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含义及使用
...乐征伐,那这样的政权也不会存在很久。这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大多是同姓子弟或血缘、姻亲等关系,这就决定各国间的混战不会下死手,目的不过是训诫或警告,而不是真的要消灭对方,也就不存在“正义”一说。同为儒...……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转移的。周朝的分封制度改革了商朝的这一弊端,要求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封国之中的重要官职任免需要呈报周天子批准方能有效。同时周朝设置了各个封国的君主对周王室需要承担的各种义务。其中既有派兵随从...……更多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个南征楚国的理由:齐国祖先齐太公姜尚曾被赋予征各个诸侯国的权力以辅佐周王室,周代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发动战争,而齐国拥有这样的权力(周成王时发生三监之乱,姜太公平乱有功,因此被赋予...……更多
孟子的外交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转为“尊霸”西周建立时,周王室通过分封制让自己和诸侯国之间呈众星拱卫之势,周王则首次提出自己为“天子”,以此进一步巩固皇权的正统性和唯一性。在历史和礼乐的熏陶下,西周的诸侯国虽然彼此存在矛盾,但是都...……更多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各诸侯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都开展了一系列邦交活动,例如,苏秦、张仪、战国四君子的纵横主义的外交,活跃的邦交对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产出重要影响,...……更多
聊聊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交往”
...外交,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行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为外交家们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先天条件。国家数量多,对外交人才的需求自然更大。其实中国古代并不缺少外交领域的人才,只是这些人很少有机会展示自...……更多
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崇尚孔孟之道?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变法,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而赵国和齐国,更是直接由国君开始,进行了自上而下...……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乱世,每一个都堪称乱世之最
...,因为周朝本身就是分封制,这个时期还是属于周朝,各诸侯国属于周王朝的天下体系中,奉周天子为共主,只是礼崩乐坏之后,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算是周朝的内乱。时间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更多
周朝存在八百年,中国王朝不过三百年,主要原因在于思想的稳定性
...元前707年前的繻葛之战之后,周朝的威名已经无法抑制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由此,正式进入“春秋无义战”的时代(语出孟子前372—前289年)。在期间思想控制是最根本的。那么,周朝属于什么时代?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顺。楚成王就是一例。当时的楚国已然是东方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不需再依附周朝。但楚成王还是亲自驾车千里,来到雒都见周景王。他表示要辅佐周室,重振华夏。这折射出当时诸侯对周王室天子地位的内在肯定。春秋时期:...……更多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是实行了“井田制”,但除了这一个根本制度以外,对于诸侯国的管理问题,周朝还是给予了“自治”权力。这是为了继续延长周朝和诸侯国们之间“不明不白”的地位问题,周朝需要时间,用以研究出新的“体系”来说服天下...……更多
秦孝公:承先启后的强国梦
...多根本上的变化。原来在表面上尊王攘夷,但实际上却在诸侯国中,能够一呼百诺的霸主,如齐桓公、晋文公之俦,已不复再见。代之而起的反而是卿大夫之流,他们擅权专政,互相征伐会盟,威势逐渐凌驾在诸侯之上。著名者...……更多
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思想的源头,各个诸侯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周王室衰落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摩擦爆发了很多的战争,可见崇尚武力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潮流。反观周王室依然...……更多
春秋时期的齐鲁宾礼制度,为人们带来了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周王室衰落与诸侯兼并战争加剧,各诸侯国之间原有的礼制逐渐瓦解。由于各国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各诸侯国之间礼制也开始逐渐分化。如齐桓公时期就在与宋国、卫国交媾后主动废除了之前规定的“朝聘之...……更多
早期儒家的春秋观包含哪些思想?
...么导致战乱频繁发生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各个诸侯国的诸侯王都为了自己的一个是行李与而在举行着平凡的战争。但是和孔子的观点一致性地认为,孟子也同意在当时的社会应该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周公的领导新人物,...……更多
2022-12-16 20:42儒家,思想
商周更迭与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
...重新确立了姓与氏的关系,由于分封制的实施导致异姓的诸侯国的数量有上千,而要不断地延续诸侯国的统治,宗法制是必不可少的。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且规定世代都是由嫡长子继承,而这个族系便是大宗...……更多
武王伐纣的卑劣手段,却被孟子洗白了
...武王伐纣的故事。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周国是商王朝的诸侯国,两国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纣王的祖父丁文杀了武王的祖父季历;纣王的父亲执政时,商王朝和下属诸侯国周国就有了冲突;到了纣王的...……更多
不尊礼制是周天子地位下降的原因吗?
...不尊“礼”而自损威严吗?而天子如此糜烂,兵强马壮的诸侯国,又有谁再愿受约束呢? 周天子向郑国索要土地,又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划给郑国。这是违背乐君子所说的“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后来周天子联合陈...……更多
周朝存在八百年之久,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拥有八百年的历史,周初大举分封,一口气封了几十个诸侯国,本意是屏藩周王室,结果东周之后王室式微,诸侯之间的互相兼并战争反而使周天子成了事实上的小弟,而当初倡导分封制度的是周武王,周公,姜太公这些狠人...……更多
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为何大致诞生在同一时期
...国纠纷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周天子成为摆设,各诸侯国各自称王称霸;促使一批精英人士开始深度思考;古希腊一直是城邦制度,各个联邦一直互相攻伐不休;古印度也是一样,在孔雀王朝一统诸侯国之前,也都是列国...……更多
揭秘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如何炼成的
...制度,再以礼乐制度与井田制巩固整个尖锥,维系周王与诸侯国、官员、国人、野人的关系”来构建统治体系(《中国通史·先秦史》),不过,其统治的根本性基础在于:周部族相对于其它诸侯有强大的实力。现在不行了,周...……更多
春秋时期的晋国邦交策略及其影响
...上,春秋战国是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并非共同强盛,他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邦交关系的处置成为各个诸侯国称霸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晋国的邦交在春秋社会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邦交关系...……更多
曹操曾差点投靠袁绍?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了,就算兵多将广,也没有什么用。《春秋》里经常记载诸侯国在秋天越界去收割别人粮食作物的军事行动,《孟子》中提到饥荒十七次,其中有一次讲的是魏国国君告诉他,因为黄河穿过魏国,所以他不得不在黄河频繁泛滥、...……更多
齐桓公五访小官,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打造春秋强国
...是,齐桓公“礼贤下士”的美誉开始流传,甚至传到其他诸侯国。一时间许多能人贤士都慕名而到齐国,希望能得到齐国重用。这在《韩诗外传》卷六中有记载。(“天下诸侯闻之,谓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更多
周朝灭亡的真正原因,由四个方面组成
...卫周天子的御林军,人数为3千人,总计4.5万人。分封的诸侯国为了自保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大国一般不超过三军,小国也有一军,人数一般也就在3000-10000之间,不允许扩张,因此诸侯国的军力并不是周王室的对手。而且此时...……更多
春秋打仗五十步为什么嘲笑一百步
...知道,所谓春秋,即东周的前半段。春秋共有100多个大小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几乎都是由东周分封出去的,国君不是周天子的家人就是亲属。因此,诸侯国之间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关系。当诸侯国之间不得不发生战争...……更多
春秋时期打仗有多礼貌?打仗要提前预约不搞偷袭
...仁义、礼仪,一切皆以消灭敌方为目的。而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进行征伐却很讲礼貌,打仗之前不仅要下战书预约,战书文笔还要好,搞偷袭会被人唾弃,连犒劳敌人这等看似很滑稽的行为,在当时却是稀松平常……约战要...……更多
成也周礼败也周礼,看周礼是如何影响周朝兴衰的
...一军。\"周礼中明确大规定了天子所属的军队和不同等级诸侯国所该拥有的属军,而且诸侯们作为臣子,所以当发生战乱的时候,臣子有义务响应天子号召,追随天子作战。而且天子的直属军队人数和装备都远远好于诸侯大军队...……更多
春秋时代,周王室势力日渐减弱,诸侯纷争,先后有5个诸侯国的国王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又多次爆发霸权之争。为什么这么乱呢?春秋中后期,随着牛耕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更多
...侯不断坐大,中央权力遭到削弱,周王室已经无力对众多诸侯国实行管控,只能派使者游走于各国之间,保障王室安全。商鞅变法自此这些侯国开始对其他邻国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东周无力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陆贽一直以来都是清廉为本,为百姓、为皇帝、为江山兢兢业业,当他发现了李适爱财这一缺点之后多次进言劝李适,一开始李适还听个一言半语但是陆贽说得多了最后李适就不耐烦起来
2024-06-25 11:18:00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2024-06-25 11:33:00
刘备与略虽然都是三国时候有名的能人。刘备一生投靠过七个人,但是都是靠个人魅力以及他刘皇叔的身份。被投靠的人对他也是热情相待
2024-06-25 11:40:00
妇好是商王周围一个女系部落的公主,因此妇好原本就是一个不需要商王就智勇非常的人,曾经记载武丁时代当时之所以能够战斗屡屡胜利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妇好的功劳
2024-06-25 11:42:00
在他还是容妃的时候,康熙皇帝把他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来对待。在后宫之中经常就是母凭子贵,但是容妃却始终没有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皇子
2024-06-25 11:45:00
在嬴政即位后,赵姬也被册封为王太后,后又称为帝太后。然而在儿子忙于朝政大事,无暇顾及时,母亲赵姬却在宫中招进男宠。此举被世人诟病至今,倘若赵姬出自名门怎么能不奉行名门闺秀规范,为
2024-06-25 12:12:00
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
2024-06-25 12:25:00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那么天下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打败了东吴,他肯定会对东吴的败兵展开追歼
2024-06-25 12:40:00
说起公主大家印象里的都是备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的宠儿,她们好似生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主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吃饭睡觉都有奴婢们伺候
2024-06-25 12:44:00
所以当吕布说要做曹操的大将时,刘备赶紧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来提醒曹操。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曹操,不可以用吕布,否则哪天说不定就被吕布出卖了
2024-06-25 12:52:00
吕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后世称其为吕后。吕雉性格刚强,智谋出众,从刘邦起兵开始便跟随在他身边
2024-06-25 13:01:00
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后,太祖率军亲征,周勃一同前往。同年秋,臧荼兵败被俘。在此战中,周勃战功卓著。为了表彰其功,太祖特赐封周勃为列侯
2024-06-25 13:02:00
头道沟处觅城堡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编者按:万里长城北京段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之上,气势雄伟、规模浩大,时而如同巨龙在山巅腾飞,昂首直上九天
2024-06-25 13:48:00
袁绍从曹操出兵攻打眭固的举动中,看出了曹操的居心,毕竟此时北方割据中仅他们两人的实力最为强大,为了除掉曹操,占据北方,并一统天下
2024-06-25 11:03:00
第一次机会,就是在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之际。要知道当时袁绍已经召集四方之兵大军压境,而曹操竟然放弃了官渡的主战场而去讨伐了刘备
2024-06-25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