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古代先贤的室名
...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百宋一廛”,因藏北宋本《陶渊明诗集》和南宋本汤氏注《陶渊明诗集》,又名“陶陶室”,因购得宋严州本和景德官本《仪礼》(一名《士礼》),又名“士礼居”。清周春因藏宋本《礼书》和《...……更多
...无闻于一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晋隐士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虽曾当过八十多天的小官,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归隐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以饮酒吟诗度过一生。他前后写了一百多首...……更多
陶渊明是如何被“捧红”的?
陶渊明开创了描写乡村生活、风光的田园诗,不仅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安贫乐道、不染污泥的高尚情操更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然而,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其实是被后世“捧红”的。那么,这是一个怎样...……更多
红楼梦中谁的诗才好,看大观园中热闹的高光时刻,谁的诗夺了头魁
...洁,隐士的内涵,古往今来,赞美菊花的诗词很多,其中陶渊明,白居易也都曾经作诗吟诵。白居易在一首《闲吟》的诗中写过“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在《醉吟二首》中也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更多
范成大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时,比较广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技巧,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如《乐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破了江西诗风的笼罩。尤其许多近体诗,委婉清丽...……更多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诗经〉》《〈楚辞〉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的首次结集出版。张炜以小说家的身份名世,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更多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这也是六本书首次结集出版。近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学者...……更多
古人为何还要取字和号呢
...,也就是自称的,另一种就是别人送的号。比如说晋朝的陶渊明,他家门前栽了五棵柳树,他就自称是五柳先生。又比如三国时蜀国的谋士庞统,他的号叫凤雏,他这个凤雏和诸葛亮的卧龙一样,都是庞德公送的。其实更多的古...……更多
...南宋·杨万里炎炎夏日,这是属于西湖独有的名篇。如同白居易的“谁不忆江南”,杨万里也凭借这首咏西湖荷花诗,被一代代中国人传颂。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更多
杜甫的这首诗写出了李白的轻狂,还让一个成语变得热门
...就是在第二句中。他认为李白就应该过着隐居的生活,像陶渊明那样,像葛洪一样。其实,这是与两人的人生观密切相关的。唐朝当时的思想无非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李杜二人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李白更偏向于道...……更多
...,只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只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陶渊明追随着自己的内心,遇见了他的“桃花源”。第一次阅读《桃花源记》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渔人会遇见桃花源?翻开我国文化史,发现渔人这个看似...……更多
唐代文豪白居易:天才背后的努力与坚守
提到白居易,我们最容易想到《长恨歌》、《琵琶行》,那首小学生都朗朗上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他16岁的作品,足以见这位著名大诗人的才华横溢。白居易影视剧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诗人在临终选...……更多
孤丛色似霜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灵魂深处,烙下了深切的人文记忆。陶渊明一生酷爱喝酒和菊花,有人推崇他为菊花的护花神。在《聊斋志异》里有篇菊花的故事,有一位陶公子,喝醉后变成了一棵大菊花,他姐姐把这朵菊花拔起来放在地...……更多
古树梅与华夏文明的不解之缘
...入园林,成为美化城市的景致。隋唐盛世,文人如杜甫、白居易等,常以梅为题材,挥毫留下众多传世诗篇。到了宋、元时代,梅文化步入鼎盛,范成大作《梅谱》详细记录了梅的品种,此时的梅已被誉为百花之首。进入明清,...……更多
读书丨吴显文:“诗”“酒”闹长安,“席”“面”飨京华——在《全唐文》中探寻绵延千年的都城“朐忍”味
...山十二景”诗。诗作传回京都长安后,当时的文化圈名人白居易、张籍等为之动情,纷纷作诗相和,成为京城一大文化盛事,天下诗人所和诗作竟然形成一大长卷,家家户户都想一“读”为快。几年后,韦处厚回京任中书舍人,...……更多
月光下的炳灵
...悠然的,缓慢的,宁静的。我突然想到,难道这里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的理想之地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然也可以从这边“悠然见南山”。中国的石窟群大都建在山体古怪嶙峋,形象千姿百态,风光旖旎的地方,...……更多
“九江故事”踏石留痕
...一行感受岳飞精神中的忠孝仁爱、礼义信廉,也体会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意境。庐山山南古胜林立,一重山一丛林,白鹿洞书院居其首。雪后,书院似隐藏了生机,与万物同寂。然而走进去,自唐宋而...……更多
中国古人会穿什么度过寒冷的冬日呢
...。在南方不是很冷的地方,也可以用这种粗毛织物御寒。陶渊明生活在江西,他在天冷风寒时仅靠饮酒披褐抵御。《饮酒(二十首之十六)》陶渊明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丝绵衣唐代人冬日所穿的...……更多
...人的一天”,介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屈原、苏轼、陶渊明、李清照、张籍等八位诗词大家的主要事迹,通过亲子参与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家长和小朋友们熟悉了这八位诗(词)人的性格爱好和特点,活动寓教于乐,在欢声笑语中达...……更多
画眉如何识深浅:科举“公平竞争”背后的博弈
...,他就手捧买来的新琴说,自己虽然没有历史上谢灵运、陶渊明这样的文采,却有屈原和贾谊之志;自己从四川来到京城,携带着诗文百轴奔走长安,到处呈献,却没有人赏识;弹琴虽然也是自己擅长的,但是恐怕会污染了各位...……更多
当“育秧”进入智能时代
...,育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传播。这一状况在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句中均有所反映。杜甫有写于四川的“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白居易写于杭州的“水苗泥易耨,畬粟灰难锄”……可见从西到东,育秧移栽的生产技...……更多
...州专场讲座等待您的到来。池州的诗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陶渊明,后因南朝梁昭明太子封邑于兹,其地终成历代文人的“朝圣”之坛。池州被载入诗史的自然人文景观主要有“三山二河,一村两道”。秀山、九华山、齐山和秋浦...……更多
...了“心静自然凉”,又算不算成本最低的避暑方式?想起陶渊明说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一定能做到“忘食”,沉浸书中世界而暂时忽略了暑热,倒是一件让我觉得愉悦和清爽的生活真事。 ……更多
古代文人作品命名五花八门,你都不知道是谁写的
...作品,比如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工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韩愈的《韩昌黎集》等等。这几个就非常有代表性了,李白的作品是以他的表字来命名的,作为李白的读者,如果称呼他为李白,在唐代时是非...……更多
...己是否有白居易“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的超脱,有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心境,有焦裕禄“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态度,牢记“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感悟茶的“正气”,做清正廉洁的干...……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几个大字;苏轼书陶渊明诗六首石刻,苏轼题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孤山东南岁寒岩摩崖石刻,旧传苏轼撰联“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寿同广成子住崆峒万八千年”,“岁寒岩...……更多
唐代诗人的职场江湖
...定后戏赠》自嘲说:“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颇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意气。高适也做过封丘县尉,同样嫌此官“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之后,杜高二人都辞去县尉,转求他职,但两人的心态就是在这...……更多
“做官”和“隐居”究竟哪个好?
...耳朵,因为耳朵听到这句话就仿佛受到了“污染”。东晋陶渊明辞了小官不做,回到家里种田,还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然,还有比陶渊明稍早一些的东汉严子陵。光武帝刘秀请他去做官,他也是坚决推辞,说:“...……更多
介绍唐代科举的兴起与发展
...荐的捷径。 在行卷之风中,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则要数白居易了。当年白居易在长安应考时,将《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文章投递给了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况。顾况在听见白居易的名字后,用“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的话打趣过...……更多
缙云丨陈志:诗词里的万州
...中,只留下作者独立江岸,与单足孤立的白鹭何其相似。白居易想念在万州任刺史的老友杨归厚:“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杆一望乡”,友情乡情,令人动容。在万州思乡送友的诗篇还有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池子的胡同独具皇家风范
普度寺西巷◎王越沿着天安门和太庙的红墙向东,在南皇城墙有南池子和南河沿两个街口。南池子和南河沿南北走向,北起东华门大街
2025-02-17 14:05: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