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开国功臣的爵位之谜:刘伯温为何待遇最低?
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六人被封为国公,二十八人被封为侯,几天后又加册封两人为伯爵。在这些功臣中,刘伯温的爵位竟然最低,俸禄也是最少的。按理说,刘伯温对明朝开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功勋卓著...……更多
朱元璋建国初期的政治斗争:浙东集团与淮西集团的较量
朱元璋建国之初,朝内主要存在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其他成员有杨宪、高见贤等;另一股则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其他成员有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等。这两股势力明争暗斗,可谓势同水火...……更多
明朝开国封爵,刘伯温为何仅受封伯爵
明朝开国封爵,刘伯温仅受封伯爵,这是合理的,朱元璋并没有亏待他。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早前称吴王时就封过一次),除一部分是死后的追封外,活着的功臣封了6公爵,28侯爵,2伯爵。其中,名气颇大,...……更多
朱元璋果真指使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吗
...即便是放在整个中国科举史上,也足以名列前茅。此时的朱元璋还在凤阳放牛、玩泥巴,李善长、汤和、徐达等人还远未发迹……如果在一般年月,刘伯温会在安稳富足中度过一生,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但他所处的时代,决定...……更多
聊聊明朝开国第一大案——胡惟庸案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为名,诛杀宰相胡惟庸,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宰相制度。并且以此为起点,掀起了规模宏大的胡惟庸案。前后三万余人受到牵连,就连开国功臣之首李善长也未能幸免。关于胡惟庸案,历来争论不休...……更多
刘伯温智逃兔死狗烹:一诗巧避朱元璋屠刀
...命运。那么,刘伯温的诗究竟是什么呢?居然能让他逃脱朱元璋的屠刀。如履薄冰的生涯众所周知,明初时期,朱元璋对于功臣的处理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过河拆桥。只不过,朱元璋不会那么的阴损,毕...……更多
刘伯温:军事家、政治家,一代文豪的传奇人生
...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统治王朝,作为这个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做成了九五之尊。在朱元璋走向人生巅峰的过程中身边也有很多的仁人志士为他献言献策,而在这些从龙之臣中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就是刘基-刘...……更多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至少可以封侯。其实,朱元璋并未苛待刘伯温,封他伯爵的确不算差。1,150位...……更多
明朝旱灾,朱元璋让刘伯温想办法,刘伯温为何说要杀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治国严厉,并且也十分多疑。在他在任的后期,大臣们互相猜忌角力,分成了两派。但是这两个派别不似我们理解的派别按照政见或者内心意愿来组成,有点搞笑的是,他们之间是以方言来区分的。严...……更多
大明第一功臣之争:李善长为何超越刘伯温?
...封萧何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元朝灭、明朝立,朱元璋和刘邦都是“泥腿子”出身,朱元璋的思路和刘邦也完全一致,封文臣李善长为明朝第一公爵,居百官之首,徐达等功勋战将,位列其后。而被称为朱元璋的“智囊...……更多
朱元璋为何要杀刘伯温?朱元璋真的是被冤枉了吗
从情理上来说,朱元璋并没有杀刘伯温,刘伯温属于是正常的生老病死。首先,刘伯温这个人,由于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所以很多人把他和张良、诸葛亮相提并论,以至于在很多人心中,刘伯温简直就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但...……更多
刘伯温真的是病死吗
...能力。刘伯温便是刚开始建立明朝时的奇才型人物,也是朱元璋的贵人,朱元璋能那么快得势,也是有刘伯温的相助。可是刘伯温的结局却不好,虽说在正史上所记载他是病逝,可是有位韩国人拿出了六百多年前的家书,真正揭...……更多
刘伯温和李善长谁更得皇上的青睐
朱元璋是明朝的缔造者,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向他献上忠诚。在朱元璋的麾下,英勇的文人兵士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其中一派为淮西集团,以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为首领。李善长曾在朝中做丞相一职。另一方面,浙东集团则由洪...……更多
朱元璋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还默许他被胡惟庸害死
...子房,三国时辅佐刘备的诸葛亮诸葛孔明,明朝初期辅佐朱元璋的刘基刘伯温,都是有名的谋士,他们所辅佐的君王都是开国之君,都是在乱世之中起于平末之人。打得江山之后,三人的结局却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刘伯温,晚...……更多
刘伯温与明太祖朱元璋:权谋之争下的智慧与牺牲
...物因其在历史上的杰出表现备受瞩目。然而,他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那就是在朱元璋定鼎天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重用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在创建明朝时,朝堂上出现了淮...……更多
朱元璋的为君之道,看他如何走上君主专制的巅峰
...,北驱蛮夷,恢复中华。吾敬太祖之才,却畏太祖之暴。朱元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的皇帝,确实让人对其不得不佩服。拼爹拼不过秦始皇,拼家境比刘邦还要差,拼地位更是卑微到了极致。但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小草...……更多
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是为什么?
明朝建立于1368年,但是朱元璋正式分封功臣,却是在天下彻底尘埃落定的洪武三年(1370年),所以明朝的开国“六国公”,就是在这一年册封的,当时的朝堂还不是朱元璋用“胡惟庸案”、“蓝玉案”清扫功臣后的朝堂,仍然...……更多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的走向给描绘的清清楚楚,为何取名为烧饼歌?这就要从朱元璋和刘伯温的一次谈话说起:1、故意刁难刘伯温的老朱话说这一日,已经是皇帝的朱元璋召刘伯温上殿,要与他商议事情,在等待刘伯温盗来的时间里,朱元璋想考考...……更多
...大多数都会浮现出一副运筹帷幄、仙气飘飘的形象。这位朱元璋军中的第一军师,凭借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耐,谈笑间就让敌军灰飞烟灭。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明朝建立以后,在所有功臣中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李善...……更多
明朝哪位丞相,被朱元璋誉为张良
...十二年(1379年),汪广洋被贬谪去海南,行走到半路,朱元璋派人送来圣旨。汪广洋长叹一声,便向儿子交代后事,自缢而亡。汪广洋,江苏高邮人,明朝丞相,被朱元璋誉为张良、诸葛亮。可惜,汪广洋没有张良的智慧,他...……更多
杨宪有能力,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为什么还是没能得到善终?
...,他不过是地方诸侯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幕僚,但等到朱元璋灭了这两个诸侯之后,他最快表达出了对朱元璋的效忠之意,转投朱元璋门下效力。到了朱元璋阵营后,起初他并不受重视,更是被安排到距离金陵甚远的扬州当小...……更多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先后一共封了150位功臣...……更多
李善长的地位为什么会比刘伯温地位高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创大明江山基业的过程中,身边的一群谋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出名的要属李善长和刘伯温。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出身于地主。1354年,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时候,李善长主动来到军营投奔朱元璋。...……更多
刘伯温和他的儿子刘璟是不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从史书文字上的记载来看,朱元璋并没有杀刘伯温。害死刘伯温,及其长子刘琏的直接凶手是时任丞相胡惟庸。但是,如果没有朱元璋的纵容,胡惟庸是不敢这么胆大妄为的。所以,刘伯温、刘琏之死,朱元璋是有责任的。刘...……更多
徐达出将入相还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他聪明在哪里?
...史书说法就是“恭谨如不能言”连说话都不利索了,见到朱元璋就喜欢躲。奈何朱元璋是个念旧的人,总寻思找徐达喝酒,顺带还要跟他博弈一番。下棋这个共同爱好,让徐达遭罪不少。让大老板轻松赢了吧,老板心里不开心,...……更多
朱元璋杀了刘伯温,为何朱棣要杀掉刘伯温的儿子?原因只有一个字
...说里,刘伯温常以神机妙算之“神算子”的形象示人。在朱元璋覆灭元朝、创立大明王朝之际,李善长于后方统筹调度,确保兵精粮足,堪称朱元璋之“萧何”;徐达作战用兵如雷霆之势,神鬼难测,攻克元大都,剿灭元朝,于...……更多
...敢言,只有后人作诗为他们凭吊。和刘邦一样出身贫贱的朱元璋同样也是诛杀了许多开过功臣,但是原因却不一样,但是手法却很老套——吃饭。在一次大宴中朱元璋为各位功臣良将准备了美味佳肴,任凭大家吃喝,但只有刘伯...……更多
朱元璋封赏功臣,为何刘伯温位居倒数第一
作为元末混战的胜利者,朱元璋的经历和汉高祖刘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妨做这么一个设想,把朱元璋比作刘邦,那么他身边的萧何自然而然就应该是李善长,毕竟李善长大部分时候,都是为朱元璋做足后勤的那个人。那么...……更多
朱元璋被邀参观趵突泉,一位太监为何拼命阻拦
...时期的丞相制度,而真正为这种制度画上句号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个相当成功的皇帝,他虽然出身草根,但好似是一位天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放牛娃到九五至尊,这堪称是古代帝王之中的逆袭达人,创造了...……更多
...几乎被杀了个干净,这个朝代就是明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凤阳、在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地盘,文化属于江淮文化,再精确一点说,是淮西文化,而跟随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中,绝大部分也都是江淮人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村民挖鱼塘,发现一批珍宝,件件价值连城,被打碎的罐子却最珍贵
1981年10月,江苏溧阳县平桥乡小平桥生产队群众在荷花塘挖沙,突然有社会从塘底下挖出了一个黄绿色相间的大罐子。大罐子深埋在塘底的泥土之中
2025-04-29 11:54:00
“珍妃井”不到33厘米,小孩都进不去,慈禧是如何把珍妃推进去的
对于古代皇室我们总会有很多好奇心,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普通人究竟有何区别,实际上皇室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完美。皇室中人几乎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2025-04-29 12:19:00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199、曹操和袁绍是儿时伙伴
曹操自陈留起兵以后,不到十年时间,就收服黄巾,灭掉陶谦、吕布、张绣、袁术等割剧势力,占领了衮州、徐州、豫州等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2025-04-29 12:28:00
35处骨骼损伤,体内遗留18件骨器,16岁零口姑娘为何遭此对待?
才16岁的少女,死前至少遭受35处严重损伤,全身多处骨骼被利器刺穿切伤,其中一件利器直接从下体插入骨盆……她生前究竟犯了什么罪
2025-04-29 12:32:00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最近几年对于魏忠贤有一种新的评价,背负骂名的九千岁实际为大明呕心沥血,他通过理财和打压东林财阀,基本满足了九边的粮饷需求
2025-04-29 12:36:00
为什么战国时期,上至君王,下至文武百官腰间都配剑?
估计男生都喜欢剑,感觉很霸气很酷。剑是古代的一种短兵,被称为“百兵之王”。其实在远古之初,剑和刀都很短,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么长
2025-04-29 12:39:00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220、三顾茅庐柳暗花明
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说刘备在荆州期间,得知当地有个旷世奇才,名叫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山里,便三次亲身前往,请他出山辅佐
2025-04-29 12:44:00
一代帝师杜受田,深受咸丰帝依赖,死后恩加四代
清朝吸取前朝的教训,建立秘密建储制度,让众多皇子都可以进入父皇的考察范围,而十多岁的小孩哪里知道如何表现,他们的母亲、老师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025-04-29 12:57:00
黑脸之下的赤诚:还原一个真实的包拯
在中华文明的长卷中,包拯的形象如同一块永不褪色的朱砂印记。开封府尹、龙图阁直学士、那个敢于直面皇亲国戚的黑脸判官——这些头衔与形象构成了我们对包拯的基本认知
2025-04-29 08:41:00
博士赵潘书为获美国绿卡,放弃国籍在美参军,如今过得怎么样?
新中国成立时,跟美国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双方在20世纪50年代,还在朝鲜半岛打了一场硬仗。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攀升
2025-04-28 22:26:00
黄河30吨重铁牛,历时千年却光亮如鲜,原理很简单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这里孕育了华夏文明最初的种子,中华文明从这里为起点。逐渐传遍了整个中国,传遍了整个世界。虽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025-04-28 22:28:00
华夏有5千年文明,为何没发展出现代科学?科举制度决定人才走向
科学技术来票子快吗?显然并不快。一项发明往往要搞数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当代人基本享受不到红利,既然享受不到,为啥还要费心思去搞呢
2025-04-28 22:40:00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比较古怪的三个记录,最后一项是女孩子的最爱
世界纪录一般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项目或者学科中保持着最好的成绩,总的来说,世界记录主要分为体育赛事的世界纪录和非体育赛事的世界记录
2025-04-28 23:03:00
司马迁因无钱免罪,被处以宫刑,妻子后来如何对他?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25-04-28 23:31:00
古人认为天降异象必有大事发生,这种说法到底有无依据?
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古人对异常天象特别关注,而且他们会认为,如果天降异象,必定有大事要发生。当然,这种大事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2025-04-28 2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