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1: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曹魏的无名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着家园的和平。当刘备、孙权、曹操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在争夺天下的时候,边疆上的那些无名英雄们是如何用他们的忠勇为国家抵御外敌的呢?他们的事迹又将如何被后人所铭记?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揭开他们英勇无畏的一面。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人在江湖飘零,忠诚徘徊谁属?

建安年间,天下大乱。曹操挥戈建都魏都,北平河北诸镇,威风凛凛。然而就在曹家军威盛时,其麾下竟有一员猛将临阵改投,堪称叛徒。此人乃渔阳雍奴人田豫。

起初田豫效命刘璝,归顺刘备。及见刘败亡,乃弃主逃去,投靠公孙瓒。谁知公孙瓒不久亦为曹操所灭,田豫乃归顺曹操。一人三主,行止无定。然而细究其中缘由,却也着实有些曲折了。

田豫生性淳朴,慷慨仁侠。初时追随刘备,只因刘名声赫赫,视为真命天子而已。及刘收复中原渺茫,疲于奔命,田豫对之已有怀疑。公孙瓒虽骁勇善战,终难平一方。惟曹操骁骑万里直捣中原,宏图大略,令田豫竟生投靠之心。

于是乎,田豫借故返乡省亲,并未就此远走高飞,而是暗暗观望形势。及公孙瓒被曹操所破,田豫乃携同乡友人鲜于辅归投曹操。抛开主仆之情,田豫这一举动,只为谋富贵安逸而已。曹操却也怡然接纳,这是明白田豫的用处了。

田豫归曹后,曹操授以重任,命其镇守北方边陲。正当此时,乌桓举民众自立为王,背叛中原朝廷。曹操亲征乌桓,田豫亦随行出征。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初战之时,曹彰麾下大军猛攻乌桓,不料遭遇顽抗。乌桓人凭借熟悉地形,屡次伏击曹军。曹彰无计可施,战事陷于僵局。曹操乃命田豫暗中布阵,运筹帷幄。

田豫运籌馀祸,设下一个奇阵,隐隐以乌桓人分裂为目的。阵中坚操控诸路阵仗,示弱迷惑乌桓,诱使之分兵迂回。及敌至绝路,突然发难,夹击分兵乌桓。一举歼灭数万乌桓骑兵,余众溃不成军。临危不乱的田豫,亦击溃前来增援的鲜卑联军,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平定乌桓之后,田豫声威大振,由是受命讨伐北方骚扰已久的鲜卑诸部。鲜卑崛起已久,各部族虽互有矛盾,却也暗中勾结,对抗中原。田豫乃挑拨离间,使诸部内斗不止。待内讧酿成火并,田豫猛军直捣其中,挥师直入深处,所向无前。鲜卑诸部阵脚大乱,遭受重创,百年难遇的危机。

田豫趁热打铁,野战山穷水尽,尽数击溃众鲜卑部。部族渐弱,终不敢轻举妄动,拱手就亲于曹魏朝廷。自此鲜卑人避祸远迁,中原长期无虞。中原腹地兵不血刃有何原因?

自田豫镇守边陲,外患渐消。然则其中原委,实有让人叹为观止之处。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颇闻中原一役,田豫运筹算无遗策,以奇计挑拨离间,使鲜卑诸部族自相残杀,互为馘糜,大大减削了他们对抗中原的力量。当年鲜卑狡黠凶悍,即便内斗亦难轻敌。田豫乃乘其不备,以诡计引入虎穴,遂将鲜卑诸部全数击破。

话说鲜卑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各部散居江河两岸,终日驰骋草原,颇为勇猛好战。田豫于是乘其酣睡醉卧之际,悄然挑拨离间,使其诸部族相互猜忌。他首先命人暗中捏造谣言,说某部族正暗算他部,势必遭杀戮。那些单纯的鲜卑人自是大惊失色,生怕遭殃。不久几部先互相出手,斗殴成一团。

田豫阵中虎视眈眈,只待内战愈演愈烈,然后射石入里,撺掇更多部族加入内战。果然一部部被卷入漩涡,鲜有能幸免者。直到形势已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田豫方才收拢军马,攻其不备,一鼓作气将它们尽数消灭。那场酷战足足持续数月,鲜卑死伤惨重,整个民族元气大伤。

田豫收剿无遗,几乎扫荡了整个鲜卑族群。仅存的一些散兵游勇,亦被赶尽杀绝,无复反扑之力。由是边境长期太平无事,中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再不惧外族入侵掳掠的威胁了。浑身是胆也有柔情一面?

话说田豫年少时,即颇有勇武之名。及长,更是英勇过人,无所畏惧。然而细思之下,这一身硬骨头,却也另有柔情蕴藉其中。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有年田豫远征大漠,与匈奴人遭遇。彼时正值盛夏,大军行走艰难。不防被匈奴人伏击,情势危急。双方殊死搏斗,你来我往,旌旗狼籍。田豫操戈亲临,冲杀极力,竟独力突出把守,施展身手,一时无两。

正酣战之际,偶一抬头,只见对面匈奴大营中,一匹骡马负重而行,疲态甚为困顿。骡马上一袭湘裙飘扬,竟是一名匈奴女子掌镫而行。此女貌不凡,目光如电,英姿飒爽,岂止有常人女子之风韵。

田豫见状,心中顿时狂跳不已。他豁然舍去手中钢刃,死命喊话:"姑娘且停留脚步,莫恐莫惧,我非是寻常军士。"那女子闻声勒马,昂然注视,丝毫不为所惧。两人对视无言,只听得战鼓隆隆,箭镞铿铿。

自此之后,田豫每每思念那个娴静而高洁的女子,勇猛而风流。临阵杀敌,也总能想起她的眼波流转,使他大有所得,施展出无往而不利的本事。大战之后,田豫恳求留下那名女子,欲与之长相厮守。然而女子已随匈奴大军远遁草原,音讯全无。

虽说田豫智勇双全,征战无数,但说到底也只是个行伍中人。能在沙场中偶遇如此绝色,自然心猿意马,魂不守舍。这一世恐怕只能将这段情缘,藏在肺腑之中,成为人生永恒的遗憾了。虎年龙岁弥留之际遗憾无穷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一介草莽之身,终有一死。田豫当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亦难免生老病死的宿命。及至晚年,他一病不起,时人无不感慨万千。

话说田豫既已镇守北方数十载,其年已七旬有余。建安末年,曹魏中兴之主曹丕即位,国号魏。丕即位之初,自有睿智之处,广纳贤良,重用旧臣。唯独田豫未获任用,反遭冷遇。

有年魏廷于洛阳设宴,群臣云集。唯独田豫因年老力衰,未能亲临。曹丕大怒,诘问左右曰:"田豫勇冠三军,何故辞宴不至?"左右答曰:"田公年高体衰,实无力驰骋了。"曹丕竟不释然,遣人传旨斥责,并撤去其官爵。

前有英名,后无遗老之德,田豫自是懊恼透顶。他日夜愁思,寝食俱废。不几日,果然遭受沉疴,奄然而逝。时年七十有九。

临终之前,田豫对亲朋好友叮嘱道:"吾虽一介布衣,然亦为国效命,历尽沙场。固知死期将至,却也万分不甘心。盼你等能为我树碑立传,使我不白活一世。"

闻者无不哽咽,有作古风词一阕以祭奠之: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沙场屡见缕金戈,将门亲朋尽化作陶陶黄土。但愿三川河水长流,万古英风不绝如缕。"

田豫生前任凭万丈红尘,一介性命终非长生不老。虽百战而终,功名无阕,然至死之时,却也怀恨在胸,期冀不朽遗闻。一代军旅猛将,竟也如此,可佘叹人生短促残酷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什么能成为一方军阀?
...三国时期,最主要的外敌是鲜卑、乌桓、匈奴、羌、氐等外族,在东汉强大时,这些外族原本是臣服于东汉朝廷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外族对于东汉朝廷也是时降时叛,而在汉末,东汉朝廷已经名存
2023-08-23 15:15:00
三国乱世各路英雄打的不可开交,外族为什么不趁机入住中原
东汉末年,汉朝皇帝已成了打酱油的摆设。当时,各方的割据势力不但各自为政,而且还互相打得不可开交。按道理说,这个混乱时期,北方的匈奴人正好趁虚而入。可就在曹操、刘备、张鲁等人打得不
2023-04-22 15:36:00
三国时期内乱严重,外族势力却渗透不进是什么原因?
...乱华一般,大举入侵中原土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外族在汉朝末年也没有分得一块蛋糕呢?首先,三国未分之前,有一大军阀,名唤袁绍。袁绍也许不是一个好主公,他在麾下大将的帮助下统
2023-05-10 11:23:0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时间统一的乱世
...卑对于东汉的边境骚扰才稍微停止。三国时期地图及周边外族分布图事实上,东汉末年的边境并不太平,羌人、南匈奴、鲜卑、乌桓各部与东汉的关系都是时叛时降,当历史进入三国时期更是如此。
2023-08-23 15:23:00
三国名将如云,最该被记住的却是这四个人
...再来看看三国中实力最强悍的“曹操”,他又是怎么对付外族的?曹操曾千里奔袭乌桓,这场仗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就在建安十年“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
2023-06-01 11:28:00
三国混战没有外族入侵,都是这几位大佬的功劳
...一无是处毫无作为,“八王之乱”极大消耗了西晋实力,外族趁虚而入,掀起了华夏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五胡乱华”。外族入侵,都是野蛮凶悍的,它们盘踞在华夏周围,像一头头阴狠残酷的野
2023-02-08 20:32:00
三国时期,却从未有过外部势力趁机侵入中原来分一杯羹呢
...相比于曹魏的棘手,蜀汉的两难境况,东吴阵营所面对的外族势力可谓是毫无压力可言。这些外族主要是山越、黄巾余党、以及各种山贼。所以孙权甚至都不将他们视为是敌对势力,而是把他们看成
2024-06-17 12:31:00
为何汉末打成一锅粥,却无外族入侵
...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内部已经打得如此严重,却没有看到外族入侵呢?按道理说,当外族了解中原的情况后,应该趁火打劫才是。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原地区向来资源丰富,是外族的分外眼红之地
2024-07-01 20:24:00
三国打成一锅粥时,胡人为何没有一丝动静
...度?汉朝自汉武帝征伐匈奴开始,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外族都被打了个遍,这才有了汉军的赫赫威名,漠北大决战,汉军出塞二千多里,跨过浩瀚的沙漠,汉将霍去病追亡逐北,封狼居胥(古代武
2024-04-19 09: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