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何以中国】守护古籍,让文化血脉永续流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9 11:22:00 来源:杭州网

光明网讯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阅尽沧桑,斯文在兹。古籍是古人思想的宝藏、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把中华文明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纵观历史,知古鉴今,博古通今,保护典籍关乎民气国运。如今,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没有理由不保护好层累而来的古代典籍。数据显示,全国现存古籍5000多万册(件),仅汉文古籍就有3000万册左右。这无疑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馈赠。

古籍浩如烟海,但并非都是完好无损的,据披露,有1000多万册(件)古籍亟待抢救性修复,可谓任重道远。这需要有关各方既要保持耐心,精心修复古籍,也要采取新的科技手段,创造性解决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难题。好在近年来古籍修复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依托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85万叶,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山东省图书馆藏宋刻本《文选》等珍贵文献,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而此前困扰古籍修复的人才缺乏问题也得到了初步缓解。十多年前,全国图书馆系统拥有的修复师不足100名,学历以高中、大专为主,年龄多在40岁以上。如今,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高校教学“三驾马车”,修复师数量已增至约1000人,半数拥有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年轻人已成为主力,修复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而随着《典籍里的中国》《古书复活记》等顶流节目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投身古籍修复行业。

当然,强调保护,并不是意味着把古籍束之高阁。保护的目的是运用,是作用于当下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让古代典籍“活起来”,才是古籍保护的终极目的。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已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全国39家古籍收藏单位在线开放共享古籍数字资源超过2.2万部,极大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古籍资源的利用需求。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使用古籍,通过人工智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实现古籍文本的结构化、体系化甚至图谱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应用场景。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古籍自动整理系统,能给古籍加标点,对人名、地名、官职、时间等进行标记,准确率高达94%—98%。系统从儒家理学巨著《宋元学案》中自动提取“弟子”“家学”“交游”等人物关系,可视化呈现了“宋代学术关系网络图”。这无疑为古籍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要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有传承就有创新,唯有根据新的时代要求,直面当代中国的问题,才能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有关各方,一方面要做好保护工作,采用各种新科技手段留住历史的真实面影,不使其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散佚;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使之成为丰厚的文化滋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丰富的古代典籍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何把其中优秀的内容传承下去,也是“国之大者”。唯其能被更多人以各种方式看见,并成为人们的文化滋养,才能让中华文明的血脉永续流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14: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领袖|“典籍守护者”习近平
...书《儒藏》的编纂情况。“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习近平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在行文、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华文化典籍,密度极高,从容
2023-11-26 20:18:00
...史文化的最主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血脉。古籍整理出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责无旁贷,仍需坚持做好基础性工作,这是古籍出版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随后,徐教
2023-10-15 09:29:00
...碎丹青”的互动解谜游戏受到年轻人欢迎。观众受邀以“古籍修复工作者”的身份进入互动体验,根据互动终端给出的逻辑和剧情,在遍布《楚辞》《黄河舆图》《永类钤方》等古籍的展陈空间进行
2023-08-04 06:18:00
“典籍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艺静10月20日,“‘典籍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举行。论坛上,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册府千华 锦
2023-10-21 01:52:00
...解了我们的历史,认识了我们的文化,找到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近些年,除了“中华古籍资源库”持续更新,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社会团体、热心人士都各尽所能建设了
2024-03-14 06:39:00
军事科学院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
...魏寅报道:整理重要历史文献,修复珍贵图书档案,完善古籍存藏设施……近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馆长冯占英梳理正在进行的任务清单,深感责任之重。“习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
2023-06-25 18:06:00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本报记者 李 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08日 第 08 版)中国国
2023-12-08 04:25:00
...件古代文物。这批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资源,也是南京大学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是全体南大人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南大人优秀的学术传统
2023-06-09 06:05:00
...意的实践成效。近年来,字节跳动运用AI等技术持续推动古籍数字化进程。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典籍是传承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它们是中国古典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基础,是社会大
2025-04-29 09: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部门回应“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已联系双方协调处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男子在广东惠州一餐厅点了炒蛏子和螃蟹两个菜661元一事引发关注。对此,10月7日上午,记者从属地街道办事处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
2025-10-07 11:47:00
打卡蔚县玉皇阁
10月6日,游客在蔚县玉皇阁游玩。国庆假期《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蔚县玉皇阁迎来众多游客玉皇阁又叫靖边楼始建于1377年10月6日
2025-10-07 09: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