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20:52: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末年,崛起于北方的后金与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成为了朝廷的两大心腹之患。一时间,许多将领都凭借着平定义军、抵御后金建功立业,乃至飞黄腾达。可惜的是,明末的一大批优秀将领当中,有的如袁崇焕般含冤遇害,有的则如祖大寿般走投无路归降了后金。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当然,也有许多将领在战场上以身殉国,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气节,如被义军称为“阎王”的卢象升。作为明末重要将领,卢象升一度总理七省军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了专心平叛,他甚至在三个儿子接连去世后都没有回家看上一眼。更令人唏嘘的是,他身中四箭三刀战死沙场后,不知情的崇祯帝还批评他道:“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

万历二十八年(1600),卢象升生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宜兴市一带。根据《明大司马卢公年谱》的记载,其先祖乃是唐代著名诗人,位列“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尽管生得肤色白皙、身材精瘦,但卢象升天赋异禀,其力量远超常人,这为他日后成为优秀将领打下了基础。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由于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学堂中的大多数孩子都只顾着准备科举考试,但年幼的卢象升却被经史当中记载的历代名将事迹所吸引。据《明季北略》记载,卢象升在读到张巡、岳飞两位名将的故事时,不由得感叹道:“吾得为斯人足矣!”天启二年(1622),卢象升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了户部主事。数年后,卢象升升任大名知府。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在大名任职期间,卢象升擒获巨盗、平定贼寇,又为朝廷讨伐后金供应了不少粮饷。崇祯二年(1629),后金皇太极率领大军绕过宁远、锦州直取京师,史称“己巳之变”。听闻此事,卢象升急忙招募了三千壮士前去勤王。尽管没能派上什么用场,但忠心可鉴但卢象升还是于次年升任山东右参政,负责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军备。

崇祯六年(1633),大批义军自山西涌入北直隶,卢象升率军四处平定,不但杀敌甚多,还收降了男女两万人。《明史》形容卢象升作战时的场景道:“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正因为这种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义军纷纷相互告诫道:“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次年,义军席卷湖广,朝廷急忙调卢象升前去平定。就任郧阳抚治后,卢象升一边安抚百姓、赈济灾民,一边招募乡勇、整顿守备,一切准备妥当后一举肃清了汉江以南的义军。崇祯八年(1635),卢象升升任湖广巡抚,不久后又兼任南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几乎肩负起了全歼南方起义军的重任。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大清。六月,十万清军攻入京畿,掠夺了人畜十八万,史称“丙子之变”。尽管率军抵达京师勤王时清军已经撤退,但卢象升还是追出塞外,夺回了俘虏七千余人。紧接着,朝廷任命卢象升为宣大总督,让他镇守居庸关。然而,没了卢象升镇守,湖广一带很快又兴起了不少起义军。

担任宣大总督期间,卢象升号召军士屯田,史载:“至十一年,军屯三十万亩,息谷四万三千石,边用益饶。”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卢象升因父亲去世请求回乡丁忧,但他刚完成与继任者的交接,清军就大举进犯。在崇祯帝的强硬要求下,卢象升伏地痛哭哀求未果,只好奉命总督天下援军。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自当年十月起,卢象升率军与清军先后交战于东直门、德胜门、西直门,总算将其暂时逼退。然而,由于军中严重缺粮,卢象升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却被不知实情的崇祯帝解读为消极避战、空耗军饷。十二月,卢象升在援军完全无响应的情况下率孤军与清军决战,并在身中四箭三刀后壮烈捐躯。

卢象升:一位被埋没的明朝守护者

尽管卢象升以身殉国,崇祯帝却仍拒绝对其加以抚恤,直到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卢象升才得到迟来的谥号“忠烈”。作为明朝末年的重要将领,卢象升在南平定义军、在北抵御清军,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原本有望为大明王朝续命。然而,他对崇祯帝赤胆忠心,却没能换来足够的信任与尊重。恰如清代学者方苞所言:“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
2023-03-08 18:38:00
李自成的百万雄兵可以轻松灭掉明朝,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战斗力确实最强所谓三大军事集团,是指李自成起义军、明朝军队和清兵。为什么清兵战斗力最强?这是由其生存环境、对手实力而决定的。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不如关内,粮食作物一年只熟一季,因
2022-12-14 16:46:00
...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土地兼并严重以及苛政。相比之下,明朝的灭亡更加特殊,虽然也有“李自成起义”这类“人祸”的发生,但除此之外还有接二连三的“天灾”。例如崇祯十五年(1642年)
2024-06-01 08:53:00
朱仙镇之战,明军把决战变成笑话,李自成轻松获胜
...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跑马场。这对于明朝的打击是巨大的,明朝穷举国之力,耗费钱财无数,打造的关、宁、锦防线不复存在。更加让明朝绝望的是,在松锦之战结束后不到三个
2023-03-08 18:36:00
明朝末期社会矛盾激化,崇祯性格缺陷加速王朝灭亡
...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末代崇祯自缢于煤山,明王朝宣告灭亡。明朝进入天启崇祯时期,山海关外的后金步步紧逼,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不断通过加派赋税
2023-11-10 08:58:00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
...导人任亮在明末农民起义大潮中的资历还是很老的,早在明朝天启六年时就上山落草,随后于崇祯初期赶上了农民起义的大爆发,占据吕梁山一处为根据地反明。任亮占领的根据地位于山西交城境内
2023-05-29 15:41:00
他被敌军称为“阎王”,无论谁遇到必死无疑
...对于其他朝代来说,特别是相对于妥协退缩的清朝来说,明朝是很硬气的,如果运用比喻,那么明朝可以说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了。朱元璋从一介半个农民当到了皇帝,除了运气和天生的才能,其中
2023-02-21 21:00:00
崇祯若听取此人的话清军不可能入关,明朝或将再延续数百年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
2023-01-05 17:29:00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大军进入北京城,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城破后,于紫禁城旁的煤山自尽殉国,中国历史似乎要走入崭新的大顺朝时代。但风云突
2024-06-25 21: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