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何以中国】守护古籍,让文化血脉永续流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9 11:22:00 来源:杭州网

光明网讯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阅尽沧桑,斯文在兹。古籍是古人思想的宝藏、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把中华文明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纵观历史,知古鉴今,博古通今,保护典籍关乎民气国运。如今,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没有理由不保护好层累而来的古代典籍。数据显示,全国现存古籍5000多万册(件),仅汉文古籍就有3000万册左右。这无疑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馈赠。

古籍浩如烟海,但并非都是完好无损的,据披露,有1000多万册(件)古籍亟待抢救性修复,可谓任重道远。这需要有关各方既要保持耐心,精心修复古籍,也要采取新的科技手段,创造性解决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难题。好在近年来古籍修复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依托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85万叶,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山东省图书馆藏宋刻本《文选》等珍贵文献,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而此前困扰古籍修复的人才缺乏问题也得到了初步缓解。十多年前,全国图书馆系统拥有的修复师不足100名,学历以高中、大专为主,年龄多在40岁以上。如今,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高校教学“三驾马车”,修复师数量已增至约1000人,半数拥有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年轻人已成为主力,修复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而随着《典籍里的中国》《古书复活记》等顶流节目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投身古籍修复行业。

当然,强调保护,并不是意味着把古籍束之高阁。保护的目的是运用,是作用于当下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让古代典籍“活起来”,才是古籍保护的终极目的。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已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全国39家古籍收藏单位在线开放共享古籍数字资源超过2.2万部,极大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古籍资源的利用需求。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使用古籍,通过人工智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实现古籍文本的结构化、体系化甚至图谱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应用场景。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古籍自动整理系统,能给古籍加标点,对人名、地名、官职、时间等进行标记,准确率高达94%—98%。系统从儒家理学巨著《宋元学案》中自动提取“弟子”“家学”“交游”等人物关系,可视化呈现了“宋代学术关系网络图”。这无疑为古籍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要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有传承就有创新,唯有根据新的时代要求,直面当代中国的问题,才能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有关各方,一方面要做好保护工作,采用各种新科技手段留住历史的真实面影,不使其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散佚;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使之成为丰厚的文化滋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丰富的古代典籍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何把其中优秀的内容传承下去,也是“国之大者”。唯其能被更多人以各种方式看见,并成为人们的文化滋养,才能让中华文明的血脉永续流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14: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领袖|“典籍守护者”习近平
...书《儒藏》的编纂情况。“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习近平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在行文、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华文化典籍,密度极高,从容
2023-11-26 20:18:00
...史文化的最主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血脉。古籍整理出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责无旁贷,仍需坚持做好基础性工作,这是古籍出版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随后,徐教
2023-10-15 09:29:00
...碎丹青”的互动解谜游戏受到年轻人欢迎。观众受邀以“古籍修复工作者”的身份进入互动体验,根据互动终端给出的逻辑和剧情,在遍布《楚辞》《黄河舆图》《永类钤方》等古籍的展陈空间进行
2023-08-04 06:18:00
“典籍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艺静10月20日,“‘典籍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举行。论坛上,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册府千华 锦
2023-10-21 01:52:00
...解了我们的历史,认识了我们的文化,找到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近些年,除了“中华古籍资源库”持续更新,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社会团体、热心人士都各尽所能建设了
2024-03-14 06:39:00
军事科学院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
...魏寅报道:整理重要历史文献,修复珍贵图书档案,完善古籍存藏设施……近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馆长冯占英梳理正在进行的任务清单,深感责任之重。“习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
2023-06-25 18:06:00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本报记者 李 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08日 第 08 版)中国国
2023-12-08 04:25:00
...件古代文物。这批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资源,也是南京大学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是全体南大人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南大人优秀的学术传统
2023-06-09 06:05:00
...没想到,在杭州一家商场的美术馆里能看到这么多珍贵的古籍宝贝,真是难得。”一位从北京慕名而来的古籍爱好者由衷地说。这里正在举办“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展出的近150
2024-12-24 12: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这是雷军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雷军最危险的时候。文|何伊凡编辑|马吉英头图摄影|邓攀4月1日之前,雷军的声誉达到了企业家的新高度
2025-04-02 14:43:00
海口一果园突发大火近2000株荔枝树被毁 火灾原因待查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记者 姜飞3月26日中午1时左右,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一处面积约70亩的荔枝园,突遭大火侵袭,近2000株正处于丰产期的荔枝树被烧毁
2025-04-02 14:49:00
近日,一青年男士来到中国银行东营黄河路支行要求柜台取现20,000元,受理柜员经查询发现该账户为受害人资金预警账户,且命中反诈模型被全额冻结
2025-04-02 14:50:00
橙友“xzW9RdYQ”昨天在橙柿互动“求助建议”论坛发帖:有事情找橙柿直通车。我3月31日下午5点左右反映的萧山区通城北路北塘河北至建设四路段
2025-04-02 15:00:00
据深圳航空消息,4月1日,ZH9539深圳-景德镇航班登机结束后,机上两名旅客发生纠纷,一名乘务人员在维护客舱秩序过程中手臂轻微受伤
2025-04-02 15:00:00
千年古镇遇见Z世代 周庄探寻“逆生长”密码
【点睛】古镇缓慢的生活节奏打破了都市"时间枷锁",周庄提供的"时空福利",让年轻人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这种时空体验的转变
2025-04-02 15:02:00
江南时报讯 50元、100元、200元、500元……4月1日下午,一场特别的爱心捐助活动在东海县驼峰司法所上演。带着温度的爱心捐款表达着对矫正对象杨某的关爱
2025-04-02 15:03:00
坐着专列去旅行,老伙伴们快上车!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记者 贾凯璐“快来尝尝我老伴卤的鸭脖,绝对好吃!”“咱俩先加个微信,一会儿下车了我帮你拍照
2025-04-02 15:11:00
面对着自家地头残留的3个光秃秃的树墩,陕西眉县金渠镇金渠村(原小寨村)73岁村民屈老先生最近想不通,就“我栽了近30年的桐树
2025-04-02 15:13:00
“脱手驾驶”“AI代驾”“高阶智驾”——一段时期以来,部分车企的营销话术正在将“智能驾驶”的技术边界变得模糊。一些天花乱坠的说辞
2025-04-02 15:13:00
4月1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幼儿园着火引发关注。网上多段视频显示,街边一幢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顿时浓烟滚滚,现场一侧是一家干洗店
2025-04-02 15:13:00
安徽祁门:春茶交易红火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4月2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金东茶叶交易市场,茶香四溢,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春茶交易红火
2025-04-02 15:20: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4月2日向媒体表示,目前有近30支中国救援队超过500名救援队员在缅施救
2025-04-02 15:26:00
潍坊市图书馆清明节开放公告及活动预告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潍坊报道清明踏春时,书香伴你行。清明节期间,潍坊市图书馆坚持开放不闭馆,融节气之韵于书香,精心策划了多项阅读推广活动
2025-04-02 15:31:00
乳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书法为礼,墨韵传情
近日,乳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任国臣主任收到患者张阿姨亲手书写的一幅书法“妙手仁心术,医道亦非凡,福泽八方聚,杏林春光暖”
2025-04-02 1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