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加快培育优良品种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30 05: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加快培育优良品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2024年江西省水稻新品种展示会侧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赵倩倩

“今年采用宽窄行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模式,品种的综合性状得到了充分表现,穗子大、穗子多、茎秆粗壮、产量高,抗倒性好,结实率也高,没有病虫草害。”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槟榔村的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南繁科研基地,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傅军如正在向大家介绍展示品种的情况,“这次有110多个不育系配组的新品种参加展示,既有大穗型品种,又有多穗型品种,田间表现都很好,剑叶适中,灌浆落色好。”沉甸甸的稻子排列整齐,微风一过,田间传来阵阵稻香。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60%以上。江西省作为我国南方水稻主产省份之一,近十年来年播种面积和总产稳定在330万公顷和2000万吨以上。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江西省水稻新品种展示会上,记者了解到,该省围绕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在优质、高产、绿色、安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上取得了系列成果。

展示评价,用好育种“加速器”

“十三五”以来,江西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作物新品种创新活力迸发,涌现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品种。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长城告诉记者,南繁基地是该省品种选育的“加速器”。近年来,通过推进基地建设、扩大规模、规范管理等措施,南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我们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发展,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刘长城说,目前已形成以省级南繁基地为主体,各南繁单位自有基地为补充的南繁基地发展布局,为水稻科研育种提供了良好平台。

本次观摩的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南繁科研基地,于2010年6月建成,总投资3000余万元,长期流转科研用水田150亩,承担历年江西省水稻新品种展示。在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育种能力的同时,基地和全国南方稻区育种单位开展广泛合作,引进优良种质资源与技术。“今年在这里展示的水稻新品种有191个,前期品种收集后立即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和千粒重确定播种量和播种密度,保证了展示品种的秧苗均匀一致。”基地负责人叶祖芳介绍。

2018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南繁科研基地建设,支持南繁育种科研基地平台;2022年,出台《江西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江西省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成立江西省兴赣种业发展基金,支持南繁事业发展;2023年,印发《江西省南繁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基地管理会商会议制度,加强对南繁基地的规范管理和精准服务。据了解,目前江西省常年在海南科研育种的单位有40家左右,育种科技人员200余人,制种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几十亩,发展到2023年的21.8万亩。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等作物品种有90%以上经过了南繁加代选育,选育新品种更新周期由过去的10年以上缩短到目前的4-6年。

一品双种,解决早稻种植难题

在双季稻主产区,早稻生产是关键。然而目前缺乏优质早稻品种,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不高。如何实现双季稻区双季吨粮、双季双优,进而激发农民多种早稻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2020年以来,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开展“稻-稻-油”三熟制的水稻双季双抛种植模式的新品种筛选试验,提出了“双季连作,一品双种”的种植模式。何为“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带头人贺浩华给出了答案:“就是同一个水稻品种在同一田块,既可作早稻种植,也可作晚稻种植。在这一模式中,我们筛选出了‘泰优398’‘金珍优瑞丝’‘荷优金早’‘荷优8116’等多个水稻品种。”

按照以往的方式,很多种植大户早稻用一个品种,晚稻用另一个品种,容易造成落粒谷的现象,导致晚稻米品质混杂、质量不佳。而“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新型种植模式能有效应对落粒谷的问题,还保障了晚稻的纯度,解决大米加工的痛点。贺浩华告诉记者,去年7月,相关专家对江西省高安市杨圩镇湖背村杨家村开展的“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水稻新品种“荷优金早”早稻高产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经测产,该品种折合实收干谷亩产达602.9公斤。“‘荷优金早’在田间表现出良好的特征特性,它株高矮、分蘖强、米质优,作为早稻生育期112天左右,作晚稻108天左右,结实率高、耐高低温,也适合种植大户机插、直播。”贺浩华说。

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统计,经过不断试验推广,“双季连作,一品双种”水稻种植模式备受种粮大户青睐。“它实现了水稻育种由高产到优质的发展,7月下旬收获早稻,我们能提前一个季节吃上像晚稻一样优质的大米。早稻收割后,再种一季优质晚稻,实现双季双优。”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虎说,“原来晚稻品种生育期长,时间紧的情况下不适合机械化插秧,‘一品双种’的模式还解决了晚稻机械化插秧的品种市场需求,更方便农户种植。”

多方联合,品种选育成果显著

“我省是国家粮食主产省之一,近年来农业科研人员砥砺前行,通过科技支撑种业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在水稻品种方面尤为明显。”江西省科技厅厅长宋德雄介绍,江西农业大学育成的“淦鑫688”“五丰优T025”“泰优871”等双季超级稻品种,较好解决了双季稻区“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高产与稳产”难协调的矛盾;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选育出具有节肥减药效果的丛枝菌根高效共生水稻新品种“赣菌稻1号”;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蔡耀辉团队历时20年联合攻关,创制了矮秆密穗优质恢复系R225及其衍生系,有效解决了南方双季稻区主栽品种株高偏高、分蘖较弱、抗倒性不强等问题……

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多方合作的努力。2022年3月,江西省聚集种业战略性、方向性等重大科学问题,由江西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赣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多方力量,成立江西水稻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开展水稻育种材料创制及新品种选育的协同创新与合作攻关。

通过水稻良种联合攻关,江西省实现了水稻育种核心材料的共享共用。“目前已经在海南和南昌建立了共享材料展示点,对共享材料的产量、抗非生物逆境、品质、生育期、育性、抗性等重要功能性状基因进行检测,为项目团队开展生物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边建民告诉记者,全省申报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数量由去年的60个增加到今年的86个,自主选育早稻品种种植面积由以前的6%提高到12%以上,耐高温中稻新品种和优质晚稻品种的选育推广效益显著。

“下一步,江西省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协同各方力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创新机制,积极开展水稻种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宋德雄表示,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加快培育水稻优良品种,全面提升水稻种业科技创新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后,再斩殊荣!彰显了江西农大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中国是世界生猪生产第一大国,养殖总量占全球50%以上,但商业化生产猪种的核心种质90%以上依赖进口。加
2024-09-16 09:19:00
科技活水兴渔富民
...关键。刘新中表示,下一步围绕重点品种,将进一步加快优良品种培育。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保护和发掘,摸清渔业资
2023-01-12 05:05:00
...能力,激发种业创新活力,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全媒体记者 胡彦思)
2023-08-10 19:21:00
去年江西全省基地制繁杂交水稻种子29万亩 占全国15%
...制上下功夫,让种质资源保起来;要整合科研资源、培育优良品种、创新工作机制,让自主创新活起来;要培育本地企业、着力招大引强、推进抱团发展,让种业企业强起来;要推动要素保障多元化
2023-09-19 20:24:00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具有市场潜力的优良品种,将萍乡良种推向全国市场。近年来全区累计审定125个(次)水稻新品种,鉴定8个自主产权的优质不育系,申报植物新品种权
2023-12-26 10:30:00
长年扎根试验田 两代科研硕果丰
...,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和国家首次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李英(右)指导年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察看网棚制种情况。 受访者供图在此期间,李英还带领团队创新开展了多
2023-10-21 09:31:00
水稻新品种大会公布二十个推荐品种
...种粮大户、乡镇农技人员前来观摩交流,有力推进了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次大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嵊州市人民政府、绍兴市农业农村
2023-10-05 09:08:00
江西遂川:“五香萝卜”组合的三把“密钥”
...重市场调查,会根据供应需求和客户喜好,适度调整种植品种。“既要保护本地品种,也要跟进优良高产品种,只有这样,产业才能做大做强”。为拓宽市场,黄五香一直在品种改良上探索。“不行
2024-04-29 20:27:00
两种畜禽通过国家审定鉴定
...区最受欢迎十大品牌猪肉”,获第19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产品银奖。修水黄羽乌鸡,原产于修水县黄坳乡,在当地均以群众自繁自养和自行选育为主。修水黄羽乌鸡体型矮小、肉质鲜美、
2023-07-17 03: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
中老年人氨糖品牌如何选择?2025五大热门品牌测评榜单发布
《2024 中国中老年人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 “68.7% 的 50 岁以上人群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关节疼痛,56
2025-10-25 16:18:00
内调口服抗衰!2025女性美容保健品NMN前十好评榜公布
35岁,对女性而言是身体机能的关键转折点,此后可能面临断崖式衰老。即便用HR赫莲娜、SK-II、海蓝之谜、兰蔻、雅诗兰黛等高端护肤品
2025-10-25 16:20:00
2025精选全球十大槲皮素选购全指南:吉清肺凭高吸收率备受青睐
近年来,室外雾霾、室内油烟、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等问题持续影响肺部健康,咳嗽、气短、肺结节等症状逐渐成为大众常见健康困扰
2025-10-25 17:31:00
迈向自然塑美新纪元:安珍适®VL于AMWC China 2025定义填充未来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五届AMWC China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在成都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链接全球美学智慧
2025-10-25 17:33:00
秋冬高发!这些疾病最易被误认为感冒,别耽误治疗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大,人体抵抗力下降,咳嗽、流涕、发烧的患者逐渐增多。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我感冒了",然后自行服用感冒药
2025-10-26 11:29:00
想要孩子长高吃什么好?2025五大儿童赖氨酸品牌专业测评与解析
2025 年《中国儿童营养补充消费趋势白皮书》里有组数据很扎心:超 72% 家长在孩子身高干预时,会优先选择儿童赖氨酸补充剂
2025-10-26 14:50:00
麦角硫因2025五大优选榜单 生物利用度安全认证全解析!
2025年,“细胞级抗衰”成为健康消费的核心赛道,麦角硫因(ERGO)凭借“靶向抗衰”特性,推动全球市场规模突破90亿美元
2025-10-26 14:50:00
补锌产品如何选择?最新评测结果公布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缺锌比例达39%,且60%的儿童每日锌摄入量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一半
2025-10-26 14:52:00
2025眼底保护叶黄素哪个好?四大品牌实测榜单出炉!临床反馈+安全性测评
眼底是视觉功能的“核心枢纽”——视网膜负责接收光信号,黄斑区掌控精细视觉,而叶黄素作为眼底黄斑区的“天然蓝光过滤器”,是维持眼底健康的关键营养素
2025-10-26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