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明朝藩王继承制度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宗绝嗣后,身为小宗的旁支郡王通常会按照支系伦序继承藩王之位。然而,一旦他们继位,原先的郡王封号则会根据规定被除去。例如,秦藩的富平王朱志就有四个儿子,但即使他继承了秦王的位置,富平郡国还是会按惯例取消封号,而三个庶子则会另行获得新的郡王封号。若将朱志视作首封郡王,郡国除封尚算情有可原,那么荆藩的都梁王朱祐橺就更为特殊。虽然他是嗣封郡王,但在继位成为大宗后,都梁郡国依然被取消封号。
这一现象源于明朝的“郡王入继大宗,郡爵不再袭封”的政策,而这一政策与宗庙制度紧密相关。按照古代的“天子七庙,诸侯五庙”传统,宗王作为诸侯之一,拥有供奉祖先的宗庙。宗庙的始封君被视为始祖,继任的宗王则按世系排列,始祖的地位万世不变。在明朝之前,实行的是“继统即继嗣”的制度,意味着一旦入继大宗,小宗的宗庙就不再供奉该宗王。然而,明朝则有所不同,实行了“继统不继嗣”的政策,宗系依旧属于小宗。这就意味着,如果郡王继位大宗后,若其原郡爵不除封,小宗的宗庙供奉便会面临困扰。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辽藩的长阳郡国,在朱贵烚袭封辽王后,虽然根据惯例被除封,但奇迹般地在数十年后得以复封。那么,长阳王家族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得以突破常规呢?
朱贵烚出生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十二月初十,作为辽简王朱植的庶长子,他的母亲身份不明。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十一孙,也是最后一位在祖父生前出生的孙子。其父朱植是明太祖的庶十五子,最初藩地在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市),是明初九大塞王之一。然而,由于在靖难战争中错误站队支持建文帝,最终被清算。广宁藩地被内迁至荆州,同时广宁三护卫也被重新编制为三卫,新的护卫军则以刚复建的荆州中护卫为核心。
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年仅8岁的朱贵烚被封为长阳王,封号来源于湖广布政司荆州府下辖的长阳县。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五月,辽王朱植去世,由于当时成祖正在征战漠北,追谥工作直到九月才由仁宗朱高炽完成。由于朱贵烚的嫡长兄朱贵煐早逝,他继承了辽王之位。
朱贵烚最初被视作贤王,博得了不少好评。宣德三年(1428年),他曾上奏朝廷,提名陈绍先为辽王府的纪善。尽管这打破了“选才授官出自朝廷”的传统,但宣德帝仍然欣然批准了这一提案。宣德四年,他还主动为弟妹们上疏请求封号和居所。这些举动让他成为宗室中少数几个有为的王爷之一。
然而,在宣德年间,朱贵烚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做出一系列荒唐的行为,甚至在宣德五年(1430年),湖广部门上疏控告他恶意囚禁荆州右卫指挥同知翟宾,并且与平民女子一起饮酒作乐。同时,他还多次试图加害已被废的弟弟们,情况越来越恶化。
到宣德九年(1434年),朱贵烚更是因克扣弟弟朱贵的岁禄而对其进行暴力惩罚,引发了朝廷的投诉。他的行为逐渐不可容忍,不仅暴力对待家族成员,还与庶妾发生不正当关系。朝廷最终在英宗即位后,决定废除朱贵烚的辽王爵位,并将其降为庶人,发配至父亲的墓园守墓。
尽管朱贵烚被废除爵位并送往墓园,但他的余威并未彻底消失。他的长子朱豪?,在废除父亲爵位后,虽然被降为庶人,但他从未放弃过恢复家族地位的希望。在父亲死后,朱豪?终于得到了复封的机会。在他长时间的努力下,经过了31年的艰难奋斗,终于在成化十二年(1475年)正式晋封为长阳王,实现了对父亲遗失封号的复归。
这一系列复杂且充满波折的继承故事,见证了明朝宗室制度的严苛与复杂,也反映了王位继承中人物的挣扎与命运的波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