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不知什么时候起驻扎了一个红军的伤兵连,据说有100多个伤病员,大多被分散在竹头下和上屋,还有一部分集中在河对岸的新圩。伯父经常往来于河两岸,除了送一些物资,还经常送饭给红军伤病员吃。伯父积极热情地为革命做...……更多
以照料“最可爱的人”为荣
...有和老伴在家门口侍弄花草吴丰有(后排左一)与志愿军伤病员合影■ 康美权“革命前辈们,你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和平,不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你们的丰功伟绩永世长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安息吧,战友们、烈...……更多
军营观察丨青山为证 一诺一生
...到群众们热烈欢迎,许多乡亲不顾危险,掩护和抢救红军伤病员,给红军带路送情报,并提供住宿。为了不打扰群众,红军在一个清晨离开了村子。队伍走出村子约两里地,杜国安看见几名红军抬着一位伤员折返来到他家,请他...……更多
...的父亲,是我的最大‘财富’。”葛江洋说,“作为于都红军的后人,我有责任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2006年7月,葛江洋从原沈阳军区某部转业。怀揣“作为红军后代,我们能为社会做些什么”的思考,他选择从了...……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谢玖滢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8.6万余名中央红军跨过于都河,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一代代于都消防救援人员把红色基因植入血脉,守护着这片红土圣地。他们为红...……更多
少年日醉郁孤台
...四岁丧父,十三岁丧母,少年时期十分不幸。此后他跟随伯父生活,十四岁时随伯父寓居赣州,与堂兄弟一起在寿量寺读书,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此后,又曾任于都县尉。南宋隆兴元年奉祠时,周必大曾一度来到宁都看望大...……更多
...自:赣南日报本报讯 (祝福)“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10月是于都县的“长征纪念月”,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温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更多
...(祝福)“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近日,河北传媒学院“弘扬长征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主题的《长征组歌》专场演出在兴安校区演播厅举行,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受邀为河...……更多
向旅而兴 乡村更美
...潭头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小村落,也是有名的红军村。“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曾是潭头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这个昔日的贫困村,依靠种植富硒蔬菜发展乡村旅游,搭上了...……更多
...—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长征精神发源地。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静静驻守了59年。自建队以来,该大队始终以长征精神铸魂育人,锻造了一支业务精良...……更多
...一次参加退休干部的组织活动,再次来到于都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当我伫立在悬挂草鞋的展馆前,我情不自禁回想起电影和电视屏幕中红军将士穿草鞋爬雪山的情景,为红军将士在异常艰苦环境中舍生忘死打江山的...……更多
...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名单,于都名列其中。 于都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集结出发地,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红色底蕴深厚,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全县共有革命旧址122处、不可移动文物536处,可谓家家有红军,村村有...……更多
“重走长征路”大型行走党课在于都首发
...,新东方文旅集团、优秀红培机构等相关负责人齐聚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广场,参加当天的首发式。活动现场。“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大型行走党课以长征线路为课堂,集“名师授课、学习实践、走访交流、场景互动...……更多
红色故事的创新表达
...报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剧照 □ 张秀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多年后的今天,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舞台剧《长征第一渡》震撼开演,带领人们近距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编者大型...……更多
...主义教育。在山峰坝渡口,巍然屹立的纪念碑上,“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山峰坝渡口”字体遒劲、浑厚有力。同学们神情庄重,高唱《红军渡 长征源》向革命先烈致敬。“山峰坝渡口是中央红军长征在于都集结出发时的八大渡...……更多
...二等功臣之家及特战功臣之家牌匾和慰问金。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当年6.8万青壮年参加红军,有着崇军尚武的优良传统。郑杜娟,2001年8月出生,她一家三代从军,她的两位爷爷郑华林、郑华松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更多
真情化解婆媳矛盾
...庆酒席。原本是准备简单摆几桌酒席庆祝的,但母亲得知伯父的长子生病住院没钱治疗,当场决定取消婚礼,用酒席钱给侄儿交医药费;二就是奶奶瞒着母亲私下里将自己一个抽屉的银器全部给了我婶婶。事后,母亲知晓了也不...……更多
战地调粮取药 火线入党立功
...948年初冬解放太原战役时,十二旅医院驻扎忻州南社村,伤病员很多,粮食物资紧缺。医院领导考虑到我人惯地熟,派我回家乡静乐县筹集粮食。南社村距静乐县城170多里,为了赶路,我早上天还未亮就带了点干粮上路了。沿途...……更多
大伯过世后,伯母告诉我,母亲和大伯、父亲曾有一段火热三角恋情
自我记事起,我父亲与我的伯父便维持着一种疏远的关系。虽然伯父远居省城,但每年春节和清明,他都选择留在镇上的酒店,而不是来我们家坐坐。父亲偶尔会提及伯父的情况,说他退伍后在省城国企工作,在家族中颇有威...……更多
细雨带清明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听到伯父病重的消息时,我正陪着母亲在北京住院,那是2022年年底,春节的脚步正越来越近。已经好久没有伯父的消息了,却不想是以这样的方式与伯父产生联系。伯父的家人来电:“这段时间饭量渐减,...……更多
家国永念|踏上红色土地,习近平深情讲述这番话
...里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和养育了多支主力红军,走出43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这里的一沟一壑写满红色故事。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在斗争中牺牲了5.5万多人。“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更多
“三大创优”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建设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程小强与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馆长谢芸华以“双师同堂”的形式授课2022年7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在江西设立以“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大思政...……更多
跟着红色文物,重温革命岁月
...白求恩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奔赴抗战前线,治疗和抢救伤病员。 “父亲用自己的医术使前线上百名战士康复。之后,父亲一直从事医疗工作,为上万名病人解除病患。现在,我只能从珍藏在箱底的物件里回忆父亲。我和我的...……更多
...李萌)于都是西汉古县,迄今已有2220多年历史,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境内古民居、古驿站、古宗祠星罗棋布。近年来,于都县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更多
堂弟结婚,父亲再三叮嘱我回村不开车,散席后我才明白为啥
...解释了。我猜想父亲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倒是我的亲伯父,也就是今天结婚的这个堂弟的爸爸,他们家的情况让我颇感意外。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伯父家的经济条件一直比我家好。因此,伯母总是显得趾高气扬,经常因为一...……更多
...了漫长艰苦的长征路。铜锣湾这座小小的村庄也因此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零起点,在中国长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年9月份,段屋乡党委政府用好东部战区援建杠杆,在已完成的铜锣湾山顶公园(一期)基础上...……更多
中秋节我送父母1000,送伯父400,年年如此
...,端午,中秋,春节,我们姐妹在给父母钱的同时,也给伯父伯母送钱。我一般端午、中秋,给父母1000块,春节给4000,我的母亲每次都推来推去,不肯收。母亲总是说:“我有钱用,你们不用给这么多,拿200块钱意思意思一下...……更多
...成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的强大动力,联合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和各乡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63处、140栋红色革命旧址(文保点)开展了蚁情、蚁害调查,并制定了白蚁综合治理工作规划,全面实施了白蚁综合治...……更多
此情绵绵无绝期
...了生命体征。父亲一生凄苦,命途多舛。爷爷奶奶生养了伯父和父亲两兄弟,那年,伯父才三岁,父亲还在襁褓中,爷爷便被抓壮丁,此后杳无音讯一去不返,留下奶奶及幼小的伯父和父亲艰难度日。奶奶一把汗一把泪,历尽艰...……更多
...亲。两年后,我奶奶也去世了,家里剩下我的父亲和我的伯父、姑姑,三个人相依为命。16岁的年纪,生活自理不易,父亲之所以有强大的内心,源于那位乞丐传授给他的关于《千字文》蕴含的人生智慧。村里一位老奶奶的孩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甲午海战,并非是整个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认为,甲午海战的失败造成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实际上,整个甲午海战只能算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一环。就像抗日战争是一场大的战争
2024-10-28 10:43:00
北宋没有重农抑商,工商业发达也实属无奈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北宋的工商业那么发达,其他朝代却不行?事实上,北宋的工商业发达,是因为其他朝代都是搞重农抑商,而宋王朝他一开国
2024-10-28 10:43:00
刘恒:史上第一个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史上最腹黑阴狠的皇帝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诸吕之乱后最不起眼的代王刘恒当上了皇帝?原因非常简单,刘恒是当时符合功臣集团的利益,没有根基好控制
2024-10-28 10:45:00
满语逐步消亡:不是满语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碰到了汉语
据说有人做过统计,全国目前能说满语的已经不足百人了。那么问题来了,曾经显赫一时,作为清朝官方用语的满语,为什么会如此迅速的走向消亡呢
2024-10-28 10:46:00
刘邦:沛县的高启强,他的人生格局,简直堪称千古无二
很多人总认为刘邦就是沛县的高启强,一个地痞混混都能开国当皇帝,果然真命天子。而且连刘邦自己都说了,他不如张良萧何和韩信
2024-10-28 10:47:00
古人平均寿命并不短,关键在于统计的人群有偏差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坚持认为古人平均寿命30多岁,但其实这个数据很不靠谱。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居然是统计皇室子女的平均寿命得出来的
2024-10-28 10:48:00
刘邦一心想换太子背后的秘密远远没有我们普通人想象得那么简单
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刘邦想要换太子,只是因为刘如意更像刘邦自己。这样的想法就太肤浅了。那个时候刘如意才多大,能看出来什么呢
2024-10-28 10:49:00
历史上的甄嬛:中国历史上最高寿,也是最幸福的皇太后
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的甄嬛,也就是乾隆的亲妈崇庆皇太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也是最幸福的皇太后,没有之一。甄嬛属于满清的钮祜禄氏
2024-10-28 10:50:00
康熙庙号圣祖为何被人嘲笑?也不看看用过这个庙号的人物都有谁?
康熙的庙号清圣祖一直被人笑话,是因为圣祖这样的庙号用在一个实际在位执政过的皇帝身上,简直就是离谱到家了。首先,“圣祖”的庙号不是清朝开天辟地自己造出来的
2024-10-28 10:50:00
朱棣:一个“祖”字安在他头上,和直接扇他嘴巴子也没什么区别
明朝的嘉靖把朱棣从太宗改成了成祖,一直被人笑话。其实一个王朝后续的皇帝究竟应该庙号叫祖还是叫宗,这件事儿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了
2024-10-28 10:51:00
后宫争宠并非个个爱皇上,无非是争取自己将来的退休金能多拿一点
听说最近《甄嬛传》要出完整版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后宫的嫔妃们为什么要宫斗?古装电视剧里,后宫的嫔妃个个都爱皇上,为了那个男人
2024-10-28 10:51:00
夜幕降临,皇宫里除了皇帝,居然还有七个真正男人
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在古代夜幕降临,皇宫的大门一关,大内除了皇帝,就不会有真正的男人。其实这种说法还真不对。在大清朝的时候
2024-10-28 10:52:00
雍正的火耗归公,总是让人联想到公摊面积
近些年,大清朝在互联网上的风评不太好,但雍正皇帝是个例外,雍正在位13年,他不仅勤政,还实行了很多新政,比如最著名的就是摊丁入亩
2024-10-28 10:52:00
朱元璋:韩林儿根本就不配和自己搞什么禅让
很多人不解,朱元璋为什么不让韩林儿禅位,非要把他除掉?我认为,可能在朱元璋眼里,韩林儿这个人根本就不配和自己搞什么禅让
2024-10-28 10:54:00
洪承畴:降清后贡献最大,爵位却几乎没有
很多人不解,洪承畴为清朝卖命,为什么清朝连一个爵位都没给他?答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连清朝他自己也瞧不起洪承畴这号人。洪承畴去世的时候是康熙四年
2024-10-28 1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