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南宋名将岳飞名砚的前世今生
南宋名将岳飞有一方名砚,上刻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这句砚铭取自《论语》,意思是,砚受打磨也不会变薄,被涂染也不会变黑,也就是说,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险恶的环境影响,表明了其主人坚贞不屈的气节。...……更多
苏轼真迹等国宝级文物将在海南展出!31日来省博欣赏苏轼主题文物展
...帖》和《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此外还有宋徽宗御笔行书《蔡行敕卷》、雍正皇帝御笔1件,乾隆皇帝御笔书法3件,宋拓《群玉堂苏帖》1册(一级文物,首次...……更多
...有时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称为雅集。他与王诜、李公麟、米芾等常常聚在一起,饮酒、聚餐、作诗、笑谑,其中一人开始作画作诗,其他人作壁上观,不久也会因为技痒而加入,补上诗句,增加题跋。 《西园雅集图》(局部),...……更多
苏轼“雪堂”砚亮相央视!
...,在临平街道西二里处的保障(宝幢)桥北,出土了一方石砚,此砚从形制及砚中所记“元祐”年号来看为宋砚无疑,字体风格颇似苏轼,后经多方考证,确认其为苏东坡遗物。1999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一...……更多
宋元符二年(1099)的一月一日,米芾临窗而坐,临写唐太宗的《唐文皇手诏》。临写不成,写信给朋友吐槽:“……真强,真厉害啊,行,不写了,和你聊个天,别大过年的说丧气话了。”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与曹操三父子同时的江东孙氏也是满门英才。孙坚,春秋名将孙武之后,勇猛刚毅,胆略过人,曾大破黄巾军和董卓军。孙策是孙坚长子,英勇善战,少年英雄。孙权兼父兄之烈,知人善任,终使江东集团独霸一方,与魏蜀成鼎...……更多
米芾复官
文|石念军习书以来,时有临摹米芾行书《复官帖》。冥冥之中,每一次的临摹都像是参与一场像与不像的拔河竞力,力图接近书写者的当时心境。米芾素有疯癫之名,其书亦然。墨色清浅而笔法跳宕的《复官帖》,正是其代表...……更多
苏轼主题文物展1月3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展出154件/套珍贵文物配套六大活动
...卷)和《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此外还有宋徽宗御笔行书《蔡行敕卷》,雍正皇帝御笔1件,乾隆皇帝御笔书法3件,宋拓《群玉堂苏帖》1册(一级文物,首次...……更多
聊聊宋人如何写信
...上新朋友的。苏轼也一样。比如后来的宰相张商英、北宋名将章质夫、黄庭坚舅父李常、宝月禅师、清江三孔之孔平仲,等等,就和黄州的苏轼频繁通信。沈辽从永州绕道去看望他,米芾专程去看望他,陈季常则是旧识,转而成...……更多
...在江西、武汉、福建等地“火力全开”,一下子就将龙溪石砚、石壶推广了出去。从一开始的单打独斗,到现在,娄忠学的露天雕刻厂已经扩展成近1000平方米的专业厂房,还与本地三家茶企达成合作,今年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更多
...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更多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人集团”中,真正可贵的是不唯苏独尊,秦观、黄庭坚、米芾、晁补之、张耒……他们因为共同的生活理想和文化志趣相聚在一起,由此奠定了元祐文坛百花齐放的局面。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就是他们文化精神的艺术性写照...……更多
...驴携酒,从一二奚童(书僮),纵游西湖以自乐。”中兴名将跨驴游湖,这画风太有违和感了!也让人想起苏轼写给他弟弟苏辙诗中的一个画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更多
...该地盛行不正之风,地方官员借向皇帝进贡之名趁机搜刮端砚,作为结交权贵的“敲门砖”。包拯上任后,坚决刹住不正之风,要求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进贡所需,他在任期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典故。...……更多
从不同角度研究东坡历史文化在海南的传承史与接受史 这个座谈会这样说→
.../套,其中包括苏轼书法真迹3件(一幅合卷),黄庭坚、米芾、蔡襄真迹各一件(均为一级甲等文物),这是近年来在故宫之外,苏黄米蔡(宋四家)真迹首次在同个展览中集中亮相。新闻发布会 |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更多
视频+组图 | 苏轼主题文物展2月1日在海南展出 记者提前探馆→
...合卷和《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这也是“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真迹首次在故宫外同展展出。“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书籍...……更多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同列“唐宋八大家”。在书法方面,苏轼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家”,他的《黄州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之誉。苏轼在绘画方面也成绩卓著,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偏好画枯木怪石、墨竹等,“可...……更多
...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前有仓颉造字,后有“书癫”米芾。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祖居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举止癫狂,又称“...……更多
...无棣古城正式开机。电影讲述了雪堂宝砚从陪伴宋代文豪苏轼,到被吴氏家族收藏,再到失踪、购回、捐献等跨越千年的动人故事。雪堂宝砚是苏轼珍爱的砚台之一,曾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伴随苏轼4年之久。后为清代山东海丰(...……更多
...知道,当年的蔡襄力去时俗流弊,另辟蹊径,下开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新风,连接唐、宋两朝书风嬗递,身兼尚法和尚意两种艺术追求,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加让人惊叹的是,蔡襄所著的《茶录》总结了...……更多
...特展”于2023年秋天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后,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这四位中国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千百年之后成为当下的流量“明星”,展览也成为杭城的一大热门文化事件。正如本系列作者姜青青所说,每一件展品的背...……更多
卫青:被文人非议的一代名将
...,英雄辈出。其中,卫青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一代名将,却在文人笔下遭遇了非议。尤其是宋代文豪苏轼,竟以尖锐的言辞攻击他,这究竟是为何?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探寻这一历史之谜。卫青,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更多
...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家。旧时,杭州武林门外有纪念和祭祀黄庭坚的祠堂,黄庭坚在杭州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但黄庭坚一生却从未踏足杭州。读姜青青文章时,...……更多
柳新祥:端砚文化传承者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端砚文化村的加工车间,柳新祥在给肇庆学院的实习生示范端砚雕刻技法。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地。品字。苏轼诗、词、书、画俱佳,其书法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诸体皆擅,“白鹤楼”是其早期作品,恰如其门人弟子黄庭坚所评:东坡道人少时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白鹤楼”三字丰腴饱...……更多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苏轼和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二人同时活动于北宋的政治舞台上。由于彼此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摩擦。因此民间传奇,就很爱拿他们来“编故事”。明末传奇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更多
第七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暨宣砚文化艺术节开幕
...亩林下原生态灵芝基地,总产值5.5亿元。宣砚古称“宣州石砚”,传承千年,是宣城市“文房四宝之城”不可或缺的版块,其制砚石材仅产于旌德县内龙潭山。自2014年,旌德县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中国宣砚之乡”特色区...……更多
跟着语文插画大师温习古诗
...们知道墨池是怎么来的吗?”“我听说是因为宋代书画家米芾得名的……”小记者周知泓现场向大家讲起自己听来的故事,惹得王老师给他竖起大拇指:“你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我们一般说,墨池的得名是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当...……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年),苏轼长子苏迈被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尉,苏轼将一方石砚赠予苏迈,并于砚底亲撰铭诗《迈砚铭》相赠:“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特别提醒苏迈“以此书狱常思生”。3.何...……更多
岑巩县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看项目、话发展、聚共识”主题党日专题调研活动
...绍、看现场、观展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分别到县思州石砚传承基地、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供销社集团门市部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一致认为,思州石砚传承基地为传承和弘扬思州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虽有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