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南极考察进入科学探索时代的生动例证”——亲历“雪龙2”号穿越西风带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30 15: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30日电 题:“南极考察进入科学探索时代的生动例证”——亲历“雪龙2”号穿越西风带

新华社记者周圆

蓝天之下,深海之上,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梭在浮冰区。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雪龙2”号经历了此次航程中最严峻的考验之一——穿越“咆哮西风带”。

气象保障

西风带是南极的一道天然屏障,航海者提起这片海域时经常在前面加上修饰语“咆哮”或“魔鬼”。

“南半球西风带的气旋活动十分频繁,海况较为恶劣。”“雪龙2”号随船气象保障员李竞时说,南极大陆外围有连绵不断的绕极气旋,船舶需要在气旋之间风浪较小的空隙穿过。

穿越西风带,气象保障先行。

接收最新预报数据、正点观测气象信息、分析研判天气形势、与后方保障团队沟通……“雪龙2”号停靠新西兰利特尔顿港期间,李竞时和同事张功浩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他们需要根据预报数据,提出穿越路线建议、设计出发时间等。

海上航行很大程度需要“看天吃饭”。李竞时介绍,我国开始南极考察以来,气象保障技术手段已经从早期靠气象传真机接收资料、手绘天气图,跨越到如今自主研发的软件能实现航线风浪动态推演、定点风浪精细预报等。“现在预报时效7至10天,能为船舶穿越西风带提供丰富而精准的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俱备,考察队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最优的穿越策略。

“此次前面有两个气旋。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狭窄的空隙。”“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在穿越西风带前介绍,整体上来看,将多次调整航速和航向,先慢速等待前一个气旋影响消散,接着在后一个气旋影响到来前加速通过。

严阵以待

大风浪航行,对全船是一场考验。

机舱是全船的“心脏”。进入西风带前,轮机部对机舱开展全面安全大检查,停船检查主推进装置吊舱、排查4台主发电柴油机隐患、全部清洗燃油系统和滑油系统的滤器……

穿行西风带十余次,大管轮郭青云得出一条经验——“万事俱备也要忌惮西风”。他解释说:“西风带情况瞬息万变,准备再充分,也要保证高频次机舱巡视,制定好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理方案。”

加固货物则是另一项重要工作。

机库内,直升机已加绑完毕,七八条绳索将其牢牢固定在甲板上。机械员王法巡视时对每条绳索都要检查、再加固一遍。曾经一艘外国考察船在穿越西风带时,固定直升机的绳索断裂,直升机左右碰撞,导致毁坏。

“一批批机务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直升机系留和机库物资存储方法,现在我们能保证直升机在大风大浪中的安全。”王法说。

水手固定好集装箱,遮罩好吊车、绞缆机,关闭水密门;厨房准备清淡食材和易于下咽的汤面;住舱内收纳好物品……

备战西风带,“雪龙2”号严阵以待。

平稳穿越

“一言不发,双目无神,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近40年来,考察队员们总结出的顺口溜见证了西风带的“咆哮”。

而此次穿越,没有如卷云般的大浪、不见声嘶力竭的呕吐,留给队员们更多的是疑惑——“已经过西风带了?”

24日晚,在锚地等待窗口期一天后,“雪龙2”号和装载新考察站建设物资的“天惠”轮启程穿越西风带。

27日,两船慢速行驶,等待前一气旋涌浪消散,当天涌浪达到此次穿越旅程中最高的3.8米。但相关措施起到了效果,此前在上海出发时晕船的队员郭石磊出现在了乒乓球桌旁,“没有纪录片里的大起大落,船身偶有大摇晃,不影响打球”。

28日,两船提速前进,赶在后一气旋到来前,平稳穿越南纬60度。当天,电焊交流比赛如期举行。

此次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已经十余次奔赴南极,“越来越平稳”是他近些年穿越西风带的感受,“科学技术手段、丰富穿行经验,支撑我们制定了合理的航行方案,进而确保了船舶、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这正是南极考察从探险时代进入科学探索时代的生动例证。”他如是感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1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察队副领队兼首席科学家 何剑锋:第一个挑战就是穿越西风带。大家都知道到了这个季节以后,整个气旋非常频繁,所以它的窗口非常有限。穿过去的时候,大家就要做好思想准备,船可能会摇得
2025-03-23 11:53:00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雪龙2”号和“天惠”轮结伴穿越西风带
...11月25日,“雪龙2”号(前)和“天惠”轮正在结伴穿越西风带(无人机照片)。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目前正在穿越“咆哮”西风带,“雪龙2”号全
2023-11-26 15:30:00
第41次南极考察丨“雪龙兄弟”将结伴穿越西风带
↑这是“雪龙2”号即将穿越“咆哮”西风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 摄)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将于北京时间19日开始穿越“咆哮”西风带。南
2024-11-19 18:17:00
...该纬度。至此,此次中国南极考察队3艘船全部成功穿越西风带。“雪龙2”号大副陈冬林介绍,此次遇到两个气旋,“雪龙2”号多次调整航速和航向,先慢速等待前一个气旋影响消散,接着在后
2023-11-28 16:15:00
...在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这就是考察队队员眼中的“魔鬼西风带”。从以上介绍可以得知,考察船要到达南极大陆开展考察,必须经过两道屏障,那就是环绕南极大陆的“魔鬼西风带”以及靠近南极
2024-12-27 09:35:00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在其中,与队友们的情谊也日益深厚。2023年11月25日穿越西风带2023年11月20日,西风带如期而至。这个地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由于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
2024-01-25 10:00:00
...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抵达南纬60度,顺利穿越“咆哮西风带”,这是“雪龙”号在本次任务中首次穿越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60度之间的西风带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
2023-11-25 11:32:00
...圆)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28日行至西风带。艉甲板上,一个黑色椭圆形仪器抛投入海,通过与之相连的铜丝,不断回传数据。“这是抛弃式温盐深仪,主要测量海水的温
2023-12-30 07:55:00
...本次考察期间,“雪龙2”号已航行2.5万余海里,7次穿越西风带,顺利完成秦岭站建设保障任务,执行阿蒙森海大洋调查,在新西兰利特尔顿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并在赤道附近成功救援一
2024-03-08 08: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总决赛落幕 西工大获奖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各赛道总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5-10-07 11:40:00
太划算!遵义多重补贴点燃消费热情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中秋“双节”同至,遵义市推出的“悦·遵义‘双节’欢乐购”促消费活动覆盖整个长假,其中“焕新过节·乐享生活”家电家居促销活动形式丰富
2025-10-07 14:5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