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的名义,大肆追捕天下有名士人,这也是东汉非常知名的党锢之祸,大量名名士皆丧身于此。此后天下开始大乱,各个郡县土地兼并严重,并且还出现了大地主。由于当时印刷术技术不完善,导致书本极为难得,故而经学只在门...……更多
汉桓帝刘志:因诸葛亮一句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推心置腹吗?皇权之争历来汉桓帝被黑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党锢之祸,毕竟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里,党锢之祸主要针对文人,自然被文人们大肆渲染,然而党锢之祸的本质还是皇权之争。在诛杀梁冀之后,汉桓帝自然也是怕宦官做...……更多
士族在东晋与南朝时期的权力斗争中的重要角色
...团。而提到东晋与南朝时期,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士族政治。“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与谢家即是南方士族的代表。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王与马共天下”。士族政治从汉朝中后期出现,到三国时渐渐成型,最终在东晋...……更多
门阀之争与寒门崛起:东晋王朝的内部斗争与外部机遇
...。东晋建立之初,形势并不乐观。西晋的覆灭,导致大量士族和贵族流亡南下,聚集在建康一带。这些人或出身名门望族,或是曾经的权臣大员,此时都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势力。他们自然不愿意臣服于一个实力薄弱的新兴王朝...……更多
胡咧两晋(增七)王敦叛乱兵败身死,其兄王导为何仍受皇帝重用?
...弟在阻止王敦篡位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门阀士族对于东晋的大罪却是无法否认的。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叛乱平息后,司马绍并没有追究王导和琅琊王氏的罪责,反而依旧倚重王导,让他继续在朝廷担任要职。...……更多
晋朝贵族王谢家族的兴衰与门阀士族的演变
...家族的子弟世代都做高官。他们这些家族就是典型的门阀士族。先说王家王导,三朝元老,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他与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格局,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更多
晋元帝振兴皇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升,然而这种繁花似锦的局面并不是永久性的,东晋的士族政治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东晋的皇权在几番沉沦之后最终走向覆灭,门阀最终全面掌了控朝廷,皇帝最终沉沦为傀儡。晋元帝振兴皇权的原因但凡封建王朝的开国...……更多
浅析刘宋政权联姻的影响与利弊
...的时代,朝中选举官吏,甚至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权力被各个世家大族垄断,寒门子弟几乎没有向上走的机会。规矩只是限制了能力不够强的一般人,刘裕这种非凡之人,最终还是通过不懈努力,做了一国...……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为选官制度的僵化,贵族政治逐渐成型,魏晋以来,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十分强大,隋唐等政权都是门阀制度的产物,门阀士族在巅峰时期甚至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形成贵族的统治方式。 在魏晋后期,门阀制度已经遭到削弱,北...……更多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反攻之下,黄巢最终被李克用击败,自刎而死。消灭门阀士族 黄巢虽然有残暴不仁、为害百姓之举,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那就是——消灭了门阀士族阶级。自三国时期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开...……更多
“关陇贵族集团”玩弄皇权几百年,它到底是什么组织?
...产物。这样把关陇集团形成的历史原因仅仅说成是改换其士族门阀郡望而已,不免有些偏颇,仅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进程总有其必然性,真正让“关陇集团”建立起来的是朝代更迭时,政策上的必然所需。宇文泰为...……更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制的发展演变,使世家大族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产生了士族门阀。士族门阀是以家族为单位,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政治上形成的统治集团内部的特权阶层。士族门阀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出现的世家大族。东汉时期,伴...……更多
东汉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跟士族集团过不去?
汉桓帝之所以发动第一次党锢之祸,是因为士族集团集体搞对抗。我要大赦,你们不赦;我要抓人,你们不抓;我要整风,你们不整。于是,只能自己出面,带着宦官搞党锢。这时候,宦官仅是皇帝争权夺利的工具。桓帝去世...……更多
晋朝为何没有留下纪念自己王朝的正史
...第一,统治期间,晋朝混乱晋朝建国的资本是当时的门阀士族,在晋朝建国之后理所当然的实行了关于门阀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个制度导致晋朝的门阀士族的权利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强大,出现了一个国家多个主权人。当时晋...……更多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而寒门之士的真正崛起,直到宋朝才真正出现。整个唐代士族出身的登科者占进士科的比例在七成以上,特别是百官魁首——宰相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这就说明了唐代时期,士族在科举考试,特别是进...……更多
东汉政权的统一与落败
...,体现了儒家式的政治责任感。同时如范晔在《后汉书·党锢列传》中所指出的,这种激昂清越的政治行为方式,发生在汉武帝崇尚儒学和王莽以巧伪伎俩篡取国家以后,那时土大夫以重气节决定去留,乃至矫枉过正。东汉王朝...……更多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格局的背景及产生
...安,不少士家大族携家带口南渡以躲避战乱。这些南渡的士族,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雄厚资本,使得他们不仅在江南地区得以成功立足,同时还可以左右江南地区政局的变化,对当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形成了皇权...……更多
刘裕对司马家族的屠杀背后原因探究
...?东晋时期本身就是一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实施的是门阀士族统治制度,当时说是东晋,其实是与五胡十六国并存,司马家族一直想北伐扩大势力,但却没有什么建树,直到东晋末年刘裕的出现,他灭掉了众多的诸侯势力,开始...……更多
晋宋之交士族的衰弱失势是怎么发生的呢
...族,谢氏家族的衰落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晋宋之交士族的失势。而这种衰弱是怎么发生的呢?一、陈郡谢氏家族文化的转变随着谢氏家族权势达到顶峰,谢家崇尚老庄玄学的家族文化同样登顶。但是,自从刘宋建立后,谢...……更多
揭秘汉灵帝重用宦官的原因
...,他还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日益衰败的朝政,比如推行“党锢”政策,打击士族门阀的力量,试图削弱士族对朝政的影响。然而,汉灵帝的改革措施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大的社会动荡。这是因为他的改革措施过...……更多
东晋门阀政治:王、马共天下的权力博弈
...导和司马睿是受西晋皇帝的旨意南下迁徙的,大量的北方士族来到南方,不可避免的会侵占南方本土居民的资源,受到南方人的反抗。于是,北方士族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包括政治联姻。当时江东流传着一部《百家谱》,这...……更多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为,或许西晋不会那么快灭亡。一、西晋读书人多为门阀士族子弟,缺乏上进心1、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门阀子弟轻易获取官职身逢乱世,读书人应该肩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反观西晋时期的却没有这么做,读书人过的很是潇洒...……更多
王谢桓庾:东晋四大家族的权力争斗与历史影响
...谢氏、谯国桓氏和颍川庾氏。这四大家族是东晋诸多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在东晋偏安江南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他们轮流掌控东晋政权,左右江左局势,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司马氏作为东晋皇室,不仅无法掌握权柄,...……更多
晋孝武帝司马曜从权力争夺到被害之谜
...马奕的变乱。此乱矛头直指桓温,客观上增加了王、谢等士族抗拒桓温的效果。桓温在宁康元年(373年)二月自姑孰入京,风传他有诛王、谢,移晋鼎的打算,王坦之、谢安等严阵以待,桓温也只就前一年冬所谓彭城妖人卢悚率众...……更多
王芬绑架汉灵帝拥立合肥侯:东汉末年的未遂政变
...亲陈蕃可谓家喻户晓。陈蕃是块硬骨头,当年他在第一次党锢之祸前后硬刚汉桓帝,两次被罢官。汉灵帝即位后,陈蕃又与大将军窦武合作,准备将宦官集团一网打尽。岂料计划泄露,窦武被杀,陈蕃不顾年老体衰,毅然率领一...……更多
没有兵权的司马懿,是如何反败为胜的呢
...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把选官权从地方士族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这也便利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掌握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于是盘踞朝廷的世家-门阀士族出现,司马家...……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造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官场圈子?答案是门阀士族,以及古代朝廷默认的门阀士族制度。门阀制的核心特点,就是任何事情都以门第出身为第一标准。最直白的解释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当官...……更多
南朝的兄弟纷争:刘义隆与刘义康的政治斗争与结局
...刘裕长大后在军队中当了个小军官,当时像他那样的次等士族,普遍“就业方向”皆是如此,刘裕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门阀士族统治的东晋王朝,门阀士族不愿意也不可能让次等士族的子弟们步入高堂,与他...……更多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杨广的急功近利与山东士族的反抗
...这个就不是隋炀帝要考虑的事情了。 其次为了消耗山东士族的力量,隋炀帝三征高丽都是从山东远征,而山东、河北一带自古就民风彪悍,《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几乎都来自山东、河北,所以隋炀帝的作法激起了许多下层农...……更多
揭秘东汉政权背后的三大集团
...是维持东汉帝国统治的核心力量。东汉帝国是一个由豪门士族集团建立的政权,它的基石就是三大集团,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新朝末年,王莽的改革失败,加上天灾,天下流民四起,民变不断。为了镇压叛乱,王莽不得不允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