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当了25年太子才成为皇帝,然而不到一年就被宦官赶下台
...时候,就被宦官赶下台,他就是唐顺宗。唐朝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就曾因为在唐顺宗在位时期参与朝廷斗争,而在唐顺宗禅位后,被唐廷贬谪长达二十三年的时间——当然,被贬谪的岁月,也催生了耳熟能详的《酬乐天扬州初逢...……更多
历史上的谢安是怎样的人?为何连王羲之和李白都是他的铁粉?
...另一大族的王家,一起居住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谢家,便指的是他们这一族人等。出生在这样的人家,谢安可是沾了大光了,因为他们是不用努力便可身居高位...……更多
...达而攀附,不因潦倒而摒弃,始终真情以待,以心相连。刘禹锡和柳宗元自青年时在长安相识相知,一生志同道合,患难与共,显达时相互提升,患难时不离不弃。二人同遭贬谪后,在常年的贬谪生涯中,彼此通过书信往来,给...……更多
峰无坦途丨当代书画名家学术交流展——杨杰书作欣赏
...信”,但勇于否定自己的人还是让我更加欣赏。行草横披刘禹锡文《陋室铭》2018年杨杰书法从唐楷入手,后专攻行草。先是二王、米芾、王铎,后又溯流而上,自张芝再顺流而下,孙过庭、黄庭坚、祝允明、傅山、蒲华等都是...……更多
翻过心里的那座山
...中莫名其妙涌起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对了!这便是刘禹锡笔下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一刻,我好像看到了那个我想要而不知名的东西,它就是真实的我。我突然明白了,绿叶有绿的生机,黄叶有...……更多
...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借物咏怀,将古都的兴衰变迁寄于笔下,描摹出沧海桑田、世事浮沉的意象。值得一提的是,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刘禹锡并未到过南京,只是为了附和友人的咏金...……更多
身为皇族后裔的元稹本想做一个好官,却被迫成为了一个文豪
平心而论,与白居易并称的元稹知名度的确没有前者高。其实这也不能怨他不努力,身为皇族后裔的元稹本意是想做一个好官,文学创作只不过是个兼职而已。奈何现实的打击、仕途的挫折让有志青年丧失了方向,只好潜心研...……更多
永贞革新:王叔文领导的短暂而辉煌的唐朝改革
...为此,他广泛结交各方人才,先后物色到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等,连同王叔文在内,后来被称为“二天八司马”,形成“影子内阁”,只等太子登基,他们就是新皇倚重的中坚力量。...……更多
柳宗元:从逆境中绽放的文坛巨匠,探寻唐宋八大家的生命密码
...生活,让他结识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影响他最深的便是刘禹锡和王叔文。是以仅仅5年便坐到了监察御史的位置。从柳宗元自述的“冲罗陷阱,不知颠踣”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深受王叔文重用。仅仅2年,柳宗元成为王叔文的左...……更多
...的石头堆积,旁边有几块石碑,或卧或立,有一碑上刻有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我只记得“铁锁沉江”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几句话。芳说,古时这里打过仗的,许多铁链都沉到江里去了,看,那是古炮台...……更多
诗酒远方醉重阳——河南南阳西峡重阳文旅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亲。”接着,姬国胜、少锐、若丹、章姗姗联诵的王维、刘禹锡、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的重阳诗词佳作观众的思绪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诗意重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则一扫悲秋的情绪,带给大家一份奋发和...……更多
...神女。目极横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到巫山游览时有感而发,亦在《巫山神女庙》中说:“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更多
走进古诗词中,去感受春天的魅力
...一些宁静和快乐,少一些躁动和烦恼。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更多
...这种气氛的引导下,又有其他组同学站起来,“我还知道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对,老师,那是诗歌。我们现在讲的词呢。”大家七嘴八舌地...……更多
杨玉环:从普通女子到宫廷贵妃的传奇人生
...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长恨歌》白居易此时的杨玉环22岁,唐玄宗李隆基56岁,一夜恩宠,杨玉环的人生自此改变。痴情帝王,绝色美人,大唐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是清空了两位主角之前的人生,开启...……更多
白居易宠爱两位女子,晚年体力不支才令嫁人,女子动真情不忍分别
导语:白居易是唐朝的大诗人,我们在小学的时候便学习过白居易的诗歌,可以说白居易写的诗歌确实是好。和唐朝其他有名的文人墨客一样,白居易也是一位风流才子,风流才子不仅仅是才子,还得具备风流,才能叫做风流...……更多
《长恨歌》故事,浪漫的帝王爱情传奇〔174〕
...舞,天旋地转,渔阳鼙鼓。语义:〔略〕。出处:1、唐·白居易《长恨歌》;2、元·房文辛《唐才子传·白居易》。写作中的白居易二、《长恨歌》故事原型是帝王的爱情悲剧《琵琶行》入选高中语文,《长恨歌》为高中课外阅...……更多
68岁的白居易欲遣散33名家姬,15岁的樊素却不愿意是为何?
白居易一生养了33个家姬。68岁那年,他因突发疾病,导致卧病在床。有一天,他看着那些亭亭玉立,仪态万千的家姬,神态黯然地说道:“老朽年岁已高,你们都走吧,找一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吧。”没想到,一个叫樊素的女...……更多
太原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录制
...韵》融合音乐、说唱、戏曲、舞蹈等多种形式,创新表达白居易等太原籍著名诗人的名句,展现出太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文化自信。该晚会将于春节期间在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其他频道频率及新媒体平台滚动...……更多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寥寥数字,一个绝世美女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它浓缩成了现代人审美的两个常用词汇:樱桃口、小蛮腰。假如你用这两个词赞美一位女士,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应呢?你很可能得到的是...……更多
白居易与湘灵深情厚爱,却被棒打鸳鸯
...,而在文化产业领域,更是出现了一大批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一般的大文豪、大诗人。他们用自己的诗作,震撼着后世之人,也给后世之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宝藏。不过,如果说起白居易的话,世人不仅仅会想到他的学识...……更多
唐代诗人白居易:才华横溢却为情所困
...,每个人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然而,即便是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他的一生也饱含坎坷,尤其是初恋的失败,成为他一生的心结。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家境优渥。在11岁时,由于战乱,他的家庭迁居到父亲白季庚任官的地...……更多
说到白居易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简直就是大文豪了,而且写的诗词也非常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了,但是在白居易的身上有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白居易竟然到了37岁才结婚,我的个天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白居易为什么这...……更多
唐宣宗的《吊白居易》:一首永恒的悼亡诗
...最令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除了这两人之外,就要数诗王白居易了,他们三人又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也是现实主义诗人,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同时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当时的文坛...……更多
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西湖今天的盛名与白居易有很大关系
...湖。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西湖之所以有今天的盛名,与白居易密不可分。公元822年,白居易被贬为杭州刺史,工作之余,白居易遍访山水名胜,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其中冷泉亭是白居易最爱的去处之一。尽管纵情山水,...……更多
白居易朋友的遗孀读完那首诗,走火入魔,默默自尽
...德宗贞元年间,徐州百姓得到一个重磅新闻,当时的才子白居易正好路过此地。白居易此时只是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徐州此诗张愔听说之后,马上邀请白居易到家中做客,白居易也欣然前往。尽管是行伍...……更多
唐代文豪白居易:天才背后的努力与坚守
提到白居易,我们最容易想到《长恨歌》、《琵琶行》,那首小学生都朗朗上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他16岁的作品,足以见这位著名大诗人的才华横溢。白居易影视剧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诗人在临终选...……更多
白居易如何在官场沉浮仍坚守本心的
《新唐书》中这样评价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呜呼!居易其贤哉!白居易,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在文学方面成就颇高,...……更多
...实上,考中进士到成为“公务员”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以白居易为例,说说唐代的“公务员”考试。白居易从小就跟随母亲远走江南,寄居在亲戚家,但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背景的,不然,他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中间经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年七十五岁。白居易一生的出处进退、政治生涯是与当时中唐的社会历史大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