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院士专家点赞三亚: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南繁是种业的热土、“中国种子”的摇篮。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丰富的育种资源在南繁集聚,越来越多名特优新农产品诞生...……更多
晓峰近距离 | 三亚:南繁育种忙
...铁一般,吸引着一代代追光逐梦的科研工作者,到此开展农作物育种科研工作。他们将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经秋季育苗后,在冬季运送至海南等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这样一年可繁育2至3代,这种做法也被称为“南...……更多
海南向种图强:一粒种子“芯”又“新”
...制种,这种候鸟式的育制种方式就是“南繁”。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超过70%来自南繁培育。目前海南集聚了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南繁种业的产值突破120亿。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关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更多
“中国良种”育出来
本文转自:海南农垦报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中国良种”育出来不久前,在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2024...……更多
三亚:育出好种子
...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一代代育种人薪火相传,播下希望的种子。2月23日,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在观察棉花的长势。 每年10月到次年4...……更多
建南繁硅谷 强种业芯片
...”的愿景,即增加产量、减少成本,以及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陈凡提出,种子的更新换代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植物的基因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应探索一套基于光学传感器的作物表型...……更多
四川:为“中国种子”安一个凉爽的家
...种材料及品种来到这里开展南繁,全国已育成的近3万个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都与南繁有关。夏繁基地为何选定阿坝?每年冬天,水稻等大春作物育种家像候鸟一样飞往海南开展南繁。而长久以来,小春作物育种家还没有形成...……更多
从“会育种”到“慧育种”:数字化赋能中国培育农作物良种
...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一系列智慧育种新设备和农作物新品种一同亮相,数字化育种新成果不断发布。正值育种季,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吸引越来越多先进育种技术落地。在位于三亚崖州区的中国国家南繁作物...……更多
...所自主培育的生菜新品种“中生1号”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填补了我国缺乏自主生菜品种的空白,同时也验证了育种加速器在加快育种速度方面的有效性。生菜,又名叶用莴苣,是广受国内...……更多
南繁二十载只为种出好玉米
...碌——身穿白色大褂,头戴黑帽子,走进田间地头,开始农作物的种植、管护工作。南繁的工作十分辛苦,需要在酷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中坚持不懈地劳动,但是这些年来,他毫不退缩,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农业发...……更多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芝麻南繁育种专家徐桂真:微不足道的芝麻永占心坎C位 技术指导助非洲芝麻亩产量翻番
...批批优良种子。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近3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70%以上经历了南繁加代和选育,覆盖物种达40多种。南繁不仅托起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还在精神高地上立起丰碑。为展现一代代南繁人薪火相传,持续接力...……更多
想不到!你吃的蔬果主粮,很多来自太空育种
...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水稻、辣椒等种子,开启了我国农作物种子的太空之旅。据介绍,目前我国已进行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6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上百个,年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更多
农业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武汉开建
...术、自动化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等,解析重要作物(主要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等)基因型与表型的复杂关系,建立植物表型决定的现代遗传理论体系,实现优良作物等新品种的分子设计与高效选育。项目总工程师陈凡表...……更多
加快培育优良品种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速器”“十三五”以来,江西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作物新品种创新活力迸发,涌现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品种。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长城告诉记者,南繁基地是该省品种选育的“加速器”。近年来,...……更多
“南繁北育”已育成新品种1777个
...玉米、小麦、马铃薯和蔬菜等新品种1777个,保障了全省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优良品种供给。“十三五”期间,审定和登记农作物新品种340个,占全省新审定品种数的40%,年推广应用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更多
2022-12-19 07:44新品种,新品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独特的位置和光热条件,可以缩短品种的育种周期,实现农作物的加代繁殖,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明显提速。”李家洋说,通过南繁硅谷,进一步应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更多的高产、优质、抗逆、高效的种子。中国工程院...……更多
崖州湾分子检测鉴定中心通过casl认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子检测则是评价“芯片”是否合格、能否批量产出的重要防线。近日,崖州湾分子检测鉴定中心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CASL证书),是三亚市首家通过CASL认证的检测...……更多
育种人的薪火相传
...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一代代育种人薪火相传,播下希望的种子。 ……更多
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捐赠40万元
...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工作。据统计,在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七成以上的新品种都经过南繁基地培育。在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在南繁基地已有品种、技术、人才聚集区的基础上,为更好发挥南繁产业集群优势,...……更多
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发布:到2030年全面建成,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了坚强保障。三是南繁管理服务水平“提起来”。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南繁登记办法印发实施,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相继成立,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南繁管理服务机构和能力...……更多
...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水稻、玉米、蔬菜、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中九成都是经南繁鉴定和加代的品种,‘十三五’期间四川育成的1184个农作物新品种超过七成出自南繁,‘十二五’以来通过南繁育成的品种平均年推广粮食等作...……更多
陵水广陵南繁科研育种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揭牌
...专利技术41项,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并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农作物品种24个。基地建有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3个,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颜龙安院士”团队等约30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共同组建了广陵南繁公共服...……更多
进田间“种”出新奇特
...更得照料来自全国200多家种业单位的2200多个新奇特品种农作物。走进基地的大棚里,这一处辣椒枝干“冒”出手指粗细的果实,那头圆茄长出拳头大小的果子。“现在作物都赶着开花坐果,一天不来地里看看心里就没着落。”...……更多
丛台酒·2023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⑭|焦宏业: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里
...宏业团队培育的邯玉金环九号玉米品种,通过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这标志着该品种获得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应用的“通行证”。因在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中表现优异,邯玉金环九号成为首个在...……更多
提升品种“含新量” 撬动市场“含金量”
...清除田地里的杂草。日前,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管护农作物。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 本报记者 邓钰春潮涌动,万物生长。3月14日,三亚市崖州区,大田里,姿态挺拔的玉米随风摇晃,涌成一波波生机勃勃的...……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种材料的抗病性、耐湿性及光照反应等,现今中国约70%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了南繁选育。50年前,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发现花粉败育型“野败”野生稻,使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为可能,南繁北育在短短三...……更多
果然有种|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将于3月16日在三亚召开
...报告会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蔬菜等6个农作物种业专题报告会和畜禽、水产2个养殖业专题报告会;综合型专题报告会有南繁硅谷、国际种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种业服务、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等5个专题报告会。未...……更多
打造南繁硅谷 三亚这样发力
...研联合种业创新机制等方面,三亚推出的重点措施有推进农作物表型鉴定平台、精准设计育种中心、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种业核心技术攻关科研平台高效运转。同时,建设三亚市热科院热带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崖州区...……更多
三亚:打造西甜瓜产业“甜蜜名片”
...,三亚作为南繁育种基地,利用热带冬季光热资源,进行农作物的育种和繁育,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种子资源,也为农业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在过去的几年里,三亚在南繁种业和西甜瓜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更多
...速。海南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物种资源,非常有利于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亲本繁育、种质鉴定和种子生产等活动。省农科院从1958年开始南繁科研育种工作,截至目前,通过南繁北育共选育成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更多
2022-12-20 07:12农科院,育种,基地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北大医疗淄博医院“落地开花”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轻洒落在病房,安静的氛围被细微的交谈声打破。一大早,北大医疗淄博医院的护理人员正小心翼翼地给一位患者进行耳穴压豆
2024-06-11 20:12:00
健康问太和 | 日常生活中,如何调整饮食来保护肾脏?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肾脏,作为人体的关键器官,不仅分泌尿液、排除废物与毒物,还调节电解质浓度,维持酸碱平衡
2024-06-11 20:13:00
中新真探:手机护眼模式真可以护眼吗?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11日电 护眼模式能一定程度减轻眼睛的疲劳感,但并不能消除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带来的眼睛健康问题
2024-06-11 20:40:00
中新真探:膳食纤维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能量,所以没营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11日电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它能够减轻血糖波动,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并软化大便降低痔疮风险
2024-06-11 20:40:00
沃野处处展新姿 淮北市烈山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守明 邓亚萍初夏时节,漫步烈山区烈山镇南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彩墙绘和错落有致的民房,柏油路
2024-06-11 20:47:00
“博爱助医”:奔赴大山为村民看病!
近日,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携手贵州红十字华夏医疗爱心基金管委会、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共同走进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箐门村,在当地开展人道医疗救助政策宣传及疾病筛查活动
2024-06-11 21:12:00
法媒:抗击肺癌研究取得进展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6月3日报道,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多名肿瘤学家都会赶赴芝加哥
2024-06-11 21:21:00
云南芒市:舌尖上的美食撑起“玉米房”和“玉米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崇喜珠圆玉润颗粒饱满,鲜甜可口美味十足。云南芒市出产的鲜食玉米可以生吃、可以煮熟了吃、可以炒着吃
2024-06-11 22:21:00
干眼症会盯上哪些人?干眼症真的是绝症吗?
干眼症真的是绝症吗“医生说我得了绝症——干眼症”,这句电视剧台词让“干眼症”这个名词进入了大众视线,而眼干眼涩的症状确实也是很多人生活中所遇到的
2024-06-11 17:19:00
每天凌晨4点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三招应对早醒式失眠
早醒的应对策略张女士今年55岁,是一家知名企业的资深员工,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是同事们眼中的可靠支柱。然而,不为人知的是
2024-06-11 17:19:00
喝对了叫咖啡,喝错了那就是毒药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喝咖啡的方式来使自己精力充沛,但是喝咖啡有很多地方是要注意的,不能盲目的喝咖啡,我们如果喝了大量的咖啡的话对我们自己的身体是非常不健康的
2024-06-11 17:17:00
大便一天3次和3天一次,哪个可能是肠癌?隔几天排便才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排便次数出现了异常,在大多数人看来,每天1次的排便频率显然是最佳的,一次就能把肠道里的毒素全部排出去
2024-06-11 17:16:00
半夜醒来,嘴里总是发干发苦?医生提醒:4种疾病可别不当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即半夜醒来或是晨起之后,会感觉嘴里总是很干,有些发黏,甚至还有些许苦味,有些时候
2024-06-11 17:20:00
关爱女性乳腺健康 发现乳腺结节不用慌
HAPPY WOMAN’S DAY世界女性生殖健康日6月9日是世界女性生殖健康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健康,提高女性自身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024-06-11 17:22:00
夏季谨防风热感冒,用好2碗汤,疏风清热
这段时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很多朋友都染上了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的症状相对来说会比风寒感冒要重一些,平常我们应对风寒感冒的手段对它也不太管用
2024-06-1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