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光七岁能背《左传》,编著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的政治家,史学家及文学家,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是出自他之手,是他52岁写下,影响至今。 ……更多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垂青史的史学家,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涑水先生司马光。这两位在北宋时期分别担任丞相,成为神宗心中的贤臣,既是挚友又是政敌。王安石,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江西临川出生。他从小聪...……更多
...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更多
司马光与文正谥号的背后故事
...的一个人,结果就是司马光远离朝堂十五年,编了一本《资治通鉴》出来,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的通史。后来王安石失败,司马光废除了王安石一系列变法图强的措施,使得司马光这个人遭到了后世人的争议。司马光...……更多
...认识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史记》和《资治通鉴》被称为我国的“史学双壁”,《史记》又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资治通鉴》也被评价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芜湖共读之前已经带...……更多
司马光的勤奋智慧与坚定品德
...。有园丁的看管,便不必再去管理这些琐事,一心编制《资治通鉴》一书。期间,每年春季都会有游人前来玩耍,也就可以赚得一些茶钱。按照规矩,园丁应该分给园主一半的茶钱,但是司马光却一分都未取。这就是他自律的表...……更多
司马光竟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曾一手葬送北宋王朝
...学上也有所造诣,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给后世带来了重大的历史科研价值,让人们对于古代的各种事件进行了解,从而分析出时代的特点与性质,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就这么一位文学大家,却成...……更多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后世对司马光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光晚年时开始编撰《资治通鉴》,这是我国最长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作为本书唯一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文辞优美,叙事生动,使《资治通鉴》得以和《史记》并称。小结:司...……更多
为何说三家分晋事件深刻影响了整个天下的形势
...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更多
...元年的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所编《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而《涑水记闻》则是当年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后纪》(未成书)准备的资料,其中记载了仁宗一朝颇多事件。小编正是在翻阅《...……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究竟是谁?他在历史上出名吗?
...马光竟然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都赫赫大名的人物。《资治通鉴》和“司马光变法”如果司马光仅仅只是在历史上“砸缸”了,那么他必定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被后世人众口相传,果不其然,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砸缸救...……更多
历史揭秘:司马光砸缸救出的竟是此人
...朝,最后官至宰相,还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步编年体《资治通鉴》。 ……更多
...朝君臣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多加破坏,而其中之一便是《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而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历史人物应该都源自他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司...……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神童,他十二岁就当上了秦国丞相
...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也是个神童。他六...……更多
历史上的文鸯是什么样的人
...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其三,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八》记录: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更多
东周为何衰落为战国
...的历史舞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著名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正是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作为写作起点的。司马光为何从这一年写起呢?这是富含深意的。自言将《资治通鉴》通读过“一十七遍”的毛主席,晚...……更多
三家分晋事件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更多
...,著名的《通鉴续编》即出自陈桱之手。《通鉴》,即《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为编年体,从周威烈王记起,止于五代后周赵匡胤出兵陈桥驿。陈桱认为,《资治通鉴》有缺陷,周威烈王之前的事情未入书...……更多
...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历史的长河中,《资治通鉴》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我们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这本编年体史书从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更多
死诸葛走生仲达:一段历史的真实与误解
...是官修历史,连司马家族后人北宋时期的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也没有记载这个事件,所以“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不存在。但是小编却要提出不同意见,西晋灭亡,东晋延续了司马家的国运,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撰写的《汉晋...……更多
介绍《资治通鉴》的三种传统读法
三种传统读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在几万册的史学典籍中,如果要挑几部最具代表性的,必有《资治通鉴》。但一般读者想把握其中的精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更多
断代通史的典范之作
...史的书写提供了范例。在中国古典史学中,除《史记》《资治通鉴》(纪传体、编年体通史)等通史著作外,《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以降的正史多为断代通史,二十四史的主体为此,书写断代通史是对中国史学传统的最好继...……更多
...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就是终究没有成功。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里多次用到“济”:“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都有完成、成就、成功等意思。三是帮助。李白有诗:“济人不利己,...……更多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明显就是以曹魏为正统的。而《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也是如此。至于以蜀汉为正统的也有不少,比如习凿齿所作的《汉晋春秋》,当然更广为流传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以曹魏为正统,因...……更多
2022-12-20 17:28建康,东吴,实录
...商团,搜捕潜入京城的敌国间谍。 按宋朝官修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仁宗在位时,辽国间谍张化冒充商人在开封活动,被探事司抓捕;西夏君主元昊派遣间谍冒充僧人,从山西潜入开封,沿途搜集情报,绘制地图,...……更多
项羽形象是怎么改变的
...此以外,班固撰写的《汉书》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对项羽生平事迹的记载,但是它们中的文字书写与《史记》中相差不大,有些甚至是原文直接照搬。因此,本章对于历史叙事中项羽形象的探究主要基于...……更多
盘点《资治通鉴》10句名言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年代通史。它在中国官方史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文笔优美,叙述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堪与《史记》媲美的历史学家杰作1、两听皆听,则开悟;如果你只相信,你就...……更多
司马光的文学成就:不仅有《资治通鉴》还有奇书 《温公家范》
...。司马光除了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千年不衰外,其著作《资治通鉴》更被后世标榜为“不可不看的千古奇书”,可与司马迁及其《史记》齐名。其实司马迁作为大宋朝当朝尚书其笔下遗作众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潜虚》...……更多
...预为迎合晋武帝的意图,故意曲解经义,是狡辩。好比《资治通鉴》里讲到杜预这段历史时,司马光点评说,杜预巧舌如簧,却搞错了概念,而西晋的学者陈逵讲得对,但他的话没分量。司马光的点评比较温和。后来,明末清初...……更多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而在数千年来的浩瀚史册中,《资治通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龙尾”小端午 闲林赛龙舟
杭州日报讯 昨天是农历五月十三,近百条龙舟齐聚在余杭何母桥绿岛公园附近河道里,上演“龙舟胜会”,欢度独属于闲林一带的民俗节日“小端午”
2024-06-19 08:11:00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并不复杂。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因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
2024-06-19 08:4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徐丽丽 报道本报寿光讯 “老师,‘事有利于百姓者竭力为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清代乾隆年间寿光县令王椿的自勉词
2024-06-19 10:23: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陆睿 孙一然据新华社首尔6月18日电(记者 陆睿 孙一然)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的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4-06-19 05:56: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6月18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导演夏骏执导的五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在宁首映,拉开了南京市纪念颜真卿诞辰1315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2024-06-19 07:04:00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古代没有普通话各地官员上朝时需要“翻译”吗?中国方言众多,如果不同地域的人用方言交流,就跟“鸡同鸭讲”差不多
2024-06-19 07:34:00
“一世之师”范仲淹
本文转自:今晚报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宋仁宗时期搞过一次改革
2024-06-19 01:40:00
本文转自:今晚报雍正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但他性格操切,又进行了集权,把所有的奏章都拿来自己处理。有人对雍正的工作量进行过统计
2024-06-19 01:40:00
混乱的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安定的西周为何一个“子”都没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要说哪个朝代最令人神往?在作者眼里,应该是周朝。因为这个朝代的思想、文化最为繁荣和多样,诸子百家们对“人”的思考最为深刻
2024-06-18 17:01:00
春秋史上厚颜无耻排名,此人第一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就是一个礼义廉耻都崩坏的时代,不说百姓说话不算,就连皇帝大臣也是一样,全都是一团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一个很无耻之人
2024-06-18 17:07:00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
虽然战国时代号称是“战国七雄”,但其中的韩国,水平跟今天的韩国比也有得一拼,那就是“弱”。尽管作为曾经中原头号强国晋国的一个分支
2024-06-18 17:14:00
三星堆出土小动物,粉碎多少旧认知
“三星堆出土的那些小动物”被网友捧上了热搜!青铜大鸟头、雄鸡、狗(据说已被权威认定为虎)……最让人大呼意外的是一只陶猪
2024-06-18 17:08:00
哪个医生,被皇帝称做“王”,活了140多年
此人据说活到了141岁,医术不用说,那是相当的精湛,而且最主要的医德高尚,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非常尊重他。李世民曾经为他写诗
2024-06-18 17:04:00
为何山东诸侯不效仿秦国政策进行变法
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有攻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韩非子·饰邪》战国大势,变法则强,不变则灭
2024-06-18 17:05:00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职业的敬重态度亦足以让现代人效仿。兢兢业业干好小职务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时丧母,二十岁娶亲,次年生下儿子孔鲤
2024-06-18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