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有一种说法在史学界广泛流传,那就是“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这意味着至今还没有哪位统治者在治国之功上能够超越秦皇汉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功绩让秦始皇和汉武帝如此备受推崇呢?首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更多
...猥琐的样子,很多专家也认为将隋炀帝定位成暴君是中国史学界最大的耻辱。 ……更多
汉文帝霸陵:困扰中国史学界近千年谜题
...到了,地点位于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此前,考古界和史学界普遍认为汉文帝霸陵位于江村大墓以北两公里的凤凰嘴。话说回来,汉文帝是谁?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武帝刘彻的爷爷,公元前180...……更多
明太祖朱元璋:汉民族的复兴者与历史的续写者
...称作千古一帝。千古一帝这个称号的分量很重,时至今日史学界都没有一个定论,到底哪些皇帝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每个人心中的名单都有所不同,而且评判标准也不同。小编心中的千古一帝只有四位,而且各自的理由也只...……更多
盘点中国史上备受争议的二十一位君主
...过,近年来很多为隋炀帝翻案的专家、自媒体出现,使得史学界和民间对其的评价出现改观。客观来说,隋炀帝修大运河确实造福后世,死磕高丽也确实具有战略眼光,但是大工程和大战争却苦了当时的百姓。而隋炀帝又缺乏军...……更多
2009年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继位另一种可能
在中国的史学界里,《史记》是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的。太史公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撰写史书,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得罪了当朝皇帝——汉武帝,落得个惨遭宫刑的下场。然而在2009年从国外回归的一批竹简中...……更多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中央,七王之乱就是很好的例子。七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史学界一般认为是“削藩令”的推行,损伤了刘姓诸王的根本利益。引得诸王的极大不满,所以导致了这场全国性的浩劫。削藩令的初衷,和此时的汉武帝是一样的,是想...……更多
危素:元末明初的史学巨匠与文人典范,一生编撰4部史书
...书》《三国志》……《明史》,合计24部纪传体通史,被史学界称为“二十四史”。从西汉到清朝近2000年的时间内,这24部鸿篇巨著,被称为中国的“国史”。司马迁等史学家固然伟大,但素不知,这24部史书中,有4部由同一个...……更多
秦始皇对比商纣王和隋炀帝,何来名声不好一说
...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变得更加客观。例如,一些被传统史学界认定为昏君的君王,如隋炀帝,可能在现代得到了更为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变革者常常在当时遭到负面评价,而在后世被重新审视时,他们的改革举措却被看作...……更多
在2018年的12月,国家召开了“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诸多学者参与,其主题是“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更多
秦始皇真相大揭秘:身世、形象与功过
...鼻型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出他是一个软骨病患者。而史学界大部分专家则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赞先生曾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该相当漂亮,在史书中,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秦始皇长相的全貌。他...……更多
三国中有雄才无大略,有大略无雄才的是指谁?
...胆子是一流的,跟小说、故事里的刘表形象完全不一样。史学界对刘表评价甚多,认为他是才子佳人,是“仁义之君”。与曹操等三杰相比,刘表无疑是彻头彻尾的输家。有大才而无大计,缺乏把握机遇的能力和远见。刘表,如...……更多
看见“不一样”的敦煌
...》《后汉书》等传世典籍拓展到更加微观、具体、真实的史学研究之中,是团队将研究从历史场景转向具体事件的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以往的研究多从后世记载的资料入手,内容多比较宏大,这次借助汉简,让我们了解更多...……更多
...这样把数学平均值,视为会稽郡的实际移民数额,作为历史学者来说,是很不妥当的。既没有迁入人口的数额,又没有提出原有人口的基数作比较,就径行提出“会稽生齿之繁,当始于此”的观点,显然过于轻率。不过,尽管具...……更多
纣王秘密留下上古异宝,此物竟与长生术有关,专家曝光引发争议
...重要的角色。作为神话文化中的代表,封神演义一直备受史学界专家的极大关注,尤其随着近期新版《封神榜》的热播。剧中的主要人物再次成为专家们研究和热议的焦点。比如接下来为世人讲述的封神演义的主角之一—商王帝...……更多
史学家为什么还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称赞有加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而残暴的封建君主,他们的残暴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们的伟大又促成了他们的残暴,伟大和残暴贯穿于他们的一生。首先是他们的个人努力,秦始皇经常用衡石量书,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工...……更多
41部著作、20种刊物获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为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全国史学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积极投身加...……更多
...525年之间,而突厥灭嚈哒发生在558~567年间。因此,西方史学界对东方的记载可能也是道听途说,其准确性也不足为信。中国学者余太山经过考证后得出——阿瓦尔人并非柔然人,而是悦般人,这个看法非常有见地。悦般人,实...……更多
...“高丽之争”,实际上就是这种错误的延伸。后来,中国史学界也开始纠正这个错误,但是不够自信,因此会刻意将隋唐时期的“高丽”写作“高句丽”。到了现在,史学界开始恢复自信,直接写作“高丽”。谭其骧画的隋朝全...……更多
白起最终身败名裂,是报应吗
...面他用兵如神,而另一方面他又残忍嗜杀,所以一直以来史学界对他也是褒贬不一,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改变不了他千古名将的历史地位。好了,名将白起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期我们将继续揭开历史的面纱,给大家讲解那些...……更多
...源研究展开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多位专家学者,通过现场授课、研讨交流的方式分享真知灼见和学术成果。桑干河畔的涿鹿地处高原游牧文明向平原农耕...……更多
邓绥:临朝十六载,为东汉王朝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后,都千古流芳,名垂青史。然,汉和帝的皇后邓绥,被史学界誉之为"皇后之冠",也值得大书特书。这是为何?一、邓绥其人不妨从邓绥的生平说起。原来公元81年出生于勋贵家庭的邓绥,短短41年的一生可谓璀璨夺目,光...……更多
中国版图将疆域的形成,离不开此人的贡献
...下去了。而接下来所要介绍的这一个人,他对于中国疆域版图的形成,可以说功劳仅仅之输于秦始皇,那就是同样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厉朝历代,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更多
看看汉武帝多有远见
...着与众不同的抱负与胸怀,一心想要开拓疆土,将四方纳入版图。在他几十年的征战中,中国的版图面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鼎盛。正是汉武帝不知疲倦的开疆拓土,中国才完成了从分裂到统一的伟大飞跃。一、16岁登基的汉武帝,...……更多
二十世纪中国史家的得与失
...在于他们的人生宿命难免跟随时势起落几经沉浮。著名历史学者虞云国先生之所以将新书定名为《学随世转》,即着眼于中国现代史学在世运翻转中的发展流变,而众史家在此过程中的进退得失也将启人深思。论及二十世纪中国...……更多
史学大家 杏坛名师
...国著名数学家钟同德教授等三人。陈支平是我国中国古代史学界、中国经济史学界、民族学与人类学界主要领军学者,同时还在历史理论、文献学、区域社会文化等学科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著作等身,主要有《清代赋役制...……更多
历代君王文治武功排行榜,朱棣、玄烨上榜
...其强悍也是让一些地方不敢进犯明朝。朱棣的雄才伟略被史学家肯定,他在位期间明朝各方面都走向繁荣,如果不是因为性情暴戾,应该受到更多人推崇。第四位:周文王姬昌实际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是由周文王开启的,一直...……更多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与晚年过失
唐太宗李世民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明君,在位期间广施仁政、爱民如子,造就了后来的贞观盛世。唐太宗留下了丰功伟绩,他在位时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这一条就足以成为千古一帝!除了打通...……更多
...无法摆脱主观性与价值取舍,影响及于各国,竟至中国历史学界风靡响从。设若当初欧洲及中国史学理论家于史学史多做揣摩,体察人文意蕴,当可取其所宜而弃其已甚,不至于往而不复,为后人诟病。晚近新潮史学理论家于指...……更多
西汉皇陵的诅咒:长生不老的幻想与盗墓贼的贪婪
...眉军实际上只是名义上负责恢复汉朝。1、新莽之乱后来史学界习惯将唐朝与婺州合并,将西汉与新莽合并。当然,合并的逻辑是不同的:西汉与新莽合并的根本原因是,新芒实际上是西汉的延续,而不是真正的新王朝。——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孔融,作为孔子后裔和少年天才,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孔融的“谢幕”却是不幸的
2024-05-30 06:11:00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在我们的映像中是豪放的
2024-05-30 06:11:00
对于古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成为帝王之师大概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之一。徐元梦:字善长。姓舒穆禄。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相对于大多数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
2024-05-30 06:12:00
《庆余年2》郭麒麟为什么要戴一个项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壹读(ID:yiduiread)作者:敏敏 张艺最近,电视剧《庆余年2》火热播出,有眼尖的剧迷发现了一个细节
2024-05-30 06:13:00
鲁国公主: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之一,宋仁宗第十女,母昭淑贵妃周氏,嘉祐四年五月戊午日(五月廿五日)生于东京潜龙宫,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卒于越州府(今浙江绍兴)
2024-05-30 06:14:00
在三国正史中,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当然是没有的,但刘备和周瑜都不想让自己的部将干掉曹操,那倒有可能是真的:谁都不想单独承受诸曹夏侯的怒火
2024-05-30 06:15:00
他当年在齐地游学的时候,齐地的读书人都讨厌他,排挤他。他后来没办法跑到燕国、赵国、中山国去,到那儿后人家又讨厌他,又排挤他
2024-05-30 06:16:00
盘点我国盛世大治,汉武盛世绝对占有一席之地。汉武帝在位时期,反击匈奴、开通西域,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繁荣富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05-30 06:17:00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率主力部队和姜维对峙于剑阁,而邓艾却另辟蹊径,偷渡阴平,穿越七百里原始森林,来到蜀汉腹地,降江油
2024-05-30 06:17:00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个人太过出众或者处于醒目位置,总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攻击
2024-05-30 06:18:00
公元1363年,陈友谅和张士诚相约东西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发兵安丰,攻打小明王韩林儿,而陈友谅趁机攻打被朱元璋占领的洪都(南昌)
2024-05-30 06:18:00
1994年10月下旬至1995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昭陵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北的一座唐朝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
2024-05-30 06:19: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本报讯(何丽晶 记者邵晶岩)近年来,黑河市档案馆(市委史志研究室)充分发挥档案史志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2024-05-30 06:19:00
朱元璋在世时,为了让后代安心坐稳天下,朱元璋分封了25个藩王,散布全国重要的关隘及边疆,以达到“藩屏帝室,国祚永久”的目的
2024-05-30 06:20:00
1435年1月31日,一代守成明君朱瞻基逝世,享年36岁,他年仅8岁的儿子朱祁镇在众人的拥戴下顺利登基,年号正统。由于主少国疑
2024-05-30 0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