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09: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请问殿下,您是先拜谒太祖陵墓,还是先即位呢?”

1402年,朱棣正兴冲冲地率领人马进入南京城,突然有一个人拦住他的去路,直接问了这个问题。

这个胆子大、敢于直接向朱棣发问的人正是杨荣,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

不得不说,杨荣的问题的确让志得意满的朱棣突然警醒,他马上回答道:“先拜谒太祖陵墓!”

此时的朱棣刚刚取得天下,把这件事做好显然对他十分重要,可以解决别人质疑他“得位不正”的问题。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当初,燕王朱棣以藩王的身份打着“靖难”的旗号进攻南京,目标直指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奸臣”齐泰和黄子澄,最后的结果却是包括建文帝和他的妻子儿女在内的君臣多人都以身殉难。

从国家角度来讲,燕王朱棣起兵是以臣谋君,从家族来讲,他则是以叔欺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占理。但是,善于顺应人心的朱棣打起了“靖难”的名号,这让他的不利形势发生逆转:按照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棣自诩是遵从《祖训》做事,所以他取得胜利之后当然还应该一以贯之,这样才算善始善终。但是,取得胜利之后的朱棣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幸亏杨荣当头拦马提醒,这才让朱棣继续做出正确的选择。

经过这件事,杨荣得到朱棣的器重与任用。朱棣即位后,将杨荣选入文渊阁,成为文渊阁最年轻的成员。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杨荣遇事判断十分准确。有一天晚上,杨荣当值,恰好宁夏送来城池被围的战报。朱棣连忙召来杨荣询问对策。

杨荣稍加思索之后立刻得出结论,他说道:“宁夏城池坚固,人们又都擅长作战,现在这封战报是十几天前写的,估计现在宁夏城已经成功解围。”

夜半时分,奏报又到,果然宁夏城已经成功解围。

如是者几次,杨荣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朱棣不能不佩服杨荣精准的判断力,于是就提拔他做了侍讲。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后,朱棣派杨荣担任太子右谕德,同时兼任前职。

和杨荣一样担任太子官职的还有另外一位“三杨”成员,杨溥,他担任的是太子洗马之职。

杨溥比杨荣小一岁,他们都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又同时被授予翰林编修的职位,有相同的仕途起点,之后又几乎同进同退,一起成为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朝廷重臣。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他的弟弟朱高煦经常在朱棣面前说他的坏话。有一次,朱棣返回京城之时,朱高炽迎驾来迟,于是再次被朱高煦构陷。

朱棣相信了朱高煦毁谤太子的话,一气之下他下旨将太子府的官属全部逮捕入狱,这些人随时都有被处决的危险。

杨溥作为太子洗马,当然也在被捕入狱之列。但是与众不同的是,杨溥虽然身处监狱之中态度却仍然十分从容,他继续着自己之前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在狱中十年时间,他把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通读了好几遍。

杨溥为人从容淡定、治学勤奋由此可见。

1424年,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他当即下旨释放当初因为自己入狱的大臣,其中就包括杨溥。

在狱中被关了整整十年之后,杨溥终于获得了自由。很快,杨溥获得了明仁宗委任的职位—翰林学士。不久,杨溥被选入弘文阁,之后又升任太常寺卿。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杨溥数月之内连升三级,其中虽然有明仁宗的补偿心理起作用,杨溥本人的才能与学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三杨”中还有一位重要成员,那就是杨士奇。和杨荣、杨溥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不同,杨士奇并非进士出身,他是因为被推荐编撰《太祖实录》而进入翰林院,成为编纂官之一。

杨士奇从小就学习勤奋,知识渊博,因此,从编撰《明太祖实录》开始,之后的《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杨士奇都担任总裁官,其才能与学识深受当时人们的认可与推崇。

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汉王朱高煦起兵被明宣宗平定,当时不少大臣认为,赵王朱高燧和朱高煦是亲兄弟,两个人一向同声共气,汉王谋反,也应该乘机将赵王擒获。

“三杨”之中,杨荣赞成大臣们的意见,但是杨士奇却认为,赵王朱高燧没有谋反的真凭实据,不应该违背常理做事。

杨溥和杨士奇的意见相同。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面对大臣们的意见不一,朱瞻基始终拿不定主意。

杨士奇看出了明宣宗的心思,于是他说道:“太宗(朱棣)只有三个嫡子(明宣宗的父亲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陛下您也只有两位亲叔叔。汉王有罪不可饶恕,但是赵王没有罪过就应该厚待他。假如陛下贸然对他用兵,恐怕有伤皇祖在天之意!”

最终,朱瞻基听从杨士奇的建议,派使者带着书信前去安抚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看到朱瞻基的书信之后,高兴得直掉眼泪,从此诚心归服明宣宗。叔侄间的猜疑与芥蒂就此冰消瓦解。

明宣宗十分感激杨士奇,他感慨地说道:“赵王之所以能够保全,全都是因为你的功劳!”然后赐给杨士奇不少金币。

杨士奇待人宽容由此可见,而对于他的同僚杨荣,他也持此宽容态度。

杨荣有时会在明宣宗面前说杨士奇的坏话,但是杨士奇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有一次,明宣宗召见杨士奇,询问他关于杨荣接受边关将领馈赠一事。

杨荣以前经常跟随明成祖朱棣出征,所以和边疆将领颇为熟悉,作为朝廷重臣,接受这些将领的礼物是常有的事。

杨士奇显然对杨荣这类事比较了解,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揭穿杨荣,而是委婉地对明宣宗说道:“杨荣熟悉边务,这一点我们任何人都比不上。希望陛下不要介意他的这点小错误。”

明宣宗对杨士奇这种态度颇为吃惊,他问道:“杨荣曾经在我面前说你和夏原吉的坏话,为什么现在你反倒为他说好话呢?”

杨士奇回答道:“希望陛下能够像包容我一样包容杨荣。”

明宣宗对杨士奇的态度和意见十分认可。

后来杨荣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自己有愧于杨士奇,两个人的关系反倒比之前更加亲密。

明宣宗显然也乐于看到重臣之间的和睦相处,对待他们也更加亲厚。

杨士奇从明仁宗时成为内阁首辅,明宣宗即位后是首席顾命大臣,明英宗即位之后,张太皇太后摄政,以杨士奇为首的“三杨”仍然是张太后十分倚重的对象。“三杨”虽然日渐年迈,但是却仍然忠诚地履行职责,为当时巩固边防、稳定政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历史:杨士奇从幼年孤苦到内阁首辅的逆袭人生
...子朱高炽的误会。杨士奇兢兢业业,辅佐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一、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杨士奇,本名杨寓,字士奇,江西泰和县人,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
2024-01-09 18:42:00
明朝著名的“三杨内阁”,如何评价他们的功过?
...。其一生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其一生历经五朝,身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亲眼见证了明朝由盛转衰。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赠左柱
2023-05-28 05:24:00
...省邢台市宁晋县)人,明朝政治家,正统年间内阁首辅,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状元,初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正统十一年七月至十四年八月(1446年-1449
2023-03-07 22:19:00
杨荣谏言平叛乱,明智决策定乾坤
...正统朝中都是举足轻重的重臣。尤其是在宣德朝,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杨荣的个人威望在朝中达到顶峰。在朱瞻基刚刚继位之初,对于杨荣这样一位前朝忠臣,给予很大的尊重,将其提拔
2024-02-12 10:12:00
“赌徒”杨荣为何获胜
...命为他讲授经史,再加上朱棣亲自嘱咐说“严则有成”,明宣宗朱瞻基同样在文华殿受杨荣的教导,就连第2次北伐途中,杨荣都要每天传经授业。因此,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杨荣深受皇帝信任
2024-04-25 22:48:00
朱棣靖难之役后直奔皇宫,一小官因拦住他而成为四朝宰相
...明仁宗继位不到一年,又去世,由皇孙朱瞻基继位,就是明宣宗。仁宗的弟弟朱高煦早怀异志,想效仿老爸,抢了侄儿的皇位。趁着朱瞻基才继位,起兵造反,也叫靖难。朱瞻基想派将军去平叛,杨
2023-09-16 20:03:00
杨士奇:明朝五朝元老,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朝,先后负责编修《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正统九年,八十岁的他,终于走完自己光辉传奇的一生,这个人就是杨士奇。杨士奇,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是吉安府
2024-02-06 19:04:00
明朝在安南的兴衰史:从军事扩张到体面撤军
...但明仁宗在位仅一年就去世,还没来得及贯彻这一国策。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对于继续打下去,还是设法撤兵,有些犹豫不决。继续打下去虽然有可能取胜,但消耗肯定会相当大,可要是撤兵和谈
2024-03-24 06:48:00
王振威胁“三杨”退休,杨士奇严词拒绝
...岁。不过当时既有太皇太后张氏,又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佐,明朝也算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随着明英宗成长,宦官王振渐渐将手伸向朝堂。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杨士奇、杨荣、
2023-05-13 19: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