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一位败家皇帝,从他的曾祖父朱棣开始,明朝历经洪熙、宣德两朝,从未出现过一位昏君,国家四海升平,实力强盛,如果说不出意外,他将是一位守成之主,但是却偏偏出现了意外。
年纪轻轻,不知好歹,率领北京三大营二十万大军以及朝廷的骨干官员出征瓦剌,将指挥权交到太监王振手中,一个太监能懂个啥?结果二十万大军葬身土木堡,随行的朝廷骨干官员也葬身土木堡,大明王朝集赞多年的人力差点亏空。
本应死在土木堡的他,靠着运气,在乱军之中碰到一位有见识的人,没有一刀将他砍死,而是将他拉回大营,于是他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北狩”生活。
北京三大营是明朝最精的士兵,随着北京三大营的消失,也先调派所有的人马南下,欲重振元帝国时期的辉煌。
如果不是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力挽狂澜,坚决反对南迁,说不定明朝的半壁江山都得丧失在他手里。
关于朱祁镇这位对于明朝而言活着不如死了的皇帝,有一谜团始终掩盖在他的身上,这一谜团就是他的身世之谜。
谜团的开始
孙太后十岁那年在明宣宗朱瞻基外婆彭城伯夫人的介绍下得以进宫,成为候选太子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孙氏将会成为未来的太子妃,但是偏偏出现了意外。
由于彭城伯夫人与孙氏出自同一个地方,身为皇帝的朱棣深知历朝历代外戚干政所造成的灾难,为了避免明朝重蹈前朝的覆辙,朱棣决定重选太子妃。而一重选,就将锦衣卫指挥胡荣的第三个女儿胡善祥选为太子妃。
朱瞻基与孙氏青梅竹马,在内心里早就认可孙氏是他未来的伴侣,对于半路杀出来的胡善祥朱瞻基虽然不想接受,但是迫于爷爷朱棣的压力只能接受,本应是太孙妃的孙氏成为了太孙嫔,见到胡善祥都得叫一声姐姐。
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成为皇帝,而他的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太孙,自然而然要册封成为太子。朱瞻基册封成为太子,那么他的妃嫔肯定也得要册封成为太子妃嫔。之前原本是太孙妃的胡善祥成为太子妃,之前原本是太孙嫔的孙氏成为太子嫔。
在册封活动当中,原本不应该有“服妃冠服”的孙氏在朱高炽的授意下,有属于她的“服妃冠服”,从此可以看出朱高炽一家对孙氏的暧昧程度远远不是胡善祥能够达到的。生于皇室之家,丈夫,公公,婆婆都轻视自己,那么就只有一种后果——滚蛋。
按道理来说,原本就不喜欢胡善祥的朱瞻基继位,应该一开始就废掉胡善祥才对,可事实上他并没有那么做,不是他不想,而是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他的手上,一直没有废后的先例,他害怕一提出废后的意见,就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以暗自忍让。
直到宣德二年情况发生变化,在这一年朱祁镇出生,仅仅出生十天就被朱瞻基立为太子,要知道这个时候皇后胡善祥还没有去世,朱瞻基的这个举动已经从暗中表示出胡善祥皇后之位的终结。
随着太子的出生,朱瞻基分别四次找到大臣商讨废后的对策,之前由于没有太子,不知道拿什么作为依据,现如今有了太子,可以拿太子作为依据,不是我不想让胡善祥当皇后,而是她胡善祥从嫁给我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生不出孩子,连个女儿都没有,自古以来,母以子贵,胡善祥必须得要废掉。
朱瞻基找到的大臣分别是张辅、夏原吉、杨荣、杨士奇、蹇义,每一个都是当朝重臣,其中杨荣、蹇义表示认同,但张辅、夏原吉、杨士奇都表示不认同,其中态度最为坚决的是杨士奇。
在朱瞻基的三次劝解下,张辅、夏原吉选择了服从,而杨士奇则一直死磕,不肯同意废后之举,直至感到势单力薄才选择服从。朱瞻基已经是第四次找到自己,自己毕竟只是臣子,而朱瞻基则是皇帝,皇帝要做的事情岂是臣子能够阻止得了的。
孙氏能够一跃成为皇后,生出朱祁镇是一个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到底是不是他亲生的呢?
根据明朝官方修的史料《明宣宗实录》《明英宗实录》都记载朱祁镇是孙氏亲生的,但是清朝官方所修的史料以及明朝民间的所修的史料则记载朱祁镇并不是孙氏所生,而是某一个宫女所生,事实到底如何?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明史》
推论
最早出现朱祁镇是宫女所生的记载,是出自于《寓圃杂记》。在朱祁镇即将驾崩之时,钱皇后,也就是他的正妻跟他表示,他并非是孙氏所生,而是某一位不知名的宫女所生,孙氏从那位不知名的宫女手中将他抢走,然后将那位不知名的宫女杀死(为了保密)。
“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孙所出。八年,英宗大渐,后泣诉曰:“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寓圃杂记》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是有的(注意)。
被废掉的胡善祥由于之前是皇帝的妻子,不能够回到民间,只能够找一个地方当尼姑。
朱瞻基的母亲虽然并不认可胡善祥,但毕竟曾经也是自己的儿媳妇,多多少少都觉得有点可怜,也因此一直充当着胡善祥的后台,每次邀请胡善祥进宫,所坐的位置都是在孙氏之上,孙氏对此十分不满。
正统七年,朱瞻基的母亲去世,在这之后,孙氏多次在明里暗里打击胡善祥,减弱胡善祥在宫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胡善祥知道孙氏视自己为眼中钉,郁郁寡欢,朱瞻基的母亲仅去世一年,她也紧随朱瞻基的母亲而去。
胡善祥去世,自然而然要下葬,但由于是明朝第一位被废的皇后,葬礼该如何举行,必须得要进行商议。恰好在商议的当天,内阁首辅杨士奇病重,不能够参加,朝廷的大臣来到杨士奇的府中询问杨士奇的意见。
杨士奇建议以皇后之礼安葬,可是大臣却表示孙氏反对以皇后之礼安葬,原本就是被迫同意废后的杨士奇只能带着怒气大喊,你们必定被后世唾骂!
从孙氏对被废后胡善祥赶尽杀绝的态度来看,绝对不是什么善茬,抢别人的儿子,杀掉别人,上升自己地位这种事情她绝对能够干得出来。她虽然能够干得出来,但这件事情却未必是真的。
首先是第一点、明朝所有的皇后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没有一位是来自于皇亲国戚之家,钱皇后也一样。既然如此,钱皇后她是怎么知道朱祁镇不是孙太后亲生子的呢?难道是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她能够从别人的口中得知,难道朱祁镇就不能够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吗?要知道宫里到处都是皇帝的眼线。
第二点、朱祁镇去世时距离孙太后去世已经过去两年,为什么钱皇后要到此时才将他不是孙太后亲生子的消息告诉他,在临死之前还要刺激他一下,这不是盼着他死快点吗?要知道钱皇后与朱祁镇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朱祁镇被俘虏之后,钱皇后每天趴着哭,哭瞎了一只眼晴和瘸了一条腿,怎么可能会盼着朱祁镇早点死。
第三点、钱皇后的处境与胡善祥的处境几乎是相同的,胡善祥无子,钱皇后也无子,不相同的地方在于朱祁镇疼爱钱皇后,而朱瞻基则嫌弃胡善祥。或许是钱皇后在朱祁镇将死之时感到自己前途堪忧,瞬间同情起昔日一样无子的胡善祥,不惜污蔑婆婆,促使朱祁镇正恢复胡善祥的地位。
第四点、当时身为皇帝的朱瞻基三十岁出头无子,这对于当时的朝廷大臣而言可是一件大事。如果说皇帝无子去世的话,又得从皇帝的近亲当中挑选一位出来当皇帝,朝廷又得混乱一阵子,所以大臣们百分百一个个都盯着朱瞻基的后宫。
如果说朱瞻基临幸某个宫女,这个宫女怀孕,无论保密措施做得有多好,肯定会传出宫,毕竟朝中的大臣基本上都与宫里的太监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没有理由消息一点都传不出宫。
作为清朝官修的《明史》记载朱祁镇的生母是宫女其实并不意外,毕竟后来的王朝修史污蔑先前的王朝这已经是常事,根本用不着惊讶。
而明朝民间所修的史书,记载朱祁镇的生母是宫女,很有可能是出自于同情胡善祥。关于胡善祥的被废,史书上有一句话:“天下怜之”,可见天下人都同情胡善祥,因为胡善祥并没有犯错误,仅仅是因为朱瞻基的讨厌与无子。
结语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皇帝身世不明,就比如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由于史书上的记载混乱,有的人认为他的父亲是秦王,有的人认为他的父亲是吕不韦。其实生父生母问题在现在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创下的功绩,秦始皇嬴政兼并六国,统一了六国的方方面面,促成天下凝一,功劳无可否认。而朱祁镇主导“土木堡之变”,以至于明朝差点亡国,“功劳”一样也不可否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