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吕思勉:现代史学精神的开创者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赵昱华吕思勉(1884~1957),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中国的“现代四大史家”。吕思勉的一生,先后经历了清朝的覆灭、民国的风云变化、抗日战争时期的屈辱与胜利的喜悦,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更多
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
...,国运起伏,史家的学术与命运也随之颠簸跌宕。本书以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吴晗、丁则良、严耕望、刘子健、张家驹与程应镠这些著名史学家为典型个案,再现了他们在时势剧变下的人生轨迹与学术生涯及其历史...……更多
... 》 (&nbsp2024年03月21日 &nbsp第&nbsp11&nbsp版)吕思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所以很早就开始学历史了。8岁那年,吕思勉母亲程夫人亲自为他讲解《纲鉴正史约编》。后来在私塾先...……更多
...书。在常州府中学堂,钱穆遇到了日后成为大历史学家的吕思勉先生,得到了吕先生的欣赏和教诲。1912年,受时局和家境的影响,钱穆中学没有毕业。经亲戚介绍他到秦家水渠三兼小学任教,这一教便是十年。钱穆一直以未能...……更多
陈霸先:以姓氏为国号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的正统性
...少都有些来位不正的嫌疑,但是在近现代的著名历史专家吕思勉看来,此人得国最正,而他,正是古代唯一将姓氏当做国号的皇帝,陈朝陈霸先。“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吕思勉为何要这么说呢?不妨让我们来...……更多
《史记》与《汉书》中的吕后:不同的记载与信仰的冲突
...取死之道,吕后所为也是人神共愤。然而,已故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谈起这段儿历史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汉初之事,传闻多类平话。即便‘人彘’一事,也不可尽信。”那么,吕先生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吕后真是那般...……更多
如何评价刘裕北伐
...下,烈于曹操”。显然也包括了对刘裕北伐成功的肯定。吕思勉则认为刘裕急急篡位的说法只是史家附会王买德的话说:“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邑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司马休之后,迳篡...……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安史之乱成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正如史学家吕思勉所指出的那样,唐王朝自安史乱后到唐灭亡,表面上看还维持着统一,然“终于日入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其次,宦官专权。史学家认为,唐王朝的灭亡,宦官要...……更多
从刘邦到刘询,揭秘汉朝二十四帝的辉煌与沧桑
...世民、柳宗元、苏轼、苏辙、朱元璋、张居正、梁启超、吕思勉等人都对刘邦称颂不已。汉高祖刘邦昔汉祖以知善任,克平宇宙;推述熏劳,归美三俊。——司马炎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李世民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更多
刘裕灭后秦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下,烈于曹操”,显然也包括了对刘裕北伐成功的肯定。吕思勉则认为刘裕急急篡位的说法只是史家附会王买德的话说:“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1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司马休之后,迳篡可...……更多
曹丕三次伐吴的失败原因及启示
...解了曹丕3次大规模进攻。《三国史话》是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作品,向来有史实版《三国演义》之称,《三国史话》的创作目的是为勘正《三国演义》中一些不符合史实的情况,其中很多观点非常有意思,有助于我们了...……更多
晋武帝司马曜,因一句戏言被妃子杀害
...是司马曜的同母弟弟,时任太子太傅、录尚书事。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说,这家伙才是杀害司马曜的真凶。司马曜对弟弟可谓巴心巴肝,司马道子怎么会杀害哥哥呢?吕先生的这个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呢?确实如此,这哥俩感情不...……更多
北魏政治风波:冯太后与拓跋弘的权力争夺战
...拓跋宏并不是冯太后的孙子,而是儿子!最有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便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拓跋宏其实是冯太后与某个情人的儿子,与拓跋弘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个观点实在让人惊掉下巴,太后生子这种大事是如何隐瞒的呢...……更多
五胡中最强大的慕容鲜卑,为何会败给、不起眼的拓跋鲜卑?
...么最强大慕容鲜卑会最后败给了并不起眼的拓跋鲜卑呢?吕思勉在《白话中国史》中一言道出了原因:慕容氏直氐、羌、胡、羯方张之时,而拓跋氏直诸族都已凋敝之后。这颇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味,不管怎么说,慕容氏再...……更多
41部著作、20种刊物获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以郭沫若同志的名字冠名中国历史学最具权威性的...……更多
...迁也无意开创“历代纪传体正史”,彼特拉克“文艺复兴开创者”的身份和司马迁《史记》“史部第一书”的地位,不完全是由其自身,而是由其后加入的名家名作推上去的,踵效其后的人物越多、阵容越盛,他们的历史地位就...……更多
武则天为什么要求自己死后立一个“无字碑”
...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有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他们根据宋代着名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等史籍,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更多
隋宫秘史:杨坚与独孤伽罗的传奇之恋
...“识量深重,有表率之略”是比较客观的评价。历史学家吕思勉对于隋文帝的评价比较符合客观事实:隋文帝用刑失之严酷,但勤政而爱民,崇尚节俭,当时国家富裕也冠绝古今。对于四夷,隋文帝攘斥以安民,不要让他们以朝...……更多
魏晋之后,汉族为何开始打不过异族?
...我族征服异族之世,自晋以后,则转为异族所征服矣”。吕思勉先生的观点很明确,魏晋之后,是异族开始征服我们汉族了,可是在隋唐之世,我们也曾经征服过突厥、高句丽等民族,不由产生如题的疑问,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更多
抗战时期的 “复兴”教科书
...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中国现代教育家赵欲仁,历史学家吕思勉,复旦大学教授傅东华等人,大家合力半年后很快就编出了这套“复兴”教科书。这套书,长19厘米,宽13厘米,封面设计上是7位小学生从废墟中以搭积木的方式重...……更多
长平之战伤亡之谜:秦赵两军的生死对决
...论的,秦军的伤亡人数应该在25万人左右。这在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著作之中,也有提到这个说法。而在具体的算法上煮酒君可以给大家做个数学题,首先秦赵两军的军队数量基本相等,赵军在最后阶段累计投入部队达到四十...……更多
《大汉赋》,谁敢演
...的政治理论图景。最后,近代的史学大家也不爱汉武帝。吕思勉算的是经济账,老彻你的仗是打热闹了,但是不经济不实惠。“(他)汉武帝所作的事情,譬如事四夷、开漕渠、徙贫民,原也是做得的事。然而应当花一个钱的事...……更多
桓温的废立与晋孝武帝的崛起
...在这件事后不久,发生了张贵人弑杀孝武帝一事。史学家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换一孝武帝被张贵人所弑杀,是真凶散布的谣言,又确定他是被宫人弑杀无疑,似乎在暗示孝武帝之死与司马道子脱不开关系,所以司马道子...……更多
王莽:新朝的开创者与政治改革家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朝开国皇帝,政治改革家。王莽出身魏郡王氏,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初始元年(8年)王莽代汉称帝,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宣布...……更多
陈霸先:南朝最后的英明皇帝与他的大姓子孙
...括魏征,司马光,虞世南,归有光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吕思勉先生更是评价他: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可以说,假如没有陈霸先,南北争霸的局势一定也就不存在了,会变成东西争霸的局势,而他在当时落后的...……更多
史上哪五个民族集体消失
...持续最长的民族,至今四川省依然有三十多万羌族后裔。吕思勉说:东晋的五胡十六国,实在并不成其为一个国家,所以其根基并不稳固。看似声势雄张,只是没有遇到强敌,一战而败,遂可以至于覆亡。”少数民族对政权依赖...……更多
燕国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从春秋到战国的发展历程
...地,这就是著名的“老马识途”成语来历。不过著名学者吕思勉等人结合春秋时各国形势和地理位置,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出于误传,齐国派军援助的应该南燕国,因为山戎、狄人临近,他们侵袭中原的路径也应该是接近的,邢...……更多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排名第五,前四位大臣都是谁?
...物美价廉,值得入手。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三国演义》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关注,这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小凡读史 ……更多
...中国近代史稿》《清通鉴》等。戴逸被学界誉为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戴逸认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易代修史是中国社会流传千古的史学传统。他指出,“清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最为密切,我们要了...……更多
...转自:天津日报赓续百年初心 逐梦教育新程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姜凝本报讯(记者 姜凝)昨天,中国当代史学重镇──南开大学历史学科迎来创建100周年光荣的日子,纪念大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