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8 04:2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本报记者 李 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08日 第 08 版)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前的维护。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对石刻拓片进行古籍数字化拍摄。

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图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期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打造的“构建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与服务实践案例”,入选2023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古籍数字化不仅能让古籍所承载的信息得到更好保存,还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广泛、便利地传播,令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的生机。

涵盖丰富资源

打开中国国家图书馆网页,“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入口就在最显眼的位置。甲骨文文献、碑帖拓片、宋元明清善本……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网页上免费浏览阅读这一件件珍贵的古籍资料。

今年9月,该资源库再次上新,新建“民族文字古籍特藏”等专题库,新发布佉卢字、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藏文等16个文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60部。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呈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用过或现在仍使用的民族文字的发展脉络,突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包容性。

古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古籍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一大要点。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近年来,古籍再生性保护取得突出成果,全国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超过13万部(件),39家单位参加联合发布。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的资源数量超过10.3万部(件)。

“‘中华古籍资源库’几乎涵盖了中华文明各类型珍贵文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2020年4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征集的古籍资源统一整合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下。2021年11月,为方便读者阅览和利用古籍资源,“中华古籍资源库”开始实行免登录阅览。目前,该库已拥有书籍影像资料逾2640万页,服务级别的数据总量达1013TB,近3年来访问量超3亿人次,是目前国内古籍资源类型最多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全库实现了统一检索、高清呈现,免注册登录,公益服务,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构建起一座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张志清说。

在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龙伟看来,“中华古籍资源库”所开展的古籍数字化工作,能很好地解决古籍“藏”与“用”的矛盾。

“保存古籍有严格的保存环境和管理要求,这就使得其使用、阅读受到诸多限制。所以从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角度看,古籍数字化可以让更多人以便捷的方式阅读到古籍,平衡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提高古籍传播的广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古籍数字化的过程包括前期对文献进行整理、修复、版本鉴别等一系列工作,利于推动相关文献研究,扩展古籍研究的深度。”龙伟说。

提升阅读体验

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内,记者随机挑选了一本古籍体验阅读。书籍以图像形式呈现,读者能清晰地看到纸张泛黄、褶皱的痕迹。书籍封面页两侧有横竖两把尺子,标注出其原本大小。书籍内页的文字影像非常清晰,并可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而且页面加载速度很快,与阅读普通电子书的感受几乎没有差别。

据介绍,目前,“中华古籍资源库”包含24个专题子库,已基本实现整库资源统一检索,读者可检索书名、著者等信息。围绕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库还提供了专业的文献著录和内容标注,为读者使用提供便利。比如“碑帖菁华”专题库,除了有全文影像、著录石刻拓片的基本信息外,还实现了地点、时代的关联检索,公布了3000余幅明清石刻拓片的录文。“甲骨世界”专题库,标注了甲骨文献的出土地、时代、来源、尺寸、数量及释文等内容,并提供实物与拓本影像的关联查看。龙伟表示:“可以说,读者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对古籍进行全文影像阅览的同时,也在享受丰富的、专业的研究成果。”

良好的阅读体验背后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龙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下,为尽快满足读者的阅览需求,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合作,开展馆藏善本缩微胶片数字化。这种方式成本低、速度快,在5年多的时间里,已使中国国家图书馆2/3的古籍善本实现了数字化和在线阅览。

“另外,我们还采用一些技术手段,让数字文献更好地长期保存和使用。比如在古籍拍摄采集阶段,我们收集的影像分辨率非常高,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古籍原貌。但在服务端,则采用深度压缩技术,对图像进行分层、分区压缩处理,既能减小文件传输量、加快传输速度,又能保证读者能看到很清晰的文字,不影响阅读体验。”龙伟说。

因为涉及众多技术环节,古籍数字化需要多部门合作完成。龙伟向记者介绍,“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完善的过程中,既需要文献整理,又需要进行数据加工、网络发布。“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各部门加起来有几百人在为这一项目提供服务。”龙伟指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数量巨大,与之相应,古籍数字化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多方支持,继续加快古籍数字化和共享发布力度,以更好满足和服务读者阅读需求。”

开展国际合作

“中华古籍资源库”还积极开展国际古籍数字化合作,推动大批存藏海外的中华古籍以数字化形式回归。

2009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达成协议,对该馆所藏中文善本进行数字化。目前,这些数字化古籍发布在“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哈佛大学善本特藏”专题库,包括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经部和史部善本等约1150部。

2009年,日本东京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4000余种汉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2018年,日本永青文库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36部4175册珍贵汉籍。后续,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将这批汉籍进行了数字化,于去年上线“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专题库,该库数字资源共计37万余页。

“中华古籍资源库”的“敦煌遗珍”专题库(国际敦煌项目)也是一项中外古籍数字化合作的典范。

“敦煌西域文献散藏于世界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机构,这增加了研究与利用的困难,也使得开展国际合作成为敦煌西域文献整理研究的必由之路。”龙伟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际敦煌项目(IDP)的发起机构和主要合作机构之一,多年来联合世界各地的收藏机构,共同开展敦煌西域文献保护、编目和数字化,利用统一平台发布文献信息与图像,为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活动提供资源。

英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日本龙谷大学、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科学院、敦煌研究院、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均已先后加入IDP项目合作,将所藏文献的数字图像委托发布于IDP数据库。截至今年11月,IDP数据库发布的文物文献图像资料已达59.25万幅。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文献23.47万幅,占全库总量的40%。

张志清认为,“中华古籍资源库”开展国际古籍数字化合作,一方面能够在网络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海内外汉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明交流互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典籍获得数字生命,在“云端”安家永驻。不久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进行了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为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
2023-08-04 06:18: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陶渊明集》八卷。国家图书馆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刘微)“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9月9日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本
2024-09-11 12:01:00
...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85万叶,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山东省图书馆藏宋刻本《文选》等珍贵文献,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
2023-07-09 11:22:00
“典籍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
...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举行。论坛上,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册府千华 锦水含章:四川大学古籍菁华展”正式揭幕,全国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四
2023-10-21 01:52:00
...资源,同时也是世界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国际著名图书馆学家钱存训先生判断:“至于中国书籍的产量,直到十五世纪末,比世界上各国书籍的总数还要丰富。”通过“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十
2025-04-29 09:47:00
推动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走深走实
...特色亮点和阶段性成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全国图书馆、出版社等古籍存藏与研究机构的180余位代表出席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一级巡视员刘小琴在致辞
2024-08-22 16:11:00
...研究者、读者见面。在今年新设的古籍数字化展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展示了《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识典古籍网、据意查句等古籍数
2023-02-21 08:47:00
人民领袖|“典籍守护者”习近平
...,他很开心:“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2019年3月24日,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前,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
2023-11-26 20:18:00
军事科学院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
...珍贵图书档案,完善古籍存藏设施……近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馆长冯占英梳理正在进行的任务清单,深感责任之重。“习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06-25 18: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阜阳街头惊现两匹“溜达马”
大皖新闻讯 10月25日,阜阳一家马术训练场馆的两匹马脱逃后,到马路上“溜达”,阜阳交警发现后及时联系场馆工作人员,并配合驯马师成功控制住马匹
2025-10-26 17:5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摄制 董文博
2025-10-26 12:59:00
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贴心兑换残损币,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高亚亚近日,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凭借耐心、细致的服务,成功为一名五十多岁的客户兑换了因保存不当而严重破损的大量残损人民币
2025-10-26 12:28:00
东昌府区新区小学开展硬笔书法比赛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为落实区教体局《四五行动方案》中“学生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025-10-26 12:30:00
兔宝宝因货运重量存在误差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处罚结果公示一栏中获悉,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 002043)因在船舶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中托运人提供的验证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误差
2025-10-25 09:30:00
数字铭忠魂,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密码!
今天(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日子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一组数字始终震撼人心、不容忘却 75年前他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在这场残酷鏖
2025-10-25 08:07:00
“本人没到场,他们就将我们的车过户了,现在钱没见到,车也不见了踪影。”10月23日,宣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他和合伙人的车辆被榆林景达恒盛汽车检测站(以下简称
2025-10-25 07:48: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彬)近日,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精准施策,为辖内某柴烧工作室授信50万元,以金融力量为这门古老的柴烧工艺注入新动能
2025-10-25 07:48:00
纵览·9张|小书店里的诗情
壹 在石家庄,有一家“晴朗文艺书店”,它是无数诗词爱好者心中的“精神驿站”。店主李树冬,是怀揣文学梦的诗人,也是深耕俄语文学的翻译家
2025-10-25 07:47:00
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
10月23日,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义松介绍,京鲁奖教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
2025-10-24 14:0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10月23日,青海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用布蘸取不明物品涂抹牛羊胴体,使其表面呈现异常鲜艳的红色
2025-10-24 15:19:00
2024年8月24日,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圆满闭幕,闭幕式暨综合汇报演出为这场历时多日的艺术盛宴画上了精彩句号
2025-10-24 15:32:00
借力国际平台 共谋发展新篇 灵武市农交会推介会成果丰硕
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圆满落幕,而宁夏灵武市在盛会中呈现的“黄金奶源”与“滩羊臻品”依旧香韵悠长,引人回味。10月17日
2025-10-24 15:32:00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
2025-10-24 15:32:00
指尖传温情 泰安联通宁阳营业厅暖心服务获点赞
鲁网10月24日讯近日,泰安联通宁阳县中心营业厅,一对聋哑夫妇进厅办理业务,因语言交流受阻,营业员用细致服务化解沟通难题
2025-10-24 1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