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国藩在媒体上发了一首让皇帝震怒的诗
...的长相不满意,但他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还是将其实授翰林院检讨一职,一个实缺从七品官员。这已经是天大的隆恩了。道光皇帝对这个长相不雅的翰林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觉得曾国藩说话让人舒服,才给了他一个实缺。...……更多
《四库全书》编修官王汝嘉 安居古城走出的“王太史”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王翰林院的后院墙安居后河街91岁的居民介绍王翰林院的历史变迁 □胡卫民清代翰林王汝嘉172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今重庆铜梁区)安居乡后河沟,出身书香世家。他字士会,号榕轩,福建巡抚...……更多
史官们是如何知道历史中那些绝密事件的
...历所,元朝时以翰林和国史院为主体,到了明朝时主要是翰林院负责记史,到了清朝时又以翰林院掌国史、图籍管理与侍读等职,以国史馆、实录馆负责纂修史事,起居注衙门负责编写起居之事。正因为这种修史的传统,所以我...……更多
赵翼苦读入仕,居官不上,退而立言,终成大家〔243〕
...倒闭,他失业赴京,谋求出路。抵京后,他以文才受知于翰林院掌院刘统勋,而延至其家,修纂《国朝宫史》。第二年,他在顺天乡试中举,极受主考汪由敦器重,待《国朝宫史》修毕,又聘他入幕。汪大人长于文学,又藏书极...……更多
称霸天下的皇帝结婚需要走哪些程序呢
...,张太后决定将工部大臣钱云明的长女作为皇后。礼部和翰林院官员胳膊拗不过大腿,只好同意。随后,翰林院负责起草文书,礼部负责制作书宝,并与礼部、内府等部门一起准备各种用品。秦开始计算良辰吉日,以“行六礼”...……更多
郑州文化学者娄继周发现清代翰林冉觐祖文集抄本
...牟县文化学者娄继周在首都某古籍馆访书中,发现了清代翰林院检讨、著名理学家冉觐祖的《寄愿堂文集》十卷手抄本。这是他继寻访到明末中州名士、中牟先贤张民表的诗集《赋枕轩稿》之后的又一重大收获。冉觐祖(字永光...……更多
历史上的武状元中,谁的军功最大?
...以武功戡祸乱”也就是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武状元就是在封建社会中,武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拔出来的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这就是武状元。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更多
知县为官清廉屡遭上级为难,皇帝得知真相后,直接将知县连升8级
...刘清自然没有资格接触朝政大事,甚至这个时候他只能在翰林院中承担着修书的责任。刘清也想要到地方为官,但无奈他为人正直,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前途而讨好那些大臣。就这样,刘清在翰林院中蹉跎了数十年。而当年与他一...……更多
曾棨:朱棣钦点的双料状元,千杯不醉显风采
...就,难能可贵的是竟然是没有一首重复的。大才子解缙和翰林院、礼部、国子监等饱学之士无不侧目而视,惊为天人。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在一一列举,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之。 朱棣大喜之下,钦点为状元,知他家贫还额...……更多
曾国藩初入官场,用一首诗引起道光帝的关注获得升迁
...上却是风平浪静,所以,负责国史编纂、各种仪式文书的翰林院,都是比较忙碌的。然而,曾国藩在上级和同事的压迫下,除了学习、写作、钻研程朱哲学,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工作。这让曾国藩很是焦急,他入官场,本就是想...……更多
张居正后人誓不降清,鲜血写就的大明忠魂
...只好改投于肇庆称帝的桂王朱由榔(即永历帝),被授予翰林院侍读学士。但正气凛然的张同敞遭到马吉翔、郭承昊等弄权小人的排挤,也遭到跋扈军阀刘承胤的嫉恨,郁郁不得志。永历三年,张同敞在老师瞿式耜(时任文渊阁...……更多
古代大理寺卿知名度很高,是管什么事的?
...名戏剧家。明正德年间的蒙古族才子余承勋中举后,官授翰林院国史修撰官,被民间广为传颂为“余翰林”。明隆庆年间,他被授太常寺卿,赠太中大夫、资治少尹。朱元璋洪武年后期的丞相胡惟庸,原是宁国知县。因为开国功...……更多
康熙王朝魏承谟的原型是谁呢
...出众,十七岁时被选为侍卫,并于顺治九年中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授予弘文院编修。要知道庶吉士主要是在进士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的官职,是皇帝的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任,吏部侍郎梁清宽,...……更多
揭秘曾国藩的三次入狱经历
...(道光二十三年),33岁的曾国藩刚刚被道光皇帝提拔为翰林院讲师。成为京五品官后,他的骄傲顿时高涨,他决定干一番大事、堂堂正正的事。道光皇帝也很欣赏曾国藩的能力,不断为他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曾国藩上任不久...……更多
详细介绍宋英宗赵曙
...十分仰慕。继位后,赵曙本想按照唐朝的惯例将苏轼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诰职务。但宰相韩琦却说:“苏轼是能成大器的,今后必然会被皇上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么全国的文入学士都会为皇上效劳。那时,人小...……更多
一生运气不佳的猛将杨再兴
...传》中,杨再兴和罗成之后罗延庆到汴梁参加武科举争武状元。杨再兴和罗延庆在武科场私争武状元,牛皋赶来闹场,岳飞及时赶到。杨再兴和罗延庆双战岳飞,战不过岳飞就放弃参加武科举,把武状元让给岳父。在其它版本的...……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甘谷县)人。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云南学政、侍读学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告老还乡,以讲学著书为乐,学生数百人,人称“关西师表”。一清朝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巩...……更多
...自:今晚报天津历史上科举繁盛,但只有文进士,而无文状元;武科则不然,不仅有进士、探花、榜眼,还出了三位状元。其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状元为武国栋,也是科举史上倒数第二个武状元。旧时武科考试,分“外试...……更多
大器晚成跻身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成就了一个庞大家族
...他一个当官的机会。他靠着贵人的赏识,终于当上了一个翰林院的小官,而这通常只是年轻人进入仕途的第一站。对于年过半百的文徵明来说,很可能一生都无法再向前迈进了。 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一个清闲职位,他仍然干的不...……更多
...初入官场的楞小伙曾国藩,只用了10年就连升10级,从7品翰林院检讨,做到正二品礼部侍郎。曾国藩凭什么创造了,道光朝升官的火箭速度?靠的都是他的博学多才,刻苦努力吗?肯定不全是,甚至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贵人提...……更多
李自成进京后,对明朝的制度作了哪些变革?
...顺政权正式对明朝官制进行了改革。明内阁改为天佑殿,翰林院改为弘文院,六部改为六政府,文选司改为文谕院,六科给事中改为谏议,十三道御史改为直指史,太仆寺改为验马寺,尚宝寺改为尚玺寺。废除了詹事府,裁并太...……更多
...403年盛夏的南京,明成朱棣刚刚登上皇位的第二年,就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了一道诏谕。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明太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是起兵把自己的侄子、朱元璋亲选继位的建文帝赶下台(下落不...……更多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径:买官,比如李卫就是通过纳捐出仕的。 大家都知道翰林院中的学士都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也是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要想进入翰林院,必须有过硬的才华,通过科举才能考入。然清朝时期,唯有满族人是不需要经过科举...……更多
雍正皇帝登基后,为什么很多太监都想报复孙诏成
...饱读诗书,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考中进士以后就进入了翰林院。古代“学而优则仕”,书生们在考中进士以后,通常会进入翰林院做一些比较清贵的职位,随后便是到地方或者部门担任实职,视成就如何逐步提拔。 通常来说...……更多
明朝的文渊阁不仅藏书丰富,且质量极高
...明代北京皇宫里的文渊阁建成后是什么样子呢?明英宗时翰林院修撰彭时(1416-1475)在《彭文宪公笔记》中有记载:“文渊阁在午门内之东、文华殿南,面砖城,凡十间,皆覆以黄瓦,西五间中揭‘文渊阁’三大字牌匾,匾下置...……更多
为何说明宣宗朱瞻基在用人方面有问题
...授学问,而且由于在这所内书堂里任教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翰林院的学士和侍讲,随便拽出来一个不是探花就是状元,所以内书堂里的知识,还不是初级知识,而是高级知识,不是奔着扫盲来的,而是奔着打造人才去的。但是奇怪...……更多
古代除了科举考试能当官外还有什么途径
...、能写会跑的社会中介,把两头的利益兼顾起来,于是,翰林院便脱颖而出。“清水衙门水不清”,无非说明腐败的普遍性,而公然卖官鬻爵,则像一把尺子,标示着腐败的深度。若满足上述条件,手里又有大笔闲钱,那么,从...……更多
黄观当面顶撞朱棣,靖难之役后和妻女跳江殉国
...让其当了状元,也就是殿试的一甲第一名,便将其安排进翰林院工作,这一年他才不过虚岁二十八岁,可谓年少有为。到了洪武二十九年时,黄观被擢升为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正式向朝廷请求改姓氏,将自...……更多
黄福:勤俭谦虚的明朝六朝老臣,却位列奸臣榜
...身于陕西华阴的一户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清官,祖父是翰林院编修,父亲死后由他父亲入继大统。黄福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培养了他勤俭、节俭而且谦虚好学的品质。进入翰林院之后黄福积极学习,他在任职翰林院期间...……更多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勤勉诚谨的非凡人生〔246〕
...科,殿试为三甲42名,赐同进士出身,不列优等,不得入翰林院。 但是,他很幸运,朝考主考官、军机大臣穆彰阿看重他的答卷,判为一等3名;道光又亲拔为第2名,他最终如愿以偿,授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进修。第三年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历史上,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完成统一,虽然国运不长,比隋朝还是长一点的。可是西晋的名声很差劲,远不如隋朝
2024-06-01 09:01:00
吕蒙真这么猛?敢违令斩关羽?怕是除了现在一些胡编乱写的影视剧,没有人敢这么写!确切地说,关羽虽是败在吕蒙手里被杀,但绝不可能这样死的
2024-06-01 09:02:00
满都海,生于公元1448年,先为成吉思汗的第十二世孙满都古勒汗的二夫人,二十多岁时孀居。后为维护蒙古稳定,保住黄金家族世传
2024-06-01 09:03:00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当朝太师、英国公张辅府邸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汉王朱高煦的亲信枚青。仁宗皇帝朱高炽驾崩刚满一年
2024-06-01 09:04:00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让很多人知晓了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能吏
2024-06-01 09:05:00
即便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要杜绝信息为公众所知,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动用各种资源和力量,在网络上疯狂删帖,清除、禁止某信息的传播
2024-06-01 09:06:00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从“织席贩履”到“蜀汉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历经无数艰辛。尤其是前期的刘备,三国各路英雄无论是袁绍
2024-06-01 09:06:00
说到蔡卞也许不太出名,但他亲哥蔡京蔡太师的名号那是“如雷贯耳”,看过《水浒传》的一定知道,蔡京是北宋晚期最大的权臣,造成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蔡京弄权
2024-06-01 09:07:00
大家对《美人心计》这部古装宫斗剧想必都不陌生,它是以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王朝“文景之治”作为该剧发生的时代背景,但是里面很多剧情都是虚构的
2024-06-01 09:08:00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有着众多被后世歌颂的名将
2024-06-01 09:09:00
建元元年,此时的汉武帝刘彻刚满十七岁,面对朝野之事,汉武帝显得很被动,即使先帝为西汉的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匈奴为患,边疆骚动依旧没有药到病除
2024-06-01 09:09:00
汉匈关系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汉武帝之前,匈奴不断入侵,大汉不堪其扰;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匈奴被赶出漠南,双方力量对比颠倒
2024-06-01 09:09:00
嘉靖二十一年,大明皇宫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弑君案件,以杨金英为首的二十几位宫女合谋,给熟睡中的嘉靖帝朱厚熜脖子上套了一根绳
2024-06-01 09:10:00
公元201年,在官渡之战还没有完全结束时,身在汝南对抗曹操的刘备,再一次被曹操打败,之后刘备干脆就直接率军投靠了刘表,刘表亲自出城到郊区迎接刘备
2024-06-01 09:11:00
元狩四年,李广父子分别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漠北,力求抓住汉匈最大的一次战役,获得战功,以此军功封侯。此战中儿子李敢
2024-06-01 0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