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清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清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17: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代的官员俸禄是比较低的,以一个七品知县来说,年俸仅为45两,雍正以后,实行养廉银制度,知县可以拿到800至2000两不等的补贴。如果以清代一个五口之家年支出30两银来计算,似乎知县这个收入也还算不错。

不过,账总是经不起算的。事实上,知县的开销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很多。首先要养幕僚,一般的都会聘请两到三个师爷,一个师爷一年得二三百两。而政务比较繁重的县,则要聘请五六个,显然,仅是支付幕僚的费用就高过合法的收入。

此外,知县还有很多的额外且必备的开支。如给上司送的各种“节敬”,同僚之间也少不了各种仪封,这两项开支,一年也不会少于五百两。

至于意外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譬如钦差或是上级巡视地方,那除去接待费用以外,按官场套路,程仪(即路费)就得二万两以上。所以说,在清代,想要作一个清官,只拿合法的收入,显然是无法在官场立足的。

既然合法的收入不敷开支,那么有什么办法来弥补呢?陋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陋规又叫规礼,是在明朝中期形成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不见于官府文本的规则,是指各级官员在俸禄之外,从国家正式税收外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历时日久,便形成了一种惯性的法外收入。

陋规从表面上看,是官员对体制外利益的分配,本质上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公”。若再进一步探讨的话,重点就在于官员如何获取这种非正式的税收。

陋规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自上而下形成的一套体系。其规矩的制定者就是那些京中大员,他们要把官场的规则立起来,并且按照这个规则选拔合适的地方大员。

地方大员即督抚从中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孝敬好京官,选拔好下属,享受自己的陋规收益,维持好官场的这种生态平衡,至于那些破坏规则的人,一律要清除出官僚队伍。

陋规来源于税收,因此陋规的具体实施者就是基层的州县官。他们是亲民官,直接取得非正式税收的税源。当然,他们按陋规取材,并不构成抢劫勒索,因为他们是按照省里定下的规矩,“合法”地扩大税源的。

所谓的“非正式税收”,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通过加征火耗、羡耗,赚取中间的差额。我们知道,自康熙以后,百姓纳税都是以银子的形式上交官府的。然而,一般百姓手里都是铜钱或是散碎的银两,而地方官府上交户部银库的则是官银。

官银的重量一般为五十两每锭,所以官府在收税的时候必须将碎银重新入炉,熔铸成统一的官银。这其中,就有部分银两在熔铸的过程中被消耗。通常情况下,这种消耗并不大,大概只有1%到1.5%左右。

按照正常的收税标准,百姓缴纳一百两银子,只需多加1两或1.5两即可弥补消耗。可事实上,官府在征税的时候,往往将火耗加到20%以上,像河南、山东两省,火耗最高,高达40%。

如此巨大的差额最终不会落到户部,而是进入了各级官员的私囊。乾隆时期的国家年财政收入大约为4000万两,除去关税、盐税和各种商税外,从土地中征收的税大概在2500万两左右。如果按照火耗30%计算,那么就要多收750万两。

陋规的盛行与官员收支不平衡有着本质的联系,清代诸帝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们知道各级官员大肆收受陋规,如果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势必要提高官员的收入,而这一点,恰恰又是皇帝最不愿去做的事情,毕竟全国这么多官员,国库也负担不起。

不过,对于州县官吃火耗,皇帝认为也该有个限度。康熙帝就曾提出一个标准:州县官,只取一分(10%)火耗,此外不取,便称好官。康熙帝的这个表态,无疑将陋规合法化了。

陋规的出现引发了清代官场的“非正式腐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似乎都和清官绝缘了,在这种大环境下,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清官,只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真正的“清官”是不存在的,能够在官场潜规则之外保持清廉的,就能够被称为“清官”了。比如说明清时期,面对官场中的各种陋规,没有一个官员能够独善其
2024-07-22 15:30:00
清朝知县月俸银只有3两银子,如何养活自己?
...分之四十,有的地方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甚至更高。 2.陋规出现陋规,系指一切没有制度依据但又有传统规定的收入,如前文所述的火耗除了小部分用于地方开支以及一部私用外,还有一部分
2023-08-31 17:00:00
张宏杰:“千古明君”亲手定下的畸形制度
...。所以他提拔于成龙为直隶巡抚、两江总督,表扬其为“清官第一”,其后又擢用“居官清廉”的小于成龙为直隶巡抚,重用汤斌为江苏巡抚,希望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来带动官场风气的好转。
2024-09-04 12:25:00
大清是什么时候开始衰弱的
...账面数字不过是清廷中枢所掌握的纳税单位,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户口。但到了乾隆年间,由于经历康熙、雍正两朝的“滋生人丁(人头税)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两项改革,对于勋贵士大夫而言,
2023-05-14 14:20:00
雍正在位时大力推行火耗归公,“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呢?
...完全靠俸禄过的是非常寒酸的,过低的俸禄也导致了不少清官慢慢变得贪婪起来。火耗就是这些官员中饱私囊的好机会,他们只需要在笔杆子上动动文章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如果这些百姓要上缴
2023-06-27 05:51:00
...保证了赋税的征收。田文镜政事干练,以铁腕闻名,结合清官与酷吏于一身。治理地方期间,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诸州县清理赋收,开辟荒田,限期极严。著作有《抚豫宣化录》、
2023-10-09 15:18:00
明朝中后期清官生存现状:海瑞贫穷到无钱养家
...象很严重。在明代,特别是在中后期,若是当一个纯粹的清官,那基本就得要饭,朱元璋制定官俸的时候,是对当时的情形进行了一定评估的,对市场环境进行了一定的估算,朝廷所分发的俸禄是足
2023-11-15 14:51:00
雍正的反腐绝招:给公务员涨工资
...,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杯茶一张报纸就是一天。清官 贪污腐败如此严重,自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官要么是对情况一无所知,要么是故意包庇纵容,要么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
2024-06-23 20:25:00
于成龙: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
...朝不明,清朝不清”,即使是这样,清朝还是出现了一些清官,他们不仅得到了皇帝得赏识,还得到了百姓们的称赞,从而流芳青史。在清朝的这些清官之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被康熙帝称为“清
2023-09-07 04: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