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5: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祥瑞是古代帝王费尽心思也要攀上关系的,史书上凡是帝王出生必有异象,要么飞沙走石要么彩霞满天,一人一套,真真正正玩出了花样。起义者要为自己的行为正当化,也会努力把很平常的一件事往祥瑞靠拢,以示自己是天命所归。

在位的帝王已经成为了九五之尊,正统性毋庸置疑,能让祥瑞歇歇了吗。不,人家同样需要用祥瑞来显示自己治下的天下海晏河清,祥瑞就是上天对统治的肯定。上面人重视,下面人自然就会附和,弄出些异象来让龙心大悦。

北宋时,还是宋朝属国的越南派人给大宋送来了一只异兽,酷似麒麟,当时在位的宋仁宗大喜,朝廷上下也是一片歌功颂德,只有一个人站出来唱了反调,这个人就是司马光,他直言不讳,劝宋仁宗把麒麟还回去。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砸缸的司马光

在中国,司马光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就算是对历史毫无研究的人,也能顺口说出一句“司马光砸缸”,也就是现在还在传唱不衰的那个故事,司马光和一众小孩子一起玩耍,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装满了水的大缸里,爬不出来。

眼看缸里的呼救声越来越弱,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他快速地思考一番,最终拿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用其把大缸砸破,水从洞里漏了出来,孩子也因此得救。

和很多为了教育孩子而编造出来的故事不同,司马光砸缸这事可是货真价实,有史为证的。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不过历史上记载,他砸破的不是缸,而是瓮,因为这一番举动,司马光自小就被乡人称为神童,在家乡河南光州有很大的名气。

司马光出生于诗书之家,仓禀足而知礼仪,他的父亲司马池在光山担当县令,自然衣食无缺,也就格外注重司马光的教育问题。

司马池早早就开始亲自给司马光开蒙督促他读书,他六岁开始读书,到七岁时就已经能将整部《左传》熟练背诵,在当地大出风头。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司马光最终谥号文正,这是宋代大臣可以得到的最高谥号了,与司马光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

苏轼说司马光“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宋神宗也说“司马光方直”。他们一致赞扬司马光诚信忠直的品质,司马光本人更是说过,他这一生不能说是就没说过谎话,但也只是说过一次罢了。

麒麟来朝

这事儿得往过去回溯,来到司马光五岁时,当时,他和一帮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玩,大家想要把胡桃的皮剥下来,但因为年纪普遍都小,没有一个人成功。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这次尝试过后,等大家都走了,只有司马光一个人时,司马光家的一个婢女利用生活小智慧,把胡桃放到锅里用热水烹煮,这样一来,胡桃的皮轻轻松松就可以剥掉了。

小孩子都是爱虚荣的,司马光就把婢女这段隐去,对外吹嘘是自己想出妙招把胡桃皮剥掉的,到底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父亲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以及其中内情。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小事,毕竟是小孩子,但司马池大发雷霆,他重重责罚了司马光,教育他诚实的重要性,他的决定是很正确的,司马光此后一生再也没有说过谎。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和砸缸一样,这件事也是有史册证明的,司马光长大成人之后,也曾把这件事写作文章,时时提醒自己,他的一些朋友还有缘见过这篇文章。

虽然很小就出名,但司马光没有成为伤仲永,他19岁就一举考中了进士甲科,他本人博闻强记,品行端正,因此深受前副宰相庞籍的赏识,多有提拔,官途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宋朝的文臣地位崇高,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因此文臣就有了直言敢谏的底气,司马光也是其中之一。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当时的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按惯例每年要向宋朝上贡。有一年,上贡的使者带来了一头异兽,并声称这是麒麟,要敬献给大宋,宋仁宗大喜。

麒麟同龟、凤、龙并称为天地四灵,自古就是祥瑞太平的象征,据说当年孔子出生之时,就有一只麒麟来到了他们的家中,因此,麒麟备受儒家推崇。

不过宋仁宗心中欢喜的原因还有另一层,那就是麒麟素来有送子的传说,而宋仁宗自亲子夭折之后,膝下一直没有儿子,自然也就更加看重麒麟。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麒麟是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异兽,虽然口口相传,但没有人见过它真实的样子,这只所谓的“麒麟”究竟是不是真的也就无从判定。

不过,这只异兽看起来十分奇特,又为了博一个好彩头,宋仁宗就认下了这只麒麟,打算收下。

皇帝高兴,底下的臣子也忙不迭地附和,恭贺宋仁宗喜得麒麟,说这是宋朝盛世得到上天肯定的象征。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一片喜气洋洋里,只有司马光面色凝重,他上书说:“既然从未有人见过麒麟,又怎么能确定这只麒麟的真假呢?而且就算是真的,这只麒麟也不是出现在我大宋的国土,不是我大宋之祥瑞。不如把它送还,以示大宋恩德。”

一生成就

宋仁宗听从了司马光的建议,把麒麟赐还给交趾使者,对方千恩万谢地回国了,司马光如唐朝魏征一样敢于劝谏,而宋仁宗又如唐太宗一样,以宽广的胸襟包容他,真是难能可贵。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虽然司马光机智聪慧,善于随机应变但他敌不过时间。中年时,他逐渐趋于保守,显露出封建文人的局限性,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他对王安石所主张的新法并不赞同,屡次反对,两人多年友谊破裂。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对立,掀起了新一轮的党派斗争,依据对新法持有意见的不同,朝廷上百官分裂成了新旧两党,最后直接导致了变法的失败,是宋朝错过的一个扭转劣势,增强国力的时机,也是因此,因此后世对司马光的评价褒贬不一。

司马光晚年时开始编撰《资治通鉴》,这是我国最长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作为本书唯一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文辞优美,叙事生动,使《资治通鉴》得以和《史记》并称。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小结:

司马光一生宦海沉浮,最后落得毁誉参半的评价,这恐怕也是他生前所不可想的,但他编纂的《资治通鉴》享有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他这个编纂者也因此而留名青史。

朝斗党争也许当时看起来无比重要,不可退让,但随着时间流逝,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为后人所遗忘,只有文学成就历久弥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光不仅会砸缸,而且固执己见被称大宋头铁“第一人”
...、辽、西夏三国鼎立,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事中接连失利,宋仁宗决议加强军备,要求在两浙地区培养弓手,以备不时之需。此时的司马光为母守孝,辞官在家,但心系天下,他同父亲司马池都认为在
2023-05-22 08:13:00
为何只有司马光才能写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学习一下事情应当怎么做。儿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宋仁宗没有热播剧集《清平乐》终于完结了,我们至仁至孝,厚德爱民的仁宗皇帝也渐渐的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公元1054年的赵祯已经4
2023-06-21 16:38:00
司马光7岁砸缸救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却变得不懂得变通
...己的朋友司马光出名,也不如司马光的权力大。司马光在宋仁宗年间便开始参加考试。最终成为进士,等宋神宗年间,他已经成为震慑一方的政治家了。在宋仁宗年间有不少的著名人物,而宋神宗期
2023-01-06 16:24:00
...矛盾”,不被人重视。不过,时间是终结者。当时间来到宋仁宗在位中期,宋朝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官吏规模也越来越大,以前积攒的,原本不算是问题的问题,便随着宋夏战争的爆发而一股脑的全
2024-07-23 20:56:00
北宋宰相庞籍的故事
...“狸猫换太子”的那位。宋真宗病逝后,刘娥大权独揽,宋仁宗没啥实权,很憋屈。刘娥人很好,“狸猫换太子”之事也没有,但她垂帘听政,宋仁宗形同虚设。刘娥病危时,下旨让太妃杨氏(章惠
2023-08-20 16:49:00
苏轼人生中最大的错,就是争对错
...富弼、韩琦、司马光、文彦博都成了好朋友。那个时候的宋仁宗,颇有点像后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时期,拥有不同观点的辜鸿铭、黄侃、钱玄同、刘半农等人能一起在北大共事,大家都可以
2023-05-14 13:10:00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宋神宗的赞许罢了。王安石本身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早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找宋仁宗,表示要变法,肯定能挣不少钱。结果宋仁宗夸赞了王安石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变法这件事,
2023-11-10 15:41:00
...读书,且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不得不说,宋朝,尤其在宋仁宗前后,堪称古代文化巅峰,各类著名的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浮世,影响深远。众所周知,在古时候入仕是所有有志之士的必走道路,文
2024-06-05 06:26:00
历史上五大功臣榜,谁最名不副实?
...后,获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配享真宗庙庭,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3、吕夷简吕夷简是位饱受争议的人物。由于在仁宗朝与范仲淹的恩怨纠葛,吕夷简很不幸地站在了日后成
2023-02-26 23: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