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06 13: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41年7月,朱凡,复旦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执行掩护群众转移的任务时被叛徒袁海根出卖,遭到敌军的捕获。凶狠的日军为了逼迫她透露八路军伤员和药品的藏匿地点,用极端的酷刑折磨她。他们将她胸前的皮肉割去,企图用这种血腥手段迫使她屈服。然而,朱凡依然坚定不移,视死如归,直到昏迷不醒。面对奄奄一息的朱凡,日军依然没有放弃,他们想出了更加残忍的办法:将朱凡的双腿绑上两艘汽艇,任由她的身体被拉入昆承湖中,芦苇和芦叶的尖锐部分像刀刃般划过她的躯体,滚烫的鲜血染红了湖水。她那时只有22岁,年轻的生命在此刻戛然而止。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一张朱凡的照片,展现了她身穿白色长裙、手捧鲜花、微笑着的模样,这张照片如今安静地陈列在沙家浜革命历史博物馆里,让后人得以瞻仰这位英勇烈士的容颜。她那优雅的微笑,散发着江南女子独有的清丽与典雅,温柔而不失坚韧。朱凡将她最美好的年华毫不犹豫地奉献给了伟大的抗日事业,直到生命定格在22岁,她以鲜血铸就了永不褪色的革命传奇。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朱凡,原名陆慧卿,191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她的母亲姓王,父亲陆亨逵在年轻时随族人来到上海经商,经过数年辛勤努力,站稳了脚跟。朱凡5岁时随母亲迁往上海,开始与父亲共同生活。她是家中的长女,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家境较为富裕,因此很早便开始接触书籍。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发动了震惊全国的“一·二八事变”,那时正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朱凡年仅13岁,却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请愿队伍的前列,表现出了她早熟的家国情怀。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37年,日军对上海发起了猛烈的轰炸,复旦大学所在的校区也未能幸免,朱凡亲眼目睹了校园的毁灭,昔日的同学和朋友在战火中丧命,街头的无辜民众死伤惨重,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她决定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义无反顾地为民族解放而奋斗。

1938年,朱凡加入了雪影社——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外围组织,开始积极宣传抗日,并在剧社内担任老师。为了更好地融入革命,她还特意改名为“朱凡”。她曾解释道:“朱,是红色的象征,代表红军,代表共产党,代表革命,我要做红色队伍中的一名平凡战士。”

1939年秋,朱凡说服家人加入“江南抗日义勇军”,这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新四军在江南地区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由于母亲早逝,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照料,朱凡经过深思熟虑后将弟妹托付给四姨。离家前,她特意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背后写道:“您将永远忘不了这些从母亲身上抛下的可怜孩子”。她的四姨被这位20岁年轻姑娘的决心和牺牲精神深深感动,含泪收养了她的弟妹们。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39年9月,朱凡来到江南抗日根据地,担任陆家市小学校长,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并组织当地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艰苦的环境和紧张的斗争并未让她气馁,反而更让她坚定了继续奋斗的决心。她在一封给弟弟朱介元的信中写道:“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快乐,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我像自由的鸟儿一样翱翔,这正是我们每一个爱国青年的责任。”她放下了所有的物质享受,穿上粗糙的衣服,赤脚与乡亲们一起劳动、捕鱼、住草棚。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0年春,朱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仅21岁的她迈出了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0年2月,中共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交给朱凡一项重要任务——将一封机密信件送到辛庄联络站。尽管辛庄距离不远,但沿途敌人的哨兵严密,情况非常危险。朱凡与农会干部朱汉泉商量,假扮夫妻,成功躲过了敌人的盘查。快到辛庄时,他们被伪军拦住,朱凡冷静应对,利用伪证和伪币成功通过了检查,任务顺利完成。

1941年2月,22岁的朱凡被任命为横泾区委书记兼区政府秘书,肩负起了更加重要的工作责任。在新的岗位上,她不仅要组织抗日工作,还要保持警惕,确保敌人无法渗透。尽管环境艰苦,她依然坚定地相信:“只要依靠群众,革命工作就没有困难!”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1年5月,朱凡被调任辛莫区担任区委书记,并在曹家浜村开展工作。她在这里开设了一家“春来茶馆”,作为区委联络站的掩护地点,然而环境极为恶劣,敌人的活动频繁,前任区委书记便被敌人残忍杀害。朱凡的勇敢和坚定让她成为了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而胡肇汉正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敌人。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1年7月,朱凡在木杓湾接头时被叛徒袁海根出卖。面对敌人的追捕,她毫不畏惧,大声斥责他为叛徒。然而,敌人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更加残忍地折磨她。最终,日军将她绑在两艘汽艇上,拖入昆承湖,鲜血染红湖水,朱凡英勇就义,年仅22岁。

她的遗体最终未能被找到,然而她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却永载史册。她被誉为“江南的赵一曼”,并成为了沙家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象征之一。当地党史研究者通过调查确认,阿庆嫂的原型正是朱凡,朱凡的革命英勇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马英脱险清洋江畔……好多人物、好多情节,现实中都有原型出处,人们说起来滔滔不绝。八十余载时光流转,小说中英雄们的音容笑貌,仿佛穿越时光,依然牵动着乡亲们的心弦。近日拍摄的“平
2025-08-15 11:22:00
3个月2次翻拍《亮剑》,一部比一部辣眼睛
...在其中看到历史的影子。李震将军,就是赵刚这一角色的原型,而并非影片中呈现出的那种“废铁”。此外作为一个抗日剧,战争戏才是一大重头戏。可《亮剑之血债血偿》中,却砍了多大半,反而
2023-03-16 14:08:00
...副大队长贾正喜逝世,系小说《敌后武工队》中“贾正”原型\" src=\"/newsimg/409/851/baec701ff890adceccb5484df156d2253ff55fcd
2022-12-11 12:41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面对敌人的报复性抓捕,节振国刀劈日本兵
2025-08-22 10:14:00
丰碑永矗大王庄
...右前方高高的马头墙上的巨幅画,描绘了王氏亲兄弟刀劈鬼子兵的场面。当时广场有几个村民,书者随机采访一个人,他说他是英雄后人,烈士名单里有他先人。书者拍了照,用“纪念英雄”为题发
2023-07-07 02:01:00
抗日英雄谱丨14岁少年英雄王璞:面对日军机枪 宁死不投降
...坚如磐石的信仰谱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抗日赞歌06:24不上鬼子学,不念鬼子书;不吃鬼子糖,不上鬼子当;不向鬼子说实话,不给鬼子带路;不暴露八路军,不说出村干部。——晋察冀抗日根
2025-07-07 10:16:00
央视点名批评的4部烂剧,每一部都没眼看,你不小心看过几部?
...,过于冒犯女性。 4、《雷霆战将》该剧是以李云龙主要原型王近山将军等英雄故事为模板,全新创作的青春版战争剧。把抗日剧拍成了偶像剧,背离历史真实,被网友痛批。十四年抗战艰苦卓
2023-03-17 23:09:00
最侮辱观众智商的抗日剧,不打鬼子就谈恋爱,甚至还有狗血四角恋
...不是韩剧,我还真差点信了邪! 这壁咚表白的戏码,比鬼子突袭还让人猝不及防,敢情导演是把炮火纷飞的战场当做了爱的伊甸园,硬是塞进了偶像剧的全套装备,这波操作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2024-03-08 01:05:00
郑耀先原型人物是谁:一个虚构的特工,一个真实的英雄
...是一个虚构的特工,但他也是一个真实的英雄。郑耀先的原型应该是原军统少将程一鸣。程一鸣在1926年参加上海工人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程一鸣赴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2023-11-20 19: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