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编者按:
万里长城北京段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之上,气势雄伟、规模浩大,时而如同巨龙在山巅腾飞,昂首直上九天,时而如同巨龙饮水,一头扎进山涧溪水之中,蔚为壮观。
作为明代拱卫京城安全的屏障,北京段长城横跨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个区,自京城东北绕至西北,全长629公里。从东边被称为“长城进京第一关”的将军关始,到西出北京的最后一个关口小龙门,明代在北京修建了诸多的雄关要塞。本期“品读”刊登的《明长城北京段关口示意图》,就标注了从东到西大大小小的关口数十座。历史上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在这些关口留下厚重的痕迹。
从2019年《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公布以来,本报就开设“长城春秋”栏目,先后邀请了8位长城文化的研究者实地走访北京段长城各关口,并就所见所闻撰写成文,陆续刊登了40篇文章,有的文章涉及不止一座关口。今天本版刊登《头道沟处觅城堡》一文后,示意图中的关口就都已向读者一一介绍完毕。
历时五年,累计约20万字的文章,是对各关口的系统梳理。这些文字,可能不足以体现长城景致的雄伟壮丽,却钩沉出各关口的历史,讲述了由戍守将士们发展而来的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丰富了长城文化带的内涵。
明长城北京段关口示意图 绘制:冯晨清
▌高文瑞
密云区松曹路北有四条山沟,排在西边的第一条山沟叫头道沟。头道沟向北名白岭关,这里的长城以奇险著称,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海拔900多米的山脉上。
山峰险峻,起伏不定,景色优美。峰巅长城蜿蜒,敌楼林立,烽火台密布。向北可见秀美的北国风光,向东有京东第一高峰之称的雾灵山,南边的遥桥峪水库碧波荡漾,西边是司马台。白岭关为明代长城,长约2000米,在明代,此关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村子原为古城堡
头道沟处有村,就以头道沟为名,属于密云区新城子镇。该村下辖三个自然村,80来户,有200多口人。村口修建的牌楼为敌台形状,有着不同的设计。不远处有凉亭,在此可以远望山脉上的长城。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上建有大桥,桥上有栏杆。
头道沟是条通道,连接大山两边,一直通向河北承德。尽管山路崎岖,又是羊肠小道,但依旧是古时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一条要道,因此筑起长城。《四镇三关志》对此地有记载:“曹家寨下:柏岭安寨,洪武年建。狗皮岭路通单骑,冲,迤西墩空……”文字不多,信息不少。可以得知,这里有条小路,极为重要,骑兵能一列纵队行进,与志书所记相同。
《四镇三关志》为何把头道沟称为狗皮岭?听村里老人讲,古代因山形和狗的形状相似,加上海拔高,从此经过时大风和寒冷天气多,过岭人要穿狗皮衣来防风御寒。久而久之,就叫狗皮岭。狗皮岭这个名字确实不好听,后来人们按照四条山沟的位置把此处改称头道沟。以前山岭那边的人经常过来交换大米白面等生活用品,也经常有娶媳妇的队伍抬着婚轿从这条沟往返。乐声响彻古道,充满生活气息。
头道沟处的长城上有关口,以前称为柏岭安,现在写为白岭关,过去还有房屋建筑,驻兵把守。明代之时,头道沟有座城堡,位置和现在的松曹路紧邻。松曹路边上有长城碑牌,并不显眼,上面明确写着“破城子城堡”,碑牌旁看不到城墙。据相关资料,大约十年前,南墙还有约10米长的残存,现在已为院墙地基,看不到了。东墙、西墙也成为村民的房舍地基。北城墙在山坡上,保存有近百米长、两三米高不等的墙体,均为毛石垒砌。
城堡大名柏岭安寨
在明代,破城子城堡只开一南门,现在从南边进村有个上坡处,就是原城门处。城堡不大,东西长约百米,南北宽约七八十米。城墙是在何时拆除的,已经没人能说得清了。村里老人记得看到过一两米高的残墙,拆除应该很早,且是个逐渐的过程。城门外有个很小的庙,立在路旁,记不得名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给拆除了。公路南侧有条小河沟,水很少。过了河有口古井,村里人还在用。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但村里人还爱喝井水。
城堡就叫“破城子”?破城子之名有不少,新疆和甘肃都有,甘肃的破城子遗址还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情况下,北京处于山区的古城堡,毁坏较早,不知正式名称,就叫破城子,很像山区娃娃乳名,随口而出。明代在长城以内各个要道,建造了众多城堡。建城堡之初绝不会称“破城子”,这是自毁名誉。
站在长城碑牌前,向山坡上仰望,房屋相连,面积不大。这是头道沟村下属的自然村,名为寨子村,原有70多口人,现在常住人只剩下10多人了。志书上说:“屯军曰营,列守曰寨”,寨子村在明代就是这座小城堡。
头道沟里还有一座城堡,叫“城子”,也叫“城上”。那里距山顶柏岭安关口近得多。此处城堡更小,长约30米,宽不足20米,建在沟边,过去也是驻兵的地方。城墙用毛石垒砌,损坏的年代也很久。现在只剩些碎石围在四周,不经人指点,很难确定遗迹。
《四镇三关志》中所说的柏岭安寨究竟是哪一座?古人有时候会在重要的关口要道多建两座城堡,大的是正城,指挥机构驻扎这里。前方再建一小城,称关上、城上、上关等名,与山上的关口相互支援,形成一个防御体系,以保关口要道不失。柏岭安寨是正城,损坏很早,逐渐淡忘,应该就是这座破城子。
头道沟村北山峰连绵。志书上记的“迤西墩空”是指自头道沟以西,距京城近,军情更为紧要,多建空心敌楼,这是戚继光修建长城时的创举。这里的山脚下有明代砖瓦窑,完好的还有两座,这是明代修筑长城大量用砖的见证。
按志书所记,头道沟村已有600多年。为了谋生,古人们艰难跋涉,往返于狗皮岭古道。如今的古道,已成为人们探究历史时的必经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