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南极考察队成功回收潜标 无人机远程操作安全高效
...标的方式,与传统回收方式相比可以节约70%的时间,更加安全高效。而使用的重型无人机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发,具有大负载、高机动、抗低温等特点,适于在极地等特殊区域作业。在挂钩钩到潜标...……更多
...失。据介绍,本次潜标回收和布放任务密集、时间紧张,考察队克服了诸多困难,在3天内完成其中8套潜标的回收与布放,所获取的连续的、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有助于加深对阿蒙森海冰间湖及开阔大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认识。此...……更多
阿蒙森海沿岸调查企鹅栖息地“雪龙2”号8小时冲破海雾
...和“天惠”轮正行驶在浮冰区。 新华社发2023年12月8日,考察队在搭建大型临时建筑(无人机照片)。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正在罗斯海新考察站开展卸货作业和人员登陆工作。 新华社发2023...……更多
...龙2”号3月29日电(记者周圆)记者29日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获悉,本次考察期间,考察队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开展了冰下基岩无人机电磁探测,成功采集基岩电磁数据并实现了三维电阻率成像。这标志着我国在南极地质...……更多
无人机在我国南极内陆考察中大显身手
...无人机在我国南极内陆考察中大显身手。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耿通在昆仑站附近进行无人机科考作业。(新华社发)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的多位考察队员,利用无人机和多种传感器...……更多
...万里,本次考察于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460余名考察队员或奋战在冰原建设秦岭站,或奔波于“5海5站”探索新知,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南极考察新篇章。冰原之上起“秦岭”2月7日,南极大陆,再度点亮新的坐标—...……更多
...极地考察40周年。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开始,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奋战冰雪,书写着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武汉大学师生参与了我国39次南极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他们手绘了我国南极第一...……更多
穿越赤道时, “雪龙2”号33小时援救遇险船只
...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近日穿越了赤道,就在考察队员为穿越赤道而举行纪念活动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情让“雪龙2”号在赤道附近足足停留了30多个小时,“雪龙2”号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更多
...照片)。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我国南极科考任务首次由3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从上海出发,“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更多
万家乐携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启技术合作探索新征程
...龙号”,提供净饮水保障每一次探索极地,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都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展开为期几个月的科学考察工作。本次万家乐选用了最新推出的云露 800 Pro凉白开净水器,为科考队员提供安全便捷的净饮水保障。万家乐云露8...……更多
...越西风带提供丰富而精准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俱备,考察队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最优的穿越策略。“此次前面有两个气旋。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狭窄的空隙。”“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在穿越西风带前介绍,整体...……更多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新家”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启程,他们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它将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也将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常...……更多
深约3000米  中国在极地布放首个生态潜标
...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 摄)北京时间1月6日,考察队在布放潜标。(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新华社“雪龙2”号1月7日电(记者 周圆)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更多
凯旋!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完成考察任务回国
...巩晗 胡润新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平安顺利地返回国内。4月8日“雪龙2”船停靠香港,“雪龙2”船访港筹备委员会联合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在尖沙咀海运码头举行了...……更多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成功测定全年空天观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官方消息,日前,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昆仑站首次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空天观测提供了坚...……更多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有何收获?
...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 为什么要布放这套生态潜标呢?因为它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南极磷虾的季节分布特征,分析...……更多
“空天强国”思政大课激发广大师生报国志向
...陆,建成了中国首座南极考察站。4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考察队拥有更强大的后勤保障、更先进的科研仪器、更丰富的考察经验,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测技术以及独立自主的空天测绘遥感信息技术,实现我国极地科考现代化发展...……更多
南极科考归来,几位队长讲述最难忘的那些事
...成果。”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山东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本次南极考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考察队队...……更多
“火眼金睛”的神人又出名场面,验出来的是真国货之光
...北极格陵兰岛还要再严峻。 水哥在南极穿的是中国极地考察队的波司登同款,里头只穿了薄薄一件贴身衣服,外头直接裹上专业羽绒服身上就已经足够暖和。但他的面部暴露在外,没冻一会就感受到了刀割般的疼痛。相比之下...……更多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
...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日前圆满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介绍,在中国第40...……更多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雪地车进行海冰道路修整。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图⑤:考察队在长城站进行卸货作业。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图⑥:考察队在布放潜标。新华社记者 周 圆摄图⑦:罗斯海新站建设现场。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图⑧:“...……更多
“我在南极之巅看星星”
...记者 余梦迪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察队员不断奔向最远的南方。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到秦岭站,南极考察站的“中国范儿”,见证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和卓越成就。作为这一伟大...……更多
...社记者张建松、孙青取得丰硕考察成果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10日凯旋。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员在我国南极昆仑站成功安装并运行一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冰盖之巅”,这台“不怕酷寒、...……更多
...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研究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更多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记者 高雅洁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在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于2023...……更多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部返回上海母港。翻阅航行日记、数据库、样品箱,看看考察队都带回了哪些成果。这是一组定格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的新纪录: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天惠”轮3船保障实施的南极考察;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更多
9图速览!2023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硕成果。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开启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此次考察将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陈世涵【亲历者说】南极太美丽太...……更多
...)昨天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活动在上海举行。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计划明年4月返回,航程总计3万多海里。第40次南极科考最突出的亮点,当属罗斯海新站的建设。罗斯海新站,中国在南极的第5...……更多
更深更远更极限 海洋装备如何不断超越?一起了解
新的一年开始,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也进入繁忙的科考时间。目前,“雪龙2”号正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观测,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正在加紧建设中。无论是“雪龙2”号卓越的破冰能力,还是恶劣环境下建...……更多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探访)
...等观测研究,共同履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表示,秦岭站的建设是第四十次南极考察的突出亮点,参与秦岭站建设的队员们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施工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出色地完成了建...……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这种螨虫的雄性出生就死亡 而雌性却每次都进行有性生殖
寄生虫的世界非常有趣,为了配合自己寄生的生活方式,许多寄生虫在我们看来都显得非常独特!△ 蓟马在中东地区有一种叫蓟马小昆虫
2025-02-13 23:51:00
看着都疼!女子10根手指戴了10枚戒指 全部套牢卡死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近日,据中山消防消息,在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紧急救援事件。一名女病人因戒指卡手而急需救助
2025-02-13 23:51:00
无论百度还是阿里 这波最急的可能是苹果。。。
众所周知,每次当马云马老师这边传出来什么消息,中国互联网上都要掀起一阵波澜。这不, 11 号马云穿着马甲现身西溪园区的照片刚一刷屏
2025-02-14 00:21:00
牵手阿里后 苹果仍在继续与百度合作:为国行iPhone落地AI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阿里官方已经确认目前正在与苹果合作,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地化AI接入。对于能够与苹果合作,蔡崇信表示阿里非常幸运
2025-02-14 00:21:00
iPhone SE 4真要来了!库克官宣:苹果2月19日发布新品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库克今天突然官宣,苹果将会在2月19日发布新产品。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具体产品,但是结合近期多方爆料来看
2025-02-14 00:21:00
科大讯飞:纯国产算力的星火X1新版本要来了 能力超OpenAI o1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近日,在一次机构调研中,科大讯飞透露了其最新的研发进展:公司正在全力训练的纯国产算力平台“星火X1”新版本
2025-02-14 00:21:00
比尔盖茨自述曾是熊孩子:16岁徒步数百英里 边走脑中边写BASIC代码
步入70岁之际,比尔·盖茨终于出版了自己人生中的首部自传《源代码》。不同于以往的商业发展视角,无关对微软成就的宏大叙事
2025-02-14 00:51:00
12306回应特价车票:没有查询特价车票的网页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近期,特价火车票引起网友热议,有媒体报道称,从大城市出发到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线路及小城市之间却出现不少打折车票
2025-02-14 00:51:00
靠AI 90分钟做出来的WikiTok 维基百科+抖音会让我知识成瘾吗
如何克服狂刷短视频带来的时间黑洞?屏幕健康、数字极简都太好用。如今,出现了一个新应用,想用魔法打败魔法:不是爱刷下一条吗
2025-02-14 01:21:00
聚焦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 | 案例 · “AI游贵州”推动智能旅游服务再升级
上海游客张妍计划今年夏天携家人来贵州避暑,提前半年规划行程。当了解到“AI游贵州”这个智能小程序后,她立马咨询AI规划了9天8晚的自驾线路
2025-02-14 01:25:00
波音737客机起飞途中与皮卡车相撞:皮卡秒变敞篷车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2月11日,巴西GOL航空一架737 MAX 8(PS-GPP)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加利昂机场滑跑起飞时
2025-02-14 01:51:00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孙 懿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八十吨重载自动导引车。受访企业供图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80吨智慧矿山AGV
2025-02-14 04:48:00
“你有多久没吃过徐福记”,昔日零食钉子户成时代眼泪了?
原标题 | 广东糖果大王,过了个豪横春节你有多久没吃过徐福记了?今年春节,各个超市都迎来了意料之内的排队火爆,胖东来、山姆等年后几天人山人海
2025-02-14 05:2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徐汇区大模型产业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引燃“模都”“语料创新技术与应用探索沙龙活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研讨会”“AI赋能下的开发流程蜕变”……走进位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
2025-02-14 04:50:00
“年轻态”,老品牌找准新方向(经济新方位·品牌的故事(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糕点联名“悟空”、童车“马卡龙”风、直播手表穿搭——“年轻态”,老品牌找准新方向(经济新方位·品牌的故事(下))本报记者  王伟健  姜泓冰  李家鼎天津电商节上
2025-02-14 0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