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谢玖滢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8.6万余名中央红军跨过于都河,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一代代于都消防救援人员把红色基因植入血脉,守护着这片红土圣地。他们为红色景区58年零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当地党委政府誉为“红都卫士”、驻地百姓赞为“新时代的红军传人”。
于都现有革命旧址旧居122处、不可移动文物536处,家家有红军,村村有故事,乡乡都有文物,且大部分都是年代久远的砖木建筑。“景区内的建筑防火间距不足,耐火等级比较低,具有先天性隐患”,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汪华兵介绍,为保护好这些“红色家底”,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宣教员常年深入景区开展消防知识宣传,组织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消防技能培训。从保卫人员到馆内讲解员,确保人人都会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知道如何正确灭火。同时,组建了29个政府专职队和“长征火焰蓝女子志愿者服务队”,对旧址群开展常态化防火巡查,并依托“智慧消防”,安装1.8万个智能独立感烟报警探测器,24小时不间断监测火情,景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接收警情,最大程度守护红色文物的安全。
“长征,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之路。”于都消防救援大队建队58年来,先后接处警41000余起,疏散解救被困群众17500余人。2023年6月,丁大爷5岁的孙子在玩耍时,不慎将手臂卡在了玻璃门上。情急之下,丁大爷叫来邻居一起想办法救援,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依然无济于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小孩疼痛得难受,哭声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眼看着手臂肿胀得越来越厉害,丁大爷只好拨通了求救电话。于都县长征消防救援站的队员到达现场后,看到门被焊死很难拆下来,消防员一面安抚小孩的情绪,一面利用角向磨光机把玻璃门的上方切割开来。10多分钟后,被焊死的门框成功拆除,顺利把孩子救出,送医就诊后,孩子手臂没有问题。
“非常感谢消防员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日前,于都县九章路小学学生何佳婷感激地说。由于父亲早逝,何佳婷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一家人生活比较拮据。于都县长征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们得知情况后,经常为给何佳婷送来生活物品和学习用品,并鼓励孩子自立自强。这么多年来,消防指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的接力棒一直在传递。
这片英雄的红色圣地,于都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从未忘记先辈们的光荣与梦想,赓续红色血脉,高扬奋斗之姿,努力为于都百万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