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8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杨舒 金振娅 张蕾 常河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28日 13版)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华社发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罗斯海新站效果图。国家海洋局供图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新华社发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梦想”号试航。新华社发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局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白鹤滩水电站。新华社发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110GHz高带宽硅调制器。北京大学供图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局部)。中国科学院供图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新华社发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新华社发

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他们上天、入地、探海,不断探索宇宙奥秘;他们关注基础研究、聚焦工程技术,持续更新和丰富人类知识宝库;他们心系国计民生,在环境、健康、农业等各领域成果斐然,努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国之重器再添大国底气

中国空间站:

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已完成建造的中国空间站,开始了常态化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天舟六号,我们在太空越来越游刃有余;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空间应用系统进行研究,空间“实验室”正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空间交会对接GNC(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进一步成熟……我国空间技术正不断发展并辐射到其他领域。

罗斯海新站将建:

南极即将有“新家”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启程,他们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它将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也将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常年考察站,是中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它位于东南极罗斯海沿岸区域,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计划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探寻高能宇宙线“捕手”

5月10日,被称为“拉索”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通过国家验收。它建于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占地面积1.36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借助“拉索”,科学家们取得了精确测量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亮度、“捕捉”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等多项成果。

“梦想”号: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12月18日正式命名并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它总吨约33000吨,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120天,稳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台风海况安全要求设计,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将为大洋能源资源勘查开采提供重要装备保障。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百花竞放

“看”到纳赫兹引力波:

打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窗口

6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独立找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

绘制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的基因二维图谱:

我国马铃薯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追踪最长8000万年、累计12亿年的马铃薯基因组进化痕迹,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的基因二维图谱。这一图谱将有效帮助育种家预测马铃薯育种中可能出现的基因“踩坑”处,大大加速杂交马铃薯的育种进程。

“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刷新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在构建“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基础上,中国科大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了高斯玻色取样和图论之间的数学联系,完成对稠密子图和Max-Haf两类具有实用价值的图论问题的求解,相比经典计算机精确模拟的速度快1.8亿倍。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次登顶卓奥友峰:

我国具备了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的体系化能力

卓奥友峰地处中国与尼泊尔边界、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此次科考,开展了极高海拔自动气象站架设、峰顶冰雪测厚、冰芯钻取及雪冰样品采集等多项科考任务,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考察研究,揭示极高海拔地区变化和极端过程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关键技术、工程科技捷报频传

白鹤滩水电站:

中国水电行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截至2023年10月12日,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它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将有力保障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

全球首个电光带宽达110GHz的纯硅调制器:

硅基光电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研制的这款纯硅调制器,同时具有超高带宽、超小尺寸、超大通带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工艺兼容等优势,满足了未来超高速应用场景对超高速率、高集成度、多波长通信、高热稳定性及晶圆级生产等需求,为高速、短距离数据中心和光通信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关键技术支撑,展示了硅基光电子学在下一代超高速应用领域的巨大价值,对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意义重大。

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

我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迈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储国能公司联合自主研发了国际首套3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膨胀机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负荷高、流量大、流动传热复杂、高效宽工况运行要求高等技术难点。集成测试中,各项测试结果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2月6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建设中,科研人员攻克了多项世界性、行业性关键技术,研制出2200余台世界首台(套)设备,世界首创型设备超过660台,设备国产化率达93.4%。

(本报记者齐芳、杨舒、金振娅、张蕾、常河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9: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啸天说。马铃薯是围场农业“2+3”主导产业之一。围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种业振兴为突破,转变传统的马铃薯发展方式,催生新业态,开辟新赛道。2022年,为进一步提升马铃薯科研、
2024-07-09 17:00:00
半月谈 | 小土豆,大突破 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植物新品种保护。2022年5月,企业成功揭榜内蒙古首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将从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此外,
2023-02-14 11:45:00
科技小院遍陇原 创新成果进田间
...肃农业大学针对临洮马铃薯特色产业牵头组建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像这样的科技小院,甘肃农业大学已获批建立了21个,分布在甘肃省内10个市、州。
2024-04-24 03:59:00
...规模最大、支持经费最多的重大专项。“小土豆,将有大突破。”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项目负责人刘易说,该项目主要开展研究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及创新利用,筛选适宜新疆种植的高产优质
2023-02-21 18:23:00
“小土豆”撬动大产业 第二十六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启幕
...容,标志着巫溪马铃薯产业将向高附加值环节纵深延伸和突破。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韩利剑等专家通过现场或
2025-05-19 16:5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陈阳5月底,在位于赫章县兴发乡的贵州新乌蒙生态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羊场内,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长、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毕节试验站站长宋德荣带领团队
2024-06-15 06:01:00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岚县:科技创新激发马铃薯产业新动能
...铃薯产业继续发展好。”近年来,岚县持续在马铃薯种薯科技创新应用上求突破。聚焦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推进科企深度融合。目前,
2024-04-26 06:38:00
首创薯晚疫病预测预报体系、突破了贵州冬种马铃薯低温、干旱、寡日照、霜冻等逆境条件……他就是贵州著名马铃薯专家雷尊国。“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来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接触
2023-08-05 02:40:00
好种出好薯 好粉闯天下
...到“温饱薯”再到“致富薯”的华丽转型。“我们坚持用科技创新壮大产业集群,擦亮渭源县作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金字招牌,通过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
2024-02-07 08: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混成全网公敌的“流水线式造假”,终于被整顿
一家三口站在某所知名小学校门前,松弛地拍了一张合照。照片发到小红书上,下方评论区都在问询:“这么优秀的娃,究竟该怎么培养
2025-09-20 22:18:00
家庭观影进入IMAX时代!海信发布全球最大150英寸激光电视
鲁网9月19日讯9月19日,以“无界”为主题的“2025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5-09-20 08:56:00
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研究人员参与
放大镜视野下的“神经蠕虫”电极。(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 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有重大突破——近日
2025-09-20 09:18:00
厦门“屏实力”再添新动能 天马发布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图为天马“天工屏”发布会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雷飏 李舜)随着人们日常使用手机时长持续攀升
2025-09-20 09:18:00
“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逐鹿未来机“慧” 四海英才“论剑”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9月19日,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紫金山科技城圆满落幕
2025-09-20 09:54:00
过节送福礼,就送波尼亚!老字号中秋礼盒,青岛人都认这口
鲁网9月20日讯中秋将至,岛城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走亲访友、阖家团聚的时刻,一份饱含心意的礼品总能传递温暖。作为扎根青岛的老字号肉食品牌
2025-09-20 10:08:00
机器人“总动员”!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演智造奇观
大皖新闻讯 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人形机器人灵活抓取糖果,机器狗稳步行走在模拟街区内……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智能机器人展区仿佛穿越至未来世界
2025-09-20 13:25:00
茶话弄九周年,这款经典单品即将迎来“家族式”升级
9月的西安,金桂飘香。2016年创立于西安的国风新中式茶饮品牌茶话弄,也将于近期启动以“桂花”为主题元素的品牌九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2025-09-20 15:33: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汉威科技:唤醒机器人“感知”世界的能力
大河网讯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
2025-09-20 16:14: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举行,河南“工业机器人”现场秀签名
大河网讯 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在合肥市举行。河南省作为主宾省参会,30家制造业企业“重装上阵”
2025-09-20 16:45:00
2026届校园招聘大战启幕 科技企业派机器狗进高校抢人
近期,2026届校园招聘在全国多所高校陆续启动,一场围绕科技人才的“抢人大战”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众多科技企业积极创新招聘形式
2025-09-20 17:55:00
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盛大启幕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袁嘉利 位一凡)9月20日,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市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盛大启幕
2025-09-20 17:55:00
从“炕头经济”到“美丽经济” ,平度睫毛产业数字化蝶变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震 通讯员 袁嘉利 位一凡9月20日,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市开幕
2025-09-20 18:05: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恒达智控:AI赋能,让煤矿开采更“聪明”
大河网讯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30家河南制造业龙头企业在河南主宾展区亮相,覆盖工程机械
2025-09-20 18:17: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河南智造闪耀世界,超聚变重塑智能制造底座
大河网讯 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超聚变展台前人流如织。超聚变面向OT领域推出的全新产品——智算控一体工控机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观看
2025-09-20 1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