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樱桃口、小蛮腰,你知道出自哪里么,白居易来告诉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1 10: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寥寥数字,一个绝世美女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它浓缩成了现代人审美的两个常用词汇:樱桃口、小蛮腰。

假如你用这两个词赞美一位女士,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应呢?

你很可能得到的是一个白眼,甚至一个大耳刮子。别惊讶,这才是有文化的女子,而那个回报你灿烂笑容的女子,其实被你侮辱了。

因为“樱桃口”、“小蛮腰”指代的是两位妓女。

白居易诗文风流,生活更风流,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是西域龟兹国王族后裔。

白居易出生时正逢战乱,大唐帝国一路衰微,全家人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不过白居易的运气不赖,他30岁就中了进士,先后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部参军等职。

白居易的才华没得说,深得唐宪宗、唐穆宗的赏识,但他沾染了一个文人的通病——恃才傲物,自命不凡。皇帝给他一点颜色他就想开染坊,指斥朝政、犯颜直谏、讥讽权贵,那派头似乎他就是匡扶社稷的大神。

结果您猜到了,他被一脚踢出长安,“有多远死多远”,先后在江州、忠州、杭州、苏州、同州等地任职,晚年才回到东都洛阳定居。

文人“怀才不遇”能干什么?纵情山水,寄情诗歌呗,当然,这些都需要激情的燃料——美女。

白居易是个天生的情种,他少年时代就与邻家女湘灵青梅竹马。《邻女》是白居易最早的一首情诗:“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格调远比贪吃胭脂的贾宝玉高多了,人家在床前一起学外语。

遗憾的是,白居易的母亲却嫌弃湘灵的出身,说什么也不同意二人的婚事。这场少年春梦最终以棒打鸳鸯散而告终,白居易在《生离别》中声称自己被折磨得“年未三十华发生”。

后来,白居易相思难耐,为湘灵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夜雨》、《感镜》等多部诗篇。

多年后,白居易被贬黜江州,期间偶遇湘灵父女。那时候湘灵已经年过四十,却依旧孑然一身。

白居易痛哭一场,写下《逢旧》: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风流才子,从来不会被一个女人的腰带勒死,就在他高中进士的那年,白居易第一次涉足风月场所,并与长安名妓阿软留下一段韵事。

十五年后,白居易收到好友元稹抄录给他的一首诗,这才想起,那竟然是当年自己赠给阿软的绝句。

白居易赠给阿软的诗怎么会跑到元稹的手中?接着往下看你就懂了。

白居易的作品中,《琵琶行》是代表作之一,其中的女主角名叫裴兴奴,是一位从良的青楼女子。

民间传说,当年白居易与“色友”元稹一起探访裴兴奴。切磋日久,白居易与裴兴奴互生爱慕,定下婚约。却不料风云变幻,白居易被贬江州,而裴兴奴则被逼嫁给了一位茶商。

数年后的一天,白居易与元稹泛舟赏月,忽闻熟悉的琵琶声。二人大吃一惊,顺着乐声追寻而去,果然见到了裴兴奴。

物是人非,一个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一个不再是门庭若市的京城名妓,白居易涕流满面,又不得不选择人生的又一次分离。

在杭州就任刺史期间,白居易迅速“堕落”,他整日流连花间,杜秋娘、关盼盼、胡旋女、谢好好、吴娘、商玲珑……无数的“娇莺”在他枕边啼眠。他的诗篇也从朦胧优美,转变成了火辣奔放的“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那时候的白居易颓态尽显,西湖岸边的楚馆成了他的宿舍,在酒精和温香如玉的双重刺激下,他很挣扎:“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那段时间白居易玩得确实有点过火,尤其是元稹的“插足”,让诗坛又多了一份谈资。

那时候白居易对色艺双绝的商玲珑最中意,元稹偏偏就要恶搞白居易,他花重金将商玲珑“拐”到他所在的绍兴,一个多月后才将她送回。

白居易也当了一把小人,他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吊销了商玲珑的营业执照,害得曾经名噪一时的名妓穷困潦倒,只好将生意做到“基层”,结果染上一身病。

后来还是一位谢姓商人出钱治好了商玲珑的病,并带她离开了那个伤心地和那个负心汉。

还有人说,白居易后来跟才女薛涛勾勾搭搭,目的也是想恶心一下元稹。

坊间传闻,彼时的白居易身边有女伎一百多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别人家是洒水、扫地、煎豆腐,他是笙簧、琵琶和歌舞,众美穿梭,犹如人间天堂。

白居易公然宣称:“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再美的女子也经不住十年春秋的摧折,他每三年就要裁汰一批,日日新苟日新。

这么一算,所谓“女伎一百”恐怕也不见得有多夸张。

当然,也有个别破了“三年更新”规矩的女人,那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她们就是樊素和小蛮。

樊素与小蛮来到白居易身边时,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年近半百的白居易赞美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

樊素一张娇嫩欲滴的樱桃红唇,小蛮一身摄人魂魄的杨柳细腰,搞得老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他在“两支杨柳小楼中,婀娜多年伴醉翁”中享受着人生的快乐时光。

后来,白居易转任苏州刺史,身边又多了容美女、满美女,但樊素和小蛮始终不离左右。

在那个湖水里都是胭脂味的苏杭,老白身体严重透支,镜中的他一头白发,皱纹纵横交错。

或许伤感于人生短暂,白居易第一次为心爱的女人盘算起了前途。细细算来,樊素与小蛮跟了自己十年,韶华将去,自己一个垂垂老者,再也无力给她们遮风挡雨了。

于是白居易决定遣送二人,趁她们姿色尚在,择一户好人家嫁了。樊素闻言垂泪道:

“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数月前,白居易曾经准备卖了自己的坐骑。谁知骆驼通人性,说什么都不肯离开主人。

樊素说,骆驼尚且恋主,我侍奉您十年,虽然变丑了,但还不算老,还能为您歌舞、为您端茶倒水,让我离开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驼马尚知情,主人难道你就没有情吗?

是啊,人生有几个十年,樊素与小蛮将人生最宝贵的十年青春留给了白居易,此刻早就不识人间烟云,白居易就是她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了。

这一刹那,曾经虚幻的纸醉金迷,都变成了指间的人情温暖。于是,白居易带着二人又辗转于洛阳、同州之间。

开成四年,68岁的白居易突然患上了风疾,半身不遂了。三年后,他以刑部尚书之职告老还乡。形势逼人,白居易不得不再一次考虑遣送樊素和小蛮。

按照古代礼法,二人没有正当身份,属于主人的私产,主人离世后,白居易的儿子可以任意处置二人,送人、转卖、扫地出门都有可能。

而此时,樊素和小蛮都已经三十多岁了,除了白居易,没人能为她们的前途着想。

纵使再情深义重,也不得不对现实低头。樊素和小蛮在白居易的坚持下,也只好垂泪而别。

临行那天,白居易仿《霸王别姬》做赋:“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素素啊素素,你为我再唱一首歌吧,我要盛满美酒,与你在醉乡里相会。情场老鸟白居易的悲怆之音,让人不禁呜咽涕流。

没人知道樊素和小蛮的去处,白居易亲手给她们安排的归宿,大概不会差吧。

没了美人相伴的白居易,心中如同被抽去了魂魄,他时而叹息“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又时而登高远眺,仿佛还能听见那动听的歌喉和婀娜的舞姿。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遗憾的是,春梦醒来,老白孑然独立,身上的衣带日渐宽肥,松松垮垮地罩着他那日渐消瘦的身子。

会昌六年,在与樊素、小蛮分别三年之后,74岁的白居易在洛阳病逝。

樊素与小蛮出身风月场,与白居易一起度过了二十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却最终摆脱不了人生飘零的结局。

那是特定时代下的女性悲剧,你还会以“樱桃口”、“小蛮腰”夸赞美女吗?你还会用樱桃口、小蛮腰自我炫耀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1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唐朝大诗人们的绯闻女友
...雄岑参、七绝圣手王昌龄等著名诗人。到了中晚唐,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情诗王子李商隐、青楼靓仔杜牧之等等天才诗人也逐渐浮出水面。正是这帮人,让我们上学的时候多背了若
2023-06-03 17:46:00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下面一起来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白居易与
2023-10-09 16:18:00
浅谈白居易一生的三位知己
...。公元840年,这一年知己好友元稹已经去世了9年,69岁的白居易,满头白发,坐在窗前,一阵阵沙哑的咳嗽声从窗边传出,可见他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很不好了。他在怀念过去的日子,也想到
2023-05-06 11:33:00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贯穿一生,他们的沟通方式很奇妙
...有杰出的代表作,这是至今的未解之谜!在仕途上不顺的白居易,在自己的诗词领域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白居易作为讽喻诗的代表人物,其简单明了的诗句揭露了人间的疾苦,替人民发声的伸张正义
2023-06-03 17:51:00
聊聊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生死之交
...七年(801年),二十三岁的元稹,在长安结识了三十岁的白居易,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又加上政见相同,有共同的语言,便一见如故,从此,二人成为至死不渝的好友。元稹与白居易因同
2024-01-31 13:41:00
元稹与白居易:生死相依的诗歌挚友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23岁的元稹在长安结识了30岁的白居易。他们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政治观点相同,语言相同,一拍即合。从此,两人成了终生的朋友。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
2024-05-09 03:13:00
白居易在一篇奏章中,为何痛骂元稹是大奸臣
...人就同一题材,互相作诗相赠。唐诗的应和唱酬作品中,白居易与元稹的最多。这是因为白居易和元稹在年轻时相遇,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同进士及第,又是一同在朝为官,在文学主张、生活情趣
2024-06-08 21:57:00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完全依赖于古代的邮政服务。以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诗帖为例。这两位诗人在贞元十年通过了正式考试,并获得了官位.从那时起,他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可以在许多
2023-04-19 21:15:00
欣赏元稹面对桐花思念白居易写下一诗
...弥补了读者们组CP的遗憾。这一对万年CP组合就是元稹和白居易,他们俩是同科中举的进士,自此开始一生的友谊,就算是元稹去世了九年之后,白居易还为他写下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
2024-06-08 22: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