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白居易看古代的“公务员”考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07: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很多人都以为在古代,只要一考取进士就一步登天了,要么被招为驸马,要么就吃上皇粮,荣登高位。可这些都是影视剧里的故事,事实上,考中进士到成为“公务员”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以白居易为例,说说唐代的“公务员”考试。

白居易从小就跟随母亲远走江南,寄居在亲戚家,但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背景的,不然,他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无名小伙,也不会以安徽宣州户籍参加“高考”,并在那年进士科举考试中得个第四名。

白居易能够在安徽宣州参加考试,多亏了他的大哥幼文和叔父季康(宣州溧水县令),在他们的引荐下,白居易拜见了时任宣歙观察使的崔衍。崔衍很赏识白居易的才华,对他很器重,才让他加入宣州籍的,不然白居易也没有资格以宣州户口参加考试,因为在古代也是不准在异地参加“高考”的,异地参加高考现在叫“高考移民”,古代叫“冒籍”,古今都是明令禁止的。

宣城是白居易一生的重要转折地,所以他步入仕途以后,常常怀念宣城。直到他六十九岁任太子少傅时,还写有《寄赠郡斋》一诗:“……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由此可见,白居易对宣城的感情是何等的深厚。

还有一点,他与那年一起参加“高考”的元稹关系非常好,元稹虽然才气没有白居易好,但运气却比白居易佳,同科登第,白居易第四,他考了个第一,也就是后来说的状元。之所以不能把他称为状元,是因为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宋代实行殿试以后才有的,唐朝的科举考试,还没有这个叫法。有个第一名的知己帮衬着,肯定对白居易好得多。

白居易与元稹那年的“高考”成绩虽然这么好,但在考取进士后的“公务员”考试中,一点也不敢松懈。他和好友元稹躲在长安郊外的华阳观,几个月足不出户,作了许多模拟考试的策文。后来他自己回忆,在那段时间里,他几乎“不遑寝息”,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读到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今日备考公务员的莘莘学子之身影。据说白居易做过的模拟题有上百道之多,我们现在从《白居易集》中还能看到部分题目,在这里以白话翻译三道当时的考题与大家共赏:

其一,甲的妻子在甲母前骂狗,甲非常生气,要把妻子休掉。甲妻来控诉,自称没有违反“七出”条例。甲说,妻子犯了不敬的罪过。

其二,甲准备把女儿嫁给乙,乙送了彩礼,而后甲又反悔。乙控诉甲不守婚约,甲说没有立结婚的契约,不算数。

其三,甲的牛把乙的马抵死了,乙要求赔偿。甲说牛马是在放牧的时候相抵的,请求赔半价,乙不同意。

准备,就比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虽然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要判得合情合理确实不容易。这些接地气的题目利于基础好又智商高情商高的考生尽情发挥,也防止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呆头呆脑机械处理问题的书呆子进入公务员队伍,不食人间烟火的考生是难以做好这些题目的。就像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里那个猪脑子沈文荣,考前足足背了二百篇判词,可到考试时竟然交了白卷。别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试题中的案情与我背的都不同,有一个挺相似,可人的名字又不一样;还有一个案子差不多,但地点却大相径庭,我背的案子发生在蓝田,试题中的案子却发生在富田。脑子机械到这种程度,如果真进了“公务员”队伍,将来又怎么能当官理政呢?

白居易就不同了,才学高、应变能力强,所以在那次释褐试(公务员考试)中,白居易顺利通过,并被分配到长安附近的周至县当县尉去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县的公安局局长,但这个基层工作也让白居易如鱼得水,因为他的好友元稹金榜题名后紧接着就洞房花烛,娶了京兆尹的女儿,京兆尹者,首都市长也。作为元稹的至交,有元稹老岳父京兆尹护着,周至县县尉的基层工作经历,也为白居易以后的升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绍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大唐盛世的公务员,29岁考中进士,50岁才买房
如果买不了房,那还是租房好了,经济。——白居易(我没有说过这句话)话说中唐大诗人白居易,我们知道他才华横溢,写的诗以反映现实为主,但是关怀现实的白居易大诗人,自己也需要关爱啊,他
2023-05-11 11:19:00
唐代的房价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房价吧。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大唐的正牌公务员。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十九岁得中进士的白居易来到长安,首先拜访了当时的
2023-05-19 15:19:00
古代官员工资低廉,买房难如登天
...茅草屋,像唐朝就有这样落魄的宰相,我们知道的大诗人白居易、苏轼等人也受到了房子的牵制,官做得再大,还是没有容身之所。 二、古代的官舍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古代的官舍,在说官舍之前
2023-10-07 22:37:00
唐朝时期租房也疯狂,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买房
...在为解决“住”的问题而发愁。剧照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肯定,提高自己的声名。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
2023-07-26 15:22:00
唐朝公务员的丰厚收入:金银、绢帛与月俸的福利
...朝流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流通货币。还有用的就是绢,白居易写的《卖炭翁》中就讲到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
2023-10-22 07:52:00
诸葛亮究竟有多少财产
...唐朝宰相魏征留给子孙的房产,价格不菲。据《新唐书·白居易传》,魏征的房屋到他孙子时,已增值至600万。孙子要用钱,将祖父遗下的房子卖了。有个叫李师道的官员,自己掏钱600万,
2024-02-19 21:21:00
...考史上绝无仅有,简直是“大唐第一小镇做题家”。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都是考了好几次才考上,韩愈最惨,十年没过吏部试,在帝都呆不下去,只好跑到藩镇干了好几年幕僚,差点愁死。就在刘禹
2024-06-05 06:31:00
据说白居易离开家乡外出游学时,曾带着诗作拜访当时的文坛大家顾况,顾况对他的名字打趣说:“米价方贵,居恐不易。”然后看到了这首诗,不禁眼前一亮,叹曰:“道得个语,居则易矣!”。虽有
2024-06-27 13:42:00
白居易情诗引争议:大男子主义还是真爱宣言?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童,他在16岁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当时就已经名动天下,哪怕是上千年过去以后,人们依然能够背诵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年他去京城
2024-03-13 0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