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时期的处罚“罚俸一年”,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清代官员工资少的可怜,京官一品的年俸是180两,恩俸是270两,恩俸基本上相当于“养廉银”,是一个意思。外官总督的年俸也是180两,养廉银就多了,能达到15000两。单从这两个指标看,罚俸一年对于一个总督来说,实在是九...……更多
清代的官员俸禄是比较低的,以一个七品知县来说,年俸仅为45两,雍正以后,实行养廉银制度,知县可以拿到800至2000两不等的补贴。如果以清代一个五口之家年支出30两银来计算,似乎知县这个收入也还算不错。不过,账总是...……更多
中国古代最穷的一种官,赚的还没有花的多
...方官中饱私囊、赈灾不利,活活被饿死了。因此朱元璋对官员自带仇恨,坐天下之后有心刻薄官员,制定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俸禄。明朝初年,当官的日子是很惨的,钱少活累不说,还和容易触犯律法。法都是朱元璋一个人定的,...……更多
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清朝已经形成了很完善的运行机制。到了晚清,因为更多官员的进入,例如负责洋务的官员、负责外交的官员,与外国人接触后又有了新的贪腐形式,再加上政府官员对清廷失去信心,清朝整个官场对于“陋规”已经不再坚持。...……更多
大清是什么时候开始衰弱的
...—雍正皇帝认为,本朝以来贪污之风盛行,原因就是因为官员合法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上的开支。希冀官员“枵腹从事”,既不现实也无益于政治。所以一场对“陋规火耗”的合法性改革,旨在提高官员收入又不实际增加百姓...……更多
...了。比如说明清时期,面对官场中的各种陋规,没有一个官员能够独善其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古代,官府总是能创造出各种办法来搜刮民脂民膏,特别是那些地方父母官,所谓“近水楼台...……更多
同样是同级官职,为什么清朝总督却不愿意调任京官,原因可能在这
...帝妃子外,就连一些小角色都能火起来,比如清朝时期的官员,也是很让人感兴趣的。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清朝时期,官员的职位似乎学问很大,就拿地方封疆大吏,位居正二品的清朝总督来说,这个职位可是很让人眼红的...……更多
在清朝,当官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官员天天喊着忠君为民、爱民如子,但是苛捐杂税一样不少,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官员贪腐的谚语:千里当官只为财;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衙门口朝南开,没有银子你莫来。这些谚语...……更多
2022-12-23 14:03:00毒酒,官员
清朝官员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位的重要性。清朝的时候,朝廷对知府特别重视,甚至在官员任免上需要由皇帝亲自考核人选。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就经常亲自过问知府官员的人选。朝廷如此重视,其实不难理解。清朝的时候,知府承担的政务非常繁重。从财...……更多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都会去哪
如果这个官员是地方官,退休后回自己的老家生活。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直在京城当官的人,退休以后,他们也要回自己的故乡,这一点我们就不太理解了。为什么说不理解呢?其一,退休京官的妻子儿女在京...……更多
清朝“正一品”官员揭秘:权力之巅的待遇与荣耀
...清朝的电视剧,里面有后宫妃子们的勾心斗角,也有前朝官员的针锋相对。朝堂上的斗争比后宫争斗更复杂,“官大一级压死人”,清朝的官员级别有严格的划分,谁都不能乱了分寸,今天的《清朝“正一品”官员,享受的待遇...……更多
清代官吏犯有过错但情节又不严重,那么该如何处罚
在很多文学作品及清宫剧中,经常能见到官员被皇帝处罚的情况,有罚俸、降级、革职以及充军、斩首等。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官吏惩戒制度上是十分完善的,上面所列的这些处罚,即包含有行政处分和刑法处分两...……更多
古代也有年终奖,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他们以自己为模特拍照做年历出售。而在我国古代,高级官员的年终奖由朝廷发放,小官和小吏的年终奖则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创收。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时间允许各州府衙门向民间放高利贷。高利贷的本金,有朝廷拨付的“本钱...……更多
清代京官生病请假,为何要开缺回籍而不让留在京城
...,也就是请上一段时间的病假避一避风头。事实上,清代官员请假是有很多制度限制的,并非那么简单。官员们为国尽忠,死而后已,固然是皇帝心目中最理想的状态。但并非所有的官员都有那么高的觉悟,实际上也会遇到很多...……更多
杨荣从政二三事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如此一来,既能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到选拔和考核官员的工作中,又能及时发现人才,委以重任。在京官举荐上,杨荣正是按“只要对朝廷有利的事,就从不分亲疏,唯事不唯人”的荐才原则办理。...……更多
...臣比较防范,对宦官比较信任,让掌管御药院的宦官审查官员誊录后的卷子,实际上就是让宦官监督官员,可以减少官员徇私的空间。 宋朝科举制度设计得如此严密,录取结果是不是也非常公平呢?恐怕不能这样说。公元1064年...……更多
古代职官回避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度便产生了,为皇帝选拔治理政治、经济与军事等事务的官员。从世袭制度到察举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度到科举制度,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它本身背景的官员选拔制度。以此从社会中挑选所需要的政治、经济人才,使得皇帝的意...……更多
清朝为何骂人语“前生不善,今生知县”
...说清朝官场上的陋习,所谓陋习就是清朝官方承认的一套官员私底下的合理收入。京官靠着地方官每年给他们塞银子过日子,而地方官则是一级剥削一级,到了最底层,可不就是县官吗?俗话说的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多
张宏杰:“千古明君”亲手定下的畸形制度
...时,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症状。早在顺治年间,很多地方官员就已经“贪污成习”,以至“百姓失所”。所以当时有大臣上疏说:“方今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蠹吏。”康熙登基后,地方腐败较顺治时又有所加重,有的地方官员...……更多
“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权利大吗
...,光靠监察文书,很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他们还可以直接处罚官员,审理刑狱。清朝有规定,对于重大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监察人员可以直接审查卷宗。也可以参与审理过程。如果在监察时发现有冤案,小事可以自行处理...……更多
丁宝桢:晚清的清廉封疆大吏
...员按序递补。他还大力打击贪官污吏,弹劾了一系列高级官员,包括四川按察使方浚颐、盐茶道傅庆和蔡逢年等。同时,他下令废除许多官场陋规陋习。在晚清的官场上,各级官府都要向下属收取各种名目的规费,以及冰敬、炭...……更多
明朝时期官员的任用与考核上,藩王都有何特权?
...后,宣德之前,王府官主要由这几种人担任。一,詹事府官员。如:洪熙元年,升右春坊右司谏罗昭为襄府长史司左长史以昭侍襄王讲学久也。二,言官。如:卫府右长史杨黻,进士出身,任四川道监察御史,仁宗皇帝见其练达...……更多
早朝、拜相、办公:揭秘宋朝京官的一天
大宋京官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大约每日在京的官员都要早朝的,这种体制自秦汉之后就一直沿用,民间称之为“朝王”(朝见皇上),官方称呼为“朝会”。每日清晨,百官都会早于皇上到大殿外等候。这个时候他们先要做...……更多
...卿制一、吏部尚书吏部尚书负责选拔、推荐、任免、考核官员,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长。吏部尚书之职始于魏晋时期,到隋唐时期正式确定下来,起初权力很小,只能整理官员资料,任免九品以下的芝麻官,到了隋唐之后,职权...……更多
大清哪个肥缺可以公开捞钱,皇帝不管不问
...京官关差之选,由六部扩大到中央其他衙门,并根据应选官员之数,划分各衙门之间的比例,以“均分差遣”。关差因为是“肥缺”,顺治年间即定京差税关监督一年更代,而且实行“论俸掣签”制,即按照实际任职年资进行抽...……更多
从出行、住房、吃饭三个方面,看一看清代官员是如何摆谱的?
在清代的各种影视作品中,咱们经常能看到官员出门的时候,几个开路的衙役一边敲锣一边喊着“闲人回避”,后面还有几个举着“肃静”“回避”牌子的。但实际上,官员们的吃穿住行可比影视剧里演的要夸张多了。今天御...……更多
聊聊明朝时期官场的一些“神操作”
...在当时负责给藩王起名字。假如某一位藩王没有给礼部的官员送礼,那么这个藩王的名字肯定不好,比如说崇祯年间的衡王府,就因没给够钱,结果自己的孙子叫做朱慈愁。这样的名字不禁让人想笑。这就是明末时期的一个例子...……更多
清代官员为何几乎都不愿意退休
在今天的官员退休制度中,年龄是重要的标志也是一个硬性指标,到了法定的年龄就得退下来。清代文官也基本上是这个原则,但并不绝对。一般情况情况下,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可以主动请求退休。至于皇帝批不批,还有根据...……更多
清朝的知县每年有多少退休金呢
...有所提高。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顺治年间,朝廷给官员的退休待遇主要是土地。这跟清朝入关后的圈地运动有关,大片平民土地被圈占,朝廷拿这些土地分给官员跟八旗,因为这些人可以帮助清朝维护统治。所以,顺世六...……更多
古代大人指的是什么意思
...这样用真的合理吗?“大人”一词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对官员的称呼的?这个称呼指的是哪些官员?在此之前它又指的是些什么人呢?01“大”的人其实“大人”一词在中国古代出现极早。《易经》中有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一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一名囚犯,曾1950年被中央紧急召进北京,如今享受着18级待遇
引言中国有一句古话:“吃水不忘挖井人。”人需要懂得感恩,老一辈人经常将“人不能忘本”这几个字铭记于心,在过去,勤劳踏实而又朴实的劳动人民们在长久的生活之中总结出来种种的生活经验
2025-04-09 16:58:00
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时,说了一句让人捧腹的话,至今沦为后世笑柄
一对情侣走进西餐厅吃牛排,服务员问女士:“牛排要几分熟?”女生思考了一下,说了一句:“八分的……”结果服务员不屑地笑了笑
2025-04-09 18:03:00
英美在柏林挖地道窃听情报,为何克格勃明知道不揭穿?原因很简单
众所周知,冷战期间东西柏林是苏联和西方国家,进行激烈对抗的第一阵地。当时柏林发生的新闻,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不过
2025-04-09 18:16:00
诗“画”潍坊|(4)《题十笏园》——康有为
编者按:于诗影间,邂逅潍坊。潍坊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潍坊的风光,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当诗词遇上影像,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潍坊灵魂深处的大门
2025-04-09 18:17:00
书画雅趣丨花间独步悦己心,墨香飘逸自欢欣
于纷扰尘世中,寻一隅静谧,花间独步,笔墨为伴,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书画之道,非仅技艺之展现,实为心灵之抒发,悦己之心,笑看浮云
2025-04-09 18:18:00
赵姬一生有几个男人?她生的嬴政到底是吕不韦,还是异人的孩子?
赵姬是一个女人,一个让男人看一眼不会忘记的女人。赵姬还有一个绝活,这个绝活很多贵族的男人都喜欢,她的绝活就是舞跳得很好
2025-04-09 18:31:00
历史上的今天 | 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出生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
2025-04-09 18:35:00
波罗的海三国是白眼狼
波罗的海三国,一战之前是沙皇俄国的领土,十月革命后,趁苏联内乱而宣布独立。当时,苏联实力受牵制无力干预,后来,苏联稳定下来
2025-04-09 18:48:00
重复与出新——康戎扇面《竹》作品
重复与出新 文/娄家骏康戎的画,似乎共性的东西多,个性的东西少,给人觉得在“重复”“传统”而“创新”的东西少。这让我想起了孔夫子的“自白”:“述而不作
2025-04-09 14:39: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董平》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9 14:48:00
书讯 | 《儒家政治哲学大纲》全景厘清儒家政治哲学关键词
《儒家政治哲学大纲》聚焦于儒家政治哲学中诸多核心范畴,对天/天道、王道/霸道、大同/小康、世袭/禅让、那县/封建等关键词做了长镜头式的全景厘清
2025-04-09 14:52:00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仇艺畅 威海报道威海,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是七千年前先民面海而兴的起点。1888年,拥有曾经亚洲第一
2025-04-09 14:59:00
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8年,为什么没有留下子嗣?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个是从电视上了解,还有就是从史书上看到。有这么一段历史,被大家争议较多,那就是在皇太极驾崩后
2025-04-09 10:20:00
封神中,四对拥有相同本领的冤家,他们彼此之间究竟谁强谁弱
都说同行是冤家,如果把这句话延伸到《封神演义》中,那么也就是拥有相同本领之人彼此不能相容,而在封神中,拥有相同本领的冤家对头共出现过四对
2025-04-09 10:23:00
她是乾隆皇帝的外国妃子,貌美胜过香妃,还特别会生孩子
康熙皇帝的生母是个汉人,但是为了能站住脚康熙还是把自己的生母给编到了镶蓝旗的行列里面,毕竟对自己的皇位也是有好处的事情
2025-04-09 1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