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6: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讲到三国,我们想到的是这个时期涌现的无数英雄豪杰们,是三个国家割据你争我夺的激烈场面,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时期关于外族入侵的现象呢?

回顾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变换了那么多次,而几乎每个朝代都会面临来自外族入侵的事实,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匈奴族、女真族、蒙古族、契丹族等,他们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也都不缺扩疆阔势的野心。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要知道,内乱就是最好的进攻时刻,近代中国历史上,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国内还在发生内战,要不是双方达成了共识一致对外,可能今天的结局就要重新书写了。

而在三国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们似乎都不曾见过外族活跃的身影,这我们不禁产生了疑惑,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那么又是谁一直在守护边疆的和平呢?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汉朝打下的基础

在汉朝的时候,朝廷最大的外族敌人非匈奴莫属了,就连御驾亲征的刘邦都差点命丧白登之围。此战之后,双方皆是元气大伤,因此才决定签订盟约,暂时和平共处。

后来,随着汉朝的不断发展,国家实力不断的增强,到了文景二帝的时候,汉朝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种情况下之下,皇上也忍不住对匈奴狠下杀心,发起了一场巨大的进攻战事。参加这场匈奴之战的,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位大将领,卫青与霍去病。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那个时候的匈奴已经被我朝伤及了元气,很是虚弱,虽然还没有完全瓦解,不过也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于是到了后来公元89年的时候,窦宪再次奉命北伐入侵匈奴,总共有二十万左右的匈奴投降归汉,他们的势力再一次被狠狠削弱,基本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由此可见,汉朝时期对北方边境的和平做出了很大的功劳,几乎就要将外族最大的一支势力给消灭干净了。

其他稍小一些的部族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一战肯定是震慑到了他们的,想要打进来还是得要继续积蓄力量。所以在三国的时候,境外的环境还算安定和平稳。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蜀国南征

蜀国建立,刘备死后,朝中的重担就都背负到诸葛孔明的身上了。

那时候云南那一带也有一些外族势力生出了不好的心思,但诸葛亮并没有马上处理,反而与东吴交好,保证在朝局动荡的时候,吴国不会趁虚而入。

在处理好这些之后,诸葛亮才放心南征的。这南征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名垂千古的事情,那便是七擒孟获,让孟获诚心投靠,也让诸葛亮的名声鹊起。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吴国抗敌

贺齐讨黟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黟贼平定。

吴国主要面对的是山越、无溪夷等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部落,他们的势力比较小,带来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这些抗敌的事迹也就没有那么被流传了。

这些游牧民族多存在于北方,因为蜀国和吴国也就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不过他们也出了一份微薄之力。

那么对于抗外族的主力军魏国,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这还要分两个人讲起。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曹操与乌恒

北方游牧民族众多,即便匈奴被瓦解给了周边国家的震慑,但大家势必不可能都如此的安分,总会出现那么几个冒尖的民族想要趁乱分一杯羹,所以还是有这样的纷争的,乌桓就是其中一个。

面对乌桓这个游牧民族,最头痛的还是曹操。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起先两方都相处得很是和平,但自从袁绍死后,他的后人袁尚和袁熙就全部都归顺乌桓了,曹操就坐不住了,便准备起讨伐事宜。

因为那时候便将除了乌桓,还有一个鲜卑也是蠢蠢欲动,要是任之不管,指不定为后来埋下什么祸根,因此曹操干脆就一次性把隐患都处理干净了,省的日后添堵。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北伐那年的八月,曹操派出的大军看见乌桓乌泱泱的一片,被他们的气势可是深深的震撼到了,还没有开打,将帅们的脸上就写满了惧色和难堪。

还是曹操坐镇带动了士气,一眼看出发对手的弱点所在,下令由张辽冲锋在前,带领大家进攻乌桓。

而乌桓虽然阵仗吓人,但其实连阵型都没有摆好,这样一来自然是败了,总共二十万大军投降,乌桓也就安静了下去。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边疆大将田豫

大概十年之后,乌桓贼心不死卷土重来,曹操就让曹彰和田豫去平叛边疆,其中田豫这个人可是不简单。

田豫跟着刘备混过一段时间,因为觉得刘备未来成不了大器,便溜之大吉了。刘备也是看出田豫的才能,使出一哭二闹的方法想要把他留住但是失败了,让他跑到了曹操的麾下。

曹操还是比较看重他的,所以才会将平定边疆叛乱的事情交给他做。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恰好田豫本身就是在北方长大的,对于北方地区和外族人也了解得更多,曾经凭借这个优势,他自然是如鱼得水。

公元218年,田豫带的人马受到了乌桓的偷袭,他临危不惧带着士兵排成一道环形的防线,不间断的向敌人射箭。

乌桓久攻不下想要撤退,田豫毫不犹豫带人直接乘胜追击,狠狠挫了对面的锐气。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那时候鲜卑也不老实,表面上与魏国示好,背地里却在暗自谋划大计,这事也是田豫出面平叛的叛乱。

所以边疆有田豫坐镇的那几年中,北方势力都安静得很,没出现什么乱子。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小结

魏蜀吴都在积极的处理自己的外患,尤其魏国还出了田豫这么一位边疆将士,关于外族入侵的事情,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是瞎操心了。

三国时期究竟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众所周知,汉朝时期外患的来源大多来自北方,于是面对虎视眈眈的外族,曹操首当其冲。要说三国时期对外战争频繁,战绩最辉煌的当属曹魏。 曹操抗
2023-05-10 11:23:00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周边外族还屡屡被魏蜀吴按在地上摩擦
...曹操还在北方打了几十年的战。可以说经过三国这个特殊时期,人口锐减,经济衰退。此时有一些外族开始入侵,那么为何他们还是会被曹魏、孙吴、蜀汉吊打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曹魏主要面对的
2025-03-26 11:45:00
三国时期,却从未有过外部势力趁机侵入中原来分一杯羹呢
...都会导致位于边疆外的外部势力便会趁机入侵。远到西晋时期的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侵,陆续建立多个非汉族政权的“五胡乱华”;近到抗战时期,就连历来奉
2024-06-17 12:31:00
...诸侯讨伐战,紧接着就是各路诸侯纷纷割据混战,魏蜀吴三国鼎立,一百多年纷争不断。三国最终都归了司马家,司马炎一统天下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晋朝实在一无是处毫无作为,“八王之乱”极
2023-02-08 20:32:00
...自为政,而且还互相打得不可开交。按道理说,这个混乱时期,北方的匈奴人正好趁虚而入。可就在曹操、刘备、张鲁等人打得不亦乐乎之时,匈奴人却安分守己不侵犯中原。秦汉时期,北方的游牧
2023-04-22 15:36:0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时间统一的乱世
...时参与,羌人与氐人时叛时降,始终无法根治,直到三国时期仍然有羌人和氐人参与内乱。在西边的并州一带,是依附于东汉的南匈奴居住之地,南匈奴单于之子于夫罗参与了东汉末年的战争。在东
2023-08-23 15:23:00
中国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时代,内部政权四分五裂,外族却不敢入侵
...一致对外。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最早在汉武帝时期经过了文景之治,国内发展繁荣昌盛,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而后重用卫青、霍去病、李广的优秀将领,击溃匈奴,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
2023-06-11 10:57:00
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什么能成为一方军阀?
...是对付凉州的秃发部鲜卑人,就打了整整十年时间。三国时期,最主要的外敌是鲜卑、乌桓、匈奴、羌、氐等外族,在东汉强大时,这些外族原本是臣服于东汉朝廷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外族对于东
2023-08-23 15:15:00
三国打成一锅粥时,胡人为何没有一丝动静
汉以强亡,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三国时期是乱世也是盛世,三国名将绝对是靠谱的,那可不是短短几年十几年,打几场仗就拿到的名声,那是将近百年里面最精粹的一拨人,他们都经历乱斗,治理一方,
2024-04-19 09: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