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发生4次政变,若不是狄仁杰,唐朝会变成下一个周朝
...战的弟弟李昂在太监王守诚、梁守谦的拥护下称帝,就是唐文宗。文宗是唐朝中后期有建树的皇帝之一。他无法理解太监们的不当行为。“甘露政变”是他发动的,一场旨在惩治宦官、夺回政权的政变,可惜因布置不周而以失败...……更多
唐朝发生了五次玄武门之变?你知道吗
...乐公主等人。最后一次“宣武门事变”发生在公元835年。唐文宗不甘受宦官控制,与李训、郑注策划杀掉宦官。不幸的是,政变失败了。 ……更多
傻子皇帝李忱:从装疯卖傻到唐朝巅峰的逆袭之路
...来的日子中,李忱继续着装疯卖傻的生活,在那个时候,唐文宗和唐武宗也常常在宴会之上逼迫李忱说话,虽然说李忱是他们的长辈,但他们却对李忱并不尊重,正因如此,李忱也成为了众人所忽视的对象,很多人都认为,李忱...……更多
...位,虽然史书没有描写郭氏是如何在宦官的阻拦之下迎接唐文宗即位的,但这件事之中隐约可见郭氏的聪慧。“后召江王嗣皇帝位,是为文宗”。而另外一件可以证明郭氏聪慧的事情,是唐武宗问政。从不参与政治的郭氏,在唐...……更多
哪3本古书中所记之事,比《山海经》还要离奇
...。成书于中唐时代的《酉阳杂俎》则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唐文宗在位期间,有郑姓和王姓两个人去嵩山游玩,在游玩中迷路了,这时候遇到一个白衣人,在向白衣人问路的时候,白衣人和二人攀谈起来。白衣人说自己是修缮月球...……更多
毁于一旦的柳书名碑终于“重获新生”,碑主人还是“山东老乡”
...德裕)党争”的“牛党”领袖。这场斗争始于宪宗朝,到唐文宗时期,牛李两党在数年间交替进退,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为苻璘立碑之际,李宗闵一度拜为宰相,牛党把持朝堂、春风得意;然而,不过7年之后,新天子武宗即...……更多
从“痴儿”到“小太宗”,揭秘李忱如何逆袭成为唐代传奇皇帝
...称“痴儿”。唐宪宗本来是想立李忱为太子的,却因故被唐文宗李昂抢了先。李昂死后不久,他的弟弟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李炎虽然封自己的皇叔李忱为光王,却经常无辜欺负他。但是,不管侄儿武宗怎...……更多
唐朝名门望族河东裴氏,出了十七位宰相,他们分别都是谁?
...乱的功绩被封晋国公。他历仕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朝,前后为相二十余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唐宣宗大中六年(852),裴休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担任盐铁转运使多年,改革了许多漕运、茶税等方面的积弊...……更多
金匮之盟真伪难辨?赵光义言行露马脚,过来人李世民朱棣心照不宣
...王朝中也有很典型的例子,如唐朝就出现过三次,分别是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昭宗李晔。还有三国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孙策与孙权兄弟等。一般在封建王朝下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都有特殊原因,要么无子或幼子,要么...……更多
雄难过美人关:明穆宗朱载坖的传奇人生与悲剧结局
...赵匡胤皆是如此。明穆宗朱载坖是明代历史中颇具特色的君主之一,虽然他在位仅六年,因耽于享乐而受到批评,而他的治理使明朝经济繁荣昌盛。据史书记载,明穆宗曾因沉溺女色而疏忽政务,引发争议,而他同样是一位智慧...……更多
历史上最老和最年轻的状元,竟然出自一个朝代
...去,唐朝的开明程度可真是让人诧异。莫宣卿:文和八年唐文宗的文和八年时期,一个叫做莫宣卿的少年成为了状元,古代有很多少年神童的故事,但是真正能够当上状元的却只有他一个。在成为状元的那一年,莫宣卿的年纪仅...……更多
晚唐暗杀事件:藩镇叛乱与朝廷的危机
...,宦官集团的权力不仅超过朝廷官员,甚至凌驾于皇权。唐文宗曾经想清除宦官势力,却反被对方先下手为强,“甘露之变”让众多朝臣喋血京城;以后的历届皇帝,均为宦官集团控制,政治空前腐败。再加上之前为了筹备军需...……更多
详细介绍唐穆宗李恒
...梁守谦拥立下,登基即位,是为唐穆宗。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所任宰相萧俛、段文昌缺乏远见,认为藩镇已平,应当消兵,使得河朔三镇再度叛乱。长庆四年(824年),去世,在位五年,时年三十岁(虚岁,死时尚不满...……更多
聊一聊历史上五位穆宗皇帝
...谦拥立下,登基即位,是为唐穆宗。李恒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长庆四年(824年),李恒去世,在位五年,时年三十岁(虚岁,死时尚不满29周岁),安葬于光陵,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由此,对于唐穆宗来说,...……更多
李郃:以德报怨的古代状元,自我牺牲的典范
...年。但李郃在看过排在他后面的刘贲所作的文章后,却给唐文宗上书,请求收回自己的名次,并且认为:刘贲不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那么这刘贲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够让状元心甘情愿放弃名次,来成全他?他又是为何会...……更多
唐朝宦官的的权利:多次弑杀、废立皇帝
...永贞革新”又因王叔文、韦执宜的内斗变成了一场闹剧。唐文宗时期的“牛李党争”,断送了士族集团的最后一点血气。正是士族集团无休止的内斗,让皇帝们彻底心凉了,也不敢再对他们寄予任何希望,于是宦官集团应运而生...……更多
唐朝时期的关东士族敢和皇权叫板,他们究竟有多强?
...,即关东士族中的李、崔、卢、郑和王。就连贵为至尊的唐文宗,想为自己的公主在这几家里找个驸马,都不能如愿,人家就差直接说,“你们李唐皇室不配和我们联姻”了。这些关东士族是有多强?到了唐朝还敢连皇帝的面子...……更多
2022-12-22 21:46:00关东,士族,皇权,时期
唐朝为何在经历足以亡国的反叛之后,还能延续国祚一百余年
...官只剩下仇士良一人了。他的老朋友们要么病死,要么被唐文宗打成了“元和逆党”、逐一翦灭。而他利用皇帝“以宦制宦”的策略,晋升为左神策军中尉,掌握了中央禁军。宦官的官僚化,动了外朝官员的蛋糕,双方的对立日...……更多
...,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她醉,笑把花前出画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杜牧考中进士。大唐进士有时候在长安考,有时候在洛阳考,杜牧考这年,恰好在洛阳。唐代进士每年考一次,考生多达上千人,录取二三十个,...……更多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好吃的东西
...九年即公元835年冬,被宦官仇士良欺凌而忍无可忍的皇帝唐文宗李昂,欲联络宰相李训、王涯、舒元與以及左金吾将军韩约等人诛杀仇士良,计划是:叫韩约谎称金吾院内的石榴树上突降甘露,请仇士良等诸宦官去参观,乘机将...……更多
传奇皇帝明穆宗的坎坷之路与辉煌政绩
...。他严厉斥责了下人,并且严格管控自己,不再提生活上过多的要求,和其父相比,他每年节省下来的白银就有几万两了。捡了个皇帝当当,却怂到连朝臣争执都不敢吭声,没想到政绩做的还不错,本该是名垂千古的人物,谁也...……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励志的皇帝,忍辱负重熬死五任皇帝,终于成功上位
...为“小太宗”的李忱,他忍辱负重近三十年,熬死了五朝君主,坐上了皇位,史称唐宣宗。人微言轻,孤立寡与李忱的出身并不算好,当然不是指父亲,这里说的是他的生母郑氏,自古以来,嫁入皇家的妃子,没有娘家的势力支...……更多
天之骄女应该不愁嫁,唐朝的公主为何很难嫁人呢
...多岁已是大龄未婚,但还没有嫁出去的比比皆是。比如,唐文宗时期的平恩公主二十三岁、浔阳公主二十九岁,都是高龄未嫁。那么,明明天之骄女应该不愁嫁,唐朝的公主却很难嫁人呢?公主也有“烦恼”——出身高贵1、地...……更多
唐朝的隐形王者:宣宗李怡的韬光养晦之路
...,在这纷繁复杂的二十七年里,宣宗成功地躲避掉了四代君主的注意,韬光养晦、装疯卖傻,最终一反常态当上了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呢?宣宗其实很为难,作为曾经的王储,自己的兄弟死后三个侄子也当了三轮皇帝,要说自己...……更多
盘点历史上被太监所害的八个皇帝
...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被太监赵高所害为了消灾避难,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从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议,准备第五次巡游。然而由于一路劳顿,秦始皇到平原津(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更多
历史上有没有名声好一点的太监
...死了李恒的的长子唐敬宗,又被梁守谦给破灭了,拥立了唐文宗,有了第二次从龙之功。4,梁守谦的第四功,可能便是他能够在宦官误国的时代,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秘诀所在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梁守谦在任时,...……更多
黄巢起义虽杀人无数,却意外为铲除一项传承千年的制度
...是五姓七望世家前前后后就出现了一百多位宰相,甚至在唐文宗时期,出现了皇帝想要向宰相郑覃(荥阳郑氏的人),求取他的孙女嫁给皇太子,却被郑覃拒绝了画面。这位五姓七望世家出身的宰相,宁愿把孙女嫁给同样是五姓...……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正做到了威福自操,连皇帝的性命也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唐文宗(826-840年在位)时,打算联手朝官诛灭宦官,结果“甘露事变”事败,宦官大杀朝官,“诸司从吏死者六、七百人”,唐文宗自己也沦为阶下囚。 不过,话又说回...……更多
清朝皇帝的年号有什么含义呢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军元,而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更多
唐朝元和年间,会昌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另一个原因。玄宗在位大兴土木,造成国库紧张,之后的君主,如穆宗、敬宗都爱修建园林宫殿。皇帝的大兴土木,挥霍无度,不仅直接增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还因为统治集团的上行下效,导致奢靡腐败之风泛起,政府财政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