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9 15: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挥师入关,随即占领了长江以北地区,此后,又用了二十多年,才陆续扫平长江以南的反抗力量,一统天下。

这二十多年中,南方主要是有三股力量在抗清,分别是活跃在云贵及两广地区的李定国,活跃在湖广和四川交界地区的李自成残部夔东十三家,以及纵横东南沿海的郑成功。

遗憾的是,虽然这三股抗清力量的战斗力都还不错,其中还有清军暂时无法战胜的水军,但因为各种原因,三方始终没能形成合力,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

至公元1662年,即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时,南明晋王李定国和延平郡王郑成功陆续病故,余部分别退往缅甸和台湾,消失在中原大地。

再至康熙三年为止,夔东十三家也陆续被清军剿灭,到李自成的侄孙,南明临国公李来亨(李自成之侄李过养子)焚妻子自缢后,夔东十三家消亡,大规模的反清力量彻底终结。

但各地小规模的抗清力量还存在一部分,特别是活跃在山西交城地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领导人任亮的率领下继续抗清,一直坚持到康熙十年,才被清军剿灭。

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任亮在明末农民起义大潮中的资历还是很老的,早在明朝天启六年时就上山落草,随后于崇祯初期赶上了农民起义的大爆发,占据吕梁山一处为根据地反明。

任亮占领的根据地位于山西交城境内,在吕梁山脉东麓,以当地的东葫芦川为主寨,也因此,任亮在起义军中,有个响亮的诨号"葫芦王",也不知道和葫芦娃们是啥关系?

崇祯年间,任亮陆续又和从陕西进入山西,并在交城西北山区的“三座崖”等险要地段立下大寨的王刚、贺宗汉、王之臣等人联手,加上本地的悍匪王堇英、郭彦、王全、巴山虎等人,在这一地区共同和明军作战。

因为他们的根据地在崇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大多是本乡本土的农民,熟悉地利,深得民心,因此,明军的多次围剿均告失败,任亮等人得以牢牢扎根在此地。

不过,任亮也没有什么大志,他没有像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那样到处流窜,以推翻明朝为己任,一直都死死地钉在交城,所以,对明末大局的影响力不大,只能算是交城地方一霸。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大步退往陕西,在“三座崖”扎根的原陕西农民起义军,在王刚等人的率领下,也跟随李自成撤退,任亮接手了他们留下来的根据地,继续做土霸王。

第二年,即顺治二年,任亮在北方地区大势已去时,带着郭彦、王全、巴山虎等受清朝招安,然后跟随上官太原营守备周自新一起,被调派到山东去围剿农民起义。

三年后的顺治五年,任亮听说在老家交城爆发了反清的农民起义,他随即弃官逃回交城,以自己的威望和资历,成为交城所有反清起义军的领导人。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

任亮在这一片吕梁山区和明军游斗了十几年,又在清军中当了三年兵,战斗经验丰富,又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简直是如鱼得水,清军同此前的明军一样,多次进剿,都拿任亮没辙。

从顺治五年一直到康熙十年的二十多年里,任亮就一直在交城地区抗清,他也从壮年变成了六十多岁的老年,南边的抗清力量早在康熙三年时就已经消亡,他依旧在坚持。

康熙十年十月,清军再次大举围剿任亮所部时,接收任亮衣钵,指挥起义军的儿子任国铉动摇了,准备向清军投降,虽然被任亮制止了,但军心已动摇,且任亮的儿子们没有他丰富的斗争经验,忽视了清军带来的威胁。

随后,农民起义军的主寨“三座崖”被清军偷袭包围,无奈之下,任亮下令分散突围,任亮本人在突围时被清军俘虏,随即被清朝交城知县赵吉士下令杖杀。

任亮起义军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一直到灭亡,中间除了投降清朝的那三年,就从没有离开过交城地区,影响力也仅仅只局限在这一地区。

任亮虽然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豪迈和志向,也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名气,但能在北方已经全部被清军占领的情况下,还身处清朝无比重视的,跟北京靠近的山西地区,和清军缠斗二十多年,即使抛开地利的优势,也算是很有本事的人才了,还是值得敬仰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一看李自成麾下文臣武将的最后结局
...的人们,有相当多的人想必会对姚雪垠先生创作的小说《李自成》印象深刻。当年这本书可是红极一时的。在这部巨著中,姚雪垠先生为广大读者塑造了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同
2023-07-08 21:37:00
李自成与吴三桂:明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与清朝入关的契机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的明末农民起义军,经过多年征战,最终攻入了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匆忙登上煤山,看着满城的火光,无奈哀叹,然后上吊
2023-12-08 09:07:00
李定国在清军侵入中原后与南明合作,誓死抗清
...年至清朝早期的著名抗清将领。自幼就以忠义见称,曾随李自成反清起义,后期曾经历过一段追随孙可望的时期。然而,在清军入侵中原的危急关头,李定国投靠了南明政府,并与南明将领合作,誓
2023-05-07 18:31:00
李自成余部夔东十三家,靠什么抗清到康熙年间?
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人生在达到巅峰时突然陨落,他们死后,他们各自的余部——大顺军余部和大西军余部却依然活跃,一直致力于抗清大业。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的抗清
2023-02-25 15:28:00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忠、罗汝才都被明朝成功招安过。包括两任闯王高迎祥、李自成也有过在车厢峡投降的经历。不过,这些明朝眼中的巨宼们,所谓的投降,或被招安全是虚假的,只是形势不利时的骗局。他们注定跟
2023-03-08 18:38:00
李自成推翻明朝,其子孙后裔却坚持抗清
...后的确就是清朝。但实际上,推翻明朝的并非清军,而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只不过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又将李自成赶出京城,这才有了清朝顺利入关,随即入主中原。李自成带兵推翻了明朝,
2023-04-20 09:11:00
李自成起义失败后高皇后去哪了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家世业农。自成一家贫,为人牧羊,略识文字,及长为银川驿卒。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崇祯三年(1630),自成以裁驿卒失业
2023-08-05 21:05:00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因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满清,在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李自成最终退出北京,很快败亡。那么,李自成败亡前后,他手下的猛将和谋士
2024-06-20 22:43:00
满清初期的“剃头令”,成为满清历史上最阴暗的时期之一
...效果,这可能和当时的环境有关。在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李自成之后,多尔衮入关的当天就下发了“剃发令”,但随即又收了回来。这说明,多尔衮在“剃发令”的推行上十分坚决。大清定都北京后
2023-01-13 12: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