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市文化工作者指明方向增添信心——
守护文化根脉 传播中华文明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王峰余梦娇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文化工作者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守护中华文化根脉,让古籍走出“深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国国家版本馆里,有一批由南京图书馆、十竹斋艺术集团等单位选送的江苏展品在展出。
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介绍,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古籍大省。全省古籍收藏总量约450万册,其中1422部被收入第一到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全国总量的10.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提供了及时而宝贵的指南。”陈军说。
作为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重镇,南图拥有馆藏古籍160万册(件),63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全国总量的4.8%。这得益于南图有一批练就“火眼金睛”的专家。不久前去世的版本目录学专家沈燮元曾参与“南图过云楼藏书”鉴定会,南图馆藏十大珍本古籍中,北宋写本《温室洗浴众僧经》和辽泥金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一卷,均经这位老专家手购得。为了让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走进千家万户,南图一方面深挖“家底”,依托数字化手段,留住中华文化和文明之根;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古籍的整理研究、出版利用工作,并举办南图讲座、嘉惠论坛及各类主题的古籍展览等活动,深受读者欢迎。
明末清初,著名出版家、篆刻家胡正言在南京鸡笼山下设立居室,取名“十竹斋”。胡正言以心无旁骛的匠人精神打造了象征中国水印木刻版面的巅峰之作《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印谱》。2014年起,我市正式实施十竹斋品牌复兴计划——设立“十竹斋饾版拱花水印木刻技艺传习所”,启动《十竹斋笺谱》重刊工程。如今,《十竹斋笺谱》己亥重刊版和所用的雕版工具作为古籍典藏、研究和展示的标杆,被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收藏并展出。
十竹斋艺术集团董事长陈卫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提升了更宏阔的视野,也提出了更高远的目标。”十竹斋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切实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立足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不断加强文物、艺术的研究阐释和活化利用。接下来,十竹斋将启动《十竹斋画谱》新版刊印工程,开展围绕《十竹斋笺谱》的主题沙龙雅集等活动,并利用十竹斋艺术产业链的品牌和资源优势,依托艺术数字化等领域先进的理念、技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要加强对典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把中华文明传承好、发展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外,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姜巧玲说,地方志作为记载地域历史脉络与风土人情的文献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因素。新时代的南京方志人要树立起方志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己任,讲好南京故事,传播南京声音,传承城市文明。
南京历史上有近万部文献资料,但散落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南京出版社《金陵全书》文献整理出版工作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14年,工作十分艰辛。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用“上穷碧落下黄泉”来形容这个过程。南京出版社和相关单位组织专家学者对现存南京地方文献的种类、数量、保存现状以及收藏地点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在编纂过程中,对分散收藏在全国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流散在民间和国外的各类文献精挑细选,使得一批长期被束之高阁的南京文献化身百千,初露真容。《金陵全书》还开创性地将近现代档案列入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让收藏在图书馆、档案馆里的文献档案“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也很受启发。”卢海鸣说,“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古’的内容不仅包含馆藏的古籍善本,还有蕴含于各种书中更广泛意义上的历史经典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如何让其生动地活于当下并延续下去?我们认为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加大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金陵图书馆馆长、党总支副书记焦翔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深感振奋。”近年来,金陵图书馆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包括陆续推出国学普及教育“习经堂”项目、联合办班深化经典阅读的“金陵·浦江学堂”、为视障和健全读者融合的研学项目“诗游南京文览金陵”、联合全市各区公共图书馆以《科学的南京》这本南京传世名著为基础广泛开展的科普系列活动等。这些馆内+馆外、社科+自科、坐读+走读等相结合的阅读推广项目,活化和创新了阅读方式。
薪火相传培育人才,让更多人从文化遗产中汲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受鼓舞,并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京大学博物馆兼图书馆副馆长史梅说。南京大学经过120余年的积累,收藏有近40万册古籍线装书和1万余件古代文物。这批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资源,也是南京大学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是全体南大人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南大人优秀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史梅介绍,为了能够让这些宝贵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整理、保护以及宣传推广工作,也为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提供了相关资料。“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信心、明确了奋斗方向。我们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深入发掘其蕴藏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并使之发扬光大,让广大师生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汲取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史梅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们人文社科工作者增添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冯保善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及明清文化的研究。他说,作为高校从事传统文化研究、教学的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典籍,要进一步发掘,更全面系统地把握;对于传统文化经典,要进行更加科学可信的高质量整理,并推出更多精校、精注本,既有学术层面的,也要面向大众普及。他表示,身为教师,传道授业、立德树人,“要在三尺讲台上讲好中华文化、中国故事,薪火相传,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09: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