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首卷语
回顾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每当中原地区兵戈大起、混乱不堪,都会导致位于边疆外的外部势力便会趁机入侵。
远到西晋时期的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侵,陆续建立多个非汉族政权的“五胡乱华”;近到抗战时期,就连历来奉中国为上朝的泰国都敢趁机想要薅中国羊毛。
那为什么中华史上诸权争霸的大争之世——三国时期,却从未有过外部势力趁机侵入中原来分一杯羹呢?
▲三国版图
一、三国割据
提起三国,我想大多数国人都是耳熟能详,那是一段中国历史上典型的诸雄争霸的混乱时期。自公元189年,东汉灵帝驾崩,董卓率兵入洛阳开始尽览朝政、专横跋扈激起东汉群臣和地方牧守的反抗之后,群雄割据的局面便逐渐形成。
经过长达十余年的相互征伐吞并,至公元208年孙权、刘备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之后,中原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魏蜀吴相互之间大起兵戈的将近60年的时间里并不是没有塞外民族政权入侵,而是全部被魏蜀吴三家“自行消化了”
▲墨绿色魏国版图
二、曹魏阵营
曹魏势力是三个国家中占地最广,也是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所以他们所面对的异族也是最强最多的。
包括难缠的鲜卑各族、实力强横的南匈奴以及虎视眈眈的乌恒各异族。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战斗力就以彪悍强横闻名,上千年间更是时常犯我边疆。更何况是在中原群雄并起的混乱之世,向来喜欢趁乱打劫的游牧民族又岂会白白浪费这宝贵的机会。
▲曹操剧照
早在乱世初现的时候乌恒就曾和中山太守张纯勾结,企图入主中原。奈何时运不济,遇上了强横的诸侯公孙瓒,直接便是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瓦解了张纯和乌恒的联盟。
在遇到公孙瓒时尚且如此不堪,更何况时一代枭雄曹操。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打破袁绍之后,便把矛头指向了当时虎视眈眈的北方游牧民族。
先是直接压迫南匈奴,致使其俯首称臣;乌桓就惨了,郭嘉遗计定辽东,平的就是乌桓。公元207年曹操发动北伐乌桓之战。此役乌桓军大败,乌桓的最后一任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之战中被张辽斩杀。乌桓被灭之后,鲜卑吓得立即归降,从此北境安定。
▲建安15年蜀国地图
三、蜀汉阵营
三足鼎立之后,蜀汉的势力范围位属巴蜀地区,直面南中地区的南蛮民族。诸葛亮的主要目标在北方曹魏,西南一隅同为蜀汉子民,挥兵南下实属不得已之举,所以欲平定南中则必须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招抚为主,但是若要孟获心服口服,为有耐心,热诚以待,诸葛亮深明此理,所以下令松绑,将其放走再战。
经过七纵七擒,孟获最后是心悦诚服。他感叹道:以丞相之天威,南中之乱不复反以。就这样,诸葛亮收复百夷叛军,南中之乱遂告平定。
▲东吴版图
四、东吴阵营
相比于曹魏的棘手,蜀汉的两难境况,东吴阵营所面对的外族势力可谓是毫无压力可言。这些外族主要是山越、黄巾余党、以及各种山贼。所以孙权甚至都不将他们视为是敌对势力,而是把他们看成了兵源和财源。
每当和曹魏、蜀汉发生战争,军队死伤过大时,就会去剿个山贼或是百越,不仅有了财政收入,军队也得到了大量的壮丁补充。
▲全盛时期三国版图
小结
综合上述所列,在三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疆蛮族、东南百越等族并不是只想要做个看客,而是实在是没有那个实力与曹魏、蜀汉、东吴三家兵戎相见。
更何况,三国时期猛将辈出,蜀有五虎上将,魏有五子良将,每一人都有“万人之敌”的美誉。在这些超级狠人的面前,那些所谓的外族“名将”着实是有些不够看,而且,先有乌桓被灭国,后有孟获被七纵七擒,那些域外民族也是放弃了逐鹿中原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有学者还指出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中原内地相互征伐的如火如荼,但是在面对外族的态度上确实出奇的一致,大有“攘外必先安内”之意。所以尽管中原属于群雄割据的混乱之世,外敌却依然不敢趁虚而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