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此情绵绵无绝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2 09: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些时日了。这段时间以来,每当闭上眼睛,父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他未曾离我们而去……

2023年10月19日早晨,我一如往常,洗漱完毕后正要出门上班,忽然接到堂弟来电,告知我父亲去世了。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愕然了,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父亲虽已年过八十,但身体一直都很硬朗,多年来困扰他的,主要是右膝盖退行性关节炎,导致行走不便,偶尔也有感冒发烧,但这些小病小恙不至于能夺走父亲的生命。10月3日我和爱人趁国庆假期回了一趟老家,父亲依然精神矍铄,开朗健谈,根本看不出什么异常。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天的时间,父子间竟成阴阳相隔?

匆匆收拾简单的行李后,我便和爱人驱车赶往老家。到家时,弟弟和妹妹早已在家。我不由自主地跪在父亲身边,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喃喃私语说了些告慰父亲的话。

堂弟告诉我们,18日晚饭后,他还和父亲聊天直到24时才离开。父亲入睡后,因起夜时突发脑溢血,摔倒在地后再也没能起来,凌晨5时许,早起的堂弟过来发现时,父亲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父亲一生凄苦,命途多舛。爷爷奶奶生养了伯父和父亲两兄弟,那年,伯父才三岁,父亲还在襁褓中,爷爷便被抓壮丁,此后杳无音讯一去不返,留下奶奶及幼小的伯父和父亲艰难度日。奶奶一把汗一把泪,历尽艰辛,将伯父与父亲养育长大。父亲与母亲成家后,育有哥哥、我、妹妹和弟弟4个孩子。从记事起,父亲与母亲便像不知疲倦的陀螺,日夜不停地忙碌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呵护着我们,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地,让我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无忧无虑地成长。记得拆修老旧房子那几年,父亲常常利用空余时间,自己开山放炮炸石头,用马车将石头砂子拉回来,自己动手或雇人砌墙,建起了6开间的砖瓦房,让一家人住上了当时在周边村屯算得上“一流”的房子。再后来,父亲和母亲更是殚精竭虑,精耕细作,多种经营,让我们一家人过上相对殷实的生活。

父亲为人耿直,忠厚老实,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他曾当过生产队的出纳和会计,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从未出现任何差错。伯父和我的父母赡养无子嗣的伯祖父、伯祖母后,奶奶一直跟我们一家生活,父亲和母亲对奶奶非常孝顺,奶奶一有头疼脑热,父亲和母亲便嘘寒问暖,求医问药,直到奶奶98岁高龄去世。父亲对我们可谓严管厚爱,从小培养我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勤劳俭朴的品格,他常常要求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教会我们基本的耕作技能。父亲虽识字不多,却经常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鼓励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我参加税务工作后,父亲经常引用发生在身边的正反典型案例,告诫我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受用终身。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都谨记父亲的教诲,守得住底线,经得住诱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严于律己,扎实工作,为税收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日渐长大并成家立业后,父亲和母亲也渐渐老去。近年来,伯母、奶奶、伯父、母亲先后离世,家里仅剩下父亲一位老人了。母亲还在世时,父亲除了从事农耕劳作外,还饲养有牛和马,记得那年陪同患脑梗的母亲到百色住院治疗时,父亲一直惦记着他种植的庄稼和他喂养的牛和马,老是念叨着回去。母亲去世后,我们极力劝他把牛和马卖掉,尽量少做农活,让他过上恬静安逸的生活,但当真要卖牛卖马时,父亲竟老泪纵横,我们从中能看出他心中有多么的不舍。

父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们一直放心不下。前几年,在南宁经商的弟弟买了房子,叫父亲随他到南宁一起生活,顺便照看年幼的侄子,但父亲以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不同为由,不愿前往。我参加工作后,工作单位几经变动,一度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这几年总算稳定了下来。我也曾叫父亲过来一起生活,让他享享清福,过上几天好日子,但每当提起这事,他都婉言谢绝了。我心里很清楚,对于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父亲,的确是故土难离,那一亩三分地就是他的命根子。无奈,我们只好利用空闲时间或节假日回去看望他,定期给他转生活费,帮他配置手机为他充值话费。每次跟他通话,我都问他钱是否够用,告诉他该花的钱要花,不要过于节省,但父亲却难改省吃俭用的习惯。

当年母亲患病后,我们曾带她四处寻医问药,住院治疗,且母亲是枕着我的胳膊安详离世的,每每想到这些,悲痛之中我又感到一丝欣慰。而父亲这一走,走得太过突然,让人始料未及,我们未曾为他端过一杯水,递过一颗药,尤其是父亲离世时竟没有人陪在他身边,他也未能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每念及此,不觉鼻子发酸,黯然泪下,觉得我们亏欠父亲的实在太多太多,这将成为我们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行,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子女尽量不要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我们兄弟姐妹也不例外。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只能让人感叹生命无常。我想,善解人意的父亲一定不会责怪我们,他老人家一定能理解我们、宽容我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秋节我送父母1000,送伯父400,年年如此
...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生存下来的,只有我的伯父,我父亲,还有我的姑姑三个。 姑姑去年因病去了,现在就剩下了我伯父和我父亲两兄弟了,我父亲今年83岁,伯父90岁,两兄弟坐在一
2023-10-10 10:48:00
大伯过世后,伯母告诉我,母亲和大伯、父亲曾有一段火热三角恋情
自我记事起,我父亲与我的伯父便维持着一种疏远的关系。虽然伯父远居省城,但每年春节和清明,他都选择留在镇上的酒店,而不是来我们家坐坐。父亲偶尔会提及伯父的情况,说他退伍后在省城国企
2024-03-12 11:18:00
细雨带清明
...接受他们一个个正在走向衰老的事实。伯父是家中长子,父亲排行老二。在父亲眼中,这位如同父亲一般存在的兄长,读书成绩不错,早早便帮父母打理着家中大小事务;20来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4-03-29 06:23:00
母亲的言传身教指引我前行
...奶奶一起在老家的“四合院”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父亲在弟兄五个中排行最小,三个伯父都在外地工作,姑姑也远嫁他乡,于是,照顾爷爷奶奶的担子就落在了父母身上。都说婆媳之间难相处
2023-02-24 04:15:00
过年回家,大伯以坐不下了为理由,不要我上桌吃饭,妈妈掀了桌子
...掀翻了……我叫何珍珠,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大四学生。我父亲在河南农村出生,是家中最年轻却最不得宠的孩子。大伯和二伯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口才甜美,擅长讨好爷爷奶奶,尤其擅长说好听的话
2024-01-04 20:27:00
母亲像“桶箍”
...和我的母亲这个“桶箍”。母亲已经年逾七旬,几年前,父亲因癌症去世。但因为母亲不肯进城,如今还生活在老家。现在,每个重要节日,大哥、二哥、四弟和姐姐,都会带着各自媳妇和孩子,回
2023-02-17 07:25:00
真情化解婆媳矛盾
...全家随舅舅下放到于都县农村生产劳动。1971年,母亲与父亲结婚。婚后,母亲在于都县澄江小学当教师,父亲则在相隔百余公里之外的赣州市市区工作,两人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当时学校条
2024-04-13 06:33:00
小事里的算计
...亲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这一点是全家人的共识。母亲与父亲结婚时,父亲一无所有,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当时两位伯父才刚娶过媳妇,家里仅有的两间屋分给了大伯和二伯,奶奶带着最小的姑姑住
2024-01-16 00:08:00
大伯和父亲争几棵树大闹一场,多年不来往,那天父亲接到一个电话
《人性的弱点》大伯和父亲争几棵树大闹一场,多年不来往,那天父亲接到一个电话王大哥的父亲和大伯家曾经因为几棵树的事大打出手,撕破脸皮,20多年没有来往。偶尔遇见的时候,就横眉冷对,
2023-05-11 11:5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
熊孩子误吞10克重金豆6天后排出 妈妈:天天叮嘱他不要在外面拉屎
大皖新闻讯 “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的金豆子吞下去了。”10月27日,江苏昆山纪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奇葩事
2025-10-27 21:10:00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