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籍版本从历史深处走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所谓的文化认同,首先应该是情感上的认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古籍“活起来”是一...……更多
...这些典籍文化往往内容繁多、内涵丰厚、意蕴深远,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的双重书写。通识教育是开展中华典籍文化教育最直接、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古代的大学、小学都会教授经典,经典教育承担了传统教育的大...……更多
风流人物、龙与“精灵”
...仁厚侠气,历千秋百世而不衰……龙是十二生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精神图腾,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中历史最为久远、延续时间最长,也是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宗教...……更多
...代典籍,浩如烟海。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珍贵典籍,成为当代出版界关切的问题。15日,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在绍兴上线。这份“浙江方案”,解决了近代文献保存整理的“燃眉之急”,并...……更多
大医精诚 可抵山海
...和独特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几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医药以其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华...……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刻,再到经后世学者不断扩充形成的“十三经”,揭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展览第二单元“轴心时代”立体呈现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首个盛世——百家争鸣时代,有志之士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思想并积...……更多
人民领袖|“典籍守护者”习近平
...卷、线装书册,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习近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中共领导人,他非常关心这些“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更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中国几千年来,历遭磨难,但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未间断。我国流传至今的各类古籍(这里是指1911年以前用文言文、繁体字刻、写的文献资料和书籍),据有关...……更多
担负起记录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重任王春法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更多
到国博,感受中医药文化“智慧之光”
...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岐黄名家灿若星辰,集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之光。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之间,并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着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本次展览以中医药...……更多
...“江陵”,曾是大名鼎鼎的楚国郢都,千百年来,见证着历史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此的张家山汉简为世人还原了怎样的鲜活历史?3月31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第四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揭秘张家山...……更多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新视野)
...风探寻中窥见古人因地因时、因材施治的智慧思虑,发现中华民族历经千秋百疫而不衰的必然文化逻辑和历史逻辑,形成滋润现代中医药文化之树常青的丰沛源泉。第三,源远方可流长,根深才能叶茂。要坚持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多
到国家图书馆地铁站里“探寻文明的印迹”
...领略唐宋明清的世俗百态,分享老北京的趣闻传说,一览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采。活动期间,乘客可以在站内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推荐图书的全文。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还在京港地铁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和17号线次渠站设置了M地铁...……更多
...、创新性发展,使其始终涌动鲜活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气度、性情与智慧,书写在笔墨丹青之中,蕴藏在典籍辞章之间,凝结在器物技艺之上,融汇成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让浩瀚典籍里的美文佳篇、博...……更多
...华文明古籍的智慧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继续照亮中华民族的未来。(完) ……更多
史以明志 气以臻道
...间跨度最大的展馆。中华气功史陈列馆的由来中华气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4000~5000年前的唐尧时期,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及其他著作中已有大量记...……更多
...般。在体验中,我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发挥专业所长,讲好中国故事。”学生董安琦说。考古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晨表示,课程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更多
文脉弦歌丨“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经典著作,走过了百余年。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更多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文字中汲取力量。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官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思和文化精髓。7集文化微纪录片《中国官箴》将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探寻古代官箴中的修身哲学。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更多
儒韵时评丨“祖宗严选”绝在哪儿
...年,历久弥新,“祖宗严选”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见解与智慧。不难发现,老祖宗留下的“严选”之物不光是丰富的物产与广袤的土地,还有传承千年的文字与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诸如“仁、义、礼、智...……更多
2023年度“时代好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和历史演进,融合长江沿岸著名城市变迁和当代发展,为中华民族文明探源,为中国山川大地画像,为中国人民生存与奋斗讴歌,为美丽中国来龙去脉细书史诗。《年度散文50篇(2022)》陈建功 主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该...……更多
坚持“两个明确”为中医药鼓与呼
...久不衰、繁衍至今,愈发光彩夺目。中医药发展史也就是中华民族同疾病进行斗争的记录史,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典籍、临床医案、医治心得等,成就了一代代中医世家、中医大家、中医名家,谱写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辉...……更多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商汤和伊尹的英勇与智慧,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随着考古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相信未来我们会揭开更多关于夏商文明的神秘面纱。 ……更多
...代史家肩负的治史使命。正是透过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发展进程以及思想精华、价值理念得以呈现,得以流传,得以光大,厚植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历史底蕴,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奋进、阔...……更多
以当代巧思连接先民初心,《山海经奇》破译远古神话密码
...山海经奇》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了四千多年前的地理形势、历史沿革和民族风俗。神话封存了先民们对世界的真实感知,浓缩了他们的情感、智慧和意志。以女娲篇为例,片中就解答了“为什么会有女娲信仰”这个问题。对先民来...……更多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弘扬中国精神,铸造爱国之魂。中华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中...……更多
重庆开州区:传承传统文化,启迪人生智慧,“明德”国学课堂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深邃的哲理思想,国学课堂也渐渐成为群众追求精神成长和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近日,重庆市开州区文峰街道双合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明德”国学课...……更多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盛世修文,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典籍版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按照全面覆盖、门类齐全、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古...……更多
东湖评论:从阅读原乡出发,奔赴最美的长江文化风景
...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对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地以此为...……更多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60部。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呈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用过或现在仍使用的民族文字的发展脉络,突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古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古籍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一大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魏忠贤重修三大殿省下两千万多万两白银?这只是加戏罢了
说起魏忠贤的功绩,不少人会提及天启朝的一桩大事 – 重建三大殿。据说当时朝廷为这项工程索银三千万两、工期二十年。而魏公公接手后
2025-05-06 12:30:00
心相近|“永远不会忘记”——中俄友谊故事世代流传
三峡库区万州,长江水流湍急。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内,坐落着一处静谧墓园。苍松翠柏掩映下,汉白玉墓碑上,雕刻着展翅欲飞的白色和平鸽
2025-05-06 12:52:00
一百多年前的惊天阴谋?真正的泰坦尼克并未沉没?
1912年4月14日夜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这艘被誉为“梦幻客轮”的巨型船只,在冰冷且漆黑的北大西洋遭遇冰山撞击
2025-05-06 12:58:00
中国最牛老人:多次和爱因斯坦交流,发明了汉语拼音,活到112岁
中国最牛老人:多次和爱因斯坦交流,发明了汉语拼音,活到112岁“大概是上帝把我忘记了。”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常常说的一句话
2025-05-06 12:59:00
匈牙利是不是匈奴的后裔?基因完全不同,但却认同祖先来自东方
在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与中国一样,姓在前名在后,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使得匈牙利在整个欧洲国家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2025-05-06 13:00:00
三国时期魏国文昭甄皇后的死亡之谜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是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的结发妻子‘文昭甄皇后’,文昭甄皇后在史书中一般以‘甄氏’代称,她的名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为“甄宓”
2025-05-06 13:01:00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1年7月,朱凡,复旦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执行掩护群众转移的任务时被叛徒袁海根出卖,遭到敌军的捕获。凶狠的日军为了逼迫她透露八路军伤员和药品的藏匿地点
2025-05-06 13:06:00
从晋爵亲王例不袭封,到再度复封,辽藩长阳王家族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明朝藩王继承制度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宗绝嗣后,身为小宗的旁支郡王通常会按照支系伦序继承藩王之位。然而
2025-05-06 13:14:00
唐山大地震为什么我国拒绝国际援助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7.8级大地震,这场自然灾害将整个唐山市变为了一片废墟,数十万人在瞬间被埋在了地下
2025-05-06 13:35:00
不要家产带走四个女儿,丈夫笑她活不了,多年她成为上海商业大佬
民国时期,女性思想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放,但是整个社会的潮流还是倾向于男尊女卑。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才女很受人追捧,然而才女之所以那么受人追捧
2025-05-06 13:47:00
宋美龄与外国人的感情往事
1927年12月1日,上海的盛大场面中,宋美龄在亲友两千人的见证下,身着一袭银色旗袍婚纱,挽着兄长宋子文的手臂,缓缓走到蒋介石的身旁
2025-05-06 13:50:00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人才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当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下这掷地有声的二十字时
2025-05-06 09:27:00
原创历史上5个最闻名的谎言,没有1个是真的,但至今还有人毫不疑心
中国的发展到今天为止,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也是发生了许多令人们印象深刻的事件,我们国家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雨
2025-05-06 00:41:00
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一双筷子,承载着我们中国人的情感
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就得用筷子。筷子,是中国独有的餐具,它不仅仅是老祖宗给我们传承下来的一种用餐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和传承
2025-05-05 16:16:00
参与曹家的夺嫡之争的谋士——杨修
这一期我们来讲讲这位汉末文学家,孔融和祢衡的好友——杨修。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喜欢钻研学问博学多才,在当时算是名士。他的父亲是太尉杨彪
2025-05-05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