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以照料“最可爱的人”为荣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11-03 10: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吴丰有:

以照料“最可爱的人”为荣

以照料“最可爱的人”为荣

吴丰有和老伴在家门口侍弄花草

以照料“最可爱的人”为荣

吴丰有(后排左一)与志愿军伤病员合影■ 康美权

“革命前辈们,你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和平,不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你们的丰功伟绩永世长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安息吧,战友们、烈士们!”在青原山革命烈士陵园,一对耄耋老人手捧鲜花,又一次站在写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革命烈士之墓”的纪念碑前,深深三鞠躬。敬献完鲜花后,他们走到一块块墓碑前:张明浩,山东临邑人;蒋有珍,湖南道县人……看着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两位老人一边轻声念叨,一边泪如雨下。

他们是一对夫妻,丈夫名叫吴丰有,今年89岁;妻子名为裘惠兰,今年87岁。

青原山革命烈士陵园为什么会安葬志愿军烈士?吴丰有和裘惠兰两位老人与这些烈士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吴丰有老人擦干眼泪,静静地向笔者诉说着那段光荣的过往。

第一次参加工作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对华侵略方向从由北向南变为由东向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突然成为了东南抗日的大后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南昌成为日军重点打击目标。为打击中国空军,8月15日,日军首次空袭南昌,大量平民在空袭中身亡。

首遭轰炸后,当时的江西省政府立即发布通告,疏散南昌市民及部分公务人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吴丰有的母亲张小桃,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大儿子15岁、二儿子9岁,三儿子吴丰有3岁),逃难到在鄱阳邮政局工作的丈夫那儿。但战火很快也蔓延到鄱阳。就在妹妹刚出生不久,吴丰有的父亲因每天要忙着投送大量信件,于1940年8月积劳成疾去世。

没有了生活来源,母亲只好带着吴丰有四兄妹投奔到在吉安工作的两个伯父家。在吉安,一家人靠着母亲和大哥打点零工以及两位伯父的接济,艰难度日。

1951年8月,正值16岁的吴丰有,听说两个月前在青原山脚下新成立了一家江西第二预备医院,正在招收一批有医护基础的卫生员。吴丰有的大伯是名中医,在吉安的这几年,他也跟着大伯父学习了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之前吴丰有一心想去参军,但都因年纪小遭到母亲拒绝。既然不让当兵,那就去做个照料兵哥哥的卫生员总可以吧?母亲一听吴丰有要去应聘卫生员,觉得要是应聘上了倒是件好事,一来工作的地方就在吉安,离家不远;二来有了工作就多了一份收入,家里人的生活也更有着落,便爽快答应了。

当吴丰有来到江西第二预备医院应聘时,几个工作人员听闻他一家人的逃难遭遇后,深感同情,尤其是了解到他还略懂些中医方面的知识,一致同意他担任医院的卫生员。应聘快结束时,工作人员才告诉他说:“江西第二预备医院接收的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伤病员,你即将照料的人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没想到第一次找工作这么顺利,而且以后自己要照料的人都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吴丰有别提有多开心了。他感到这是上天赐给他最好的工作。吴丰有一边哼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边小跑着回家。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也非常高兴,千叮咛万嘱咐吴丰有到了医院,一定要听医院领导的话,要好好工作,全心全意照料好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第二天,吴丰有准时来到了医院,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

第一次烧制木炭

江西第二预备医院接收的第一批志愿军伤病员共有500多人,他们大多数是山东、湖南、湖北等外地人,而且患有较严重的胃病、风湿病、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他们到医院后被安排成了3个连。

吴丰有被分配到二连,一连和二连伤病员住在现在的青原山风景区阳明书院里,三连伤病员住在净居寺。吴丰有和其他卫生员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统统住在净居寺的阁楼上。每个卫生员照料一个排的伤病员,这些伤病员被统一安排到一个病房。卫生员的工作主要是照顾那些无法自理伤病员的生活起居,喂饭喂水、洗脸刷牙、端屎倒尿、铺床盖被、打扫卫生等。

每天一起床,吴丰有简单洗漱后,就早早来到二连伤病员的病房,烧好开水给伤病员们洗脸。趁着伤病员在外面活动的时间,吴丰有就忙着把前一夜伤病员的屎尿端到卫生间去倒掉,然后返回打扫病房。做完这些事情后,早餐时间已到,吴丰有快步来到食堂,给自己这个排的伤病员打好饭菜,再端到病房一一分发。遇到行动不便的伤病员,吴丰有就小心翼翼地给他们喂食。等伤病员吃完早饭,吴丰有把碗筷洗干净后,才回到设在净居寺的工作人员食堂用餐。

那个时候,医院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医药更是奇缺。为了保障伤病员的营养,伤病员和工作人员的伙食是分开的,伤病员每餐都有鱼或肉,工作人员则大都吃些蔬菜。不过,每个月,工作人员也能开一次荤——红烧猪皮,那是厨师从伤病员所吃的猪肉上留下来的。虽然很多地方也经常会组织慰问团前来看望这些“最可爱的人”,但医院从不把慰问品分给工作人员,全部由伤病员享用。

有一次,一位山东籍伤病员特别想吃家乡的香瓜,吴丰有便连夜走到十几里外的山前村,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买了几个梨瓜。吃着和香瓜味道接近的梨瓜,这位山东汉子感激涕零,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说道:“这梨瓜比家乡的香瓜还香还甜!”

很快几个月过去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了,伤病员们居住的病房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多处漏风。十几个人住在一起,冬季供暖是个大问题。医院领导提早谋划,决定派出烧炭队赴山区开展烧炭工作。

500多名伤病员需要供暖几个月,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由谁担任这个烧炭队队长呢?一贯作风扎实、善于协调、任劳任怨的吴丰有进入了医院领导的视线。当医院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吴丰有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并作出庄重承诺:“保证完成任务。”很快,医院又从各科室抽调了十二名得力干将组成了一支烧炭队。

就这样,从酝酿决定到成立烧炭队,不到两天时间,一支没有任何烧炭经验但充满激情的烧炭队就告别病友,开赴距离医院150多里外的吉安县指阳乡。

烧炭队一到指阳后,吴丰有就请来当地的烧炭能手为大家传授经验。在烧炭能手的指导下,烧炭队克服重重困难,先是在山脚下挖好了3口木炭土窑,然后上山砍伐适合烧炭的杂木。等前3窑的木柴砍伐完后,吴丰有就把队伍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烧炭,一组负责砍柴。烧炭时,吴丰有和队员们整天吃住在山上。到了闭窑时,吴丰有更是不敢大意。他要频繁巡查,生怕错过闭窑期。所谓闭窑就是把火嘴和烟囱都关闭,不能漏气,否则窑里的炭会烧过头,大大减少产炭量。但也不能过早闭窑,否则就会留下较长的未烧过的炭头,同样会影响产炭量。前几窑不是闭窑过早就是闭窑稍晚,导致木炭质量不好。吴丰有虚心向烧炭能手请教。之后因为掌握了最佳闭窑时间,烧出来的每一窑木炭都质量上乘。

两个月时间不到,三万多斤木炭任务顺利完成。这些木炭在队员们肩挑手提中,翻山岭越赣江,一筐筐被如期运达医院。当一盆盆火红而又温暖的炭火出现在伤病员面前,他们个个感动得直呼:“吉安人对我们真是热情似火啊!”

第一次与志愿军合影

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一些伤病员的身体逐渐得到康复。吴丰有的病房有几个率先痊愈,经过几次综合检查,达到出院标准,可以返回部队。

临归队前,几位志愿军战士依依不舍,很想到吉安城区去走走看看。几个月的治疗,他们一直遵守纪律,没有离开医院半步,始终不知道这座对他们如此友好的城市是什么样子。于是,在吴丰有的带领下,几个人一同坐船来到吉安城区。

当大家来到老城区解放路一带时,正好看到一家照相馆在营业,几位战士便拉着吴丰有进去合影。看到是志愿军战士来照相,照相馆老板不但热情迎接,而且还免费照相,每人赠送一张。

这是吴丰有第一次照相。他没有想到,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是这些志愿军战士成全的,第一次照相也是他们成全的。可是,这群“最可爱的人”马上就要离开他回到自己的部队去,吴丰有心里实在是有点不舍得。

其实,这些战士也是不忍离开的。几个月的相处,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吉安人民对他们的真诚帮助和无私奉献。临别时,大家是你送我一程,我又送你一程,走走送送,送送走走,从医院到赣江边短短十几里地,硬是从天黑走到第二天天亮。

直到渡船出现在赣江边,归队的战士们才依依不舍地踏上轮船,向岸边的工作人员挥手道别。

随着痊愈归队的伤病员越来越多,完成收治志愿军伤病员任务的江西省第二预备医院,于1952年7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2预备医院。由于吴丰有表现出色,他被留在医院继续工作。不久,裘惠兰从南昌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72预备医院担任护士。

吴丰有与裘惠兰一见钟情,喜结连理。两人暗自较劲,全心全意照料着从解放军部队安置过来的伤病员。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72预备医院后来又经过多次更名,成了现在的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但吴丰有和妻子裘惠兰一直坚守了下来直至退休。

在江西省第二预备医院期间,除了那些痊愈归队的伤病员,还有一部分伤病员因为缺医少药等原因无法治愈,病故在这里。他们被就近安葬在青原山脚下。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72预备医院也有一些病故的伤病员,他们和这些志愿军伤病员安葬在一起。2006年11月,在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吉州区民政局的协助下,青原区正式接收了革命烈士墓的有关档案材料,并对其履行管理职责。2011年对青原山革命烈士墓群进行了修建,并将其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

如今,青原山革命烈士陵园分为东西两块,这里松柏青翠,庄严肃穆。东边安葬了68位烈士,西边安葬了58位烈士。他们在这片安宁祥和的土地上,目睹着青原山日益繁荣的旅游事业,见证着吉安市民和平的幸福生活,终于可以瞑目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医院主题浮雕在丹东揭幕
...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医院“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胜利”的担当奉献。
2023-06-06 17:26:00
...最小的23岁,其中有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级别最高的志愿军67军军长李湘和1945年牺牲在河北赵县的晋察冀军区冀中六分区司令员王先臣等。这是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首次组织开展的
2023-12-14 09:02:00
...从北京市有关部门获悉,北京长峰医院“4·18”火灾事故伤病员转运入院后,北京市紧急成立现场医疗救治指挥部,加大医护力量调配和ICU床位供给,抽调精干力量,迅速组建救治专家组。
2023-04-22 16:24:00
...治。涉灾病房楼其余住院患者均已妥善安置。为全力救治伤病员,市卫生健康委抽调精干力量,统筹全市医疗资源,紧急成立现场医疗救治指挥部,迅速组建市级救治专家组,投入医护力量633人
2023-04-19 13:15:00
...客户端彭生苟 万龙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贯彻落实市委“十大攻坚战”、结合区委“两城两区”建设,推动“五区”见行见效,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扎实推
2023-12-11 18:38:00
...航空转运,分3批次将王平镇、斋堂镇共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转运至长庚医院、京煤集团总医院、门头沟区医院、妇幼保健院4家医院救治,其中:涉及王平镇4人,斋堂镇6人;多发骨折伤
2023-08-03 11:38:00
...。而“望奎”从何而来?郑吉闰推测,这可能是当年抄录伤病员信息的工作人员误将“江蘇”的“蘇”认成“望”,将“泰州”的“泰”认成“奎”。仔细看烈士证明书上的手写汉字,“江苏望奎县
2023-06-16 07:23:00
...周,凯西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的纳赛尔医院看到,伤病员人数已经超过床位数一倍,但医护人员仅剩30%。在烧伤病区,“仅有一名医生,而伤员有100人”。他说,各家医院中,“严重
2024-01-18 23:20:00
... 徐顺凯)12月28日,住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的2名地震伤病员小宋和桑大姐顺利康复出院了!医护人员专门护送出院,他们带着全省各族各界群众的关注与深情厚谊,返乡投入生产、重建
2023-12-29 03:50: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