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5 10: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图①:“雪龙”号、“雪龙2”号航线示意图。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图②:“雪龙2”号和“天惠”轮在浮冰区行驶。

祝 贺摄(新华社发)

图③:KA32直升机吊运物资前往中山站、内陆出发基地。

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

图④:雪地车进行海冰道路修整。

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

图⑤:考察队在长城站进行卸货作业。

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

图⑥:考察队在布放潜标。

新华社记者 周 圆摄

图⑦:罗斯海新站建设现场。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图⑧:“雪龙”号停在中山站附近的浮冰区,考察队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

2023年11月1日

拔锚起航

2023年11月1日,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雪龙”号和“雪龙2”号静静停泊在岸边。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即将出征,码头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亲友。

雄浑的汽笛声响起,出发!数百名队员奔赴地球之极、冰雪之巅。

我有幸成为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作为“雪龙”号随船记者全程参与。初登“雪龙”号,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雪龙”号是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你知道怎么区分‘雪龙’号和‘雪龙2’号吗?”我的队友、随船卫星保障人员封翠萍问道,“答案就在‘雪龙’号的船体后部。”我随她来到船体后部的一颗白色大球前,这是“雪龙”号独有的标志性设备。“这是一套船载卫星遥感接收处理与海洋信息服务系统,通俗地说,就是‘捕星者’。”封翠萍介绍,南极周边气候多变、环境复杂,“捕星者”会实时接收多颗卫星数据进行处理,依据光学影像数据进行专题制图,由此获得周边海域的冰情图,为航线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雪龙”号上既有像我一样首次参加科考的新人,也有不少“老南极”。驻留在“雪龙”号上的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南极考察。“南极太美丽太纯净了。”张北辰说,“作为科考队员,我们有责任让这份纯洁和美丽一直留在地球上。”

2023年11月8日

穿越赤道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8日,上午9时左右,“雪龙”号拉响汽笛,穿越赤道,开启了南半球的旅程。与此同时,“雪龙2”号和“天惠”轮也在各自航线上奋力行进,共同向南极进发。

经过一个星期,我已经适应了航海生活。尽管船上空间相对有限,但考察队用心保障着每一名队员的工作生活需求:这里有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每日花样供应四餐,还有健身房、迷你篮球场。

除了“硬件”支持,船上还经常举办各类活动。

每周二下午“南极大学”定期开讲,从天文地理到气候变化,所有课程均由考察队队员主讲,出勤率达标的队员还能获得“毕业证书”。每名队员都会参与船上的日常工作,或是厨房帮厨,或是防海盗巡逻,这让枯燥单调的日程充实起来。我乐在其中,与队友们的情谊也日益深厚。

2023年11月25日

穿越西风带

2023年11月20日,西风带如期而至。这个地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由于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因此又被称为“咆哮西风带”,将给航行带来严峻考验。

驾驶台前方,放眼望去,前一秒还是天,后一秒就成了海。一阵阵涌浪袭来,反复拍打着前甲板队员们房间的舷窗。这次穿越西风带的窗口期仅有一天。等待、蛰伏、瞄准、穿越,最终我们利用两个气旋之间的短暂窗口加速南穿。2023年11月25日,“雪龙”号成功穿越西风带,我们重见晴朗的天光云影。

航行的顺利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随船气象保障团队队员王九江介绍,穿越西风带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环境预报船载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实现对航路风浪的预报预警,只要将航路点输入系统,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未来航线不同时段的警报级别。这套系统2018年第九次北极考察期间开始试用,2019年第十次北极考察和第三十六次南极考察开始正式使用,已经实现船载气象导航软件的国产化和自主化。

2023年12月1日

开启卸货

第一场硬仗来了!2023年12月1日船时8时54分,搭乘“雪龙”号的考察队先行到达南极的首个预定位置,正式开启本次考察任务的重要环节——卸货。这也是考察队此行首次大规模作业,考察队队员全员上阵。

所谓卸货,就是将“雪龙”号的物资运输到中山站上,但科考船无法停泊到科考站旁边,只能停泊在距离科考站最近的海面上。两点相隔着巨大的冰面,卸货的方式包括通过雪地车冰面行驶运输、从船上卸货至冰面再由直升机运输、直接使用直升机运输等多种方式。

南极有四“最”:最高的平均海拔、最干燥的空气、最大的风、最冷的气候。

本次卸货作业是“雪龙”号与中山站地理距离最近的一次,原因之一是破冰期间固定冰碎裂严重,但也意味着来之不易的作业冰面会出现更多开裂,带来更大冰面开裂潜在危险因素。

2023年12月16日

走进中山站

烈日下、风雪中……经过16天不分昼夜的连续奋战,2023年12月16日,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圆满完成。作业人员接连克服了固定冰碎裂严重、冰上作业面消失、偶降大雪、突起大风等一系列困难,提前5天完成了中山站区域全部物资卸运任务,为中山站度夏越冬考察、内陆考察等任务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卸运物资总重量约1561吨。

巨大的螺旋桨轰鸣不停,扬起周围飞扬的雪粒,我第一次搭乘飞机俯瞰了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听“老南极”们说,中山站的变化很大,条件越来越好,是祖国的强盛给了他们一次次犁海破冰的勇气。

“大家有没有信心从他们手中接过接力棒?”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中山站站长胡泽骏问道。“有!”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全体越冬队员的回答铿锵有力。2023年12月15日上午,我国中山站第三十九次越冬队和第四十次越冬队正式交接。12月16日上午,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在内陆队出发基地举行简短而隆重的出征仪式,欢送昆仑站(泰山站)和格罗夫山队29名南极内陆考察勇士出征。很多动人瞬间被我的镜头记录下来,薪火相传的南极精神也在冰天雪地间定格。

中山站站区的生活用水来自附近的莫愁湖,湖边矗立着多座楼栋。综合楼的东南角是越冬队队员宿舍楼,在综合楼与越冬宿舍楼二楼之间,有一座漂亮的玻璃连廊,连廊下面是温室,栽培着小西红柿等蔬果,难得一见的绿色植物为这里增添了勃勃生机。此外,中山站老油罐上描绘着京剧脸谱,新油罐上画着十二生肖,浓浓的中华元素让远在地球最南端的队员们感受着祖国的温暖。

2024年1月23日

探访长城站

长城站是我国首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大陆以北的南设得兰群岛,其所在的南纬62度附近的区域被称为南极洲的“热带”,属于典型的副极地海洋性气候。与中山站不同,此刻的长城站没有了冰天雪地的景致,地表可见地衣和苔藓。

只要天气条件合适,考察队员就会抓住时机进行野外科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了获得新鲜的原岩,考察队队员来到长城站附近的化石山作业。他们用铁铲小心移开表面风化层取样,一会儿跪在地上,一会儿俯下身子,在烈风和小雪中持续作业。另一座山上,考察队队员给长城站所在的菲尔德斯半岛“做CT”,通过地震层析成像获取半岛地层的物理特征。

1月10日,“雪龙”号驶离长城站进行物资补给。1月23日,我们在第三次成功穿越西风带后再次回到长城站附近海域。接下来,大洋考察作业即将开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5日 0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12: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艘充满科技感的大船让人大开眼界”
...“雪龙2”号驶入香港尖沙咀附近海域。 历经5个多月的南极科学考察后,“雪龙2”号告别冰脊丛生的极地大陆,返航回国。4月8日,这艘巨轮一路犁海破冰,顺利抵达回航首站:香港。当
2024-04-11 03:18:00
“雪龙2”号大洋考察完成哪些任务?捕捞“海天使”、穿越冰山……
...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
2025-03-02 20:28:00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雪龙2”号和“天惠”轮结伴穿越西风带
...轮正在结伴穿越西风带(无人机照片)。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目前正在穿越“咆哮”西风带,“雪龙2”号全体船员加强巡视、加固设备系留,保证大风浪航
2023-11-26 15:30:00
北京时间7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南极秦岭站载上考察队员,启程返回中国。“雪龙2”号于6日抵达南极秦岭站,这是本航次第三次停靠该站。停靠期间,69名考察队
2024-03-08 08:34:00
“雪龙”号如何破冰远航?
...完成这次展示任务后,他们将返回上海,11月1日出发前往南极开展科考活动。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1993年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购进后,经改造于次年投入使用。
2023-10-12 08:30:00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记者 高雅洁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在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
2024-04-10 20:27: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龙年春节,江苏海院三教师随南极科考队执行任务“我们将在南极过年,很兴奋!”本报讯(记者 王怀艳 通讯员 朱孔阳) “春节期间,‘雪龙’号将在宇航员海进行大洋调查
2024-02-07 07:07:00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返抵青岛
...航程8.1万余海里,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山东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4
2024-04-10 18:16:00
凯旋!“雪龙”号船停靠山东青岛,青岛“铁军”南极勇士归来!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奥帆海岸,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号青岛公众开放活动隆重举行,彩旗招展的“雪龙”号上,94名
2024-04-11 11:1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吉民优品|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100余道工序铸就专业滑雪靴
走进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蓝色的唐老鸭系列滑雪靴正沿着生产线逐步成型。一块块裁片经精准缝合拼接,再通过套楦
2025-11-04 11:38:00
十五运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 滴滴自动驾驶助力智慧出行
11月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滴滴自动驾驶被授予“自动驾驶服务商”标牌
2025-11-04 13:34:00
从「身份可信度挑战」到「数据篡改威胁」,如何重塑第三方支付安全防线?
网络支付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其便捷性重构了消费生态,但伴随而来的安全考验已演变为潜在风险——从身份认证的「可信度挑战」到业务合规的「穿透式监管压力」
2025-11-04 13:46:00
近日,安徽安庆怀宁县烟草专卖局锚定营销服务痛点,统筹部署岁末年初卷烟营销工作,切实推动营销工作效能提质升级。打破思维定式
2025-11-04 13:46:00
效果好的辅酶q10排名 五大优质品牌深度测评
“效果好的辅酶q10排名”是众多关注心脏健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及备孕人群的核心搜索诉求。本文深度调研辅酶Q10行业现状
2025-11-04 13:47:00
主流人形机器人大PK,户外工业场景首选云深处DR02
引言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迎来爆发。据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27
2025-11-04 13:47:00
“618”购物节如期而至,这场属于夏日的消费热潮正式拉开帷幕。随着新消费模式的涌现和消费主力的迭代,信用交易成为了当下热络的消费选择
2025-11-04 13:47:00
普惠金融旨在为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平等、便捷、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2025-11-04 13:48:00
技术、政策、合规交织下的探索   “萝卜快跑”面临三重挑战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上海浦东金桥街头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引发关注:车身同时标注了“无人驾驶测试”、“萝卜快跑”和“大众出行”标识
2025-11-04 14:01:00
再见,信号死角!移远 5G 透明吸顶天线让室内连接 \
在写字楼的紧张会议中,视频通话突然卡顿;在高端商场悠闲购物时,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在高铁站闸机前,却怎么也刷不出乘车码……这些因室内通信质量不佳带来的困扰
2025-11-04 14:15:00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爆火出圈:一场让品牌回归人群的City Walk狂欢
当你还在疑惑年轻人周末去哪玩时,小红书上的答案早已指向同一个方向——「马路」。从上海到杭州、广州,从捡落叶写诗到水上甜品席
2025-11-04 14:45:00
婴儿益生菌什么品牌好用又便宜 2025年高性价比品牌排行榜
婴儿益生菌什么品牌好用又便宜?随着家长对宝宝肠道健康的重视,婴幼儿益生菌市场需求激增,但行业乱象也随之浮现:部分产品虚标菌种数量
2025-11-04 15:03:00
在AI技术深度渗透商业决策的2025年,企业对于AI优化服务的需求已从“工具应用”升级为“战略赋能”。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报告
2025-11-04 15:05:00
植物蛋白粉测评与推荐 植物蛋白粉品牌排名榜单揭晓
在健康消费持续升级的当下,植物蛋白粉作为日常营养补充的重要载体,正从“健身专属”走向“全民刚需”。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
2025-11-04 15:11:00
知名潮牌将关闭中国门店 合肥门店:也有消息,时间不确定
大皖新闻讯 盛开的小雏菊和腊肠犬,是韩国潮流服饰品牌Mardi Mercredi最具辨识度的设计符号,也曾成为时尚的标配
2025-11-04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