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柳宗元:从逆境中绽放的文坛巨匠,探寻唐宋八大家的生命密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11:17:00 来源:鲁网

鲁网3月26日讯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虽早已收官,但陈晓所饰演的柳宗元却留在心头挥之不去。

以往对柳宗元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课本里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后来看了节目才知道,原来半生的颠沛流离,才让柳宗元于万分悲怆之中写下了这首《江雪》,并将“千万孤独”藏头于诗中。

而这个节目同款书籍《唐宋八大家文学课》中,对柳宗元的一生讲述更是细致入微,在其中你能看到他的坚强和不屈,也能看到他的隐忍与委屈。

柳宗元:从逆境中绽放的文坛巨匠,探寻唐宋八大家的生命密码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为而生

柳宗元发父亲柳镇是一个颇具政能文才、有着治世情怀的人物,又以刚直敢言为人所称道。朝廷评价他“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柳宗元作为世家之后,对立德、立功、立言拥有无的追求和向往,亦对时代危机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担当,颇有乃父之风。

在《唐宋八大家文学课》这本书的记载中:柳宗元16岁参加科举考试,21岁中进士,27岁便被任命为集贤殿书院正字,正式踏入仕途。

柳宗元在《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中写道: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为而生。

优秀的才名与职场生活,让他结识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影响他最深的便是刘禹锡和王叔文。是以仅仅5年便坐到了监察御史的位置。

从柳宗元自述的“冲罗陷阱,不知颠踣”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深受王叔文重用。

仅仅2年,柳宗元成为王叔文的左膀右臂,并跟随一起扶持唐顺宗即位。

柳宗元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十分顺遂,凭借自身的才学和能力,在官场上如鱼得水,顺宗即位后更是可以一展拳脚,实现抱负。

这时的柳宗元意气风发,壮志凌云,此时谁又能想到突如其来的变故竟然能改变他的一生呢。

文坛巨匠崛起,吟咏千古孤调

他仕途的辉煌止步于唐顺宗即位一百四十六天后。

唐廷风云变幻,“永贞革新”失败,宪宗即位,柳宗元被贬为远州刺史。

被贬这一年,柳宗元23岁。

“家国不幸诗家幸”,尽管仕途受了打击,却放开了他思想的闸门,一位文坛巨匠在南荒之地就此崛起。

《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吟诵这首千古孤调时,依旧望着长安的方向。

《与顾十郎书》:长为孤囚,不能自明。

母亲离世,被贬的他却因被贬无法见母亲最后一面,心中悲怆万分。

《苦竹桥》: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胸有邱壑却再难施展,从此,曾经的壮志凌云,不过是过眼云烟。

柳宗元不仅有诗歌,还有寓言作品,成语“黔驴技穷”便是出自柳宗元的《三戒》。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在《唐宋八大家文学课》这本书中,有人分析认为,“驴”的命运象征的正是王叔文党人的失败,过早的锋芒毕露等同于虚张声势,结果只有“卒迨于祸”。

在这本《唐宋八大家文学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笔下的寓言表现活跃,不仅艺术形象多样,也充满了复杂的情节安排。

他天马行空地想象出“蝜蝂”这种爱负重攀高的小虫子,它们的欲望永无止境,穷尽一生不过是要拿更多的东西、爬向更高的去处,到筋疲力尽时,只能以摔死收场。

《临江之麋》写群犬第一次见到麋鹿时垂涎欲滴,但因慑于主人威势而不敢无礼,仅以“与之俯仰甚善”,然又“时啖其舌”,刻画出其矫情作态和本性难掩。

除了想象力丰富,柳宗元寓言的现实针对性也很强。

《罴说》,便是讽刺唐朝廷“不善内而恃外”,采取“以藩治藩”办法的失策;

《鹘说》,歌颂鹘鸟受恩图报的“仁义”之心,揭露当时官场中的贪利忘义的恶劣风气;

《永某氏之鼠》,批判了虐物害人的寄生者,又抨击了纵容它们作恶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柳宗元身已动,但心未远,其目光所及,一直在大唐的未来前途上。

尾声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已落幕,但陈晓演绎的柳宗元却值得我们反复回味,无论是吟咏《江雪》,还是书写寓言《三戒》,都体现了他后半生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这本书中说:纵览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人生际遇似乎最为让人不忍卒读,但无疑他是唐代在散文创作上用功最多、创获最大的一位文学家。所谓“文章憎命达”,古人诚不我欺。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本书共八章,分别讲述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的人生历程,少年时面临困境,中年时屡遭贬谪,老年时经历穷愁潦倒,但行文过程中并非事无巨细地进行梳理,而是十分灵活,充分展现。

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他们没有自鸣得意也无一人放任自流。他们自持与坚守的精神品格足以垂范后世,而读者诸君也必能从中感知文人风骨,汲取生命的能量。

苦难的暴风雨不值得歌颂,然而历经暴风雨所诞生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再三品味。如果你也曾在职场失意,也曾迷茫不安,不如看看这本《唐宋八大家文学课》,追溯八大家的人生轨迹,探寻他们磨炼心境的历程。

他们的自我纾解,在变动时代里获得了内心的安适,这无疑能够帮助你得到处世的智慧,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宋八大家:中国散文的黄金巅峰
在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中,唐宋八大家犹如八座突兀而起的孤峰,以各自独特的姿态,共同勾勒出中国散文最为壮丽的精神天际线。八位文学巨匠不仅以笔墨改写了中国文学面貌,更以思想重塑了中国文
2025-05-14 08:44:00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专题讲座,带孩子“遇见”唐宋八大家
...动着一股清凉的文学之风。8月10日上午,一场名为“遇见唐宋八大家”的专题讲座如约举行。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遇见唐宋八大家》一书作者司马一民如同一位文学旅者,和杭州青
2024-08-12 16:01:00
“成语达人”韩愈
本文转自:今晚报韩愈,字退之,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除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这位唐中期的文坛巨匠留给我们的,还有他创造的三百多个成语。唐贞元十七年(801),已经3
2023-12-20 00:49:00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鲁网9月9日讯提及古代散文的巅峰,唐宋八大家无疑是那最为耀眼的星座,他们的笔墨不仅承载了时代的思想潮流,更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思维模式。近日,《唐宋八大家文学课》出现在“与辉同行
2024-09-09 16:00:00
这唐宋八大家,唐朝只有韩愈和柳宗元,其余的都在北宋时期
...宋两代,涌现出了很多的文人,有人将其中的八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也叫散文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再就是北宋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些人既擅长吟
2023-02-28 10:22:00
梳理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之间的关系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的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在古文、古诗、词作、书法等方面都引领
2023-07-11 18:28:00
从唐至宋:八大家为何成就多在北宋?来看看背后真相
谈及古代文学,人们常将“唐宋八大家”奉为文坛的翘楚。然而,这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是唐朝人,其余六人全出自北宋,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北宋文坛的兴盛,实际上是多方面因
2024-12-13 09:39:00
...数字重生”。北宋史学泰斗司马光、初唐文坛奇才王勃、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等先贤,通过AI技术,让参与者通过智能终端,在虚实交融中与史学大家论道春秋,同文学宗师切磋辞章,体验科技赋
2025-04-06 18:07:00
唐宋八大家曾巩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宋八大家”我们都知道。不过,这“八大家”中,有一个名字让我们很疑惑,就是“曾巩”。为什么说“曾巩”这个名字,让我们很疑惑呢?“八大家”中,唐朝有两人:韩愈和柳宗元。其中韩愈“
2023-06-20 20: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