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的这五人买了个县官,三年后赚得盆满钵满
说起封建社会的腐朽,官场的腐化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其中就包括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在隋唐之前,还没有科举制度,普通百姓要想当官,基本都要靠举孝廉入仕,只有自己的品行端正,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赏识,...……更多
明朝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的复杂性
...县以上管理的对象是官。如果县以上的机构比较简洁,则县官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治理地方的工作中去,而明朝的县官要应付的不仅是省、府两级长官,还有大量的监司官,那么他分配到工作上的精力就很有限了,大部分的时...……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高级官员和亲信。了解历史的知道,雍正朝后,有一部分县官面见过皇帝,因为此时的知县老爷大部分是进士出身的,因为中进士后,还要参加朝考,根据朝考成绩来分配职位,好一点的进入翰林院工作,差一点的到了各部门当...……更多
清朝官场百态:翰林、提牢官与附郭县官的生存之道
...右为难下,能否妥善完成差使,全凭运气和本事了。附府县官,永远的替罪羊 附郭县,是古代一个特殊的行政单位。它没有自己完整的地域,而是依附于一个较大的府州县。可以这么比喻:府州县是主体,附郭县就像一个寄生...……更多
明朝官吏都有哪些任务?对约宗族的影响有哪些?
...对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控制较为严格,作为基层政府的州县官吏,在中央严密的审查与监视之下,这些官员一方面做到了对中央政令法度的准确实施与传达,一方面与基层社会群众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明代官吏的主要职责...……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制出现,公平公正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其他的推举官吏的制度无一例外都是为贵族服务,甚至在九品中正制期间,出现了“上品无贵族,下品无士族”这样的局面。虽然历代都有本朝代的官吏任命措施,但大多数经过时间演变都...……更多
东汉的四世三公是如何形成的,四世三公家族哪个更厉害?
...兵反卓,董卓恐其为内应而将其全家杀害。袁绍祖上四代五人担任过三公之职,而且他们把太尉、司徒和司空当了个遍,所以袁绍和袁术自然有资格以四世三公来称呼自己家。 除了汝南袁家外,弘农杨家也是四世三公家族。杨...……更多
古代的“保送”制度,选拔神童直接做官
...尖高校就读,且不用参加高考的特殊选拔方式;其实这项制度并非是现代人独创,在古代也有与此十分类似的制度,用来选拔优秀儿童,而且一部分儿童,还会被直接授予官职;这项制度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听编者为您仔细讲述...……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特权包括见县官不跪、免除徭役、不能随便用刑等。除此之外,在“皇权不下县”的清朝时期,县级行政单位以下的地方庶务一般由乡绅管理,“秀才”就是乡绅的主要组成部分。举...……更多
...特权。秀才们在乡村享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免于纳税,见县官不用下跪,即使不慎卷入官司,也不会遭受刑罚。乡村的实际管理者往往是乡绅,而乡绅中的许多人就出自秀才阶层。接下来的挑战是中举,这一阶段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多
科举制度是我们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种,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了一直到1905年结束这种这种制度一直在我们我们国家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如果在科举制度之中中了状元,以现在的...……更多
哪个朝代的进士最受重视
...书,官至“亚卿、中丞、三品京堂则五十二人。而七相中五人一品,二人赠一品,尚书中四人一品,二人赠一品,凡系玉者十三人。此制科以来,未有之盛也。”不少地方甚至要求朝廷任命进士出身的读书人担任级别虽然较低但...……更多
说说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过程
...子们入职做官的门槛,一般来说,县试皆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其每年一考,且考试的时间也都在每年的阴历二月。通过县试考试的士子才有资格进入府试的考试,而考中县试的人,则被统称为童生。县试考中的童生有资格...……更多
他创建科举制,是中国最重要官吏铨选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变革。因为以往北周实行府兵制,兵士皆入军籍,下后州县官管辖,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下属民户。兵士南征北战,家居随军流动,永无定居之处,可以就无乡里之号。这样,不仅影响国家税收,而且在作战时会影响士...……更多
唐朝官吏选举制度揭秘:科举、吏部与任职考察
...会去各部落巡视,考察各部落首领的工作。随着古代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选举与考核制度也日渐完善并且严格。如同现代社会,古代的万官选举同样有一套严密的选人制度,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唐朝的官吏选举制度!据史料记...……更多
古代除了科举考试能当官外还有什么途径
...公职人员需要经过系统的全面考核,古代也有类似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统考”始终是重要的当官渠道,但是,除此之外,从前还有许多做官的方式,其中一条较为隐晦的途径,那就是“捐纳”,也就是我们口中的买官。买官...……更多
隋朝这一制度领先西方国家一千多年,至今还被其他国家沿用
华夏五千年历史,有着许多令国内外敬仰的制度,尤其是古代的中国文化经常让世人赞叹,他们惊叹于中华民族的聪明,更为难得的是中华的文明史一直没有中断,延续了几千年之久,有的方法至今仍然还被世界上的国家所沿...……更多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虽然首创“殿试”的皇帝应该是唐高宗李治,但殿试制度化还是在武则天手上完成的。科举作为一项重要的选官取士措施,最高...……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根据清朝的科举制度,获得“举人”身份便拥有了做官资格,而后再经过“定去留”的会试和“定名次”的殿试,才能拥有一生固定的“进士名次”。获得“进士”身份以后,自然也就拥...……更多
状元与进士:科举制度下的人生分水岭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一种考试,更是一种社会阶层的划分。在这条漫长的仕途之路上,考中状元与仅仅中个进士之间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这两者间的分野,不仅仅体现在荣誉和地位上,...……更多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
...政权给予一定钱粮,以支持秀才继续学习。中了秀才,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一般案件不受刑。民间称为相公,可出任官员幕僚,或者当私塾先生,或者給大户人家做管家、掌柜之类的客卿。 ……更多
宋朝冗官问题及其影响
...宋史·陈良翰传》载:“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可见当时恩荫制度下得官之易,在减少恩荫人数的前提下,仍有皇后亲属十八人被授官。第二,科举之弊。宋朝科举制度与前代相比,取...……更多
在古代,达官贵族的子女如果想做官,也要参加科举吗?
...官贵族的子女也会参加科举,因为科举是一种公平的选拔制度,可以让他们获得更高的官职和声望。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其他的途径可以做官,比如荫补、转官、买官等。荫补是指朝廷根据官员的品级、功绩、贡献等给予其子孙...……更多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的努力,最高梦想也不过是登上宰相之位。相比于宰相,县官是非常小的官职,有人说县官是九品芝麻官,但实际上县官在很多时候连九品都谈不上。一个是常伴天子左右的宰相,一个是一生都可能没有见过天子县官,那么问题...……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举荐制度、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明朝时期的当官途径
...家印象之中,官员选拔一般是通过科举考试的,其实科举制度以外,在古代还是有着其他途径可以选拔官员的。就以明朝来说,在开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官员选拔的渠道分别是举荐制度、学校制度(国子监)、科举制度...……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举,他打开了寒门学子得以进入仕途的大门。但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们却各有争议,有的人认为科举制源于汉代“分科举人”的考试形式,有的人将隋朝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的开端。但如果分清了科举制与之前的...……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科举难,仕途更难。中考进士一般会被授予低级别的幕州县官,当时习惯称之为“选人”,中考者要经历选人、京官、升朝等步骤,直到散执政,否则整个仕途都可能在各个地方任上蹉跎。选人之内的升迁,非常困难,时人唤作...……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导读: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三位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中心环节,因为它的独特性而对古代官吏制度具有着深远的影响。01.选...……更多
10岁的杨溥究竟是如何做到巧对拆字联救父的呢
...县官的意思,于是,略加思索之后,随即就对出了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县官一听下联,顿感十分高兴,于是就顺手人情,将小杨溥的父亲释放了。年仅10岁的小杨溥就这样凭借着一句对联完成了营救父亲的“伟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