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经困扰两汉的匈奴人,为何没趁三国混乱再度南侵?
...历史功绩远远胜过司马懿。那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对匈奴势力的控制和瓦解。一代奸雄曹操东汉末年,自董卓入京以来,中原大地便战火四起,从此就没有了太平的日子。就在各路军阀军事割据,相互攻伐之时,一直雄踞北...……更多
三国混战没有外族入侵,都是这几位大佬的功劳
...的时候出兵侵袭。即使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称雄宇内,匈奴人还是敢进攻中原。为什么在西晋之前的三国乱世,中原王朝内乱纷争,军阀火并,这些唯利是图的外族人却没有伺机入侵?这么好的机会去哪里找,他们是突然脑子...……更多
西晋统一天下后为何却不能制衡北方外族
...族进行打压,曹魏最强,直接打的北方游牧民族没脾气,匈奴都俯首称臣。所以三国名副其实,虽然最后江山落到了司马家,但继承了曹魏强大实力的西晋王朝,却覆灭在北方胡人的铁骑下,这就让人有些不理解,曹魏只拥有北...……更多
魏晋之后,汉族为何开始打不过异族?
...土,获得了战力,逐步统一六国。秦朝统一之后,开始和匈奴作战,并迫使匈奴北迁。在战国末期,中原各国忙于兼并战争,都没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匈奴人乘机南下,经常攻掠北部地区,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更多
刘渊与匈奴五部骑兵的崛起
...室诸王为争夺权力而混战不休。内迁中原的游牧部族,南匈奴单于后裔刘渊乘势起兵建立汉国政权割据称雄。骑兵因素是刘渊、刘宣等匈奴上层贵族决定起兵割据时,所依仗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骑兵因素在刘渊建立汉国政权...……更多
曹操没杀司马懿是最大错误?但无心做出一件事,也害惨了他的后人
...的确如此,其实最初的北方局势十分复杂,尤其是以塞外匈奴、鲜卑等各部闹腾的很凶;为此曹操十分头疼,也曾派兵数次平叛。但是自汉刘邦起,塞外匈奴与中原的征战就从没停止过,虽然汉武帝曾一举消灭了匈奴大部,但残...……更多
乌桓的历史变迁及其与东汉、三国时期的关联
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役属于匈奴。后来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更多
东晋十六国:鲜卑慕容氏的崛起与辉煌
...是妥妥的窝里横,外斗外行,竟然被实力早已不复当初的匈奴给打得一败再败,酿成了永嘉南渡的悲剧。此后,东晋偏安一隅,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沉沦,各路野心家趁势而起,称王称霸者不知凡几,后世将北方群雄在这一时期...……更多
三国时期,却从未有过外部势力趁机侵入中原来分一杯羹呢
...族也是最强最多的。包括难缠的鲜卑各族、实力强横的南匈奴以及虎视眈眈的乌恒各异族。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战斗力就以彪悍强横闻名,上千年间更是时常犯我边疆。更何况是在中原群雄并起的混乱之世,向来喜欢...……更多
田豫:三国时代一个普通小兵的传奇
...曹操后一飞冲天,经这九战名扬天下。公元48年的时候,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这个时候东亚气候已经变得非常的寒冷,所以北匈奴很多以畜牧业为生的居民都失去了生计,这些匈奴人也知道,西部地区有着大量的草场,可以...……更多
三国打成一锅粥时,胡人为何没有一丝动静
...都吊打高句丽。被袁绍团灭的公孙瓒白马骑兵,能够吊打匈奴。而在曹操面前,本初用兵,也就那么回事吧。东汉末年排名倒数的割据势力,攻陷了高句丽的都城。曹操和匈奴左贤王打过,公孙瓒也打过匈奴。丁原吕布董卓公孙...……更多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个朝代都会面临来自外族入侵的事实,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匈奴族、女真族、蒙古族、契丹族等,他们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也都不缺扩疆阔势的野心。要知道,内乱就是最好的进攻时刻,近代中国历史上,日军侵华战争爆发...……更多
...倒,流亡不断。 汉末大乱,中原人口大减,而羌、氐、匈奴、乌桓等族逐渐迁入中原。如果给他们分配土地,进行教化,那么这些内迁的民族是可以弥补劳动力的。然而世家大族只想让这些游牧民族成为佃客或者奴婢,进行各...……更多
马援:东汉的不屈战魂,老当益壮的边疆守护者
...襄国(今河北邢台),阻击胡虏。然而当大军赶到襄国,匈奴人和乌桓人早撤走了。马援没找着仗打,只好悻悻而归。事情却没完,第二年秋天,匈奴又与乌桓、鲜卑联兵入寇北边幽州一带,以至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更多
魏晋时期,北方边疆的危机与应对
...拓拔沙漠汗归其国。一,魏晋时期的新形势魏国曹操把南匈奴的五部安排在并州郡县里面居住,与中原民族的汉人杂居。南匈奴人认为他们是汉朝的外孙,所以改姓为刘氏。南单于呼厨泉任命他的哥哥为余胡罗的儿子刘豹为左贤...……更多
司马懿抗辩,霍乱中华锅不该我家背
...)汉朝时,文景之治,汉武挥鞭,帝国双壁出漠北,打的匈奴哭爹喊娘。三国时,白马将军震辽西,碧眼孙吴俘山越,诸葛丞相平南蛮,曹操征北方。如此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过往强大的丰碑,这丰碑即是军魂,也是精神。可恰...……更多
汉朝时,乌桓与鲜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是怎样的?
...直持续到了战国时期。在这段时间中,发源于草原内部的匈奴快速兴起,成为了东胡在北方最强劲的对手之一。而到了秦朝年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匈奴迅速发展成了强大的部落统一体,他们也将东胡击溃。之后东胡残存的...……更多
闻鸡起舞除了祖逖,还有坚守太原12年的刘琨
...赢家,但中原已经混乱。此前,诸侯王为了击败对手,将匈奴刘渊、羯族石勒、段氏鲜卑、乌桓等骑兵带来,一发不可收拾。中原鼎沸,刘琨、祖逖也面临人生的选择,究竟如何“救场”,力挽狂澜。祖逖,选择了南下,辅佐司...……更多
并州在三国时期的地位与曹魏的统治
...有功勋。正始(240年—249年)初年,田豫迁升为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官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除了镇守并州,田豫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有一子田彭祖。...……更多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没有啊,谁说没有?西汉初年,国家贫弱,为了稳定北方匈奴人,曾多次派出公主去和亲,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其实匈奴人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早在秦朝时期,匈奴人就成了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秦始皇曾命大将蒙恬率...……更多
他覆灭西晋,还建立一个仅存26年的王朝,最终以荒淫亡国
...比三国刘备与汉朝的关系还要远上百倍。此人的家族原是匈奴人,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其祖上曾与皇室和亲,因此拥有了部分刘家血统,整个部族也随母姓,从此以刘为姓氏。然而,从汉高祖刘邦到刘渊出生,已经过去500多年,...……更多
司马一族与西晋的兴衰:从曹魏的权臣到帝国的灭亡
...时外族看到华夏内乱,以为机会来了,纷纷趁机侵略,南匈奴就是第一个,但不是为一个的一个。可是别看汉末政权衰微,就时这个快覆灭的政权,就将周边外族打趴,例如南匈奴、乌恒、鲜卑、羌、氐、高句丽、倭国等等。当...……更多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硬骨头,却也另有柔情蕴藉其中。有年田豫远征大漠,与匈奴人遭遇。彼时正值盛夏,大军行走艰难。不防被匈奴人伏击,情势危急。双方殊死搏斗,你来我往,旌旗狼籍。田豫操戈亲临,冲杀极力,竟独力突出把守,施展身手...……更多
比三国还乱的黑暗时代十六国发生了什么
...“五胡乱华”,这一时期简直是汉人的灾难。“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民族,他们称西晋“八王之乱”带来的权力真空,陆续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对汉人政权形成对峙之势。实际上,这段时期...……更多
乌桓:东胡系民族的变迁与汉朝的关系
乌桓,是东胡系民族之一。秦汉之交,匈奴攻破东胡,东胡自此瓦解。东胡的余部东迁,其中东迁到鲜卑山的自号“鲜卑”,东迁乌桓山的自号“乌桓”。根据考古发现得知,鲜卑山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而乌桓山则应该是大...……更多
为什么乌桓和汉朝的关系那么难?
...前的故事。西汉时期,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便是北方的匈奴。当年,匈奴单于冒顿带领兵马四处征战,消灭诸多部落和国家。就是强悍如斯的汉武大帝也是倾尽举国之力才将匈奴赶到漠北。而匈奴人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消灭...……更多
...的第三位兄弟,两人感情非比寻常。01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第一仗是在北地边陲马邑,即“马邑之围”,计划吸引匈奴围攻马邑,半途伏击匈奴,最终埋伏圈被匈奴识破。马邑之谋的发起者叫聂壹,史书上没有记载商人聂壹...……更多
五胡乱华:揭秘汉人差点灭族的血腥历史
...的主要是“五胡十六国”其中又以五胡为代表,其中包括匈奴、鲜卑族、羯族、羌族、氐族。以这五个民族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杀戮,导致汉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在北方的文化传承更是险些中断。侥幸生存下...……更多
乌桓的历史演变:从匈奴的属部到汉朝的盟友
乌桓属于东胡的一支,根据记载,汉朝的时候匈奴冒顿攻灭东胡,其一部分余众走保乌桓山,因以为号。乌桓山在哪里?说法纷纭。根据《辽史》的记载,上京道下属有“乌州静安军刺史,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属内有...……更多
从匈奴到乌丸:三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变迁与影响
匈奴已经被打趴下跳过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其实到了东汉,匈奴人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照样把匈奴打得分裂。到了东汉未年,中原进入了三国时代,混战了近百年,但是三国时代中原猛人多,匈奴还得服服贴贴。匈奴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新书速递 | 李晶彭庆阳新作《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出版
近日,由李晶、彭庆阳合著《唐·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一书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是全国书法名家洪亮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2025-02-06 22:48:00
鳌拜手握重兵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前言在清朝初期,顺治皇帝登基时只有6岁,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野心勃勃,将自己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2025-02-07 01:20:00
金门战役惨败,叶飞上将自责,后勤部长透露隐情:船都给厦门了
1992年11月7日,金门岛解除长达36年的戒严,结束了“战地政务”,实行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金门岛离中国大陆虽然遥远
2025-02-06 18:07:00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
2025-02-06 18:08:0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上前:你看这是什么?
作为历史上唯一敢称帝的女性,武则天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女性因为种种手段独揽大权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敢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称帝统御天下男人的却也只有武则天敢了
2025-02-06 18:33:00
让杨素成了隋朝第一“绿帽侠”的三个爱情典故
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曾流传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多系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且往往以悲剧收场,但也不乏有真人真事
2025-02-06 18:44:00
秦的来历,两个版本哪个比较可信?
秦是嬴姓民族。春秋战国一番争斗后,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秦国最早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
2025-02-06 18:45:00
英国爱德华八世:为娶3婚女放弃王位,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漠刻薄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乏验证,因为许多行为浪荡的女人却能轻松地俘获一众优质男人的心
2025-02-06 18:45:00
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堆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故宫,宛如时间的宝库,聚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
2025-02-06 18:50:00
聊聊吴用和晁盖的关系
在吴用眼中,晁盖是个傻大个。两人一狐一虎,上山之前,各得其所,亲密无间。然而他两关系能够稳固,主要是在上山之前,晁盖是一村之霸
2025-02-06 18:50:00
雍正年间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雍正年间的奏折制度和火耗归公财政改革,带来了非常直观的后果。奏折所传递的信息率先提醒雍正注意地方财政真实的不稳定状况。正是在皇帝对奏折的答复里
2025-02-06 19:01:00
清末中国西部的“盗墓者”,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古代乃至原始社会时,陪葬习俗的兴盛标志着对死者的一种特殊仪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陪葬品变得日益奢华丰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02-06 19:12:00
诗丽吉背叛丈夫,“刮宫”后跪地为国王献鲜花,姿态卑微另有所图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和妻子诗丽吉的爱情故事堪称传世佳话。二人初识于普密蓬在欧洲求学时,当时他已经是泰国的新国王。在家国重任压力下
2025-02-06 19:25:00
沉睡2000年关羽陵墓终于出土,除了青龙偃月刀还多了一具神秘女尸
关云长是三国蜀国最著名的将领。他的正义、勇气和忠诚受到全世界的钦佩。甚至黑白两道都崇拜他。中国考古学家不久前表示,关羽墓已被发掘
2025-02-06 19:25:00
此强国有大军300万,却只抵抗38天就投降,还为敌军生20万私生子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以失败告终,并且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在条约中,德国不仅仅是大量赔款,就连属于自己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了
2025-02-06 1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