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29 12: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最近几年对于魏忠贤有一种新的评价,背负骂名的九千岁实际为大明呕心沥血,他通过理财和打压东林财阀,基本满足了九边的粮饷需求,进而维持了辽东乃至北疆的安宁。这是不是“事实”,那就需要用事实来说话了。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天启七年七月,山西巡抚牟志夔奏,“冲边缺饷难支,乞发京运,以保危疆”。八月陕西巡抚胡廷宴奏,“各军始犹典衣卖箭,今则鬻子出妻 … 乞将前欠银两速发,以奠危疆”。十月甘肃巡抚张三杰上报朝廷,“节年累欠至七十余 … 库如悬罄,乞借给十万金以济”……

这些封疆是不是密谋了什么而一起向九千岁发难?

实际上答案更简单,明廷拖欠的粮饷实在是太多了,再这么拖下去搞出兵变他们是要掉脑袋的。连魏公公的死忠,宣大镇守太监葛九思也在十月上报朝廷请求发饷,“宣镇缺粮数月,乞亟催二运”。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由《度支奏议》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个天启朝各镇军费积欠总额达686万之巨,是它们定额的两倍还不止。而且从上表数据也可以看出一个特点,天启三年到五年(尤其是天启四年)欠饷情况好了不少。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攻克沈阳、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殉国。河东之地的失陷,让之前(熊廷弼任经略期间)投入数百万两营建的辽东防线全打了水漂。为守住关外之地,明廷不得不紧急向广宁输送钱粮资源以重构防线。

天启二年正月,明军在广宁再次大溃,数百万的投入又一次打了水漂。其后在孙承宗、袁崇焕的主持下,明廷又大举向关外输送资源以营建关宁锦防线。由于辽饷的额度不够,明廷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所以天启朝前两年,九边各镇基本一个不落的都被欠饷了。

此后三年由于后金未在辽西发起大的攻势(后文有解释),辽镇得以按部就班的用辽饷营建防线。各边也得以喘口气,恢复了正常的粮饷供应。但不能把这些都算成魏公公的功劳,因为魏忠贤并不是天启一登基就大权在握、叱咤朝堂。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天启元年,虽然在天启的默许下,魏忠贤干掉了司礼监太监王安,但他自己未能顺势走上宦官的巅峰(王安之后司礼监太监是王体乾)。直到天启三年十二月获提督东厂一职后,魏忠贤才算有了叫板外廷的资本。

天启四年六月,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魏忠贤和东林正式开战。至天启五年三月,在天启默许下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被投入死狱,魏忠贤和他的阉党才算是控制了朝堂。

了解这个时间线后再去看前面的欠饷表,就不难发现正是魏公公大权在握后,九边各镇不仅又开始被普遍欠饷,而且欠额也翻倍的加剧。同一时间明军在关外并未遭受堪比辽沈、广宁之类的惨败(甚至还获宁远之战的胜利)。

另外,不少人觉得魏忠贤至少满足、保证了辽饷的供应。这种观点也是莫名其妙给他加戏。

根据《度支奏议》里的数据,天启四年辽饷定额520万两,但只实收到393万两。此后朝廷虽然通过加征辽饷杂项补上一些,但至崇祯登基时明廷还是累计欠下辽饷328万两。

这就是所谓的善于理财不欠军饷?那么军费都到哪里去了。

首先,绝大部分官员投靠魏忠贤,并不是迷醉于九千岁高大威猛的形象,是利益驱使,想在权势、财富上的捞好处。魏忠贤也没傻到认为自己虎躯一震,众臣便纳头下拜。他也得给予好处,以维系阉党的存续。所以明朝贪腐最黑暗的时代降临了,这些蛀虫们会放过军费、军需这块肥肉么?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其次,魏忠贤就算真的被呼“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但差“一岁”就代表着他还是天启的奴才。满足天启的需求和愿望,是他保住权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天启要花钱时(比如修三大殿),魏忠贤就必须把钱弄出来。

最后,直到崇祯登基九边欠饷情况才有所缓解。崇祯元年,明廷只差81万两就能全额支付当年九边的粮饷了。虽然还是欠而且也没能力去偿付积欠,但比天启朝最后两年强太多了。

其实崇祯也没啥理财能力和新鲜搞钱方法。一,打击阉党的同时抄没他们的家产以充军用;二,借打击阉党整治贪腐(只是效果一般);三,从内帑中掏钱(当年崇祯自己出了三十万两)。

虽然不能把天启朝欠饷的锅全扣在魏忠贤头上,但是绝对应当看出“魏忠贤能让九边不欠饷”是扯淡。而且也不能否认,这几年对九边军镇的摧残,让崇祯朝廷更难应对农民军和后金的两线夹击。

至于魏忠贤在位期间保辽东太平一说,有点以偏概全的味道。

天启二年袁可立出任登莱巡抚,此人当下的热度很低,但在当年他是实际左右辽东形势的重要人物之一。袁可立联合处在敌后的毛文龙,并充分利用明军海战方面的优势。毛主要负责游击袭扰以疲惫并分散后金力量,袁则组织兵马攻略辽南(今辽东半岛)。

到了天启四年,袁可立不仅收复辽南大片失地(旅顺、金州、复州等),还把盖州、海州变成了游击区,逼得后金不得不主动从辽南撤退。除此之外袁可立还有个成功一半的功绩,策反了后金的重要汉将刘兴祚。正是袁可立在辽南的活跃,才导致后金不敢在辽西发动大的战事。

魏忠贤能不欠九边军饷并保辽东太平?

注:刘兴祚天启三年第一次叛降因动静太大(他想带着他在辽南的部属军民一起叛金)没有成功,崇祯元年刘兴祚通过装死麻痹了后金高层,才得以带着家族和少量部曲逃至皮岛。

只是袁可立不是阉党,也不怎么愿意接下阉党的“橄榄枝”。所以魏忠贤在天启七年借着三大殿重修完工的机会,强行给袁可立表功,以升迁太子太保虚职的方式让这个抗金能人下岗了。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趁着督师孙承宗新败于柳河,率数万精锐突袭辽西。此次后金于右屯获粮三十万石,觉华屠明朝军民两万余,但袁崇焕也在宁远城下获“奴夷首级二百六十九颗,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虽然明廷觉得这是大捷,但努尔哈赤和后金也没觉得这趟辽西之行亏了。

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死后,继任的皇太极把目光转向了自己后方,发动“丁卯之战”打击东江毛文龙和朝鲜。

不知魏忠贤和明廷有没有看出,皇太极是想解除后方威胁后再全力攻略大明。反正明廷对此的反应并不积极,没有组织大军救援的意思。只是命令辽东巡抚袁崇焕出兵袭扰,但袁崇焕却想借这个机会抢修锦州、大凌河一线的城池、堡垒,所以他只是象征性得派了小股部队去辽河晃了晃。

最终明廷坐视了东江和朝鲜的惨败,朝鲜王也被迫向后金跪拜称臣,这也导致明廷在战略上开始失去夹击后金的一大助力。魏忠贤可能是没这方面的军事眼光,也可能是因不影响他的权势而没心思去关心,但能说他保了辽东太平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的猜忌多疑跟儿时的遭遇有关吗
崇祯皇帝登基初期,面临着阉党魏忠贤的重重陷害,崇祯几乎是如履薄冰。好在终于是铲除了魏忠贤。那么,崇祯为什么如此急切的要除掉魏忠贤?他接下来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崇祯登基初期,几乎是如
2024-06-26 10:06:00
魏忠贤幽禁妃子,不给吃喝,第16天太监一开门却发现
1626年,太监魏忠贤把19岁的李成妃幽禁于长春宫,下令15天里不给吃喝,只为饿死她。15天后,太监打开宫门准备收尸,却发现一个长发飘飘的女人坐在镜子前梳头。得知消息的魏忠贤,气
2024-10-16 13:27:00
魏忠贤掌权是在天启年间,但也不是天启皇帝刚上台的时候他就掌握了大权,准确来说是在天启四年也就是公元1624年开始掌权,直到天启七年明熹宗逝世。PS:在天启前期,朝政大权基本为东林
2024-05-26 12:48:00
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吗
...要说一说大明朝最厉害最权倾朝野的,号称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从入宫到得势,仅仅用了3年时间。他掌权时,大明王朝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相当给力的。万历年间辽东战场的失利,明朝
2024-06-09 15:20:00
明朝亡于魏忠贤,还是亡于东林党?明朝只是亡于那些贪财的东林党
魏忠贤之所以会被说的那么不堪,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动了东林党的蛋糕。在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明军的军饷充足,士气旺盛,袁崇焕的几次战功都是在魏忠贤掌权的时候诞生的。可以说当时辽东战局的
2023-08-29 18:02:00
崇祯穷的揭不开锅了,明朝银子都藏哪了
...校。崇祯帝刚刚即位,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魏忠贤的阉党,没想到这一烧,把明朝的财政也给烧垮了。明熹宗朱由校病逝前,曾嘱咐弟弟朱由检(崇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2024-04-19 15:29:00
处死魏忠贤,崇祯有没有后悔过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这个人,
2023-04-25 17:08:00
明朝末年的阉党魏忠贤与东林党的危机
...个是扬中华之威于海外的郑和,另一个就是祸国乱政的魏忠贤。魏忠贤凭借着巧舌如簧,与极强的察言观色能力,极受皇帝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
2023-09-16 13:32:00
孙承宗两度力挽狂澜挽救大明,却因得罪小人而罢官
...明末期,掌权的皇帝是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那位重用魏忠贤的皇帝,当时朱由校的老师叫孙承宗,孙承宗文武双全,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一样,声音浑厚。早期为县里学生教授经学,后来在边
2023-04-22 09: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