,众人说法不一。
有人说她已投湖自尽,还有人说她逃离世事,更有隐居之说。
不管怎样,在世人眼中,吴三桂后嗣已被满门抄斩,绝无血脉存在于世。无论是之后的清史,还是诸位学者之著作,都找不到吴三桂及家人的一丝消息。
直到2010年,爆出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岑巩县的马家寨,居然发现了吴三桂和陈圆圆以及吴氏后裔的墓穴。难道吴家当年没有被清廷斩草除根?吴家还有子嗣流落人间?
那么,当年是谁救了他们?后来,他们又是如何隐姓埋名三百年不被人知的?
少年郎从戎,辗转成降将
1644年,满清入关,吴三桂成了此次事件的主要角色。
当时,大顺军攻破北京,大明帝国岌岌可危。清廷趁机大举出兵,意图进攻关内。清廷没想到的是,在进攻路上,巧遇明总兵吴三桂。
吴三桂生于绥中,长于锦州。作为地道的辽西人,吴三桂的身上不仅有辽西特有的文化基因,还有辽西人的忠勇、强悍,甚至狡诈。
其父吴襄以养马见长,并官至总兵。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也是明末辽东军事集团主要将领。此外,吴襄还是宁远卫世将祖家的女婿。
吴三桂自幼苦读经传,善于骑射搏击。当他读《汉记》时,便立下成为“英雄”之宏愿。吴三桂16岁中武举,17岁独骑救父。在一众名将的影响和自我努力下,吴三桂很快成长为一位出色的武将。
崇祯五年,吴三桂随父出征,剿平山东孔有德叛乱。经此一战,吴三桂一跃成为明朝战将。崇祯十三年,吴三桂驻守杏山堡要塞。也正是在这里,他初创多尔衮,力挫清军锐气。崇祯十四年,吴三桂独自押运军粮,解救锦州祖大寿被围困之危。
在他镇守辽西期间,更是屡次拒绝清廷诱降。不仅率军驰援勤王,更击退了窜犯京畿之敌。
由此可见,吴三桂也曾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当然,明帝崇祯对吴三桂也很恩宠。年轻的吴三桂不仅独自管理山海关军政事务,更是被加封为“平西伯”。
1642年2月,明松山守将夏成德开城降清。之后,杏山、塔山等地相继落入清人之手。也正是从这时起,大明王朝苦心经营的防线逐渐被清兵攻破。
如今,关外仅剩四座城池还未攻破,宁远则成了大明朝抗击清人的前沿堡垒。历史的潮水将吴三桂推至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果吴三桂降清,清人进入辽西走廊如遇无人之境。
无论大明朝还是清人都意识到了这点,当时,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先后降清,清人也开始依形式招降吴三桂。
为了收买吴三桂,皇太极不顾多人反对,留下了祖大寿等人的性命。此举用意明显,就是为了感化劝降吴三桂。
不过,清人多次试探,均未收到吴三桂的回复。直到1644年,李自成兵陷北京。崇祯皇帝无奈于煤山寿皇亭自缢而亡,自崇祯死后,大明王朝也宣告终结。
自此,全境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多方军事势力蠢蠢欲动。有攻占北京的大顺农民军,有关外虎视眈眈的清王朝,明朝残余武装力量则盘踞在江南一带。
起初,吴三桂选择的天平指向了大顺农民军。谁曾料到,当他率军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遇见了从京城逃出的吴府家人,竟掉头再次返回了山海关。
有人说,吴三桂之所以改变初衷,因其爱妾陈圆圆被大顺农民军将领掠去。还有人说,大顺农民军拷走了其父吴襄。不管怎样,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清人。
藩王叛乱,吴三桂魂断衡州
吴三桂降清之后,作战十分卖力。他率部成了消灭李自成农民军的主要力量,之后,他移师西南,再次向张献忠的农民军发动进攻。
待张献忠死后,其余部归属南明抗清,吴三桂又率部在西南地区与南明军队再度作战。直到1661年,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榔死在吴三桂之手。
不久之后,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因病去世,西南地区势力被全部平定。接着,吴三桂被加封为平西王。之后的几年里,他不断被加官进爵。而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更是娶了大清公主,成了额附。
随着各藩王独居一方,势力日渐增强,竟能与大清中央军抗衡。
所谓藩王,除了平西王吴三桂外,还有尚可喜和耿精忠,两人一个是平南王,一个是靖南王。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明朝降将。
康熙初年,清帝日渐感到三藩势力之大。直到康熙亲政之后,决定除掉三藩,以绝后患。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康熙早有削藩之意,正好趁此机会下诏。
不久,吴三桂得知撤藩决定后,上奏撤藩假意试探,没想到康熙立即回复,“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撤…”
最终,康熙帝准许了吴三桂假意撤藩的奏折。吴三桂实在没想到,撤藩之事居然弄假成真。
次年十一月,吴三桂只能慌忙中发动叛乱。最初,吴三桂派兵进攻贵州和两湖地区。
不久,他又煽动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耿精忠一同叛乱,就连台湾的郑氏政权也卷入这场旋涡之中。一时间,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667年,清军迫使耿精忠投降。接着,郑氏集团被击退。1677年,尚之信被迫投降。之后,两大藩王耿精忠和尚可喜先后被处死。
面对孤立无援的状态,吴三桂在云南称帝,国号大周。没想到皇位还没坐稳,吴三桂便一命呜呼了。
之后,叛党拥立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为新王。此时的周王朝早已岌岌可危,1681年,清军攻陷昆明,吴世璠则走上了明帝崇祯的老路。
虽然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但清廷对于吴家人的惩罚还没有结束。远在北京的吴应熊,原本并没有参与父亲的谋反。但作为吴三桂的直系亲属,万万不会被饶恕。
清朝众臣更是纷纷上述,“吴怙恶不悛,其子孙皆应被凌迟处死。”
随后,康熙帝下旨。或许是看在建宁公主的面子上,康熙给吴应熊及其子留了全尸。吴应熊被处绞刑,其余幼子虽可免死,但悉数入宫终生为奴。
吴三桂实在没想到,因为自己引清人入关,致使包括父亲在内的38位亲人被杀。而他发动三藩之乱,更是绝了自己儿子和孙子的后路。
昔日歌伎,巧救吴家血脉
按理说,吴三桂的故事应该到此结束了,毕竟其后嗣全部被清廷斩尽杀绝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有一伙人秘密逃过了清廷的追杀,迁居到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隐居。为了躲避追查,村民一直以“马”为姓。直到民国年间,村民才敢承认他们是吴三桂的后代。
根据专家考据,居住在马家寨的吴氏后裔,是吴应麟的后代。此人在清代史料上,一直被记在吴三桂兄长吴三凤名下。
可是,史料上明明记载着,“康熙二十年,吴应麟及后代在云南军前正法”。还有人说,吴应麟被吴氏集团的郭壮图派人处死了。
不过,据马家寨吴氏后人描述,实际情况和史料记载的完全不同。
吴应麟是吴三桂的亲生子不假。不过,因其娘是吴三桂的外妾,他一直没有养在家中。再加上吴三桂的正妻张氏一直容不下吴应麟,所以,他从小就被送到其大伯吴三凤家中抚养。
原本等着吴应麟长大成人之后,再将其送回吴三桂手里。没想到,吴氏宗族却遭遇横祸。而史料记载吴应麟的情况,应该是有人为了保护他,混淆视听而已。
吴应麟之所以能够从重兵之下逃出,与陈圆圆的秘密计划有关。
有关陈圆圆的下落,当时一直扑朔迷离。有人说,她早在吴三桂起兵之前就已经死了。还有人说,她看破红尘,出家为尼了。
不管怎样,有关她的下落一直没有定论。早些时候,更是历史之谜团。如今,历史的谜团被一点点展开。
其实,在吴三桂发动叛乱之前,陈圆圆坚决反对。在她看来,吴三桂起兵反清之时,大清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了。不仅如此,吴三桂还曾经诛杀了南朝小皇帝,更是失信于民。
最重要的是,一旦吴三桂领兵造反。那么,远在北京的吴应熊及吴家十几口人的性命,变得岌岌可危了。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吴三桂并没有听进陈圆圆的话。不过,在吴三桂起兵之时,陈圆圆也已经开始秘密转移吴应麟这一支血脉。
陈圆圆带着吴应麟及家眷去了贵州,一路由将军马宝护送。为了实现隐蔽藏身的目的,陈圆圆将大量粮草、物资、金银细软都藏在了岑巩一带。此地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部分都是偏僻的山区,更适于隐蔽。
然后,陈圆圆又在当地建了庙宇,以掩护行踪。为了安全起见,她带着吴应麟及家眷辗转多地,直到在水尾镇马家寨落脚。
完成重任之后,马宝主动降清,最终被凌迟处死。直到被处死,他也没有向清廷吐露陈圆圆及吴应麟一丝消息。
就这样,吴氏后裔在吴应麟这一支被保住了。
为了保护吴氏血脉的安全,陈圆圆还与当地少数民族攀亲。此外,她还散尽家财在寺庙布施,更资助当地修建水陆交通及学校。
为了更好隐身,陈圆圆将当地取名“马家寨”。自此之后,陈圆圆与吴应麟、吴应麟的两个儿子隐居于此。为了让后代记住祖先吴氏,陈圆圆还按照辈分取了十八个字,以留住吴氏的“根”。
这十八个字除了吴应熊的“应”,还有“启世大朝廷”,和“仕宗勋名”,以及“永能兴国继可裕”。陈圆圆此举也以启迪子孙能够大胆为官于朝廷,为了世代宗族的利益,建立功勋、振作声明。
隐居三百年,身世终公之于世
就这样,吴三桂的血脉在马家寨隐姓埋名,生活了三百多年。直到清廷灭亡,吴氏后裔的故事才终于大白于天下。
嘉庆三年,“马家寨”吴氏子嗣公开了吴氏本性。吴氏后裔为了鼓励后人到国子监读书,更是在当地修了树碑纪念。
直到1978年,吴氏家族的秘密才慢慢被公开。当时,“马家寨”230多户居民,全部自称是吴三桂后裔。
很多人家的堂屋中,都供奉着祖先牌位,上面醒目的写着“延龄”的堂号,作为吴氏家族的标志。
之所以选用“延龄”作为堂号,是因为当年吴三桂的号就是延龄。吴三桂最为风光的几年,人们经常称其为“延龄”将军。
吴氏后裔到了吴应熊的孙子辈,已经开始成批出生。就这样,吴家人丁开始兴旺起来。随着吴家人代代相传,到了雍正末年乾隆初年时,吴家人口数已经达到了百人。
吴氏男丁皆有明显特征:身材高大、体魄魁梧,或许这都是遗传了吴三桂辽西人的基因所致。直到如今,吴氏宗族已有2000余口。
当年,为了能让吴氏家族记住历史,家族内部会设置秘传人。所谓秘传人,采取的是口授秘传之策。当年,陈圆圆等亲历事件当事人去世之后,吴氏后人恐家族史有失传之风险。于是,便想到设立秘传人。
秘传人也不是随便选的,必须五官端正有文化、能保住秘密、热爱家族,还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经过秘传人12代人的口口相传,如今吴氏宗族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秘传人的使命也到此为止。
从前对于陈圆圆魂归何处,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在昆明,有人说在苏州,还有人说在贵州境内。如今,吴氏后人口中的“陈老太婆”的身份也终于可以公开,她就是陈圆圆。
陈圆圆人生中最后几年的活动轨迹也在于此。对于吴三桂等人的行为,历史早已盖棺定论。单说其后裔能够隐姓埋名三百年,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整个宗族的凝聚力可见一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