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吴京的导演的《战狼1》里面的经典台词,也表明我们大中华神圣不可侵犯。这句台词其实是借用了汉朝一位名将的霸气宣言,其原句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虽然当时的汉朝,内战不断,但却在对待民族大义上,都是一致对外。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最早在汉武帝时期经过了文景之治,国内发展繁荣昌盛,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而后重用卫青、霍去病、李广的优秀将领,击溃匈奴,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收复河套并将河西纳入版图,促使“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最后吞并南越、闽越、夜郎、滇国、卫满朝鲜等国,远征大宛降服西域诸国,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到东汉末年,皇权旁落,群雄逐鹿,内部已经四分五裂。从董卓在公元189年入宫废少帝刘辩夺权以来,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群雄分割称霸一方的局面。
后来各诸侯拥兵自立,逐渐分为了三大势力:魏国的曹操,吴国的孙权,和蜀国的刘备。此时的东汉已经名存实亡,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汉朝,而汉朝皇室也沦为了傀儡。但是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周边虎视眈眈的外族想趁乱入侵的,每一个能有好下场。
在各地诸侯互相攻伐时,在汉朝的东北方有一个附属小国,就是乌桓国,见内部战乱,便想趁机浑水摸鱼。于是备军袭击中原,却遇上了东汉名将自号“白马将军”的公孙瓒,最后被打的落荒而逃。
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遂远窜塞外”。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打败,乌桓国见此,自认机会来了并看到了希望,于是又起兵前来讨伐。不料这一次更惨,遇见了一代枭雄曹操,曹操也对这个两次来犯的小国毫不客气。
先是将乌桓打得溃不成军,而后更是直接远征,直接将乌桓灭国,以绝后患。而乌桓"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乌桓骑兵也被编入曹操的骑兵部队。而除了乌桓以外,还有匈奴、羌人、南蛮人和山越人对中原也是虎视眈眈,稍有机会就会来犯,虽不敢有所大动作,但小打小闹也让人厌烦。
中原的西北方,经常会有匈奴和羌人趁乱在边境抢劫,董卓还在时,主要就负责抵御羌人的入侵。而在董卓死后,马腾和韩遂接替了抵抗羌人的重任,尤其是马腾之子马超勇武过人,羌人被打得服服帖帖,马超在羌人眼中变成了"神威天将军"。
在中原的东南方,就一直有南蛮人,在刘备死后,南蛮人就想趁火打劫。而后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深入南蛮之地,亲自派兵镇压,还在南蛮七擒孟获,把南蛮人治理的服服帖帖。此后更是忠心效忠蜀国,从不再犯,倒也一直安定。
而浙江地区的山越人则是更加不堪一击,由于都是由山民和山贼组成,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组织。根本是不敢和东吴的孙权来真的,只是在孙吴的后方屡屡侵扰,最终被陆逊打败,而后成为扩充东吴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三国时期,政权四分五裂,内部战乱不断时,只要有外族趁火打劫,不自量力的前来讨伐时,各诸侯国都会一致优先对外,坚决抵抗,也各自守住了自己的一方领土,而且都是派有勇有谋的名士将领镇守边疆,保障了名族安全。
都是坚守一个原则,内难可以,外侵不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始终坚守这同一个民族的精神。而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雷贯耳,他们也都做到了,使得外族不敢入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11: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