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杨士奇顶住压力助朱高炽坐稳太子之位,还助他一次次躲过危机
...闲不下来,仍然常年北征。永乐六年,朱棣北巡,他让杨士奇、蹇义、黄淮一同留在南京,辅佐太子监国。永乐九年朱棣回京,想看看太子监国的能力,于是派人查太子处理过的奏折。结果却发现,朱高炽没有经过朱棣的同意,...……更多
永乐初年的内阁大臣中,杨士奇算是一位另类,此人出身凄苦,靠满腹才华走入朝堂,并且得到朱棣的重用。在太子和汉王之争中,杨士奇一直非常低调,没有公开表示支持谁。但在杨士奇心里,他却一直默默支持太子朱高炽...……更多
明朝历史:杨士奇从幼年孤苦到内阁首辅的逆袭人生
杨士奇幼年丧父,跟着母亲历尽生活的艰难,他嗜书如命,手不释卷,逆袭成为内阁首辅。杨士奇在建文年间参与编修《明太祖实录》,被朱棣选入内阁,是明朝最早进入内阁的七位文臣之一,杨士奇从此在内阁任职四十多年...……更多
为何说杨士奇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名臣
...重,她却仍然挂念着朝政大事,于是紧急召见辅政大臣杨士奇和杨溥。杨士奇和杨溥到了之后,虚弱的张太后派服侍的宦官出去问道:“现在朝廷还有什么大事没办?”此时,杨士奇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他却仍然头脑清醒,反...……更多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更多
朱棣北征归来朱高炽迎驾稍迟,朱棣大怒大批东宫官员遭殃
...身上,像黄淮这样的大臣,都因此而被逮捕入狱,唯有杨士奇一人暂时豁免。后来,朱棣召问了杨士奇,向其询问起太子这件事情,杨士奇当即顿首表示:“皇太子还是像以前孝敬陛下您的,之所以出现迟迎的过错,完全不关太...……更多
聊聊从草根逆袭成首辅,见证明朝50年兴衰的杨士奇
...多的名臣,其中当以“三杨”最为著名,这三人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三人辅佐皇帝,共同缔造了明初的繁荣景象。三杨之中,杨士奇应当是最被皇帝器重之人,自从被朱棣看重后,他的官职迅速升迁,最后官职内阁...……更多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很重要的因素。“三杨”中还有一位重要成员,那就是杨士奇。和杨荣、杨溥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不同,杨士奇并非进士出身,他是因为被推荐编撰《太祖实录》而进入翰林院,成为编纂官之一。杨士奇从小就学习勤奋,知识渊博...……更多
杨士奇:明朝五朝元老,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十岁的他,终于走完自己光辉传奇的一生,这个人就是杨士奇。杨士奇,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是吉安府泰和县人士,就是今天江西省的泰和县,1366年,他出生在江西袁州的宜春县凤凰台,不过在他一岁的时候,他爹就...……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到底是孙太后还是宫女?
...废掉。朱瞻基找到的大臣分别是张辅、夏原吉、杨荣、杨士奇、蹇义,每一个都是当朝重臣,其中杨荣、蹇义表示认同,但张辅、夏原吉、杨士奇都表示不认同,其中态度最为坚决的是杨士奇。在朱瞻基的三次劝解下,张辅、夏...……更多
...奏书不当,此东宫辅导官失职”,命将在京师的蹇义、杨士奇、黄淮等人押送至北京,又派人急追南归的金忠。归途中被截回的金忠一头雾水,心急如焚。金忠已年过六十,到沙河送銮表已属不易,此时更是心力交瘁。朱高炽监...……更多
从皇太孙妃到废后:胡善祥的跌宕人生
...里。三这一天,朱瞻基把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招入宫中,商讨一个大事。朱瞻基把这些人找来,是商议孙贵妃有了儿子后,胡皇后应该怎么安排?诸位大臣刚开始都不说话,这些人都知道,这时候说话,回头被记...……更多
万历皇帝的儿子瑞王朱常浩的下场如何?
...西。身在汉中的朱常浩闻讯逃往四川,投奔了四川巡抚陈士奇。次年正月,陈士奇又护送朱常浩到达重庆,以求安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张献忠乘虚而入挥师四川,先后击败明将曾英等逼近重庆。张献忠兵分水、陆两路攻向...……更多
...王振被吓得瑟瑟发抖,多亏明英宗朱祁镇及在场的大臣杨士奇等人求情,王振才免去一死,却还是被张太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是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不久,王振因为一直服侍朱祁镇,所以朱祁镇对他十分信赖,即位后立刻提拔...……更多
明朝第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是如何成为一代知名宦官的呢?
...制朝政的是张太皇天后,执行的是五位顾命大臣。除了杨士奇、杨溥、杨荣之外,还有张辅和胡濙。这位太皇太后对王振十分不信任,经常叫来训教一番,甚至还恐吓王振要小心做人。在太皇太后的阴影下,王振只能畏首畏尾,...……更多
王振威胁“三杨”退休,杨士奇严词拒绝
...只有九岁。不过当时既有太皇太后张氏,又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佐,明朝也算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随着明英宗成长,宦官王振渐渐将手伸向朝堂。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可以称得上...……更多
历史上有五位“好圣孙”,那么哪一位最名副其实呢?
...朱瞻基《大明风华》里有这样一幕剧情:朱棣去诏狱见杨士奇,问他:“大位传给谁好?”杨士奇想都不想就答道:“太子”。朱棣听了一愣,再问:“为何?”杨士奇挺直了身板,说道:“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杨士奇这...……更多
简介明朝大臣蹇义
...部主事张鹤参见失仪之过,便怪罪蹇义不进行匡正,将杨士奇、吕震、蹇义逮捕,关进锦衣卫监狱。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的春天蹇义才获释。仁宣之治明仁宗即位后,蹇义、夏原吉都因是元老而为中外所信赖。朱高炽又念蹇义...……更多
朱瞻基处心积虑要换皇后,走了三步才得逞
...重臣。朝堂里一班文武大臣,说话最有份量的就是老臣杨士奇了,只要把杨士奇搞定,其他都没有问题。果然,此议一出,杨士奇们就坚决反对,还旁征博引地寻找依据,甚至公然违拗皇上。不过朱瞻基心里门清,这些杨士奇们...……更多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他想了很多办法来稳固朱姓政权,例如设立藩王制度、废除宰相制度等等。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的30年内,明朝就发生了两次宗室内乱,分别是“靖难之役”和“朱高煦之乱”。值得一提...……更多
为何说朱棣将杨溥关进诏狱十年,实则是为朱高炽储备名臣
杨溥与杨荣、杨士奇并称三杨,是明代初期为天下称颂的名臣。《明史》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皆为人所不能及。所谓雅操即高尚的品德。而在三人中,杨溥与其余二人的经历又有很大的不同。从朱棣...……更多
明初女强人诚孝张皇后,仁宣之治的盛世她居功至伟
...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杨溥、金幼孜、杨士奇等人跟随张皇后及宣宗一同拜陵,她也曾召见他们,一一慰劳。后来还曾将众大臣的优缺点详细地告诉宣宗,以为其用人施政的参考。比如她说张辅通达大义;蹇义老...……更多
朱棣最溺爱的小儿子朱高燧,陷害大哥,还意图毒杀父亲
...,觉得朱瞻基大概是决心已定,当即传唤“三杨”中的杨士奇,起草攻击逮捕朱高燧的命令。朱高燧的护卫都交出去了大半,手上没多少力量,要是朱瞻基真要拿下他,他真没什么反抗之力。不料,杨士奇居然拒绝起草诏书。杨...……更多
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也可见张氏的眼光很远。她重用仁宣以来的旧臣,其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颇为着名,史称“三杨”。三杨担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更多
明朝传奇人物胡濙,历经7朝辅佐6帝,见证明朝60年兴衰
...登基后,原先辅佐太子理政的官员迅速得到重用,例如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等人。而胡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给朱棣“办私事”,他不是太子的嫡系,这就有点尴尬。不过,明仁宗也不是心胸狭窄之辈,他召来胡濙,和...……更多
揭秘汉王朱高煦之死:明宣宗朱瞻基是仁君还是权谋家?
...位的争夺双方之间事实上也有不小的仇恨。只不过大臣杨士奇劝了他才罢手,杨士奇说明成祖朱棣就三个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也就两个弟弟,现在其中一个已经被杀了,希望他能保留另外一个。朱瞻基也怕今后到了九泉之下,无...……更多
主动退位还是被逼下台?明朝第一位废后胡善祥的坎坷人生
...胡皇后无过被废,《明史》对以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为首的当朝大臣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他们“不能争”。据《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当时宣宗征询诸大臣意见之时,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等皆默然...……更多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将其葬于金山,不得与宣宗合葬。 下外庭议丧礼,时杨士奇病在告,诸臣就问之。士奇请用后礼葬,诸臣曰:“此非内庭意也。”士奇面床阴不言。诸臣竟用嫔御礼别葬于金山,谥静慈仙师。—《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胡氏...……更多
他是明朝离皇位最近的藩王,多次错失皇位
...墡不为所动,诚心拥护侄子朱祁镇即位。于是,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百官入宫,请见太子朱祁镇,张太后立即在乾清宫宣布太子朱祁镇为新皇帝。杨士奇等人都呼万岁,张太后立襄王的言论才得以平息。正统元年(1436年),朱...……更多
2022-12-23 13:21:00皇位,藩王,明朝,错失
明成祖朱棣的立储之争:礼法与民意的较量
...想趁机暗杀朱棣。好在被人发现,最后在徐皇后和宰相杨士奇的劝谏之下,这才把朱高煦的兵权收回,让其乖乖到封地就藩。就这样朱高煦和朱高炽对于太子之位的争夺才告一段落,所以对于古人而言,立储乃是国家大事,稍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
年羹尧和雍正当初关系那么好,最后为何会被清算
杭州将军和原来的大将军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差太多了,相差的关键点在于雍正皇帝。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
2024-06-27 22:13:00
清朝的议罪银制度是什么意思
议罪银制度指的是官员犯了罪,可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这个制度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经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用钱来买罪的制度
2024-06-27 22:14:00
清朝最得宠的皇后是谁,她有多全能
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的曾祖父成德、祖父穆克登布和父亲颐龄都是清朝有名的将军。在钮钴禄氏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颐龄被派到苏州担任驻防将军
2024-06-27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